字里拾“遗”丨这些关于节庆习俗非遗项目的小知识,你都了解吗?(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鈲、尕、仡、莞、瓠......这些非遗项目名称里面的字,你是否会觉得有些陌生,不知道读音或意思?

为了让大家更好认识非遗、了解非遗、爱上非遗,我们推出【字里拾“遗”】这一新的系列专题,通过解释非遗项目名称中一些特定、生僻、易错和不常用字,为大家带来有关非遗项目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新知识。

本期我们为大家带来了一些非遗项目里涉及到传统节日,节庆习俗的生僻字,快查看下方图片,看看自己是否掌握它们的正确读音和写法吧~

▼嗹、懋、泮、溱、圩▼

▲读音&释义

读lián,语气助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大致有以下释义:

1、助词,旧时歌曲中的衬字,犹今日"呀呼嗨”之类。

2、【嗹喽】,说话啰嗦。

3、国名。丹麦王国的旧译名。

非遗项目

非遗项目:端午节(安海嗦啰嗹lián习俗)

项目序号:451

项目编号:Ⅹ-3

类别:民俗

所属地区:福建省

类型: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晋江市

保护单位:晋江市文化馆

图1.2.3.4嗦啰嗹踩街巡游

“嗦啰”举行时,人们抬出供奉的龙王头雕像,焚香叩拜,走街串巷。整个队伍以头戴清兵笠、手撑长杆艾旗的醉步汉子为前导,敲锣鼓、奏管弦的队伍两旁是肩挑生猪脚、草鞋和尿壶酒,手打破锣的“铺兵”及头包乌布、身着红衣红裤、手提鲜花篮、脚穿绣花鞋的男扮花婆。每到一家,旗手如醉似癫地冲入厅堂,挥动艾旗在梁间拂扫,高诵“龙神采莲来,兴旺大发财”等祝祷辞。男扮花婆走科步与旗手对舞一番后,向户主馈送鲜花,表示龙王神留下福禄吉祥,户主接过鲜花即回赠红包答谢。除此以外,这一天安海小镇的人家还要举行“煎饦补天”、结粽、门插松艾等活动。

“嗦啰”习俗对活跃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读mào,有以下释义:

1、勉力,努力。

2、美、盛大。

非遗项目:特懋克节

项目序号:1539

项目编号:Ⅹ-165

所属地区:云南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保护单位:景洪市文化馆

图5.6特懋克节活动

特懋克节,在基诺语中意为“盛大的打铁节”。由于铁器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基诺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基诺族为纪念铁器的创制和使用,逐渐发展出特懋克节。

特懋克节是基诺族最隆重的节日,以祭大鼓、祭铁匠神和备耕仪式为核心内容。节日是由村寨“卓巴”(意为“最有威望的长老”)依物候(初春时节,白花、杜鹃花开之际)确定节期,各村寨先后不一,节期前后长达一个月。随着时代发展,现在集中为3天(公历2月6日至8日)。第一天祭大鼓,跳大鼓舞、“特懋妞”舞,村里集体宰杀一头水牛并均分至各家,卓巴主持祭大鼓仪式,感恩基诺族祖先玛黑、玛妞护佑基诺族人民;第二天祭铁匠房和铁匠神,铁匠烧火开炉,打造铁具,感激铁匠带来铁制农具,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生活水平;第三天举行备耕仪式,卓巴和其他长老各自去寨门外摆祭品、念祭词,感恩天地自然、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弘扬勤劳善良的传统美德。

特懋克节传统习俗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的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的巴亚、洛特、司土、亚诺、巴坡、巴来、巴洒、巴飘等及周边46个村寨和景洪市勐旺乡的科连、补远等及周边共32个基诺族村寨,两个乡的特懋克节传统习俗活动大同小异。

特懋克节蕴含着农事节令的民间知识,并具有鲜明的象征意象,生动形象地反映基诺族由原始石器时代的采集、狩猎向铁器时期农耕时代的转变,充满对祖先的崇拜和对铁匠的感恩,是基诺族人生信仰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对彰显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读pàn,有以下释义:

1、通“畔”。岸、水边。

2、融解,分散,冰化开。

非遗项目:灯会(泮村灯会)

项目序号:988

项目编号:Ⅹ-81

所属地区:广东省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开平市

保护单位:开平市文化馆

图7.8.9泮村灯会巡游

灯会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群众性节庆活动,它流行于全国各地,在海外华人聚居区也颇为盛行。灯会多出现在元宵节期间,也有些地方在农历七月十五举行灯会,不同地区的灯会特色各不相同。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代,唐宋时得到进一步发展,明清时期各地灯会活动已经达于鼎盛。按照传统习俗,正月十五月圆之夜,人们要张挂和燃点各式各样的彩灯,同时举行观灯、赏灯、赛灯等庆祝活动,以祈阖家团圆、人寿年丰。以灯会为中心,各地形成了猜灯谜、吃元宵、走百病等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元宵节俗。

泮村灯会流传于广东省开平市水口镇的泮村乡,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泮村乡彩旗蔽日,爆竹声声,四十多个村庄户户张灯结彩,全乡群众簇拥着三米多高的大花灯,由晨至昏游遍全乡,游灯时前以罗伞开路,旁有龙、狮相随。

泮村灯会起源于明代,当时官场腐败,社会黑暗,盗匪横行,民不聊生,泮村邝姓十三世祖祁健斋前往拜见曾在泮村执教的名儒陈白沙(1428—1500),询问消灾避祸的办法。陈白沙指示说,泮村有狮山、虎山、象山、马山、牛山五座黑石兽山,五兽镇村,本可确保平安,但作为五兽之王的狮子昏睡未醒,其余四兽捣乱,才导致当地灾祸频仍。他建议乡中各家挂灯鸣炮、敲锣打鼓以吵醒狮子,让它管住四兽。泮村民众听从指点,明英宗天顺八年(1464)正月十三,家家户户点灯鸣炮,摇旗呐喊,响声震天。据说自此以后,泮村又回复了太平景象。由这一年开始,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三泮村民众都要举办舞灯活动,以消灾祈福、辞旧迎新。每年台山、新会、鹤山等邻近县市的群众都会赶来参观助兴,整个灯会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热闹非凡。

一读zhēn,有以下释义:

溱头河,古水名,流经今中国河南省驻马店,今作“臻头河”

一读qín,有以下释义:

溱潼,地名,在中国江苏省泰州市。

非遗项目:清明节(溱qín潼会船)

项目序号:450

项目编号:Ⅹ-2

所属地区:江苏省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姜堰市

保护单位:泰州市姜堰区文化馆

图10.11溱潼会船

溱潼会船民俗活动又称“水上清明节”,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每年的清明时节,江苏省姜堰市溱潼镇及周边两百多个村庄家家户户都要祭奠自己的祖先。清明第二天,各家撑船划桨前往乱坟地祭祀无名阵亡将士,而后千余只供船、龙船、篙船、划船、拐妇船汇聚溱湖,共同参加表演、竞技活动,参与者和闻风而来的观众多达十万人。活动由多个环节组成,其程序依次为选船、试水、铺船、祭祀、赴会、赛船、水上文艺表演、送头篙、酒会、唱夜戏等。

溱潼会船起源于南宋时期,据史料记载,南宋名将岳飞及义民张荣、贾虎曾多次在溱湖大败金兵,激战之下,宋兵也是伤亡惨重,由此时起,每年清明的第二天当地百姓都要祭奠阵亡将士,天长日久,逐渐演变成会船习俗。

清明节溱潼会船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水上民俗活动,集中反映了里下河地区的风俗民情,堪称动态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具有民俗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

一读wéi,有以下释义:

1、中国江淮低洼地区周围防水的堤。

2、有圩围住的地区:圩田,盐圩。

3、围绕村落四周的障碍物(亦称“围子”):土圩子,树圩子。

一读xū,有以下释义:

中国湘、赣、闽、粤等地区称集市:赶圩、圩日。

非遗项目:壮族歌圩xū

项目序号:494

项目编号:Ⅹ-46

所属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保护单位: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南宁市戏剧院、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图12.13壮族三月三歌圩活动

歌圩源于氏族部落时代祭祀性的歌舞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原始仪式性的群体歌舞由“娱神”向“娱人”过渡,从“舞化”朝“歌化”发展,从而形成群体性酬唱的歌圩活动。具有特别的象征性和凝聚力,歌圩对壮族的每个成员、每个家庭都有影响。

歌圩以青年男女交情即倚歌择配和赛歌赏歌为核心内容,同时还兼有戏剧、曲艺、体育等文化娱乐活动。它是壮族民歌文化的自然载体,对于壮族各类传统民歌的产生、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又是壮族民间文学的宝库,对了解和研究壮族古代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价值。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文字

(图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泉州网、中国天气网、江门市人民政府网、广西新闻网)

建议使用360极速、Chrome、Firefox浏览器,最佳分辨率1920×1080

THE END
1.趣味科普博物馆里的生僻字,你认识几个?盉、簋、甗、戣、罍、鬲、匜、彝、卮、盨、甗、盨、觚、觯、斝……这些汉字能看懂一半,说明你古文字功底不错。能认得文字又能识别相应的文物器形?那么,我猜你八成是文博从业者。常去博物馆的人也许会有一种感受,这些字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见过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MjEzMTcyOQ==&mid=2653728471&idx=3&sn=6bc1b5e33731d78eace3a25fa805cd4d&chksm=8ba9d629bcde5f3f7ec445ce671d2cf0cdafc0def4d772c3e1d951dc808401e55619a7c1390b&scene=27
2.盉卣銎罍璏簋……博物馆里的生僻字,你认识吗?“西”世珍一首歌中居然有70多个生僻字 处处考验演唱者的“词汇量” 如果说《生僻字》是“黄金段位” 那么藏在博物馆文物中的生僻字 可谓是“荣耀王者” 璏錾簋卣銎钺庑觚 匜镞奁虺甗瓿盉罍 …… 逛博物馆时 你见过这些生僻字吗? 本期生僻字“科普小课堂” https://www.gxnews.com.cn/staticpages/20240827/newgx66cd7e73-21605054.shtml
3.识字赏物涨知识啦!学会这些生僻字,博物馆里轻松逛岳阳市博物馆http://yysbwg.com/page130?article_id=168
4.中国文字博物馆导览大全(三)·字的起源及甲骨文造字说到早期商代,我曾经想起过网上一道知识问答,说是下列哪个地方没有当过中国朝代的首都,正确答案居然选郑州!或为寻找土地肥沃之所,或寻找宜居之地,或躲避黄河泛滥,商代迁都过多次,第一个都城就是郑州。所以博物馆介绍才说“郑州早商时期”。商代先后迁都到过郑州、河南内黄县、河北邢台、河南安阳等多地。https://m.mafengwo.cn/gonglve/ziyouxing/280510.html?cid=1010402
5.盘点博物馆里有趣的生僻字,看你认识几个?现如今,走进博物馆,触不可及的是万古千秋的历史和精美绝伦的文物,还有一些感觉似曾相识,又不敢贸然读出口的生僻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解锁青海省博物馆里的生僻字。 今天,我们来看看远古的祖先吃喝的用具,待疫情之后,约上小伙伴儿,满足一下空虚已久的胃,再次相约大饱口福的时候,别忘了给他们科普小知识。 http://wtlygd.haibei.gov.cn/xwdt/xydt/8425921.html
6.斝簋卣罍字都不会念!它们是什么?速来粤博特展探寻长江流域青铜这些都是博物馆中 青铜器展品的常见字 你都认识它们么? 不认识?没关系! 认识它们的机会马上就到! 2月6日起 广东省博物馆特展上新 共饮一江水—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 正式跟大家见面 四川、重庆、湖北、湖南 安徽、陕西、江苏、浙江 …… 18家文博单位精品荟萃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304855
7.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图解中国文字博物馆的6件精品带你溯源[ 责编:王一涵 ] 责任编辑:高宏然http://www.hebgcdy.com/szyw/system/2023/02/25/030661569.shtml
8.汉字博物馆课堂—字字有礼汉字博物馆课堂,通过具体可视的事物,让孩子轻松理解汉字的构形和字意,借古鉴今,明礼修身。 报名须知: 适合年龄:7岁以上,建议亲子参与 团队规模:10人成行,为了活动效果最佳,最多不超过20组 收费标准:99元/人 活动时间:周六 上午场 9:00-11:00 下午场 14:00-16:00 https://www.meipian.cn/3710tqlr
9.博物馆里的生僻字,你认识多少?事实上,有些博物馆并没有 相应的拼音或注释, 即使有也很难说清它们的意思与用途。 被难住了吗? 那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 博物馆里常见的生僻字吧 如今,在博物馆关注度逐渐提升的同时, 我们也期望博物馆 尽可能在这类藏品的说明牌上 加注更多信息,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225/22/50675489_963987654.shtml
10.中国文字博物馆讲解词第一部分(47单元)成语釜底抽薪中的釜,本意就是指的这种器物。 小双桥朱书陶文 降亭陶釜 安阳殷墟遗址出土的商晚期陶文 西周陶文 与陶器上的文字相类似的还有玺印文字,战国平肩平足“安阳”平首布,现收藏于侯马晋国古都博物馆。 您看到的“安阳平首布”,它的形状像铲形的农具,上面刻有“安阳”两个字,是地方的名字。但https://wenku.baidu.com/view/1452642b6a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9a.html
11.解答汉字的“十万个为什么”□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成博汉字何时发明?它是原始符号的演化还是圣贤的灵光一闪?神秘的巴蜀符号是否也是文字?7月8日,成都博物馆“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举行第二场配套讲座。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孙华以《从文字发明到书体大备——汉字发展历程概况》为题,分享他https://finance.sina.cn/2023-07-14/detail-imzaqxpx763834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