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地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青铜艺术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作为世界文物大国,我国各地博物馆中的珍贵藏品数不胜数。

每个博物馆都有自己的“镇馆之宝”,展示着在不同历史背景中的文化内涵。让我们从“镇馆之宝”中感受历史的传承吧~

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

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也为我们展现了九百年前的宋朝汴京城的盛世景象。

虽然它也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同时,在现代视角的解读下,《清明上河图》已经不仅仅是一幅难得一见的名画,它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一种文化的传承,九百年来,以《清明上河图》为主题的再创作层出不穷,直到今天,它依然深受现代人的喜爱。

中国国家博物馆: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青铜礼器,属于祭祀用品。是中国仍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

在商代的青铜方尊中,此器形体的端庄典雅是无与伦比的:造型简洁、优美雄奇,寓动于静,被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

这件器物被认为是传统泥范法铸制的巅峰之作,由于这件杰作达到的水平令人难以置信,一度被误以为采取了新的铸造工艺。

中国国家博物馆:后母戊鼎

后母戊鼎(一称司母戊鼎),全称为后母戊大方鼎。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后母戊鼎是中国殷代青铜器的代表作,标志着商代青铜铸造技术的发展水平和中国高超的铸造水平。

天津博物馆:《雪景寒林图》

此图描绘了北方壮美的雪山景色。画中雪峰屏立,山势高耸,白雪皑皑。深谷寒林间,萧寺掩映,流水无波,峰峦沟壑间云气万千。其山取盘桓向上高远之势,其水造平静冷凝之态,其树画深郁寒峭之意。此图描绘了北方壮美的雪山景色。

河北省博物馆:金缕玉衣

金缕玉衣是中国汉代文物,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外观与人体形状相同。

玉衣是穿戴者身份等级的象征,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线缕结,称为金缕玉衣。古代人认为玉能够保持尸骨不朽,更把玉作为一种高贵的礼器和身份的象征。

山西博物院:晋侯鸟尊

晋侯鸟尊体现了鸟与象这两种西周时期最流行的肖形装饰完美组合,鸟尊的盖内和腹底铸有铭文“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可证明为宗庙礼器。

晋侯鸟尊造型写实、生动,构思奇特、巧妙、装饰精致、豪华,使之成为中国青铜艺术中罕见的珍品。

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匈奴王冠

匈奴王冠是黄金制成的,重1394克,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件匈奴单于金冠。金冠由金鹰和冠带两部分组成,上面浮雕有羊和狼的图案,雄鹰站在半球形金冠顶上,俯视着冠带上狼与羊搏斗的情景。

山东博物馆:东平汉墓壁画

这些壁画是山东迄今发现年代最早、保存最完好、艺术水平最高的早期壁画,在全国也极为罕见。

画面色彩艳丽,造型比例匀称,线条简练流畅,刻画细腻精美,形态生动逼真,反映出汉代画匠高超的艺术水准和绘画技巧。对于研究汉代丧葬制度、民间生活习俗以及汉代绘画,其价值不言而喻。

南京博物院:清乾隆帝行围图转旋瓶

此瓶是为纪念乾隆皇帝“东巡狩猎”,由景德镇官窑特意制作的,再现了乾隆皇帝盛年时期出巡骑马射猎时的场景。

转旋瓶是乾隆官窑创制的特有瓶式,工艺复杂结构奇巧,最大特色就是在镂空的瓶内套装一个可以转动的内瓶。

外瓶上绘的是乾隆皇帝持缰策马,身后跟着旗手与猎犬。夹层绘有群臣跪拜图。如果旋转内胆,乾隆狩猎的场景就会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你面前,只见大队人马如同动画一般穿行在山间,像走马灯一般,极富艺术观赏效果。

南京市博物馆: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

该文物为元末明初青花瓷中的罕见珍品,中国瓷器三绝之一。有着极为独特的青花纹饰,体现了极高的烧制水平。

小口、丰肩、斜腹、敛胫、平底,造型优美,线条圆润、流畅,雍容华贵,给人以凝重的美感。肩腹部刻有“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瓷瓶上所绘的青花纹饰层次多样,非常独特。

上海博物馆:王羲之上虞帖

《上虞帖》的草法随意洒脱,轻松自然,不拘小节。在笔法上,首先,它不是靠轻重提按变化来丰富线条内容的,而是以节奏和运行速度来充实线条内涵,提按为辅。

其次,结构上强调开合变化,收放自如,所以字形构架的视觉效果显露出一种“张力”的特征。

浙江省博物馆:《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为元朝的书画,是黄公望的代表作,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明朝末年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甚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被吴洪裕的侄子从火中抢救出,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较长的后段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福建博物院:云纹青铜大铙

云纹青铜大铙(náo)为西周乐器。平口,钲部两侧有36个冏纹乳突状枚,枚直径3.5厘米,高2厘米。鼓饰变形兽面纹,两侧饰云雷纹。甬亦饰变形兽面纹。

大铙双范合铸,浑大厚重,作风稳重古朴。表现出很高的铸造工艺水平,是福建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

安徽博物院:战国楚大鼎

铸客铜鼎,又称楚大鼎或大铸客鼎。战国青铜器,圆口,方唇,鼓腹,圆底,三蹄足。此鼎形制雄伟,堪称楚国重器。此鼎形制雄伟,堪称楚国重器。

1958年毛泽东主席视察安徽省博物馆,他仔细观察了双耳上的花纹、口沿上的铭文和足部浮雕纹饰,并且询问了大鼎的来历,他还低头往鼎的内部看,诙谐地说:“里面能煮头牛”。

江西省博物馆:商兽面纹鹿耳四足青铜甗

该件兽面纹鹿耳四足青铜甗是最大的青铜甗,有“甗王”之誉。此甗(yǎn)甑(zèng)鬲连体,鬲裆高,下四足。耳上各立一鹿,一雄一雌,回首相顾。鹿竖角,短尾卷,身披鳞片。甑腹饰四组展体的兽面纹。鬲足袋满饰浮雕兽面纹,它体形巨大,气势雄浑,奇美诡异,稳定性良好。

河南博物院:春秋莲鹤方壶

春秋莲鹤方壶是春秋中期青铜制盛酒或盛水器。有盖、双耳、圈足,重心在下腹部,遍饰于器身上下的各种附加装饰,不仅造成异常瑰丽的装饰效果,而且反映了在春秋时期青铜器艺术审美观念的重要变化。

莲鹤方壶不仅纹饰细腻新颖,而且结构复杂、铸造精美,堪称是春秋时期青铜工艺的典范之作。

湖北省博物馆:越王勾践剑

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因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而千年不锈。刻有“钺王鸠浅,自乍用鐱”八字。

此剑寒气逼人、锋利无比,历经两千四百余年,仍然纹饰清晰精美,加之“物以人名”,历史文化价值很高,此剑被当世之人誉为“天下第一剑”,堪称我国国宝。

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

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表明中国青铜铸造工艺的巨大成就,更表明了我国古代音律科学的发达程度。

湖南省博物馆:素纱禅衣

素纱襌(dān)衣是是西汉时期纺织技术巅峰时期的作品,是世界上最轻的素纱襌衣和最早的印花织物。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且色彩鲜艳,纹饰绚丽。

它代表了西汉初养蚕、缫丝、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这件素纱襌衣中,襌衣用纱料制成,因无颜色,没有衬里,出土谴册称其为素纱襌衣。

黑龙江省博物馆:金代铜坐龙

铜坐龙是金代早中期皇室的御用器物。龙取坐姿,左前肢高举,与左后肢间有腾云相连。右前肢着地,与右后肢相接。尾部翘起外卷,前肢长鬣(liè)突出于肩部之上,与头上卷鬣及后扬的长鬣相映。

这尊金代铜坐龙继承与发扬了前代龙型的优点并且根据自身浓郁的地方特色加以拓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

吉林省博物馆:青花云龙纹高足碗

元代青花云龙纹高足碗,侈口,深腹。高圈足上有三道凸弦纹,呈竹节状。口沿为青花唐草纹。内壁暗花印行龙二条。外壁用青花绘一游龙,并衬以火焰纹。青花色泽青翠浓艳,线条流畅有力,堪称元代青花瓷器中的珍品。

辽宁省博物馆:宋徽宗《瑞鹤图》

《瑞鹤图》是赵佶书画中的珍品,难得的是诗、书、画具为上乘之作。图中描绘了鹤群盘旋于宫殿之上的壮观景象。绘画技法精妙绝伦,图中群鹤如云似雾,姿态百变,各具特色。

辽宁省博物馆:云龙人物纹转心象牙球

镂雕祥云缭绕,十余条健龙或藏头露尾、或藏尾露首穿行于云层之间。大球内分层透雕二十一个小球,球球相套,层层能转,满地纹饰。

三节台柱,上为六层透雕小象牙球,纹饰同顶上之大象牙球;下为透雕卷草云龙四足座,座上雕人物顶柱状承盘,玲珑剔透巧夺天工的雕刻工艺令人叹为观止。

广东省博物馆:千金猴王砚

千金猴王砚为三大名砚之首,长25.5厘米,宽17.6厘米,长方形,质地细腻温润,娇嫩如小儿肌肤,砚堂内有大片鱼脑冻(石品花纹的一种),四周以火捺等色彩环绕,形成一只蹲着的猕猴图案,甚至眼、鼻、嘴和前足都清晰可见,非常逼真,所以由此得名。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翔鹭纹铜鼓

这是西汉时期的金属器,入土时胸腰已截开,胸部饰羽人划船纹六组,船形两头高翘。

该墓部分器物带有明显的滇文化色彩,同时出土的还有中原汉式器物,如六博棋盘和铜跽坐俑等,既反映了西南各民族人民的创造才能,也体现了当时他们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密切联系。

海南省博物馆:宋青白釉花口凤首壶

青白釉花口凤首壶胎质洁白细腻,釉色莹润,白中泛青,看起来很像青白玉。口部为四瓣花图案,象征凤冠,径部被装饰城凤首形状,凤首后部呈钩状,恰似凤凰的羽毛。

此凤首瓶是中西方文化进行交融的一件产品,将东方的韵味与西方的装饰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是一件不可多得瓷器珍品。

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古兰经》

手抄描金《古兰经》由宁夏回族自治区一名阿訇捐赠的牛皮封面手抄描金《古兰经》,是目前国内收藏的最珍贵的《古兰经》珍善本之一,对于研究回族历史、宗教和艺术具有重要价值。

宁夏博物馆:鎏金铜牛

鎏金铜牛是西夏时期的一件青铜器,它反映出西夏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水平,是西夏艺术品中的珍品。

这件青铜铸造的牛屈驶而卧,体态健壮,比例匀称、造型逼真、个体硕大。铜牛中空,外表通体婆金。制作时需要将冶炼、模具雕塑、浇铸、抛光和姿金等工艺集于一体,反映出西夏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水平,是西夏艺术品中的珍品。

甘肃省博物馆: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马袭乌鸦、鹰掠马、马踏飞隼、凌云奔马等,为东汉青铜器,自出土以来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高超铸造业的象征。从力学上分析,马踏飞燕为飞燕找到了重心落点,造成稳定性。

这种浪漫主义手法烘托了骏马矫健的英姿和风驰电掣的神情,给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既有力的感觉,又有动的节奏。马踏飞燕也是中国青铜艺术的奇葩。

不过马蹄所踩的飞鸟,也有不同的认识,有“飞燕”说、“乌鸦”说、“龙雀”说、“飞隼”说、“飞鹰”说、“鹰鹞”说等等。

青海省博物馆:铜鎏金观音造像

铜鎏金观音造像是国宝级文物。由明朝皇帝赐给青海著名的瞿坛寺。该器物身姿婀娜,站立在莲花座上。衣饰线条流畅飘逸,面含微笑,表情慈和,遍体鎏金。其铸造工艺代表了明代的最高技术水平。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镶金兽首玛瑙杯

兽首玛瑙杯是唐代酒器,细微处刻画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是至今所见唐代唯一的一件俏色玉雕,其选材、设计和工艺都及其完美,是唐代玉器作工最精湛的一件。

这件国之重宝,象征着财富和权力,是一件高贵的艺术品,同时它也很可能是中西亚某国进奉唐朝的国礼,意义非同一般,是在东西方文明碰撞的火花中诞生的一件重要文物。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舞马衔杯纹银壶

壶的造型采用的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皮囊的形状,壶身为扁圆形,一端开有竖筒状的小口,上面置有覆莲瓣式的壶盖,壶顶有银链和弓形的壶柄相连,这种形制,既便于外出骑猎携带,又便于日常生活使用,表现了唐代工匠在设计上的独具匠心。银壶的两侧采用凸纹工艺各塑造出一匹奋首鼓尾、跃然起舞的骏马。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兵马俑

陕西的兵马俑闻名世界,千人千面的兵佣神态各异。其中,位于兵马俑二号坑的跪佣更是其中的精品,他右膝跪地,左腿蹲曲,双目炯炯有神地凝聚前方,那冷峻的面庞和手持弓弩的咄咄英气,似乎秦始皇就是成就统一霸业的最好诠释。

四川三星堆博物馆:青铜神树

青铜神树,共有八棵,夏代晚期青铜器。神树的下部悬着一条龙,龙的头朝下,尾在上,夭矫多姿。二号大神树的一旁,同样有一条蜿蜒盘桓的龙,神树与神龙的一体形象,使神树显示出非凡的魅力与深厚的象征意义。铸造于3000年前的青铜神树,极为壮观,独树一帜世界罕见。

四川金沙遗址博物馆:太阳神鸟金饰

太阳神鸟金饰属商代晚期作品,整器呈圆形,器身极薄。整个图案似一幅现代剪纸作品,线条简练流畅,极富韵律,充满强烈的动感,富有极强的象征意义和极大的想象空间。

该器生动的再现了远古人类“金鸟负日”的神话传说故事,四只神鸟围绕着旋转的太阳飞翔,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体现了远古人类对太阳及鸟的强烈崇拜,表达了古蜀人对生命和运动的讴歌。

贵州省博物馆:东汉铜车马

铜车马是东汉时期的铜铸文物,是武威的标志性文物,其构思独特、设计合理、寓意丰富、姿态各异,象征东汉时期拥有强大的武装官僚势力,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史学知识和文物内涵。

贵州东汉铜车马的发掘,对研究东汉时期盘江流域的社会、经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反映了贵州悠久的历史渊源。

云南省博物馆:牛虎铜案

牛虎案就是用来放献祭牛牲的,是古代祭祀中最重要的献祭。是中华青铜文化中的一枝奇葩,它们既和中原及西北青铜文化有着历史渊源,但又有着鲜明的边疆民族个性。

对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尤其是古滇国的民族史、农牧史、冶金史、美术史、民俗史等等,均具有重要的价值。

重庆三峡博物馆:乌杨石阙

汉阙属祠庙或陵墓前成双成对的装饰性建筑物,是我国最早的仿木结构石质装饰建筑,对研究古建筑艺术、葬制有重要价值。

此为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汉阙。乌杨石阙阙身雕刻丰富。其仿木构建筑雕刻对于无一幸存的汉代木构建筑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生活场景展现了汉代雕刻艺术神韵。

西藏博物馆:双体陶罐

双体陶罐无论从器形还是纹饰,都体现出与西藏同时期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陶器与众不同的特点:整体造型洗练优美、饱满丰盈,构思巧妙,制作工艺纯熟,纹饰精美,代表了当时卡若文化的最高制陶水平,而且体现出卡若先民高超的器物造型能力,是卡若先民智慧的结晶,是新石器时代西藏陶器的代表和点睛之作,被誉为西藏博物馆的馆标和镇馆之宝。

台北故宫博物院:翠玉白菜

翠玉白菜是与真实白菜相似度几乎为百分之百的作品,是由翠玉所琢碾而成,亲切的题材、洁白的菜身与翠绿的叶子,都让人感觉十分熟悉而亲近,别忘了看看菜叶上停留的两只昆虫,它们可是寓意多子多孙的螽斯和蝗虫。

台北故宫博物院:东坡肉形石

台北故宫博物院:毛公鼎

毛公鼎的铭文作为西周晚期金文的典范之作,鼎内铭文长达四百九十九字,记载了毛公衷心向周宣王为国献策之事,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

表现出上古书法的典型风范和一种理性的审美趋尚,体势显示出大篆书体高度成熟的结字风貌,瘦劲修长,不促不懈,仪态万千。

THE END
1.漫游开福⑧丨逛博物馆才是“正经事”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在这里,历史不再只是时间,更是吃穿住行的日常,是有波澜又有温度的人间过往。刹那间,昨天与今天在此交汇,历史与现实相互交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置身此地,我们或许看不懂全部,但肯定有什么能戳中此时此刻的你。也许,这就是逛博物馆的意义吧。 来源│开福融媒 姚雨含、刘润泽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594064
2.展讯湖北省博物馆展出283件俄罗斯民族博物馆丝绸文物【环球网文化综合报道】2024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传统之茧:欧亚大陆民族文化中的丝绸——俄罗斯民族博物馆藏文物展”近日在湖北省博物馆南馆四楼临时展厅展出。 展览海报(图片来源于湖北省博物馆官方公众号) 展览精选俄罗斯民族博物馆收藏的283件(组)丝织精品,涵盖礼服、披肩、腰带等多种服饰品类。从最初的草原丝绸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00GG5Q0514R9OJ.html
3.8个系列16项展览!苏州博物馆2025年重点展览抢先看在特展开幕现场,苏州博物馆党总支书记、馆长谢晓婷现场推介2025年度重点展览。据介绍,秉持“立江南 观世界”的立馆使命,2025年度苏博计划推出8个系列共计16项展览,春夏秋冬季季有新展,高潮迭起。 从“吴门四家”开始,近年来,苏州博物馆着力开发系列特展。世界文化遗产系列、世界文明史系列、中国古代文明系列、近代大https://www.xdkb.net/p1/js/j9mps/503631.html
4.五层连阁式彩绘陶仓楼12月15日起亮相苏州博物馆本报讯(记者赵改玲)市博物馆五层连阁式彩绘陶仓楼即将亮相苏州博物馆的消息一经发出,令不少文博迷牵肠挂肚,什么时候亮相,能免费观展吗?记者昨日从市博物馆获悉,12月15日,“生活·信仰:汉代艺术百态”特展,将在苏州博物馆西馆开幕,来自焦作市博物馆的明星馆藏五层连阁式彩绘陶仓楼将亮相,特展对市民免费开放。 http://paper.jzrb.com/Article/index/aid/8641513.html
5.素纱禅衣T型帛画,湖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素纱禅衣、T型帛画,湖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也是亮相过《国家宝藏》的国之重器。预约很方便,凭身份证进馆。T型帛画。覆盖在一号墓辛追夫人的内棺上,介绍提到帛画的作用起到通向天国的介质。虽然有迷信色彩,但画上的内容真的是用惊艳形容,大量神秘的元素https://www.dianping.com/review/936607496
6.长沙博物馆马王堆的辛追好像去看 赞 回应 浥蕖軒 (果然去得疾也) 2009-11-23 13:49:29 素纱禅衣,我看最好别展出,顶多展复制品(不知道上次见到的是不是复制件,有的博物馆用复制件不说明,当然了一般人也看不出),展览对这些珍贵织物是有伤害的。。。 赞(1) 回应 你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6652911
7.蚕桑之史当丝绸“邂逅”文物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是迄今世界上现存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制作工艺最精、最轻薄的衣服 身长128厘米,袖长190厘米,共用料2.6平方米,但重量(48克)仅相当于一个鸡蛋而已。素纱禅衣的样式是上衣下裳连缀的深衣,右衽交领、直裾。 它是西汉纱织水平的代表作,足可见西汉时期织造工艺水平之高超,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日所https://jnews.xhby.net/v3/waparticles/1152/1taeCcfWG1mdOjkt/1
8.直裾素纱襌衣湖南博物院曲裾素纱褝衣 湖南省博物馆曾委托一研究所复制这件总重49克的直裾素纱襌衣。但该研究所复制出来的第一件素纱襌衣的重量超过80克。后来,专家共同研究才找到答案,原来现在的蚕经过进化,体型比几千年前的要大许多,吐出来的丝明显要粗、重,所以织成的衣物重量也就重多了。于是专家们着手研究一种特殊的食料喂养蚕,https://www.hnmuseum.com/zh-hans/node/7345
9.休闲太阳系中哪个巨行星因为自转快被称为“灵活的胖子”解析:铜奔马,又名马踏飞燕、马超龙雀等,为东汉青铜器,国宝级文物,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为甘肃省博物馆镇馆之宝。 更新于2024.6.28 2024年欧洲杯在哪个国家举办 A、法国 B、德国 解析:2024德国欧洲杯,是第十七届欧洲足球锦标赛,比赛由欧洲足球协会联盟管理。2018年9月27https://blog.csdn.net/qq_41539778/article/details/135125608
10.49g素纱单衣饕餮行:文和友/茶颜悦色/米粉一条街土著带您游长沙★ 【服务保障】文史导游带队,生动聊人文:韶山伟人故里+花明楼风景区+千年古书院“岳麓书院”+橘洲瞻仰伟人(可选橘子洲夜游轮)+《国家宝藏》马王堆汉墓、西汉辛追夫人追“永生之梦”、49g素纱禅衣、T型帛画+袁隆平水稻博物馆OR谢子龙影像艺术中心 ★ 【精选酒店】长沙市区4钻酒店任选,价格、位置任君选择,可在“更https://vacations.ctrip.com/travel/detail/p45421090/
11.马王堆导游词下面,我们要参观的地方是湖南省博物馆,马王堆汉墓陈列室。这里陈列有薄如蝉翼的素纱禅衣、精巧绚烂的刺绣、光亮如新的漆器和神奇浪漫的彩绘帛画等等。最叫人惊叹的是一具深埋地下二千一百余年而保存完好的西汉女尸。 1972年,在中国古城长沙市东郊五里牌,挖出了现在举世闻名的马王堆汉墓。经我国文物考古工作者相继对它们https://www.qunzou.com/haoci/daoyouci/1524835.html
12.马王堆导游词(精选7篇)珍贵的`是一号墓的大量丝织品,保护完好。品种众多,有绢、绮、罗、纱、锦等。有一件素纱禅衣,轻若烟雾,薄如蝉翼,该衣长1.28米,且有长袖,重量仅49克,织造技巧之高超,真是天工巧夺。出土的帛画,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描写当时现实生活的大型作品。还有彩俑、乐器、兵器、印章、帛书等珍品。https://www.360wenmi.com/f/file7mmy4bg5.html
13.千年马王堆神奇博物馆南方+这件由蚕丝制成的精美禅衣轻若云雾、薄如蝉翼,在灯光下仿佛透明发亮,整件纱衣只有49克,折叠以后甚至可以放入一个小小的火柴盒里面。这可是连现代的丝织工艺都做不出来的精美布料,因此这件素纱禅衣代表了世界上最高超的养蚕织丝水平。我十分佩服汉朝的丝绸工匠们的高超技艺!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401/08/c8483202.html
14.继承裁缝店,国民女神求我贴身制衣完整版在线免费阅读第541章 素纱禅衣 第542章 筹备 第543章 风暴酝酿 第544章 花香自引蝴蝶来 第545章 大师级? 第546章 合成器与拜访 第547章 大师级考核? 第548章 素纱禅衣·新 第549章 素纱禅衣·影 第550章 真假禅衣 第551章 真实目的 第552章 挖人 第553章 重磅消息 第554章 质疑 第555章 顺风顺水 第556章 https://fanqienovel.com/page/7120190081545014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