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国宝,为你展现传承10000年的华夏文明文物珍宝瑰宝博物馆手工业作坊

自打《国家宝藏》这档节目一露面,就靠着满满的干货和独到的文化韵味,让国宝“活”起来和“火”起来,牢牢吸住了大伙儿的眼球。

这种热度从各个博物馆的预约一票难求就完全能感受到。

现在,博物馆的热度,简直超过演唱会。

如今,很多都有了强烈的意愿,让下一代感受历史的熏陶。

如今,我们可以很欣喜地看到,文化自信,它看不见,却又深沉、巨大。

而这一切,我们都可以从历代国宝寻到见证。

放眼全国,我们拥有6000多座博物馆,馆里展览着祖先留下了无数文物珍宝,他们全都是中华文明的标识。

龙去留福,蛇来带金。

在2024已然接近尾声的时节,建议你一定要把这本刷边特装版《2025国宝日历》带回家。

无论是世界闻名的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

耳熟能详的考古博物馆等知名博物馆;

还是别具特色的上海博物馆、法门寺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

这些馆藏珍品你全都能看到。

365件馆藏珍宝,365天日夜兼程的陪伴,它不仅是一本日历,更是一场与历史的对话,

赏古玩奇珍,博览中华文化,愿你也能在历史遗留的印迹中触摸到生活的诗意。

整本日历一页页翻下来,颜值与实用兼备。

孩子、大人都适合翻阅,真的很值得。

每天了解一件国宝,365天都能开阔眼界、见识、审美。

1

365天不闭馆的纸上博物馆

集国宝欣赏与科普功能于一身

从阴历到阳历到星期,每一个细节都精心编排,并且你的每一天都能在清晰的月历版块中找到归属。

但更令人震撼的是,这不是一本普通的日历,作为市面少有的国宝日历,它还集国宝欣赏与科普功能于一身。

一方面,这本日历中收录了365件国宝。

想象一下,365天,365件国宝,每一天都为你揭开一段尘封的历史。

它能带你领略青铜器的古朴庄重、陶器的质朴韵味、瓷器的细腻温婉、珐琅器的华丽璀璨、玻璃器的晶莹剔透、玉器的温润如玉……

从石器到金银器,从铜器书画到木器竹器,从漆器到象牙器、骨器,乃至那些难以归类的杂器,应有尽有,

仿佛一部活生生的历史长卷,在你眼前缓缓展开······

此外,书里还特别增加国宝欣赏TIPS版块。

清晰的表格如同国宝简历,一眼就能看明白来龙去脉。

简洁又精准的国宝鉴赏,细节满满。

打开它的人都能快速了解到那些国宝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作为三星堆文化中具标志性的文物之一,它以精浩的铸造技艺和深遽的文化象征,展示了古蜀文明技术成就和复杂的宗教信仰。面具的额部装饰奇特,是一条高高竖起的夔龙,上端内卷,中部装饰着刀状羽翅。它巧妙地融合了人类与神兽的形象特征,采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具有一种既超自然又栩栩如生的视觉冲击力。

所以,这不仅是一本日历,更是你通往历史与文化的桥梁。每天翻一翻,收获满满。

2

700余幅博物馆级高清图片

精美画册标准还原逼真临场感

作为一本国宝图鉴日历,它的灵魂是图片,但它并非追求博物馆里陈列的文物颜色,而是力求为你还原了国宝诞生时的样子。

因为一般我们见到的国宝图片,都是一个光源,从一个角度来进行高清拍摄的,通常画面背景都比较单一。

这本日历中使用全新调图理念,按照收藏艺术画册标准进行了多轮校色。

而且,它的页面版式都是以一个国宝为主体,不仅精心设计了整个对页,还为你多视角全方位展现出了国宝不一样的美。

细节放大让精巧设计更是一览无余。

这都使得它不仅是一本普通的图鉴日历,更是一本值得珍藏的艺术品。

3

匠心设计,精美装帧

蕴含着历史底蕴和艺术韵味

这本国宝日历整体设计也非常亮眼,是让人爱不释手的那种。

封面采用了尊贵的满版烫金,配合高硬进口书壳内板,瞬间就提升了你的阅读格调。

封面主图则选择了那顶闻名遐迩的“九龙九凤冠”,任何看过凤冠本冠的人,一眼看到这张图,都会觉得惊喜。

因为这个凤冠就在博物馆,虽然很美但是颜色远没有图片这么惊艳。

云纹饰的风雅、点翠凤鸟的灵动,还有用纯金拔成细丝织出的龙纹,都在烫金的装点下熠熠生辉。

打开封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红底洒金裱纸。如晨曦初照,洋溢着浓浓的喜庆与吉祥,瞬间点亮您的阅读时光。

金黄色的书脊和扉页尽显尊贵。

三面环绕的传统纹样刷边,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文化的传承,每一笔一划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艺术韵味。

本日历的装订采用了双锁线手工精装工艺,匠心独运,确保书籍结构稳固。

THE END
1.让文物说话,丰富历史文化滋养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自信起来了。人们怎么想问题,都跟五千年文化积淀下来的基因血脉有关。”实践告诉我们,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不仅丰富着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更坚定着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自信。 考古遗迹和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必须保护好、利用好。既要加强有效保护,有重点地进行系统考古发掘,不http://www.ncha.gov.cn/art/2023/9/6/art_1027_183889.html
2.探秘国家历史文物,了解中国历史发展。在这探秘国家历史文物 了解中国历史发展 在这有限的3小时内 跟着强哥 奇异文旅 大咖讲师团 远古时期 夏商西周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秦汉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 隋唐五代时期 宋元时期 明清时期 探寻国家宝藏 揭开历史的真相 探寻文物古迹https://m.ctrip.com/webapp/you/tripshoot/paipai/detail/detail?articleId=98731886&isHideNavBar=YES&seo=0&twojumpwakeup=0&allianceId=1049189&sid=19855591
3.走近文物,寻脉索迹,共同感受历史中的“脉动”(十件文物里的中国中国历史源远流长,除了文献,还可以透过文物,了解历史的痕迹。中国历史研究院主编了《十件文物里的中国故事》一书,在书中,介绍了蟠龙根脉、何尊、兽首玛瑙杯等十件重要文物,以及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龙作为中式传统纹样之一,是文物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比如战国时期的三龙十六连弧铜镜、宋朝的宋人九歌图卷、康熙年间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920570/
4.历史探寻文物里的中国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看文物里的传统思想 观文物里的民族交融 悟文物里的家国情怀 忆文物里的峥嵘岁月 岁月无声 无论是千年前的民族交融,家国情怀 还是近百年的正义之光,峥嵘岁月 都让历史有了回响 文物不单是尘封的物件 更浓缩着历史变迁 蕴藏着中国故事 原标题:《历史探寻|文物里的中国》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409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