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行”与“学”的关系旅游实践

如果站在今天现代教育的角度而言,研学旅行固然有增加见识、锻造意志、培养适应环境能力的作用,但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学生与社会生活的深度接触和体验,从多个层面来激发学生发现真实世界中的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这里既有通过游历增长常识的作用,更多的还是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将所学的静态知识活化,让学生能够把课本的知识与现实的实物进行印证,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进而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认识、探究解决现实生活问题,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方面的成长。这才是真正的实践学习。学生只有在积极动手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之中,才能够培养具备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的素养及能力,养成创新人格。如果单纯地把研学旅行理解成为古人的“仗剑出游”,未免将研学实践的教育意义理解得太肤浅了。

一、研学旅行与旅游的区别

自2016年12月国家旅游局《研学旅行服务规范》文件下发后,由于旅游界的迅速介入,使研学旅行向研学旅游的方向倾斜,而且已经形成了愈演愈烈的态势。有些省的有关部门打出了“研学旅游”的说法,提出“学一半、游一半”的说法,导致了研学旅行概念上的混乱。事实上,也确实有许多人不能很好地认识研学旅行与课堂学习以及和一般旅游的异同。

研学旅行与旅游根本的区别在哪里

旅游是个人以前往异地寻求审美和愉悦为主要目的而度过的一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在这种短暂经历中,旅游者在旅游地从事消遣闲暇、度假、体育、商务、公务、会议、疗养、学习和宗教等活动,并不获取报酬。而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通过对这一人群的导游服务,使旅游资源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创造经济效益和一定的社会效益。旅游的六大要素是“吃、住、行、游、购、娱”。这是旅游的最基本要素和功能。

笔者把研学旅行也概括为六个要素,即“吃、住、行、践、学、研”。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研学旅行与旅游有着本质的区别。

“践”为体验与实践的活动形式。这是研学旅行最基本的活动方式,也是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的本质意义。学生走进大自然,走向社会,不是为了“游”而游,也不是在“游”中学。而是在社会中通过实践、体验,获得对生活的真实的认知。这正是教育部把“研学旅行”更名为“研学实践教育”的意义之所在。

“学”是研学旅行的本质。研学旅行纳人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不是让教育教学变成游览式的教育和教学,而是在广阔的社会大课堂中实施实践教育,这是研学旅行的本质之所在。

“研”是研学旅行学习方式的界定。学生在研学旅行中以小组形式的学习构建共同体,开展自主选择活动方式,开展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在亲身体验、亲自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实践教育,使学生完成课堂知识的转化,收获真实获得。

二、研学旅行之“学”的特点

研学旅行既不同于一般的课堂学习,也不同于一般的旅游,对于其“学”与“行”都有特殊的要求。在操作层面,应该以实践性的“学”为主导,才能体现研学旅行实践教育的真谛。

研学旅行之“学”具有目的性、印证性与实践性的特征。

1.研学旅行“学”的目的性。

研学旅行之“学”具有明显的目的性。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的文件中明确指出:研学旅行的目的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着力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让学生接触社会和自然,在体验中学习和锻炼,培养学生刻苦学习、自理自立、互勉互助、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和精神,这才是研学旅行最主要的目的和方向。

2,研学旅行“学”的印证性。

3.研学旅行“学”的实践性。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育必须发挥“实践育人”的功能,而这恰恰是课堂教学的“软肋”。从根本上说,研学旅行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融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亲身体验、资料收集、专家点评、集体活动、同伴互助、文字总结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社会实践活动。从教育部的要求和各地开展研学旅行的实践看,研学旅行的内容安排遵循由乡土乡情到县情市情再到省情国情的由近及远的顺序,也具有实践教育的可操作性。

三、研学旅行之“行”的特点

研学旅行之“行”是体验之“行”,具有目的性、趣味性、体验性与走学性的特征。

1.研学旅行“行”的目的性。

2.研学旅行“行”的走学性。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旅行虽然也是旅行,但这种“行”是行走中学习之“行”,学生只有在研学旅行中真正动起来,到处跑一跑、看一看,体验一把、实践一下,才能收获真实的认知,实现实践性的学习。

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不提倡研学旅行的景点,基地越多越好,让学生见识得越多越好。我们更提倡研学旅行要慢下来,要让学生深人地了解一个地方、一件事物内在东西,让学生更多地参与体验、实践的学习环节,注重在亲身体验、亲自实践基础上的学生生活经历的丰富与实践知识的获得。

当然在“行”的过程中,也可以培养学生文明旅游意识,养成文明旅游行为习惯。

3.研学旅行“行”的体验性。

一是自然体验。研学旅行将自然变成“自然教室”。学生走进生态园,游历名山大川,开展自然探险或历史古迹探秘等活动,在大自然中开展生命教育,这是符合学生天性发展需要的。

二是历史名胜考察体验。游览家乡、祖国的名胜古迹,深人探究历史名胜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特色,增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对民族文化的自信,也是研学旅行应有之义。

三是文化体验。学生在研学旅行中体验和考察当地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社会环境。这种沉浸式学习、励志教育和丰富的文化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力、包容力和交际能力。

四是社会文明规则体验。不同地域都会有不同的社会生活习惯以及社会交往规则,它们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的言行举止,收获社会文明交往规则对个人成长的影响,这也是研学旅行重要的社会价值。

五是生活体验。研学旅行使学生离开父母的呵护,改变生活环境,在全新的生活环境中规划、选择,锻炼独立生活能力。

4.研学旅行“行”的趣味性。

研学旅行之“行”较一般的课堂学习具有更浓厚的趣味性。研学旅行以广阔的社会资源为背景,打破了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广阔的自然空间对学生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因而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

研学旅行不是一般性的旅游活动,有“走”有“学”,有“行”有“研”,行走中学习,学习中行走。它以学习共同体的方式开展集体性学习活动,学生在社会和大自然课堂中学习、体验,目标定位更综合开放。在兴趣的导引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活动方式,自主管理学习、活动和生活,发现自我价值和自身潜能,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陌生环境,帮助学生较快地适应社会生活。

研学旅行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学生在社会游历过程中,加深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增进对地域文化的热爱、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多元文化的理解,提升综合素养、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而浓厚兴趣的激发、深层体验的获得,正是这一切的前提。

四、研学旅行的品质保障:“学”与“行”的结合

研学旅行体验式的“行”与实践性的“学”密不可分,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没有体验之“行”就无所谓实践之“学”。行走的过程必然也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为此,笔者把研学旅行用形象的语言归纳为“携一卷书、行一程路、诵一篇文探一处秘、做一件事、记一则言、唱一首歌”。

THE END
1.价格虚高货不对板……研学游应该怎么选?相比起普通旅游团来说,这些研学线路普遍价格不菲。以哈尔滨的7日营为例,每人收费9980元,且费用不包含往返大交通。也就意味着,无论选择火车还是飞机,整个行程下来都将人均过万。 此外,平台还推出不少国际游学线路。如前往英国的12日亲子英文课项目,接受5到12岁孩子及家长报名,行程内容包括少儿英语课程、成人英语课程https://www.chinanews.com.cn/m/cj/2024/12-23/10340913.shtml
2.出国研学是什么意思,详情解读出国研学,这个听起来就充满新奇与挑战的词汇,其实质就是让学生在假期或特定时间段内,走出国门,去国外进行一场学习与体验的双重冒险。他不仅仅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能力的飞跃。 一、研学之旅 想象一下,一个原本对英语一窍不通的学生,在异国他乡的研学之旅后,竟然能用流利的英语与当地人https://www.gwy.com/zzy/367772.html
3.游学和研学的区别两种留学形式的比较随着中国家长对未成年子女教育的重视,游学和研学逐渐成为留学前的选择。但许多家长和学生对于游学和研学的区别还不是很清楚,不知道哪种形式更适合自己。本文将从起源、组织形式、活动内容等方面,对游学和研学进行比较,帮助家长和学生对两者有更深入的了解,做出正确的选择。 https://www.66offer.com/129748.html
4.深入剖析:游学和研学的区别与本质研学深入剖析:游学和研学的区别与本质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游学和研学成为了越来越多人关注的对象。虽然这两个概念在表面上看似相似,但实质上却有着本质的区别。那游学和研学有什么区别呢?本文将从定义、目的、内容、形式和效果等方面,对游学和研学进行深入剖析。https://www.xhd.cn/info/yx/190443.html
5.游学是什么意思?游学和研学留学的区别游学和研学、留学的区别 游学(Study Tour):游学是一种学习与旅行相结合的形式,通常是在学生暑假或假期期间组织的短期旅行活动。游学的目的是通过亲身体验和实地考察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它侧重于学生对文化、历史、艺术等方面的了解,通常由学校、教育机构或旅行社组织,并由导师或指导人员陪同。 https://www.bijingdi.com/news/1598.html
6.普通游学VS研学活动区别居然这么大今年研学旅行的人数已有强劲增长,新的玩法和主题也层出不穷。但真正的研学旅行,与我们日常的旅行和旅游,到底有何不同? 目的不同普通旅行:通常是为了休闲、娱乐或探索新的地方。大多数人选择普通旅行来放松、摆脱日常生活的压力或体验新的文化。研学旅行:主要目的是教育和学习。研学旅行通常涉及到学生到其他地方学习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20195732?bizType=29
7.研学旅行与游学的区别?(1)游学,既不是单纯的旅游也不是纯粹的留学,它的内容贯穿了语言学习和参观游览,介于游与学之间,同时又融合了学与游的内容。(2)研学旅行与“知行合一”一脉相承,并从游学发展而来。(3游学是比较随意的,没有既定目标,只从眼前所见所感去探索和学习。另外游学并非都是集体性的,古代文人大家的游学大多https://www.shuashuati.com/ti/e130879ae8064fedadc432f49c607ec0.html
8.一文看懂!研学旅行夏令营游学有啥区别?研学旅行、夏令营、游学有啥区别? 暑假期间,一些学生家长早为孩子出游制定出了计划,记者实地走访市场了解到,在暑期上线的暑期游产品中,无论是从产品线路设计,还是报名情况来看,研学项目亮眼,除了常规科普线路外,部分线路还整合了文化、旅游、教育、名企等资源,个别热门项目已被预订一空。一名正在某旅行社报名研学游的http://www.hnstea.org.cn/nd.jsp?id=164
9.通过研学旅行的历史演变,如何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研学旅行的历史演变 (一)古代游学期(公元前770~1840 年) “游学”是古代最为传统的学习、教育方式之一。“游学”一词最早见于《史记·春申君列传》。简单说来,游学就是一种通过异地求知的文化活动。 游学起源期——春秋战国时期。代表人物孔子,他率领众弟子离开鲁国,游历辗转于卫、曹、宋、郑、陈、蔡、楚等七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437266146&efid=tlzzmyfZnXnBwxRE6rWPqw
10.研学和游学有什么区别?研学是游学的升级版研学虽然源于游学,但两者在目的、内容和形式上存在明显的区别。游学更注重文化体验和交流互鉴,让学生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拓展视野;而研学则更注重深度学习和专业实践,通过系统的课程安排和专业的导师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虽然游学也能让学生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但由于其旅游性质较强,往往难以深入学习和体验。https://edutravel.cn/faqs/151.html
11.研学旅行大学游学中小学生研学旅行高校游学南京汇景研学旅行社有限公司创立于2013年5月,品牌为汇景研学,前身是Yousure游学,创始人团队来自于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知名高校。汇景研学本着将教育融入旅行的理念,立志为中小学生提供优质的研学旅行及夏冬令营服务。2013年至今,汇景研学累计接待超过20万名中小学生的研学活动,成长为华东地区知名的中短途研学旅行https://432dd.cn.china.cn/
12.研学和游学的区别是什么?简单来说,两者都是建立在旅行的研学和游学的区别是什么? 简单来说,两者都是建立在旅行的基础上,让孩子乃至成年人在游玩中“获能”。 说到两者的差异,游学更注重“游”,“游”中带“学”,常见于青少年群体,家长让孩子出去见识世界,丰富生活,有的也为了留学做下预备,学习语言。 https://www.douyin.com/note/7350634173452864794
13.2024十大游学夏令营品牌排行榜游学夏令营排行榜前十名→Maigoo游学夏令营是什么意思 参加游学夏令营活动的益处有哪些 夏令营 176 【区域品牌】各省十大品牌,广东、山东、江苏、浙江等中国省域品牌汇总 聚焦品牌 2万+ 英语夏令营是什么意思 英语夏令营的方式是什么 夏令营 82 亲子夏令营的文案有哪些 亲子夏令营活动策划方案介绍 夏令营 96 研学和夏令营有什么区别 夏令营是https://m.maigoo.com/best/4zIMNjEe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