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博物馆日蝉鹰杯鼎瓶,何以成为镇馆之宝?

且慢。看到标题,你是不是立刻联想到一些寻常之物,比如夏日“吱哇乱叫”的黑虫、空中盘旋的鹰、遗落在工位上的水杯、寺庙塞满香灰的容器、盛满快乐水的塑料瓶?

然而现代人眼里的“寻常之物”,在中国传统审美天花板中,兼具了造型与工艺之美,同时发挥了实用价值。

又是一年世界博物馆日,我们挑选了五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猜一猜它们长什么样,聊一聊它们为什么是珍贵的文物。

1.中国国家博物馆

01

猜猜这只“憨憨”是啥?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我憨,但我是一只鹰”

鹰形陶鼎/中国国家博物馆

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鹰形陶鼎,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仰韶文化的一件代表性文物。1958年,鹰形陶鼎出土于陕西华县一座成年女性墓葬之中,与石圭、骨匕等礼器物品放置在一起,因此,考古学家推测,这件文物可能与当时的祭祀活动有关。

和我们印象中英姿飒爽的雄鹰形象不同,这只陶鹰憨态可掬、肚大腰圆,小短腿牢牢抓住地面,与尾羽一起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一对翅膀贴于身体两侧,被网友戏称为“遛弯的老大爷”。

鹰形陶鼎将鹰的动物神形特征,与陶器的工艺造型巧妙地融合到一起,成为原始艺术与实用功能完美结合的典型。2002年,国家文物局印发《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这尊鹰鼎赫然位列其中。

2.故宫博物院

02

这个“酒杯”属于哪位帝王?

“乾隆最爱的酒杯”

金瓯永固杯/故宫博物院

乾隆年间,清宫造办处制造了各式酒杯,式样颇多,但以象鼻为杯足的杯子却很少,金瓯永固杯就属这其中的上乘之作。

瓯为古代器具之一,在《说文》中意为“小盒也”。金瓯就是金制的小盒,用来比喻国土的完整、国家的繁荣。

在清朝,金瓯永固杯是皇家专用法器,每年元旦举行开笔仪式时,清帝们都会用它书写“天下太平”等吉祥语句。

3.上海博物馆

03

这个鼎在古代的用途

和背后的故事?

“是礼器,也是家国记忆”

大克鼎和鼎内腹壁铭文/上海博物馆

穿越三千年,梦回青铜时代,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大克鼎,是西周最重要的青铜器之一,标志着西周中期以后,青铜器纹饰和造型的转变。大克鼎有着粗犷且非具象的变形兽面纹,有别于商朝青铜器精美细腻的纹饰;鼎腹内壁有铭文290字,记录了做器者接受周王的官职任命与赏赐。

鼎,既是食物烹煮器具,又是祭祀礼器,承载着周人对礼制的尊崇。在汉语中,“一言九鼎”、“鼎鼎大名”等与“鼎”有关的成语,也藏着中国古代关于国家统一、社稷昌盛的象征意义。

大克鼎的背后有一段文物保护的故事。晚清金石收藏大家潘祖荫收藏了大克鼎,在连绵不绝的战火中,潘家人将其藏于苏州南石子的潘家旧宅里,世代守护着。新中国成立后,潘家后人潘达于女士代表家族,将大克鼎无偿捐献给国家,让现在的我们看到这尊大鼎背后,默默坚守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精神。

4.景德镇陶瓷博物馆

04

这个瓶子有个好听的名字?

“中式审美的天花板”

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

景德镇陶瓷博物馆

元代青花瓷中的极品梅瓶——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藏于景德镇陶瓷博物馆,是国家一级文物。

梅瓶因“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而得名,在中国瓷器史上持续存在了一千多年,有“天下第一瓶”之称。在宋代,梅瓶主要用作酒具。它也可以用来插花,或者当作摆件陈设于家中。

梅瓶的造型,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到了元代,青花瓷兴盛,这件“镇馆之宝”瓶身上的五层元青花纹饰,层次分明饱满,由上而下分别是杂宝纹、缠枝莲纹、缠枝牡丹纹、卷草纹、仰莲瓣纹,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和祥瑞之意。

5.南京博物院

05

这只金蝉几岁了?

“一只鸣叫了500年的金蝉”

金蝉玉叶/南京博物院

1954年,考古学家在苏州五峰山的明代弘治年间进士张安晚家族墓里,发掘出一只金光闪耀的蝉,栖息在晶莹的玉叶上。考古学家判断,这是一支发簪。

金蝉玉叶仅约银行卡一半大小,它的珍贵之处,在于巧夺天工的工艺水平和极高的艺术鉴赏价值。金蝉的一对前足翘起,一对后足微抬,口器微开,栩栩如生;含金量达到95%,蝉翼厚仅0.2毫米,不足一张银行卡的厚度。玉叶呈凹弧状,叶脉磋成棱,用新疆和田羊脂白玉经过复杂工艺雕琢而成,呈现出细腻润泽之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蝉有吉祥长寿之意,而金和玉的结合意味着“好上加好”。这件国家级文物,堪称15世纪下半叶明朝中期的杰作,也是目前国内出土的唯一一件金蝉玉叶。

THE END
1.中国国家博物馆十大国宝国家博物馆必看藏品国博镇馆之宝盘点更多中国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 西周天亡簋(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青铜器) 西汉诅盟场面铜贮贝器(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青铜器) 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陶瓷类) 新石器时代舞蹈纹彩陶盆(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陶瓷类) https://www.maigoo.com/top/426169.html
2.央视一套:来这里探寻西汉的“黄金时代”它们当中还有哪些“镇馆之宝”? 游客们在这里又有哪些新“玩”法? 接着往下看↓ 除了令人印象深刻的金器 博物馆还有几件“镇馆之宝” 这枚刘贺玉印是墓主为汉废帝刘贺的关键实证 印的材质为和田白玉 玲珑剔透,局部有浅褐色沁,螭纽 属于汉代常用的“方寸之印” http://www.hhh.gov.cn/article/6477.html
3.国家一级博物馆“镇馆之宝”盘点有文物也有故事每个博物馆总有那么几件藏品不论经历多久的光阴,都为人们津津乐道,向往之情不曾淡漠,慢慢地,这些藏品开始具有代表性,甚至能成为整个博物馆的缩影,也就成为人们口中所传颂的“镇馆之宝”了。其实本没有什么镇馆之宝的说法,每件文物都蕴含着独特的文化魅力,向着前来朝圣的人们诉说着各自的故事。只不过是存在一些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949061/article/details/130434791
4.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有哪些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有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陶鹰鼎,后母戊鼎,四羊方尊,利簋,大盂鼎,虢季子https://edu.iask.sina.com.cn/jy/2JrpfzXwjDj.html
5.淄博市博物总馆三大“镇馆之宝”潇湘读书社淄博市博物总馆由淄博市博物馆、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蒲松龄纪念馆、淄博市文物保护修复所4个市属文博馆所整合组建,其中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淄博市博物馆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总馆的三大“镇馆之宝”是:“青釉莲花尊”、“蒲松龄画像”、“西汉矩形五钮龙纹铜镜”。 https://www.xiaoxiangguan.cc/80819.html
6.齐文化博物馆镇馆之宝1991年出土于临淄区朱台镇高阳村西,为春秋时期的青铜食器。其形状象一艘小船,故称舟形器。器身饰云雷纹和蟠螭纹。器内三分之一处有一镂孔隔栅,将内部一分为二,用以盛放不同的食物。在腹部上端两边各有一兽首辅手,下面有两对应小立足。舟口径15.8-20.5厘米,高8.5厘米。 https://www.meipian.cn/24f7b65n
7.青岛市博物馆作为我国博物馆室内陈列古代石造像,“双丈八佛”可为体量最大,且同殿两佛并立,皆为北魏圆雕,为世所仅存。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艺术的杰出之作,为青岛市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对研究北魏时期国家的社会政治、宗教和石雕艺术史以及山东历史文化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https://www.qingdaomuseum.cn/col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