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多数观众而言,博物馆里的文物浩如烟海,一个不经意之间,就会错过馆藏里真正的“主角”,在参观时如果能事先了解馆内的“镇馆之宝”,是你迅速理解馆藏特色,乃至了解一个地域历史文化重心的切入口或“快捷键”。
「什么是“镇馆之宝”?」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将国内的可移动文物分为了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而珍贵文物中的一级文物为最高等级。但一般博物馆不会在展牌上标注文物的等级,这让大众很难直观地理解文物的价值。
于是,各个博物馆为了吸引观众,常会评选出“镇馆之宝”。它们通常具备很高的文物价值,同时也兼顾“话题属性”,尤其注重对地方历史文化的代表性。
人面鱼纹盘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值得注意的是,“镇馆之宝”并非对文物等级的认定,也不全然等同于文物价值的反映。比如台北“故宫博物院三宝”中的肉形石和翠玉白菜,当然展现了中国古代工艺的匠心与巧思,但它们呈现的历史和科学价值,相较那些书画杰作、青铜重器、陶瓷名物,似乎平淡得多。如果带着这样一种“批判”眼光,看展时,你也许可以辨别出哪些文物是宝贵的遗珠,哪些其实更偏重传播价值。
01
华北地区
故宫博物院
也许因为收藏文物数量太过巨大,故宫、国博都未曾公布官方的镇馆之宝名录。故宫是国内收藏禁出文物最多的博物馆,尤其在书画、陶瓷领域一骑绝尘,最著名的一些书画珍品,比如冯承素摹《兰亭序》卷、展子虔《游春图》、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都收藏在故宫,但只在一些重要展览时才对外展出。故宫继承了明清故宫的皇家收藏,建筑群本身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近几年还扩大了开放范围,新增一批主题展厅。
中国国家博物馆
国博或许收藏了最多的“教科书文物”,像仰韶文化彩陶人面鱼纹盆、后母戊方鼎、四羊方尊、利簋都是中小学课本上的常客。它的基本陈列“古代中国”的前身,就是中国历史博物馆的“中国通史陈列”,在展览拟定之初,彰显历史唯物主义和教育性最重要的指导原则;而当时国博的文物,有相当一部分由各地方博物馆主动支援,做到文物与历史相互印证。
首都博物馆
天津博物馆
在近代的动荡时期,相当多文物脱离了原有的保管环境,甚至不乏流失海外。而天津在近代史上是北方重镇,许多文物的流散都和这里有关,这也给天博的馆藏带来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范宽《雪景寒林图》曾是圆明园的旧藏,太保鼎则是国内仅存的一件“梁山七器”。
河北博物院
最有名的属满城汉墓,出土了刘胜金缕玉衣、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鎏金银蟠龙纹铜壶等著名文物。河北一直是北方瓷器的重镇,以定窑、邢窑、磁州窑为主的名窑名瓷展厅不容错过。还有曲阳石雕、茹茹公主墓的北朝壁画以及神秘的中山国文物,这座博物馆堪称石家庄的明珠。
另外,邯郸市博物馆的佛像、定州博物馆的陶瓷都非常值得专程前往。
山西博物院
来自晋侯墓地的鸟尊和玉组佩分别是青铜器、玉器中最具审美意识和想象力的佼佼者。作为青铜大省,为了展示其中的部分青铜器,甚至又新建了一座山西青铜博物馆。虞弘墓石椁是最杰出的粟特人墓葬文物之一,有极为丰富的彩绘石雕。以云冈、天龙山为代表的石窟传统也留下了丰富的佛教造像,你可以去山西省艺术博物馆(纯阳宫)欣赏涅槃变相碑和常阳太尊石像。
另外,大同是北魏都城、辽金西京,对应时期的文物精彩纷呈,镇馆之宝包括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的彩绘人物故事漆屏、仪仗俑阵,以及元镂空广寒宫影青釉瓷枕。
内蒙古博物院
02
东北地区
辽宁省博物馆
清末,许多流散的清宫文物进入辽宁,辽博也因此成为古代书画收藏的重镇,其中不乏董源《山口待渡图》卷、周昉《簪花仕女图》、佚名《虢国夫人游春图》、赵佶《瑞鹤图》这类耳熟能详的名作。但书画的展出条件苛刻,观展机会不多。红山文化、北朝的文物也值得一看,甚至还有专门的展厅展出辽代帝后的墓志。
大连旅顺博物馆建筑始建于1915年,馆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收藏了一批大谷中亚探险队的文物,馆藏以新疆、中亚、印度文物见长。
吉林省博物院
溥仪出逃长春建立伪满洲国,吉林省也成为大量“清宫散佚”的流散之地,在张伯驹等人的奔走收集下,吉博的书画收藏令人瞩目,包括苏轼《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赋》卷、张瑀《文姬归汉图》。
黑龙江省博物馆
是中国规模最小的省级博物馆之一,但馆舍原为莫斯科商场,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代铜坐龙是馆内为数不多的亮点。
03
华东地区
上海博物馆
上博依赖其建馆以来杰出的购买征集工作,以及和海内外藏家密切的交流往来,几乎在各个文物门类都拥有顶级藏品。国内博物馆一般多评选“十大”镇馆之宝,但上博气魄非凡,直接评出“上博百选”,其中包括商鞅方升、大克鼎、晋侯稣钟、孙位《高逸图》等耳熟能详的文物。
如果对上海本土历史感兴趣,你也不妨去上海历史博物馆,福泉山遗址出土的神人兽面纹象牙权杖令人惊叹。
南京博物院
作为民国时期中央博物院的继承者,南博拥有厚重的历史底蕴及丰富的馆藏,已评选出十八件南博镇院之宝,郢爰、竹林七贤砖印模画、西晋青釉神兽尊、东汉错银饰青铜牛灯、东汉银缕玉衣等文物都是常年展出。
南京市博物馆拥有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和南朝青瓷莲花尊;苏州博物馆的五代越窑莲花式托盏、北宋木雕真珠舍利宝幢都出自佛塔,是江南极负盛名的佛教文物;霁蓝釉白龙纹梅瓶无疑是扬州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中最著名的文物。
浙江省博物馆
杭州博物馆的战国水晶杯常常被观众怀疑是从现代穿越过去的艺术品;临安博物馆有一批来自吴越国王陵的出土文物,青瓷褐彩云纹熏炉是其中珍品;温州博物馆收藏了大批浙南佛塔出土的文物,白象塔出土的《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是存世最古老的活字印刷品之一。
安徽博物院
安徽曾是楚国晚期的中心地,寿县楚王墓中出土的铸客铜鼎是西周以来最重的铜鼎之一。另外,明清时期的徽州雕刻异彩纷呈,博物馆甚至把一座徽州民居搬进了展厅。《江淮撷珍》展厅整理了一批重要的古代艺术品,堪称镇馆之宝的专属展览,如西汉的描金彩绘云气纹朱雀攫蛇漆豆、宋代的双龙镂空霞帔金坠、元代的张成造剔犀云纹漆盒等。
福建博物院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镇,福建以海洋文物见长。五代时的闽国已十分注重海上贸易,铜鎏金王延翰狮子炉、刘华墓出土的各式陶俑都是这一时期的文物。南宋黄昇墓出土的大量丝织文物也收藏于此。
宋元时的泉州是重要的海洋商贸中心,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中收藏了摩尼教、基督教、印度教、伊斯兰教等大量的宗教石刻。
江西省博物馆
山东博物馆
大汶口、龙山时期的陶器、石器构成了中华文明多元起源的重要一环,比如红陶兽形壶、蛋壳黑陶杯等。以汉、北朝时期为主的佛造像、汉画像两个展厅,虽称不上汇聚全省精华,也足够你流连数小时。明鲁荒王有专属展厅,珠宝文物夺人眼球。
山东也是县级宝藏博物馆最密集的省份。仅滕州一个县级市就拥有滕州市博物馆、滕州市汉画像石馆两座一级馆,前者的馆藏青铜器可居山东县级博物馆之首。青州博物馆的龙兴寺造像、莒县博物馆的沈刘庄汉墓、诸城市博物馆的佛造像及石刻也都名声在外。
04
中南地区
河南博物院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仰韶、夏商周以来几乎不变的华夏中心,也是中国重大考古发现最密集的省区。青铜有淅川楚墓的云纹铜禁、新郑的莲鹤方壶。陶瓷方面,河南是五大名窑中官窑、汝窑、钧窑的家乡。贾湖骨笛是中国最早的乐器实物,玉柄铁剑改写中国冶金史,还有殷墟出土的大量玉器青铜器、永城芒砀山出土的金缕玉衣。
洛阳博物馆的体量丝毫不逊于任何省级博物馆,夏七孔玉刀、二里头出土的青铜器以及大量精美的唐三彩都值得一看。
湖北省博物馆
湖北省博新馆开放后,镇馆之宝从原来的4件扩展到10件,其中有来自曾侯乙墓的编钟、尊盘,来自各大楚墓的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圆奁、越王勾践剑、虎座鸟架鼓,此外还有云梦睡虎地秦简、元青花四爱图梅瓶等著名文物。
荆州博物馆也是楚国文物的重要收藏地,包括蟾座凤鸟羽人、凤鸟莲花豆,楚文化的云诡波谲、自由浪漫尽在眼前。
湖南省博物馆
湖南省博的新馆是中国最富新意、最值得一看的省级博物馆之一,马王堆汉墓是当之无愧的“扛把子”:彩漆木棺、帛画、帛书、漆奁都可称为国宝。此外,楚墓中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人物龙凤帛画是极珍贵的早期绘画,唐代长沙窑也是著名的瓷窑之一。湖南还是南方青铜的重镇,四羊方尊(现藏国博)、大禾方鼎、皿方罍都出自湖南。
广东省博物馆
广东的最大魅力或在于民俗,潮州木雕展厅非常值得一看,陶瓷收藏也非常惊人。
从历史文物角度来看,更值得参观的是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角形玉杯、铜屏风构件、承盘高足玉杯、丝缕玉衣代表了南越国的艺术巅峰。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馆舍老旧,反倒是在外的临借展更值得期待,大量铜鼓是广西的民族特色,如翔鹭纹铜鼓。
事实上,也许桂林博物馆才是广西更不容错过的博物馆,明代靖江王陵中出土的大量梅瓶值得细细观赏。
海南省博物馆
中国最年轻的省级博物馆,有浓郁的海洋气息和热带风情,以水下考古和民族文物见长,越王亓北古剑算是代表之一。还有南宋沉船“华光礁I号”的出水文物算是亮点,光是出水的陶瓷就超过了一万件。
05
西南地区
中国三峡博物馆
前身为西南博物院。博物馆中庭楼梯旁的一对乌杨阙是货真价实的汉代文物,是三峡博物馆的十大镇馆之宝之一,此外还包括三羊尊、战国虎钮錞于、明德化窑何朝宗款白瓷观音坐像等。
四川博物院
汉代石刻、造像以及张大千的书画是四川博物院的亮点,这里的藏传佛教文物如唐卡、佛像也非常可观。
更值得推荐的是金沙遗址博物馆和广汉三星堆遗址博物馆。前者出土了太阳神鸟金箔片,已成为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后者是最有话题度的青铜时代遗址之一,高大的青铜神树、青铜立人像以及大量极富“外星人色彩”青铜头像,是四川最值得一看的博物馆。
贵州省博物馆
以民族文物见长,有大量苗族银器及刺绣精品。明杨辉墓彩釉陶俑记录的盛大场面,已是土司这一古老制度“改土归流”的前夕。韩琦《行楷信札卷》卷是贵州唯一的禁出文物,但展出机会不多。
云南省博物馆
以晋宁石寨山和江川李家山为代表的滇国青铜器谱写了一段与中原风格迥异的青铜艺术史:杀人祭柱场面贮贝器和战争场面贮贝器盖展现了血腥的献祭与战争场面。此外,精致繁复的银背光金阿嵯耶观音立像、银鎏金镶珠金翅鸟则是南诏、大理时期的艺术杰作。
06
西北地区
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历博无疑是国内最受欢迎的博物馆之一,这里的镇馆之宝书写了中国历史的黄金时代:西汉“皇后之玺”玉玺、鎏金银铜竹节熏炉、唐三彩骆驼载乐俑、五代耀州窑青釉刻花提梁倒流壶,以及令人咋舌的何家村窖藏和唐墓壁画展厅,兽首玛瑙杯、舞马衔杯仿皮囊式银壶最能印证对大唐的想象。
法门寺博物馆比何家村“更上层楼”,这里的文物有了唐代皇室的加持。宝鸡青铜器博物馆是青铜爱好者的“耶路撒冷”,中国几乎大半的著名青铜器(如晚清四大国宝、海内三宝)都出自宝鸡,馆藏文物包括“宅兹中国”的何尊和历数周王世系与功绩的逨盘。
甘肃省博物馆
河西走廊历来是东西方往来的交通要道,甘博的文物也因此融合了不同区域的文化元素,这里的新石器彩陶非常出众。镇馆之宝当属雷台汉墓出土的铜奔马,已成为中国旅游的标志。胡腾舞俑表现的是来自中亚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的舞蹈。
此外,武威西夏博物馆内的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是研究西夏文字的重要史料,天水市博物馆以大量马家窑彩陶和陶舞马俑闻名。
青海省博物馆
青海是中国出土彩陶最多、最精美的省份之一,十字圆点网纹彩陶瓶就仿佛一件从现代艺术馆穿越而来的作品。唐代的热水墓葬是省内最重要的考古遗址,出土了大量重要的金银器和丝织品。
宁夏博物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新疆凭借无与伦比的丝路文物以及中原各省无法比拟的天赋(干燥的环境太利于有机质文物的保存),几乎可以扭转普通人理解历史的尺度。各个时期的织物、干尸俯拾皆是,汉代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原件在自治区考古所)、唐代的伏羲女娲交尾图都展现了中原对西域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