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火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大结局,网友泪目: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从这里走出来文物收藏

据介绍,《逃出大英博物馆》是两位网络博主拍摄的3集系列短片,讲述的是一盏中国玉壶“逃出”大英博物馆寻找回国之路的故事。

其中,女博主@夏天妹妹噢扮演了拟人化的“玉壶”,另一位男博主@煎饼果崽-则扮演帮助她返回中国的记者。

“相信我,我真是从大英博物馆逃……”“逃出来的那只玉壶”“是盏,是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

尽管并非大制作的剧集,但是网友们还是被《逃出大英博物馆》中展现的情怀吸引。

5日,这个短剧迎来大结局。

《逃出大英博物馆》第三集

随后,主创停更三个月,查阅大量资料,并远赴英国进行拍摄。

网友动容:万里归程在梦中

主创讲述拍摄细节:为了争口气

这部短剧的主创夏天(饰演“小玉壶”)和煎饼(饰演“记者张永安”)向记者讲述了剧中隐藏的细节。

煎饼说,他们的创作初衷就是想在这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用作品唤醒大家的记忆,让文物回家。

夏天介绍,为了让大家体会到“身处异乡为异客”的无助和辛酸,两人前往英国拍摄。

《逃出大英博物馆》一共三集,每集不超过10分钟,但剧中的诸多小细节让人动容。主创团队希望通过短剧让更多人知道,在大英博物馆有约2.3万件来自中国的文物,其中很多都是绝世珍藏。

“家人,我在外面流浪很久了。”“只要遇到家人,我就安全啦!”

黑眼睛、黄皮肤,家人就是血脉相连的人。流失在海外的每一件中国文物,也是最亲的家人,承载着泱泱华夏的文明故事。

为什么“小玉壶”的脸是脏兮兮的,还惊奇于“这么大柜子只睡两个人啊”?

大英博物馆内的很多中国文物在陈展时挤在一起,没有名字,只有编号。

有的没有保护罩,任由往来游客触摸。还有不少中国文物被切割,一条条裂缝让人看了心疼。

△大英博物馆,中国明代琉璃砖。

△大英博物馆,中国宋代木雕观音。

为何选择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作为主角?夏天说,很多文物的介绍和图片寥寥无几,最终选择了这盏“小玉壶”。“小玉壶”的原型并非古文物,它是由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玉雕)代表性传承人俞挺于2011年创作,2017年被大英博物馆购藏。

“‘小玉壶’的来路和年代最清晰。去英国是为了证明中国的玉雕技艺并没有失传,推广中国文化。引用网友的话,她是‘清清白白’的,记得回家的路。”

“小玉壶”为什么郑重强调自己是“盏”?中国的量词有很多,英语很难翻译。在遥远的异国他乡,很少有人了解中国文物细腻而灿烂的背景,更无从记住那些“刻在心底的名字”……“小玉壶”用“盏”来强调自己,唤起大家的记忆。

△大英博物馆展出的《大清万年一统地理全图》

为何剧中男主角取名为张永安?大英博物馆里有件文物是北宋磁州窑“家国永安”题记瓷枕。刻在瓷枕上的“家国永安”四个大字寄托着人们对国泰民安的美好祈愿。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完全统计,在全球47国,200多家博物馆里,存放的中国文物至少有164万件。而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3000多件,长期陈列的有2000余件,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之一。

这里的藏品几乎囊括了所有艺术类别,跨越了整个中国历史。

图:上观新闻制作

△大英博物馆,元代的元青花玉壶春瓶。

△大英博物馆,明代河北清凉寺壁画。

△大英博物馆,中国文物之五个双峰骆驼的陶像。

其中,很多文物都是绝世珍藏。所谓的大英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就有3件来自中国,分别是《女史箴图》、敦煌壁画和大维德花瓶。

△大英博物馆,《女史箴图》,图自网友@cheungalanna。

目前,30号展厅正在展出中国晚清时期的展品。

△大英博物馆正在展出的中国特展:“晚清百态”。

△大英博物馆,清代嘉庆十二章纹龙袍。

△大英博物馆,清代的发簪和头饰。

“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不少中国游客初见这些文物,心里会产生一种民族自豪,但随着参观的深入,又会产生悲愤与心痛。

△网友@升级打怪的ss

△网友@Crystal

自监守自盗丑闻曝光后,英国大英博物馆陷入信誉危机。该馆日前宣布,将任命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前馆长马克·琼斯担任大英博物馆临时馆长,以接替先前引咎辞职的哈特维希·菲舍尔。大英博物馆一名发言人告诉新华社记者,警方调查仍在进行中,馆方还启动了独立审查以吸取教训。

大英博物馆成立于1753年,是世界上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之一,藏品800多万件。文物流失事件发生后,多国要求大英博物馆尽快归还文物。

THE END
1.逃出大英博物馆剧照逃出大英博物馆剧照和截图https://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2897898843/
2.中国文物何时“逃出大英博物馆”?8月30日,《逃出大英博物馆》第一集在抖音等平台上线播出。 剧中,夏天饰演在大英博物馆中化成人形而后逃出的玉壶精,煎饼饰演一位中国记者,在英国碰巧撞上了奇异的“同乡”,上演了一出“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搞笑又温情的戏码。 《逃出大英博物馆》剧照 https://www.hntv.tv/rhh-8060596226/article/1/1697455505739165697
3.804.6万赞的《逃出大英博物馆》能把“短剧”带上牌桌吗?界面新闻《逃出大英博物馆》剧照 “家书这段太好哭,都圆上了”、“自媒体都能做出这种质量的内容了,内娱你以后可咋办啊”…… 谁能想到,大结局上线后,剧情完美闭环、惹哭一片网友的《逃出大英博物馆》表达又上了一个台阶,坊间认为该剧吊打内娱的评论更多了。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0050321.html
4.《逃出大英博物馆》大结局上线《逃出大英博物馆》剧照 从大英博物馆化为人形出逃的“小玉壶”在记者张永安的帮助下回到中国,找到瑰葭路。5日,自媒体博主拍摄的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大结局上线,全网播放破千万。有网友看后动情地写下:“瑰葭路=归家路,总有一天,流落在外的中国文物,会风风光光、堂堂正正地回家!” https://appszb.xjrb.com/html5/2023-09/08/content_28304_8261953.htm
5.虽远必追!《逃出大英博物馆》剧终,文物的追索之路才刚开始《逃出大英博物馆》第三集 短片共18分钟,却打开了千百年文化对话的“窗口”,剧中每一帧镜头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再现,凝聚着中国人深沉的家国情怀。 然而说起这部剧的创作来由,当初也只是网友无意间的想法:今年年初,一位网友提出了制作《逃出大英博物馆》动画作品的剧本创意,各个文物苏醒过来逃出大英博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604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