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是中国遗址性革命史类博物馆。

景点地点:国内江西省吉安市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是中国遗址性革命史类博物馆。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而建立。位于江西省井冈山上的茨坪,1959年建成开放,该馆馆藏文物近3000件,其中原件860件,复制品2000多件。珍贵文物有当年毛泽东撰写《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时用过的油灯、砚台和朱德在井冈山挑粮用过的扁担等,基本陈列反映了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历史。

基本概述

概述一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MuseumofRevolutioninJinggangMountains)是中国遗址性革命史类博物馆。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而建立。位于江西省井冈山上的茨坪。1959年建成开放。

该馆馆藏文物近3000件,其中原件860件,复制品2000多件。珍贵文物有当年毛泽东撰写《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时用过的油灯、砚台和朱德在井冈山挑粮用过的扁担等。

该馆建筑面积3065平方米,陈列面积2000余平方米,有7个展厅和一个影视厅,展线300米,文献、实物、图片和辅助展品近600件,馆藏各类革命历史文物5000余件,其中原物60多件。除此,还有毛泽东、朱德等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建国后重上井冈山的照片、题词、题诗等陈列。

几十年来,馆内陈列先后作过四次修改。1987年,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整和修改,采用图、文、物、声、光、电综合陈列表现手法,并制作了逼真的仿实景物和塑像,全面介绍井冈山的斗争历史,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和井冈山军民的英勇业绩。

2005年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被评为中宣部直属的红色旅游一号工程。在此基础上扩建了新的展厅!

2008年,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向社会免费开放。

概述二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是1958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兴建,1959年10月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的我国第一个地方革命博物馆,是首批83家国家一级博物馆之一,江西省文化厅直属四大馆之一。

景点介绍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而建的革命史类博物馆。1958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兴建,1959年10月建成并对外开放。1962年朱德同志题写馆名。为江西省文化厅四大直属馆之一,2008年5年被评为全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编辑本段教育基地

1960年以后,曾经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战士以及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开始陆续重上井冈山视察、访问,并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重温当年井冈山斗争的艰难岁月,尤其是当年亲自领导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朱德委员长于1962年3月重上井冈山时,亲临博物馆视察,并亲笔题写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馆名。毛泽东主席1965年5月重上井冈山时,亲自审定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内容大纲,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所给予的极大支持和寄予的殷切期望。

此后,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陆续对井冈山斗争时期的革命遗址进行全面的普查、修复,对革命文物进行了广泛的征集、收藏,对革命史料进行了大量调查、整理,为陈列、宣传和研究井冈山革命斗争历史积累了大量的史料依据。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全体员工及时抓住机遇,先后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60周年、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等重大纪念活动为契机,及时调整、充实陈列内容、修复旧居旧址、加强科学研究,强化队伍建设,把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珍贵的文物、文献、资料、图片等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全社会,特别是向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作为博物馆各项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且把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展览和众多的革命遗址形成一个宣传教育的整体,成为一个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成为人们陶冶情操、振奋精神的生动课堂,成为井冈山对外宣传井冈山精神和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与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从而先后被中共江西省委命名为“江西社会教育基地”,团中央书记处公布为首批对全国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国家文物局1993年命名为“全国优秀社会教育基地”,1996年国家教委、文化部、民政部、国家文物局、共青团中央、解放军总政治部等六部委联合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征集收藏

陈列展览

与此同时,围绕井冈山斗争历史的丰富内容,布置多个专题陈列、旧居旧址的原状陈列、辅助陈列、井冈山精神的流动展览等。这种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性的陈列展览形式,充分向人们介绍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井冈山点燃了工农武装斗争的星星之火,成功创建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从而开辟了一条中国式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宣传教育

科学研究

队伍建设

机构设置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作为江西省重点博物馆之一,从建馆之初开始,其隶属关系一直是财务、业务直接受省里统一领导、人事组织则由当地党政领导的双重领导隶属关系,至2005年7月中共江西省委决定成立副厅级的“井冈山管理局”,博物馆则升格为管理局下属的副处级单位,其管理机构的设置主要有井冈山革命历史博物馆管理办公室、旧居旧址管理办公室、行政办公室、编研陈列室、管理培训科、井冈山会师纪念馆管理办公室等六个部门。与此相适应的是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项岗位责任制,建立和健全各种管理制度,财务、财产、人事、劳资、职称、文秘、档案等项管理工作都逐步得到加强,共产党、共青团、工会、妇委会等组织的作用充分得到发挥,确保政令畅通,职工生活水平也相应得到提高,全馆员工为繁荣文博事业忠于职守、尽心尽力。

作为全面综合宣传介绍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和弘扬井冈山精神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随着科学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一个运用现代化高级科技技术把珍贵的历史文物、文献、史料和多种再现历史面貌的艺术作品相结合,使陈列展览的思想性、科学性和术性熔于一炉的井冈山革命斗争的现代化的展览,一定会达到雅俗共赏的目的,一定会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推向一个新的境界,一定会为社会主义的精神、物质和政治文明建设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也一定会向全国人民展示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号工程”的巨大作用。

建馆历史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位于江西、湖南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包括宁冈、永新、遂川、莲花县及湖南的炎陵、茶陵县等,总面积达7200多平方公里,人口约50余万。

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毛泽东率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部队经“三湾改编后”,于1927年10月27日胜利到达茨坪,随后逐步改造了袁文才、王佐部队。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峥嵘岁月。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成为中国革命力量的立脚点,武装力量的集合点和革命胜利的出发点,它标志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革命武装,开创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开篇。

1965年5月,在阔别井冈山38年后,毛泽东同志重上经历血与火洗炼的井冈山,感慨万千地告诫我们:“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要丢了,井冈山的革命精神不要丢了。”

1972年11月中旬,满怀对红土地的深厚情谊的邓小平同志来到井冈山,语重心长地教导我们:“井冈山精神是宝贵的,应当发扬。”

近年事记

“一号工程”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是遵照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重要指示,在李长春同志亲自提出、倡导和关心下,在中央宣传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中央、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于2005年9月开工建设。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一号工程”建设,省委常委会多次开会讨论,省委宣传部领导组织有关专家一起参与工程的设计施工和布展工作。历时两年,2007年10月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顺利建成开馆,成为宏扬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的重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继往开来,不断开创新的伟大事业。

2003年9月,胡锦涛同志在视察江西时明确指出:“伟大的井冈山精神集中反映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我们要结合时代的发展,结合党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任务的变化,结合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突破,让井冈山精神大力发扬起来,使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放射出新的光芒。”

2004年,遵照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重要指示,井冈山革命纪念地建设列入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号工程”项目;

2005年8月,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陈展大纲修改10余次后,基本定稿;

2005年9月,在中央宣传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中央、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重建工程开工建设;

2006年7月18日,博物馆四层框架结构的主体工程提前32天封顶,走在全国3个“一号工程”项目的最前列,建设工程也获得了质检部门“优良工程”的评定;

2007年10月27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号工程”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正式开馆,李长春出席开馆仪式并为展馆揭幕,占地1.782公顷,主体建筑为四层框架结构,一层为停车场、报告厅,二层为文物库房及办公用房,三、四层为展厅,总建筑面积2003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8436平方米。

馆藏情况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是一个全面陈列和宣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历史的综合馆。馆内基本陈列共有七个展室,分为序厅、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恢复、坚持井冈山的斗争和弘扬井冈山精神等部分。在这里,您可以通过大量的历史文物和翔实的历史资料了解到那段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历史: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在中国革命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的道路上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随后朱德、陈毅和彭德怀等人先后率领队伍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的部队胜利会师。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对井冈山根据地的军事“会剿”和经济封锁,取得了井冈山斗争的胜利。

馆内陈列

总体介绍

序厅的总体设计基调大气、简洁、明快、庄重。采用实景、绘画、雕塑及多媒体灯光相结合的手段让观众领略井冈山的绿色更高,用浮雕,油灯雕塑,可移动的2块LED屏播放历史资料让观众感受红色历史,彰显“红色摇篮,绿色家园”无穷魅力。

油灯采用八角楼的灯光为设计原型,毛泽东在灯下写出《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革命斗争两本书》,寓意中国革命的道路在油灯下开辟。红灯长名,红色的“火”象征“星星之火”,可以烧毁一个旧世界,开辟一个不走前人之路的中国革命道路。与灯下铸出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几个大字相呼应。

这是一个结合大型场景复原、绘画、仿真雕塑和多屏影像演示的综合性表演项目。走进场景中的观众,置身于会师广场前的龙江书院的场景复原和四周用图形和实景结合的广场效果中,现场感阵阵逼来。

红军洞

曲径通幽穿时空

采用井冈山特殊的地形风貌,以投影抠像技术,艺术夸大的效果,将井冈山斗争时期军民鱼水情展现在观众面前。

红军洞复原一个幽奇深邃的山洞,二滩飞瀑倾斜而下,水花四溅,两侧怪石嶙峋,奇峰突兀。观众穿梭其中,如进入一个时空隧道,就如回到了80年前的井冈山一样。

黄洋界保卫战

走进硝烟弥漫的战场

1928年8月30日,湘赣敌军组织4个团会攻黄洋界。红军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在人民群众的配合下,凭险抵抗,打退了敌军的多次进攻,成功地保卫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挑粮上山

你可曾记得“朱德的扁担”

1928年10月,为了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毛泽东、朱德等经常与井冈山军民一起往返一百多里到宁冈等地挑粮,他们经常在黄洋界的荷树下歇息。

场景以井冈山风光为背景画,山间小径,大树浓荫,远处的山岗,树下毛泽东、朱德利用小憩间隙与战士们亲切交谈。人物与环境切实结合,表现出革命队伍上下一致,同心抗敌。

场景内还添加了自动拍照的功能,游客投入一元硬币,座在场景内,一分钟便可获得一张数码照片。

湘赣边界党的一大旧址

聆听伟人的演说

1928年,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回答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研究制定了对敌斗争的政策,通过了有关决议,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特委会,毛泽东任书记。

场景复原当时会议旧址中国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宁冈茅坪谢氏公祠的原貌。会场中用投影再现了毛泽东演讲的形象,毛泽东湖南口音的演说,回答了“红旗到底能够打多久?”的疑问。观众可以坐在复原的长条木凳上聆听毛泽东的讲话,体验做一次红军战士。

《八角楼的灯光》幻影成像

三湾改编

历史的转折点

场景复原枫树坪的环境气氛,重点反映了改编的过程和党支部在军队中的作用。在主题墙面上放置一块可让观众点击触摸的主题按钮,并在主体墙面上用背投屏幕同步展现出三个主题画面,生动的反映了改编的过程和党支部在军队中的作用,告诉人们我们党在这里对军队建设所作出的重大决策和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改编。

长征出发

雪山草地挡不住红军的豪情

1933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共中央被迫决定进行战略转移。1934年10月,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离开中央苏区开始长征,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纵横11个省,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整个场景十一个跳跃式体验景观,综合运用半景画、模拟实景、视屏、雕塑等展示手段,将中国革命进程的重大历史阶段浓缩组合在一起,让观众在体验红军长征过雪山草地的同时,深化对“井冈山斗争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开创了中国革命崭新纪元”主题的理解。

五百里井冈

革命圣地郁郁葱葱

11米×6米的巨型沙盘,展现了五百里井冈绝特、瑰丽的地形地貌。沙盘里的红色线路标记,标识出了毛泽东当年上井冈山的路线。

九八抗洪

精神的力量

“胜利的起点”

从胜利走向胜利

雕塑的中心为毛泽东和朱德圆雕,两翼为革命队伍的胜利会师。雕塑长度为19.27米,寓意1927年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高度为8米,寓意今年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

巨型雕塑“胜利的起点”,整个形状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象征着和平和胜利;又似一个摇篮,象征着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还象一座山,象征着两伟人以大山的胸怀身处井冈,放眼天下。

此外,博物馆新增雕塑、油画、国画美术作品20多件,均为国内知名艺术家的手笔,均成了吸引人们的亮点。

THE END
1.革命摇篮薪火相传——江西省革命烈士纪念堂碑文敬读江西是一片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红土地,有着“四大摇篮”的美誉,即工人运动的摇篮安源、人民军队的摇篮南昌、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共和国的摇篮瑞金。据不完全统计,江西为国捐躯的在册革命烈士达25万余人,为新中国的成立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江西省革命烈士纪念堂坐落在英雄城南昌八一大道中段东侧,占地1.7https://www.jcqzw.com/xxyd/dsbl/202412/t20241211_1147952.shtml
2.2024江西省博物馆旅游攻略之红色摇篮红色摇篮图文介绍江西红色历史,风云激荡,气壮山河。 景区介绍 旅游攻略 怎么去 门票 服务 天气 分享 景区简介: 江西省博物馆是全省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已成为江西省文化中心三大馆之一,也是江西省文化新地标。博物馆汇集了江西各地发现的珍贵历史文物和古代艺术精品,是全省收藏文物最多的https://www.meet99.com/jingdian-jiangxibwg-145529.html
3.江西师范大学各学院简介及所开设专业介绍共有 5 个省级科研机构:江西省 2011 协同创新中心“基于大数据的江西省教师质量监测、评估与服务协同创新中心”,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和“学前教育研究中心”,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西书院文化与教育研究中心”,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西省高等教育评价研究中心https://zs.jxnu.edu.cn/sj/bzsview.asp?id=9507
4.人杰地灵,红色摇篮一一走进江西省博物馆位于长江中下游的江西,山水辉映、钟灵毓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因此,也为赣博留存了极为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现在看到的赣博是新馆。以方盒为建筑原型,寓意为宝盒,共6层。 进门后映了眼帘的挑空大厅和足有一层楼高的瓷壁画。 https://www.meipian.cn/4yph8w74
5.探索江西文化之旅:博物馆中的历史与传承##0元玩转这座城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带着对江西文化的浓厚兴趣,踏进了江西省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新馆」的大门。博物馆内藏品丰富,各种展览讲述着江西的历史、文化和传统,让人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这片红色土地的历史长河之中。 首先,我来到了江西红色文化展厅。这里的展品和资料生动展现了江西在中国革命历史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22711260?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6.江西省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筹建于1953年,是全省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60 多年来,江西省博物馆历经八一广场老馆到新洲路馆到赣江北大道新馆。新馆为江西省文化中心三大馆之一,以方盒为建筑原型,寓意为宝盒,共6层,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展https://www.jxmuseum.cn/exhibition/baseexhibition/593fcdef-cf71-4de4-b4bf-d1b7c07378ae
7.江西应用科技学院红心追梦社会实践团再赴广西南宁,深化红色思政课教育图为实践团成员们在邓颖超纪念馆内回顾她的感人事迹。陈珺供图 图为江西应用科技学院红心追梦社会实践团在南宁共青团地委旧址与小讲解员和管理员的合影。陈珺供图 探寻邕城历史,感悟红色文化 7月9日,实践团成员们踏入了南宁建制博物馆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在南宁建制博物馆,他们通过丰富的文物和历史资料,深入了解https://www.eol.cn/jiangxi/jxgd/202407/t20240715_2624031.shtml
8.历年资讯■财政部印发《关于下达2021年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 ■中央下达国家文物保护资金预算63亿 ■文旅部中宣部公布100条红色旅游精品路线 ■文化和旅游部介绍《“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有关情况 ■国家文物局发布“6·12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国主会场活动 http://www.1911museum.cn/article/950.html
9.红色文化博物馆申请书20230612.docx红色文化博物馆申请书1. 申请背景随着中国的发展,红色文化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历史和精神面貌,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因此,我们决定建立一座红色文化博物馆,以展示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辉,并为人们学习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73049334.html
10.红色记忆在博物馆档案馆里看韩练成‖韩兢红色文化韩练成是共和国开国将帅中唯一的宁夏人。2010年,位于六盘山下的固原博物馆,开辟了一个常年开放的“韩练成纪念室”,收藏并展出韩练成之子韩兢捐赠的150件/套文物、文献。 韩兢和陈毅之子陈昊苏在固原博物馆韩练成纪念室留影 固原博物馆收藏有郭汝瑰给韩兢的信《韩练成同志传奇事迹》原件,原文如下: https://www.scsqw.cn/whzh/hswh/content_127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