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虚拟人的设计现状与接受度研究

在现代科技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元宇宙”概念加持下,国内的虚拟人市场近年呈高速发展趋势,虚拟人正迅速“出圈”。许多源于传统的博物馆不再局限于传统,不断通过各式各样的文博新玩法点燃人们的热情,充盈着时代的精神文化,开启了“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上云用赋智”要求的新打开方式。

但经调研发现,现有研究少有对博物馆虚拟人的设计现状进行总结,并从用户的视角去探究其对虚拟人的态度以及接受度,而这往往直接影响用户对博物馆虚拟人的使用体验。

1博物馆虚拟人设计现状

1.1博物馆虚拟人的概念界定

《思维克隆与情感延伸:虚拟数字人的演进研究》一文中指出,虚拟人由不同驱动分为了不同角色,主要包括以下3种:技术驱动的功能型角色、价值驱动的社会型角色、情感驱动的陪伴型角色。根据量子位智库2022年1月发布的《虚拟数字人深度产业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虚拟人整体市场规模将达2700亿。其中身份型虚拟人市场规模约1750亿,服务型虚拟人总规模超过950亿。从主播、客服到导购、导游,虚拟人应用的场景正在不断丰富,如今已涉足文博领域。

博物馆虚拟人的出现代表着元宇宙与文博圈逐渐走向融合。目前来看,博物馆虚拟人是从由技术驱动的功能型虚拟角色中提炼出来的,是虚拟人的一个细分领域。由于博物馆虚拟人的概念还较新,对于博物馆虚拟人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界定,通过前期基础资料的分析整合,初步拟定了一个比较符合博物馆虚拟人的概念:博物馆虚拟人是由技术驱动的,承载着博物馆文化传播功能的,依托人工智能计算技术的,拥有人类外形特征、行为和思想的,具有人格化甚至是情感化的,依赖显示媒体设备所存在的身份服务型为一体的虚拟人。

1.2博物馆虚拟人设计现状

通过对国内外博物馆虚拟人设计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发现在国内首位博物馆虚拟人推出之前,实际上德国、美国以及日本等国家在较早前就已着手研发博物馆虚拟人并加以实践测试,国内博物馆虚拟人的设计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

1.3国外博物馆虚拟人设计现状

德国汉斯尼克斯多夫博物馆于2005年推出的虚拟人“马克思”,该虚拟人案例的设计制作技术因受到时代限制导致呈现效果可能不太完整,但是为探讨博物馆虚拟人与用户之间对话行为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参考。随着时代的演变,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迭代,目前国外的博物馆虚拟人,已逐渐发展成具备多项功能,拥有高科技技术驱动、呈现模式以及精美外型的较为完整的虚拟人。例如日本科学未来馆于2021年推出的虚拟人“Coh”,该虚拟人拥有逼真与接近完美的人类外形的同时,所具备的功能在如今也趋向于前列。“Coh”在日本科学未来馆的实验展览“LANDSCAPE”中担任导览解说的任务,与博物馆传统的挂耳式导览器不同的是,用户只需戴上特质的智能眼镜“NrealLight”,“Coh”便会出现在用户目前处于的展览区域,并按照用户的要求自然地讲解。不仅如此,“Coh”的任务并非限于博物馆导览讲解员,还与美妆品牌合作,担任模特的角色,充分发挥虚拟人不受限制,可根据需求进行分身的特点,达到跨界合作的目的。从德国汉斯尼克斯多夫博物馆的“马克思”再到日本科学未来馆的“Coh”,从真人驱动到Ai驱动的博物馆虚拟人,可以明显地感受到由技术发展带来的博物馆虚拟人设计变革。

1.4国内博物馆虚拟人设计现状

2博物馆虚拟人的接受度研究

2.1研究设计

罗杰斯在《创新的扩散》一书中描述了创新事物被采纳的条件,其中包括要让人们清晰地感知到相对的优越性、兼容性、较低的复杂性、可试性和可观察性。考虑到本研究对象博物馆虚拟人的特征,罗杰斯阐述的“优越性”“兼容性”“较低的复杂性”以及“可视性”对博物馆虚拟人的接受度测量具有一定价值。因此,本研究保留对“技术新颖性”的感知和对“智能优势”的感知以及“操作简易性”的感知。

此外,博物馆虚拟人除运用新技术外,还具有多重人格特征,例如人类的外观、性格、行为等,借此在现实生活中与用户进行情感连接并完成任务。因此,对博物馆虚拟人的感知考察还需要包含社会性层面,分别涉及“形象拟人化”“人设可信度”以及“行为能动性”等方面。

针对用户对博物馆虚拟人的感知、态度和接受度的实际情况,笔者设定问卷,向公众发放问卷。调研通过社交媒体共发放332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77份,并对有效问卷进行克隆巴赫系数分析。各变量的克隆巴赫系数绝大部分大于0.7,因此该问卷数据信效度较高,见表1。

2.2研究发现

态度和接受度的均值都在3以上,说明被访者总体上对博物馆虚拟人是肯定的,但对其好感只是偏向于稳定,未达到强烈,尽管被访者的态度和接受度都呈现正面倾向(均值M均大于3),也仅限于中层次接纳,见表2。

3博物馆虚拟人现存问题

通过以上对国内外博物馆虚拟人设计现状,以及接受度调查结果分析,即便现在是博物馆虚拟人设计高速发展的时期,从中也可以发现目前国内外博物馆虚拟人设计现状存在以下共性问题:

3.1形象设计风格局限,新颖性不足

大部分博物馆虚拟人的形象设计都限于传统拟人化风格,即与真人形象并无区别,导致各博物馆虚拟人形象设计的同质化问题,并且虚拟人往往是一套形象贯彻到底,并未随着虚拟人所处的场景进行变化,没有充分利用虚拟人能够多角度突破人类局限的特点,体现不出多元化与差异性。

3.2角色功能定位模糊,缺少核心发展轴线

博物馆虚拟人可按功能划分,可分为品牌文化宣传型博物馆虚拟人和服务功能型博物馆虚拟人。目前绝大多数博物馆虚拟人设计的虚拟人角色定位模糊,也有的博物馆致力于打造品牌文化宣传兼服务功能型为一体的虚拟人,但由于前期缺乏对核心发展轴线的思考,导致开发方向不准确,后期运营混乱。

3.3呈现媒介平台单一,推广传播渠道狭窄

目前绝大部分博物馆虚拟人的呈现方式,多采用APP或小程序等平台实现对用户进行线上导览、智能语音讲解的功能,呈现给用户大多都是已录制剪辑好的录像或录音,导致该类虚拟人在互动中承担的仅仅是答疑解惑“工具人”的角色,难以在内容运营上将虚拟人已塑造好的人格传递给用户,让形象更加容易被用户接受。在推广传播方面,博物馆虚拟人的线上推广,目前主要依托博物馆社交软件官方账号的定期推送等,少量博物馆为虚拟人开设了微博账号、公众号等社交平台账号,导致大部分博物馆虚拟人无法提高用户粘性,缺失流量,因此更不用说达到“出圈”的效果,经常出现博物馆虚拟人出生即腰斩,后续无人问津的现象。

THE END
1.未来趋势预测未来十年中虚拟艺术品将如何改变我们对收藏和投资的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下,艺术市场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虚拟艺术品交易平台作为这一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力正日益扩大。随着技术的发展,如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使得虚拟艺术品不仅仅是电子文件,它们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资产类别。 虚拟现实遇上真实世界 https://www.noupoop.cn/yi-shu-shi-chang/504878.html
2.探索世界历史网虚拟博物馆的数字化征程世界历史网作为一个虚拟的历史博物馆,其最核心的功能就是通过数字化技术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和文物呈现给全球用户。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团队不仅需要对传统的收藏进行全面的扫描和录入,还需采用先进的图像识别、数据分析等技术来提高展示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团队也不断地探索新的技术手段,比如使用VR/AR技术,让用户能够https://www.akce0ljv0.cn/zhong-guo-li-shi/223160.html
3.虚拟现实在美术馆中的应用及其对观众体验的影响虚拟现实技术在艺术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话题,尤其是在博物馆和美术馆中。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采用虚拟现实(VR)来增强观众体验。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艺术市场期刊这一平台来了解和分析这种趋势,以及它对观众体验带来的影响。 https://www.byyonno.cn/yi-shu-jiao-yu/490399.html
4.3DCAT实时渲染云让元宇宙无处不在,随时随地穿越虚拟世界3DCAT实时渲染云平台本文探讨了元宇宙宇宙的概念、虚拟现实(VR)技术对元宇宙起到的关键作用、以及元宇宙解决方案将如何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图源网络 1、元宇宙简要概述“元宇宙”这个词是由科幻小说作家尼尔·斯蒂芬森于1992年在他的 2024-11-14 元宇宙虚拟展厅开发_元宇宙体验馆需要多少成本? 技术进步了,元宇宙https://www.3dcat.live/share/Metaverse
5.数字虚拟博物馆建设市场分析.pptppt课件 数字虚拟博物馆市场分析 * ppt课件 目录 一 全国已有的虚拟数字博物馆技术类型现状 二 行业内开发数字虚拟博物馆运用的主要形式(以公司为例说明) 三 当前虚拟数字博物馆的主要数据格式类型 四 与穿戴式设备等及其他多媒体设备如何结合 五 开发这一技术成本所需的团队资源 * ppt课件 一 全国已有的虚拟数字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1105/7063024165002100.shtm
6.2024年展览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展览馆行业近年来受到数字化转型的影响,许多博物馆和展览中心开始采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多媒体技术,提供沉浸式参观体验。同时,展览馆的功能从单纯的展示向教育、娱乐和社交中心转变,吸引了更广泛的观众群体。然而,场馆的运营成本、展览的更新频率和观众流量的不确定性仍是行业面临的挑战。 未来,展览馆将更加注重创新https://www.cir.cn/8/51/ZhanLanGuanDeXianZhuangHeFaZhanQ.html
7.20222027年北京市文化旅游行业前景预测与市场调查研究报告第一节 全球文化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59 一、全球文化旅游行业发展历程分析 59二、全球文化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60三、全球文化旅游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60 第二节 美国的迪士尼创意型文化旅游模式 61 第三节 英国的博物馆开发型文化旅游模式 61 第四节 韩国的OSMU重组型文化旅游模式 62 第五节 各种文化https://m.askci.com/reports/20220402/0847520128921413.shtml
8.2700亿元产值,虚拟数字人将成为文旅赛道新风向02、虚拟数字人,文旅赛道的新风向 在政策、市场和资本的驱动下,诸多虚拟数字人火速出圈,尤其是在文旅业。2022年以来,国家博物馆推出新员工虚拟数智人“艾雯雯”,杭州市打造了文旅数字Idol“杭小忆”, 上海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宣布虚拟数字人“之”担任其“文旅推广大使”,青岛城市推荐官数字人“青岛小嫚”上线,以及https://m.thepaper.cn/renmin_prom.jsp?contid=22162350
9.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云南省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的《宋任穷云南工作文集》等3项成果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荣誉奖;授予《金融工程与衍生产品创新研究:一种基于鞅定价的分析方法》等9项成果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授予《高等教育体制变迁研究》等21项成果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授予《带你走进博物馆——云南省博物馆》等85项成果云南省哲学社会https://www.yn.gov.cn/zwgk/zcwj/yzf/200810/t20081030_142820.html
10.数字摄影中的超现实10篇(全文)3 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博物馆中应用 作为一门热门学科, 虚拟现实技术在博物馆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据统计, 市场上出现的906个虚拟现实应用系统中, 已经有36个应用于博物馆。虚拟现实技术在博物馆领域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虚拟现实技术在文物保护方面的应用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mo4m014a.html
11.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绘画艺术的传播虚拟博物馆是借助数字信息技术,参照传统博物馆形态样式,将绘画作品加以数字转换后,予以储存展示的数字虚拟空间[2].绘画艺术虚拟博物馆采用建模技术、数字拍摄技术及三维技术等多种技术形式,具有浏览自由、互动简易的特点,为传统绘画艺术作品的广泛传播创造了新的条件。 https://biyelunwen.yjbys.com/fanwen/meishuxuebiyelunwen/619777.html
12.首都博物馆(精选十篇)虚拟博物馆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上述缺陷, 虚拟博物馆是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把博物馆陈列、藏品等搬到网上展览, 参观者和博物馆之间的地域界限被消除了。一方面把展览保存了下来, 即便是实体展览不存在了, 网上的虚拟展览依然存在, 可以随时参观, 即打破了时间的局限性;另一方面, 参观者只需在电脑前即可访问虚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70tzwev.html
13.物联网成全球热点细数物联网的七大看点Nguyen称,虚拟博物馆的好处,不仅仅是博物馆提供了一个数字化空间,而且3D扫描技术能够为每件文物进行数字化存档,以更好地保护其免受时间的摧残。这些3D模型也可以提供给学者或者教育机构用于研究和学习的参考,或者用于文物的修复等。通过Nguyen告诉我们“人的潜力无穷,你现在未成功只是还尚未将自己的潜力挖出来,只要你https://www.51cto.com/article/496175.html
14.网络中心该部分规定了职业教育中使用的三类数字资源的要求,包括课堂与实训室数字化教学资源(媒体素材、试题、试卷、课件、案例、文献资料、网络课程、教学工具软件APP、常见问题解答和资源目录索引等)、仿真实训资源(仿真实验软件、仿真实训软件和仿真实习软件等)、数字场馆资源(职业体验馆、数字博物馆、数字艺术馆、数字科技馆、http://www.xtzy.com/wlzx/detail.jsp?public_id=153330
15.2022年度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目录6.3 面向增强现实博物馆的虚实融合显示与智能交互关 键技术及应用示范 6.4 虚拟数字人技术与融媒体结合研究与应用示范 6.5 新基建背景下的非遗传播及传承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 6.6 陕西文化旅游符号基因库数字化开发利用与应用示范 6.7 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 http://www.kt180.com/html/sxs/9889.html
16.出游热背后的A股文旅企业众生相:景区类上市公司获“风光”业绩同时,AI领域相关上市公司亦开始利用元宇宙技术跨界布局文旅,岭南股份表示,已与腾讯围绕元宇宙在文旅行业的应用与落地、虚拟与现实世界的融合示范项目打造、“智慧文旅”的平台与工具开发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天舟文化表示将借助人工智能等技术,培育数字娱乐、数字文旅等。凡拓数创已建设部分虚拟博物馆。 https://m.cls.cn/detail/1470518
17.加工和产品分析及线上博物馆一体化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双语版面向东盟的甘蔗种植、加工和产品分析及线上博物馆一体化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双语版)建设项目的潜在供应商应在广西南宁市民族大道141号中鼎万象东方D区五层广西科文招标有限公司获取采购文件,并于2024年12月16日下午15时整(北京时间)前提交响应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https://www.gxgy.edu.cn/zbzp/zbxx/content_62474
18.关于博物馆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与当前数字化博物馆建设的实践类实现了以往传统博物馆中难以实现的展示功能;依托互联网的优势,建立网络虚拟博物馆,实现藏品在线展示.总之,数字化博物馆就是在传统实体博物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的优势,扬长避短,进一步完善和强化了博物馆的文化教育、传播功能.数字化博物馆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主导,采用人机互动式,为观众提供服务.该服务https://51elaw.com/biyelunwen/62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