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网络挖“真文物”快来感受博物馆奇妙夜

有一种热爱,叫假期就该“浪费”在博物馆里;有一种态度,叫逛博物馆也是正经事儿。端午假期将至,不如和博物馆来个约会。当然,如今逛博物馆也有了全新的概念:只需佩戴一副AR眼镜,即可通过智慧导览应用,感受AR特效、数字沙盘、AR地图导览、虚拟导游等虚实结合的沉浸式体验。5G+XR创新为传统实体博物馆带来了变革,使博物馆与普通人的生活走得更近、更接地气。

让我们来感受一下5G时代的博物馆奇妙夜吧。

让文物活起来已成常态

前不久的三星堆考古发掘火遍全国,最新发掘的祭祀坑里出土了万人瞩目的黄金面具。随后,视频网站上有个心灵手巧的up主,花了几十万元用真金亲手打制了一个同款的黄金面具,还原了几千年前高超的手工技艺,让网友惊为天人。不过,如果你想亲眼目睹国宝的样貌,不用花钱,也不用懊恼“一看就会、一学就废”,利用基于5G数字建模虚拟还原技术的应用,只要拿出一张百元人民币,用手机扫描一下,就会“看见”这个黄金面具的3D影像,活灵活现、触手可及——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运用5G技术让沉睡千年的历史再次鲜活起来,正成为新时代文化传承的一种潮流。

在河南省博物院,穿过5G智慧馆的虚拟“门帘”,一片升腾的雾气中,镇馆之宝之一的“莲鹤方壶”以全息投影方式逼真地腾空旋转——让参观河南省博物院的观众一进门就感受到浓浓的科技味儿。据中国移动河南公司政企客户部主管任昱光介绍,雾幕本身采用的是5G+高精度工业投影,因此,雾幕还可通过5G网络迅速调取,根据需要实时更新其他投影内容。

依托5G大带宽、低时延的优势,在5G智慧展馆中,有令人目不暇接的科技应用。北宋王希孟传世的唯一作品《千里江山图》,借助故宫博物院的宣传已经声名远播,很多人都耳熟能详。通过5G+沉浸式全息投影,并借助高倍像素填充率和纹理速率增强云端渲染,在河南省博物院,观众已不再是看画,而是仿佛直接置身于画中。传统博物馆的文物都静静地躺在玻璃柜里,大件展品被围在“请勿触摸”的栏杆内,想“触摸”文物?在智慧博物馆里就可以实现。当你用手触摸馆中展示屏上的文物时,便能进行360度自由旋转、放大缩小,不仅能欣赏文物的高清纹理,还可以完整地看到文物的结构。

数智化让文物一眼千年

这是一场跨越千年的时空穿梭:编钟、骨笛依次奏响,一群彩绘陶俑从博物院中“走出来”;拿起一把“探究镜”,胖乎乎的唐朝仕女向你微笑点头;点击触摸屏,一件宋代汝瓷开口说起了自己的身世……

在河南省博物院,从《唐宫夜宴》《元宵奇妙夜》的相继出圈,到全息投影、沉浸式影院带来的考古观摩体验,插上信息化翅膀的博物馆,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迸发出新的火花。

在首都博物馆“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大厅,参观者只要打开华为AR地图APP,就可以看到乾隆年间宫廷服饰染色色谱的还原,了解皇家织物的染料是如何制作出来的。观众甚至还可以跨越千年的时光阻隔,与古画中的人共舞。

基于5G、AR、VR等数智化技术,博物馆的文物与参观者之间不再是一直以来静默的观看与被观看,身临其境的沉浸式观展体验让观众有一眼游千年的强烈现代感。

在浙江杭州,经过5G智能化升级的良渚博物院,玉琮、象牙权杖等重要馆藏文物,观众透过AR眼镜便可以360度近距离观察,还能同时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在观看“鸟立高台”玉璧时,通过VR眼镜可以看到小鸟从玉璧中飞出,给游客带来更直观、更有趣的视觉体验。

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时期的礼乐乐器,距今已有2400多年历史。自1978年出土以来,它只被敲响过三次。不过,经过声音的采集,并植入VR游戏之后,每个人都有机会利用5G+VR设备亲自“敲响”曾侯乙编钟,和传世宝物进行深层次的互动。在湖北省博物馆综合馆大厅体验区,曾侯乙编钟经全息投影,观众徒手即可“敲响”;佩戴VR眼镜、手持VR手柄,就可以化身战国乐师,并可自选乐曲,在系统的提示下完成演奏,感受与文物近距离接触的魅力。

技术助力满足观众需求

为了让观众看到珍品文物的三维模型展示,湖北省博物馆历时数月完成了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等一系列国宝文物的高精度数字化采集工作,在游客终端实现“毫米级”重现。“事实上,博物馆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大众化始终是其内在要求,也显示着满足大众娱乐需求的独特作用:在中国古代,收藏爱好者往往要邀人玩赏;中世纪的欧洲,早期博物馆的收藏常常会利用奇珍异宝来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现代毕加索博物馆还专门制作了互动游戏图书来吸引普通人。”《智能相对论》作者叶远风说,“不论是数智化还是非数智化方式,文博产业化只是博物馆的一次本质回归罢了。”

疫情防控常态化、网络移动化让手机看展等方式成为大众普遍接受的形式。为满足大众需求,各地博物馆正在借助新技术探索全新的展览模式。

“5G智慧博物馆”APP对湖北省博物馆进行了线上“还原”。通过对湖北省博物馆进行全景拍摄和后期处理,打造全景线上博物馆,消除了空间维度,即使远在千里之外的游客也能身临其境,随时随地亲密接触荆楚国宝文物。

除了5G+AR/VR能够让历史文物“说话”外,AR技术还能够把原本在现实世界一定时空范围内很难体验到的实体信息,如视觉信息、声音、气味、触觉等,通过模拟仿真后再叠加到现实世界被人类感官所感知,从而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

现场参观博物馆的观众通过手机直接扫描展示文物,就可以通过视频、语音讲解、3D文物影像、计算机视觉AR技术,享受一套丰富的掌上展播。

数智化带动文博新玩法

在首都博物馆的“京城1981”,用户可以过一把考古的瘾——上传照片即可识别其中的特色元素(桌子、椅子等),再“挖”出对应的馆藏文物。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中国移动视频彩铃“国潮出道计划”第五期优秀作品中,三星堆国宝文物开口唱歌,引无数文物爱好者竞相下载。

除了借助先进的通信技术,将实体文物以数字化的形式展示给观众,以实现传统展览不具备的展示功能外,智慧博物馆平台正在为用户提供文物数字典藏、展览、讲解等一站式服务,并已形成了一系列文博场景下的数智化产品或解决方案,如AI合拍机、AR探究镜、数字画屏、手势全息、姿仿秀、衣冠秀、交互魔屏等。

强力助攻文化薪火相传

破碎的秦绿面跪射俑残片一块块自动修复如初,一个完整的兵马俑呈现在观众“眼前”。在首博万年永宝展厅,用手机APP就可以看到通过华为河图技术实现的文物修复全过程。同样可以观看的,还有战国时期的漆床、秦彩绘青铜仙鹤,以及西周的青铜器伯椃虘簋这些文物的修复过程。

5G时代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到既能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又能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是文物保护、文博建设面临的时代命题。在文博产业化加速推进的过程中,数智化的重要性快速提升,成为文博走向产业现代化的主要模式。在迎来数智化变革的同时,博物馆也正在进行自己的产业现代化探索。

一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让文物修复成为网红职业。博物馆作为文明的守护者,一直承担着保护和修复文物的重任,而文物修复中的科技含量如今也越来越高。

其实,文物修复很复杂,一个博物馆的文物可能需要很多专家远程看诊、会诊,甚至要指导基层文物“医生”远程修复。5G强大的传输能力可以建立一个高速通道,把文物的情况快速展现给专家,把专家的意见实时传递到修复现场,让远程看诊、会诊和远程指导文物修复成为可能,实现无接触、零距离、同视角,从而让文物远程修复更加方便、快捷、准确。

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和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海南省分公司的共同努力下,5G+AR的“CP”被打造为“5G+AR文物修复助手”,还成功摘得了第六届全国十佳文博技术产品及服务奖。

在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热释光测定年代仪、X荧光分析仪、高光谱检测仪、离子色谱仪、激光清洗机等众多科技装备在为国宝文物保驾护航。

在地上文物最为丰富的山西,山西文博集团与中国知网、罗克佳华等企业在文物大数据及智能安防系统、“5G+中华文明”、文物安全监管大数据平台、“5G+文博新体验”等项目上开展合作。

数智化是博物馆的未来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此前曾透露,截至2020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已达5788家,“十三五”以来平均每两天新增一家;整个2020年推出陈列展览2.9万余个、教育活动22.5万余场,接待观众5.4亿人次,网络观众数以亿计。

未来,博物馆在发展过程中,以5G为首的数智化解决方案将成为重点。“打通文博线上线下全场景服务体验,通过新技术、新应用,助力优秀文化的传承与推广”已成为博物馆和通信行业的共识,而腾讯、阿里、百度以及三大运营商,都已经在为此提供技术平台和解决方案。

山西省文物局与中国联通山西省分公司成立了5G智慧文博联合创新实验室,致力于将山西联通在5G、边缘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技术优势,与山西省文物局在文物保护、文物展示、文物研究、文物传播、文物教育、文物利用等方面的领先能力相结合,联合开展文博行业智慧化所需要的关键技术、行业标准和典型产品的研究及开发。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不断深化合作,推动5G技术在文博领域的应用,加快博物馆智慧化进程。

数智化究竟能给文博产业化带来什么价值,叶远风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在基建层面,可以让博物馆线下再精湛的建筑设计和场景布局也无法展现的东西呈现出来。例如,敦煌博物馆的“云游敦煌”小程序,就将文献中描述的莫高窟岁时燃灯“一川星悬”的恢弘场面以虚拟方式重现,完成了线下很难完成的展览过程。

在产品力层面,将推动文博产业走出只能靠“特展”拼抢资源的境况。在市场供求层面,数智化则可以通过线上独特的展示方式,既解决大馆名馆的供不应求、参观者被拒之门外等问题,也改善地方展馆的供过于求、门前冷落车马稀的窘境。

在用户运营层面,带动多次重复参观、让文博也拥有用户黏性,在推动用户黏性的过程中,数智化还能将用户运营的配套做得更好。“博物馆在移动”一站式预约平台提供全国逾百家博物馆的票务、展讯信息,并支持线下观展预约;超级SIM卡功能能简化参展者入馆认证流程,服务用户实现馆好找、门好进、展好看。

在增值业务层面,数智化可以推动主题产品销售再进一步。一系列数智化动作所制造的亲近感让直播带货、主题IP联动等举措更容易产生市场效果,尤其是年轻人喜爱的酷炫技术体验,将直接“刺激”销售。

叶远风认为,未来,文博产业化将成为5G、XR、AI等数智化技术展现魅力的重要舞台。

传播璀璨文明未来可期

“看过某省级博物馆数字化展陈,内容太粗糙。价值连城的国宝被数字化以后反而像赝品。”“要真实还原文物历史状态与容貌,需要真金白银投入,需要极高精度的数据。博物馆数字化工程应该精益求精,不能敷衍凑合,徒有形式。”……“云游博物馆”既是人们共同的强烈需求,也对博物馆的数字化水平提出了挑战。虽然博物馆数字化转型技术已普遍成熟,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了三维数字化采集工作,但业内人士认为,数字化运用和保护才是难题。

业内人士指出,在一片叫好声中也要看到数智化博物馆建设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数字化建设千篇一律,甚至滥用声光电技术;虚拟博物馆内容空洞、信息匮乏;信息单向传递导致时效性、真实性、交互性和现场体验感不强,观众反馈差;博物馆之间信息交流差,系统不兼容,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

将中华民族数千年灿烂的文明转换成一场场文化盛宴,未来的博物馆并不遥远,数智化承接着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宏大使命。

THE END
1.探索元宇宙博物馆,掀起文化新浪潮元宇宙作为一种全新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交形态,通过高度智能的交互形态,最终形成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化虚拟空间。它依托信息通信技术、扩展现实技术、数字孪生技术、区块链技术等高新技术,在现实逻辑之上架构起的超大虚拟空间,具有高实时性、高互动性和高沉浸感的特点,可容纳数以千万计用户进行实时交流、体验。博物馆如能https://blog.csdn.net/2401_85007620/article/details/144426193
2.文博空间沉浸焕新,创意营造文博新嘲新模态新社交文博领域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使文物在当代焕发活力、彰显价值。AR、VR、AI等技术的广泛应用,让文物“活”起来,让博物馆“永不闭幕”。 博物馆虚拟现实的开端其实可以追溯到故宫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图数字展厅,通过影像、声音、灯光等多种感官,以超高清数字互动等多种数字化技术向观众再现北宋汴京的社会风情和文化,第一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3687077.html
3.AR展厅:创新的虚拟展览体验AR展厅的出现为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通过AR技术,参观者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与艺术品互动,深入探索艺术家的创意世界。无论是在国外的画展还是其他类型的展览中,AR展厅都成为了吸引观众、提升参与度的重要工具。 这种创新的虚拟展览体验不仅令参观者受益,也给艺术界带来了新的机遇,AR展厅为博物馆、画https://www.kivicube.com/blog/news/13019/
4.穿越到阿克苏去“考古”——博物馆活化利用的N种途径⑨实现另一种意义的“永生” 用手指在触摸屏前按指令操作,就能穿越高山、沙漠,走进石窟、烽燧……这是阿克苏地区文博院(博物馆)数字化展厅中另一个打卡热点项目——丝绸之路代入式互动体验系统。 该馆陈列宣教科工作人员唐炜介绍,在这一项目展示区,有一个宽达4.48米、高达3.52米的五面超高清环绕屏,采用3D技术将丝绸https://wlt.xinjiang.gov.cn/wlt/hydt/202305/847656141ab144668cfcdc9780a15e8e.shtml
5.南京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展厅在南京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展厅中,观众不再只是被动地欣赏文物,而是可以与之互动。通过触摸屏、声音识别等技术,你可以与文物进行互动对话,了解其背后的故事和意义。你还可以通过虚拟现实眼镜,身临其境地参观文物所在的场景,感受其真实氛围。 南京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展厅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博物馆体验,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https://www.dpsjsj.com/zixun/171207.html
6.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推出沉浸式虚拟艺术游戏体验湖南博物院游戏还专门设计了一个数字展厅,并模拟或几乎复制了整个博物馆的空间。虚拟的布局以创造性的方式展现了展厅的环境,展示了横跨千年历史,纵横世界各地的艺术作品,让人们以前所未有的形式体验博物馆及藏品。 游戏用户首先会参观精细渲染过的博物馆标志性大厅,肯特·蒙克曼(Kent Monkman)的意义深远的双联画《木船人》(mishttps://www.hnmuseum.com/zh-hant/node/8730
7.博物馆沉浸式互动体验成风尚!多媒体优势在哪目前,越来越多博物馆依托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投影、多点触控等数字技术,对文物藏品等内容进行三维建模,复原相关历史场景,开发基于博物馆馆藏资源的文化体验项目,从而给游客营造一种视听觉上的全新科技体验。游客在沉浸式投影巨幕、虚拟现实头盔、体感动作捕捉设备、可触摸屏等智能化装备的辅助下,进入三维动态的沉浸https://www.gzgjkj.cn/bwg.html
8.虚拟展厅线上虚拟博物馆vr虚拟现实红色展馆建设【不熄灯的博物馆】深层互联运用前沿VR技术,打造高端VR虚拟展厅与线上虚拟博物馆,呈现沉浸式体验。做一个线上虚拟展馆多少钱?无论是VR展厅、VR博物馆,还是3d虚拟展厅、线上虚拟展馆、虚拟校史馆等的设计与搭建,均可量身定制。https://www.depthlink.com/xunizhanting/index.html
9.全国博物馆网上展览资源汇总中国国家博物馆 https://webapp.vizen.cn/backhome/index.html 4、军事博物馆历代军事陈列数字展馆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http://3d.jb.mil.cn/lidai/index.html 5、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虚拟游览 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 http://www.pgm.org.cn/vr/tmp002/#d3k https://www.cnr.cn/ent/ylzt/kangyi/yunyou/20200220/t20200220_524983888.shtml
10.探究虚拟博物馆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元居科技在虚拟博物馆的建设背景下,现代博物馆的功能包括收集、保存、维护、研究、展览、教育和娱乐,主要包括物理展示和数字展示。与实体博物馆相比,虚拟博物馆具有成本低、建设快、限制少的优点。无需投入大量资金建立真实场馆,打破传统场馆的时空限制,使世界各地的用户只需打开浏览器就能真正感受到展馆和展品,体验“无限游泳、https://www.mvpmeta.com/newdetail/1608.html
11.博物馆VR全景线上展厅提供哪些独特体验?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博物馆VR全景线上展厅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游客的选择。这种新型的展览方式通过数字化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将博物馆内的展品、场景等进行还原和再现,为用户提供更加真实、生动的参观体验。 相比传统的实体博物馆,博物馆VR全景线上展厅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https://www.xrnew3d.com/newsdetail/1009.html
12.免费欣赏!150个精彩展览10部全球顶级纪录片一个可以听的图书馆35、十堰博物馆虚拟展厅 十堰博物馆 http://u.eqxiu.com/s/BI4amxUp?share_level=1&from_user=2020020130479e1c&from_id=306dfefe-e&share_time=1580519170646&from=singlemessage 36、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 湖南省博物馆 http://www.hnmuseum.com/sites/default/files/statics/museum_exhibition/src/index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923374
13.数字孪生展厅博物馆解决方案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与数字孪生有机结合,在数字世界中“复制”实体对象,运用前沿技术进行数字映射,建立更全面的孪生场景 展厅的空间展示是展厅的核心,通过数字化的手段,打造沉浸式的空间展示,一方面展示信息可以几何式增长,展示的内容、效果更佳,一方面对于观众来说体验感更佳,更具科技感。https://www.pltwins.com/fangan_zt.html?menu=jiejuefangan
14.国内外博物馆数字化多媒体体验原理介绍方案炫群21世纪的博物馆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展览空间,更像是一个创造文化、守护文化的开放场域。当博物馆从独白走向对话,通过优质的内容和沉浸式体验,吸引观众来此交流、感受。作为故事讲述者的博物馆,利用在地文化进行创造和创新,带来一段悠远的、科技感十足的故事。而作为http://xuanqun.com/xuanqundongtai/434.html
15.数字化时代:虚拟博物馆浪潮来袭呈现全新观赏体验与此同时,有人忧虑虚拟博物馆会对实体博物馆带来冲击,为此本刊特别专访Google艺术项目(GoogleArtProject)负责人AmitSood讨论虚拟博物馆的构建与未来。 回应:虚拟展厅不会替代实体体验 一些关于数字美术馆是否将取代实体美术馆的担忧也随着虚拟观展方式的出现而增多,但正如某些评论家所说的那样,“没有任何一种触及艺术的https://topic.artron.net/newtopic/xunibowuguan
16.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意义9篇(全文)达到一个新的层次;数字博物馆不仅对外起到了宣传!教育作用,对内而言,数字化的存储 和管理可以大大提高博物馆自身的藏品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采用计算机虚拟技术重现展示各种展品及当时年代的真实场景”整个场景能够以三维和 交互式探索形式重现“由于虚拟物展品和场景全部存在于计算机中,因此,对其尺寸的大小 没有任https://www.99xueshu.com/w/filebu7no481.html
17.高科技民俗文化博物馆体验馆,智慧数字地质博物馆展厅设计方案高科技民俗文化博物馆体验馆,智慧数字地质博物馆展厅设计方案 关于西安一笔一画科技有限公司 诚信、创新、务实、卓越 西安一笔一画科技有限公司是谁 西安一笔一画科技有限公司是以数字化智能化系统开发、工程应用、特定领域的产品项目研发和工程实施为经营内容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建立了实力强大的技术团队,团队以专业https://cn.trustexporter.com/cp-rfl18202953201/o6059304.htm
18.虚拟博物馆,能否完全替代传统博物馆?界面新闻·JMedia艺术+科技,为博物馆发展开辟了新天地。专家们表示,尽管有些人担心数字化会导致前往线下博物馆的人减少,但也会带来新机遇,让博物馆扩大受众面,以更丰富的形式展示藏品。线下展厅有面积限制,但在虚拟世界里空间将不再是问题。而且,颇具创意的沉浸式虚拟体验,更能激发观众的兴趣。Preda指出:“年轻一代不热衷于以传统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1456029.html
19.数字化博物馆建设的意义2. 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展示方式。数字化博物馆采用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通过搭建虚拟展厅、数字展板、触屏导览等多种方式,为观众提供更加直观生动的体验。 3. 保护了文化遗产。数字化博物馆将博物馆珍贵的物品进行保护、保存和传承,减少实体文物可能遭受的破坏风险,保障了文化遗产的安全性。 https://chongqing0312858.11467.com/news/3799049.asp
20.展厅虚拟漫游展览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郑州博物馆联合主办,精选南阳黄山遗址出土代表性文物225件/套,分为“惊世发现”“独玉天琢”“谜踪之国”三个部分,立足考古最新发现成果,精选黄山遗址出土代表性文物,带领观众寻觅“中原玉文化”之根,领略中国传统玉文化的深厚内涵。 https://www.hnzzmuseum.com/panorama/index
21.公共河北蔚县博物馆:积极探索“互联网+”智慧体验服务走进蔚县博物馆,超大型号电子多功能触摸屏格外引人注目,不少游客在这里跃跃欲试,点击着屏幕。“这些多功能触摸屏分布在各个展厅、序厅最显著的位置,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内容,只要动动手指,就可以全方位参观游览,并能配以音乐和解说。”李新威表示,一体机智慧体验服务,加强了和游客的互动,在为游客开启高品https://news.ccmapp.cn/news/detail?id=b9549b65-2614-4844-865b-b361036ac8fd&categoryname=%E6%9C%AC%E7%BD%91%E5%8E%9F%E5%88%9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