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摘要:社会教育工作是博物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随着博物馆服务社会理念的增强,博物馆教育在社会大的教育系统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博物馆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能充分发挥它的教育功能,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等,为不同层次的观众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平台和精神食粮,博物馆正在成为人们终身学习的理想场所。

关键词:博物馆教育功能

一、博物馆教育的独特之处

如果说藏品是博物馆的心脏,那么博物馆教育则是博物馆发展的灵魂。传统博物馆重视藏品的保护研究,是以藏品为中心,以馆舍为基础。现代的博物馆要求把观众视为一切工作的重心,树立“观众第一”的思想,把服务意识真正看作博物馆的生命意识。“1880年美国学者詹金斯在其《博物馆之功能》一书中明确指出:博物馆应成为普通人的教育场所。1906年美国博物馆协会成立时就宣言‘博物馆应成为民众的大学’。1990年,美国博物馆协会在解释博物馆的定义时,将‘教育’与‘为公众服务’并列视为博物馆的核心要素。美国博物馆协会的首席执行官小爱德华·埃博认为:‘博物馆第一重要的是教育,事实上教育已经成为博物馆服务的基石’”[1]。因此,博物馆要把“观众需要什么样的展览”当作举办展览的动因,把等客上门转向千方百计把观众吸引到博物馆来。

(一)博物馆教育的直观性

教育学家把博物馆教育列为非程序性教育,即学校程序性教育以外教育的重要内容。非程序性教育更加突出了受教育者的个体性和多样性,故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博物馆教育的大特点是实物(文物)教育,博物馆与学校、图书馆的大区别就在于它拥有无数珍贵的、鲜活的、直观的物质文化遗产,并使我们后人得以零距离地触摸人类的历史,感受人类的气息,谛听人类的足音,审视人类的历程。博物馆也因而被誉为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名片、科学知识宝库和民族精神家园。其所收藏的丰富的文物是观众感兴趣的看点,博物馆的物是历史的见证,每一件都有着不平常的经历,它所反映出的信息,告诉人们的知识是真实的、客观的,它突破了教科书的抽象性、主观性,而以直观、生动、科学的方法解读、传达社会历史信息,并印证这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尤其是一些史前社会信息,如果没有考古发掘、采集,没有博物馆的科学陈列展示,我们几乎没有办法准确告诉人们。

(二)博物馆教育的广泛性

博物馆的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几乎涵盖了所有社会成员,大家可以自由地进入各个展厅,通过参与各种教育活动来汲取各种文化知识,从这方面来说,博物馆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了解、接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机会,有助于开阔眼界、增进知识。因此我们应当重新审视、估价自身所拥有的资源,并将其整合、转化为博物馆教育赖以深化的资本,通过各种新颖、多样的展示内容和手段,经常更新文物展品等方法,展示历史文化的内涵与魅力,使博物馆保持长久的吸引力。

二、博物馆的教育活动

博物馆主要是通过举办陈列展览和其他的教育活动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在文化多元化、多样性的今天,在互联网、各种各样传播媒介日益繁荣的今天,博物馆必须提供更高质量的展览、更优良的服务,采取对外协作、网上宣传等方法,才有可能吸引更多的观众到博物馆来,在享受“文化鉴赏”中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教育。因此,博物馆应主动融入社会,开发出跟公众兴趣点对接的陈列展览、教育活动等。为此,博物馆就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大力气:

(一)做好基本陈列,同时兼顾临时展览。

基本陈列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地域文化特色是一个地区区别于另一地区的显著标志,是当地人文精神自古至今的集中反映。同时它又是当地独有的文化资源,在当地百姓中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办这样的展览当然深受当地百姓的欢迎。“由珍贵文物、历史图片与现代展示手段有机组成的陈列展览能为社会公众提供其它文化产品难以替代的文化体验和精神享受。正因为如此,去博物馆看展览正逐渐成为公众文化消费和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选择”[2]。如我馆是以武侯祠为依托的综合性博物馆,汉代文化资源和三国文化资源较为丰厚,在此基础上,我们举办了《东汉历史展览》、《诸葛亮与南阳》、《书院春秋》、《刘备诸葛亮邮票》等基本陈列,由于展览内容多为当地老百姓熟悉,所以展览深受老百姓喜爱。临时展览作为基本陈列的有益补充,有着选题灵活广泛、制作周期短、见效快、投资少,对场地要求不高、具有可流动性、面向大众、雅俗共赏、专题性很强等优势。因此,在坚持办好基本陈列的同时,根据社会和形势的需要,及时举办流动展览,并把这些流动展览送到社区、学校和边远地区。使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和古代文明。

形形色色的各类博物馆能帮助孩子们打开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可以随时遨游在历史与现实、现实和未来之间。例如,天文馆让孩子们看到浩瀚的宇宙星空,地质博物馆让孩子们看到深埋地下历经千万年演化的白玉矿石,军事博物馆让孩子们看到从标枪、手枪到导弹的武器发展史,历史博物馆让孩子们看到了人类的起源、社会的兴衰、国家的兴亡和文化的发展。

“博物馆向观众,特别是青少年传授科学,传授文化,传授技能,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提升他们谋生、就业、报效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知识本领,也是博物馆教育的重要任务”。[3]

(三)以节假日为契机,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

通过举办活动,能够提高博物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拉近了博物馆与观众的距离,让更多的公众走进博物馆,参与到博物馆举办的各项活动中来,使我们所拥有的文化资源与社会需求共赢,真正实现博物馆“让历史不再遥远,让文明变得亲近,让文化陶冶情操”的根本目的,也让博物馆参观者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近年来,为了满足观众多方面的需求,在每年的春节、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诸葛亮文化活动周等重大节日,我馆都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每年的元宵节,我们都要举办三国成语故事有奖竞猜活动,吸引了大批市民和谜语爱好者,每年春节,我们都要举办免费鉴宝活动,在2012年的5·18国际博物馆日,我们还举办了“博物馆之友及志愿者活动”:在景区内现场演示拓片的拓制过程,激发了观众的好奇心,现场围满了人群;在汉代文化苑内,又向博物馆之友及志愿者讲解拓片的拓制过程和陶器的复制过程,有兴趣的观众可以亲手制作拓片,亲身体验拓制的乐趣。

三、利用馆际合作、网络等形式,拓展教育空间。

(一)加强博物馆与博物馆之间的协作,提高展览的利用效率,赢得更多的观众。

2012年,我馆与开封市博物馆联合,在开封市博物馆举办《宛墨飘香》书画展览,展出馆藏明清字画100余幅。2013年,我馆联合市内其他文博单位,在首都博物馆举办了《楚风汉韵——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水源地南阳文物展》,展出楚国和汉代文物近百件,这些展览,让观众置身其中,感受古代文明的魅力,也提高了我馆的知名度和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二)利用网络等形式,拓展教育空间。

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延伸博物馆的教育和服务功能。认真组织实施“数字博物馆计划”,借助远程教育网络,通过网上发布文物、博物馆知识、展览资讯、本地区历史文化介绍及网上办展的形式扩大教育的范围,使博物馆文化辐射广大城镇、农村和边远地区;省级以上博物馆和有条件的地市县级博物馆要利用网站,提升教育传播和知识普及的能力和水平,为人们提供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

总之,博物馆的蓬勃建设和展示内容的日渐丰富,意味着博物馆将成为城市建设中、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正规教育的学校逐渐无法满足人们对信息和知识的需求,终身学习正式成为未来公民的一种基本生存方式,这使包括博物馆在内的社会教育系统的地位日渐提高。博物馆要以此为契机,举办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勤砚·美国博物馆公共教育的启示.中国文化报美术周刊2009(02.10)

[2]龚青·陈列展览策划与博物馆建设.江苏:东南文化,2011(4)

[3]自庶·加强博物馆教育职能.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9.11)

作者简介:林丽霞,副研究馆员,南阳市博物馆陈展部主任。

(此文刊发于《南阳市博物馆2021专辑》)

南都晨报社小记者参观南阳市博物馆

文广旅局“红色家风见初心”在市博举行

地址:南阳市鼎盛大道369号(光武大桥南段向南980米路西)

THE END
1.2024年博物馆观察博物馆展览五大趋势澎湃号·湃客【博物馆观察 】刚开年很多博物馆就发布了2024年的展览计划,经过对众多展览的规格设置和内容选择调研分析,我们对中国文博机构的现状和发展可以窥见一斑。雅昌艺术网&艺术头条希望从运营篇、展览篇、公教篇、文创篇等等涉及公立、民营博物馆的不同面陆续展开行业观察。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640058
2.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是博物馆的三大基本功能之一“陈列展览是博物馆面向社会的主要传播媒介, 是面向公众传播文化信息的独特语言, 即在一定空间内,以文物藏品为基础, 配以适当的辅助展品, 按照一定的主题序列,采取适当的艺术形式,进行直观教育和信息传播。“博物馆通过陈列展览联系社会公众, 展现其自身研究成果、 服务理念, 开展社会教育和公共服务, 从而实现其社会效https://www.clickshowcase.com/news-detail-id-644.html
3.博物馆小程序开发功能界面设计:注重小程序的界面设计,确保美观、简洁、易用,提升用户体验。 综上所述,博物馆小程序的开发功能涵盖了智能导览、在线预约购票、展览信息展示、互动体验、会员服务、数据分析以及用户体验优化等多个方面,旨在为观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个性化的参观体验,同时推动博物馆的数字化转型和文化传播。https://blog.csdn.net/qingtiankeji666/article/details/141603261
4.巴黎博物馆“非展览类”公共空间功能复合化研究【摘要】:巴黎的博物馆经过多年的改造更新,在传统展示功能以外,衍生出了更多服务大众教育、购物、休闲、交往的功能,这些功能复合在一起形成的空间,灵活多样,具有非常强的活力,一方面成为博物馆功能向市民生活扩展的外延,同时又是城市生活向公共建筑的渗透。笔者认为这样的具有高活力、高参与度的博物馆,一方面是当今博物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003-1015812024.htm
5.博物馆的意义和作用二、有利于培养主动探索的精神品格作为历史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结晶,博物馆是一种文化精神的助推器,能够帮助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家国观念还未真正形成的青少年学生树立一种求索的精神品格,并且通过文化展览及介绍,帮助他们建立一种主动探求知识,渴求历史文化真相的精神取向。 https://www.hanzeo.com/news/112.html
6.博物馆建筑有哪些分区及区域功能摘要:博物馆建筑有哪些分区和区域功能? 第一分为陈列、展览、教育与服务分区,是博物馆对外开放的区域,由门厅、基本陈列室、临时(专题)展览厅、教室、讲演厅、视听室、休息室、餐厅等组成。门厅是博物馆观众集散枢纽,是组织引导观众或供观众游览休息的必要空间。现代博物馆的门厅还常用做社交活动。基本陈列室为博物馆https://www.cbi360.net/hyjd/20210925/238215.html
7.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12篇(全文)高校博物馆的科研功能表现在其可以反映出高校的教学与科研水平, 德国海德堡大学的汉斯·普林茨霍恩博物馆收藏着精神病科医生和艺术史学家汉斯·普林二的艺术品至今仍然为研究工作者提供着丰富的信息, 帮助他们进行科学研究。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的医史博物馆展览是一个免费向公众开放的画廊,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提供免费导游服https://www.99xueshu.com/w/ikey6gyzobib.html
8.博物馆的基本功能和特性有哪些?近年来,国际上关于博物馆功能和性质的研究有新的拓展,又为博物馆界定了一些其他功能。 想了解更多博物馆展览设计、博物馆展览策划、博物馆展览搭建、博物馆展排期等,可以联系我们首创展览。http://www.sczhanlan.com/qitaxinwen_1012.html
9.全球博物馆馆长论坛: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的功能与使命央视网消息:为期两天的全球博物馆馆长论坛昨天(4月11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来自五大洲24个国家的40余位国际一流博物馆馆长齐聚北京。 本次全球博物馆馆长论坛,以“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的功能与使命”为主题,围绕“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藏品与展览交流”“智慧博物馆建设”“展览的多样性呈现”等分议题交流研讨,在论坛https://news.cctv.com/2019/04/12/ARTIgOCn8pDR4Vq2DQxblzxN190412.shtml
10.博物馆的育人功能及教育价值在我国,博物馆以收藏、研究、展示人类活动的实物遗存和历史文化现象为主要内容,具有教育、科研和收藏等多种功能的文化机构,是向社会公众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博物馆是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双向交流和互动,也是博物馆基于自身价值取向和公众需求,通过展览、讲座、体验等各种活动开展的一种公共服务。近年来,随着博物馆事https://m.yunnan.cn/system/2023/06/09/032622968.shtml
11.博物馆布展原则(通用7篇)广东省博物馆新馆作为建设文化大省的重要文化基础设施,从立项开始,每一个环节都备受瞩目。社会心理期待新馆在外形设计和内部功能上达到国内一流、国际领先水平。因此,广东省博物馆新馆陈列展览筹展领导小组发动全馆力量,几易其稿,编写了《广东省博物馆新馆陈列展览概念性设计策划书(讨论稿)》。广东省博物馆于今天特意https://www.360wenmi.com/f/filejs2ch6mt.html
12.博物馆展览的阐释与叙事:背景路径与方法由此,我们看到,博物馆化拓展的进程为博物馆的使命、功能、技术与方法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同时也连带引发了组织机构、建筑与设施条件、伦理等的一系列变化。 这一系列的变化中影响最直接的是展览建设。一方面,由于收藏动机主要是服务于科学研究与知识普及,大量为认知而收藏的物品,其传播的途径、给观众带来的满意度与传统https://www.chinaclzl.com/jtzx_1/851.html
13.博物馆的功能及其展厅设计所必须注意的点博物馆主要的功能是展览教育,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学习。人们常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其实博物馆才是真正聚集人类财富的地方,聚集文化的宝地。文物对观赏者真实的震撼是单纯的阅读想像无法比较的。 现在,人们更注重学习,学校或是幼儿园是参观博物馆的主流对象,博物馆展厅设计公司的工作人员也注意要针对学http://www.cqlifang.com/nd.jsp?m332pageno=5&id=196
14.黔南州发挥民族博物馆作用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结合机构改革,将自治州博物馆与民族博物馆进行资源整合,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办展览,探索“校园+、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共建共享活动,深化推进民族博物馆展览、宣教功能进校园、进田园、进基层等创新实践,打造铸牢共同体意识交往交流交融研学体验平台。2022年,该馆创新开展历史文化综合展、儿童美术作品展、非物质https://mzw.guizhou.gov.cn/xwzx/gzdt/202303/t20230310_78411007.html
15.面向未来的博物馆定位与职能中国国家博物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 (一)博物馆的门户向公众开放,透过展示、多元的教育活动,与公众分享大家共同拥有的文化资源,提供机会让不同背景、兴趣、能力及年龄的人士学习,吸收不同的知识和信息。 (二)博物馆不只局限于单向的讯息传达,同时亦着重与公众双向交流,不但视公众为伙伴,在策划展览、搜集馆藏、制定节目的过程中,邀请https://www.chnmuseum.cn/yj/xscg/xslw/201812/t20181224_36361_wap.shtml
16.天津博物馆天津博物馆智慧导览,八大主要功能目前已上线服务观众。观众可以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进入微信导览小程序,通过智慧导览系统实现展览介绍、讲解预告、AR展示、多种路线导览、藏品内容检索等众多功能。(以下功能将逐步开放) 一、自动讲解:当观众进入展厅以后,进入展厅地图页面开启自动讲解模式;观众靠近展品还可以触发地图导览模式。https://www.tjbwg.com/cn/collectionInfo.aspx?id=17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