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关于加强我市博物馆意识形态主阵地建设做好展览备案管理工作的暂行规定》解读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26日讯天津市《关于加强我市博物馆意识形态主阵地建设做好展览备案管理工作的暂行规定》自2018年2月1日起施行。关于该《暂行规定》的解读如下:

一、出台《暂行规定》的时代背景及依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就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做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博物馆作为收藏研究、展示传播人类文明历史和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场所,通过陈列展览和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解读历史和知识,有助于提高人民的审美能力、陶冶其情操,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和谐社会的形成。是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文明、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的重要阵地,应当承担起意识形态主阵地建设的重要责任。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博物馆及文物工作,2015年3月20日《博物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59号)正式施行。是国务院发布的我国博物馆行业第一部全国性法规文件,其中第31条规定,博物馆举办陈列展览的,应当在陈列展览开始之日10个工作日前,将陈列展览主题、展品说明、讲解词等向陈列展览举办地的文物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备案。各级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和博物馆行业组织应当加强对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指导和监督。

二、《暂行规定》明确了展览备案的适用范围

三、《暂行规定》明确了举办展览的具体要求

(一)展览主题应具有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以及鲜明的时代特点,并与办馆宗旨相适应,突出藏品特色、行业特性和区域特点,具有较高的学术和文化含量。

(二)展品应以原件为主,使用复制品、仿制品应当明示,并进行标注。

(三)践行绿色节约、反对浪费的原则,倡导绿色低碳节能环保可持续办展,使用的材料应符合展览规范标准,做到材料安全,确保文物展出环境和观众参观空气质量达标。展厅内具有符合标准的安全技术防范设备和防止展品遭受自然损害的展出设施。

(四)提供科学、准确、生动的文字说明和展览服务。展品说明应当清晰、准确、简洁。对于生僻字,应当标注拼音,并考虑便于残疾人、青少年的识读。展览服务要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人文关怀。

(五)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其他有关规定。

《暂行规定》第五条所列条款是对文博单位举办展览的具体要求。博物馆的陈列或者展览是指在一定的时空内,以文物标本为基础,配合适当的辅助展品,按一定的主题序列和艺术形式组合成的,进行直观教育、传播文化科学信息和提供审美欣赏的展品群体。博物馆展览的类型一般分为:基本陈列、临时展览、流动展览。基本陈列是博物馆作为一个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基础,临时展览、流动展览在博物馆社会功能的发挥中越来越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对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艺术性和内容的统一。博物馆展示需要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体现展示内容的内涵和社会价值意义,形式必须体现完美的艺术性,这样才能吸引观众,并且只有两者完美结合统一,内容才能得以诠释和传递。

四是文物与辅助展品的关系。在众多博物馆陈列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文物的实物展品,但文物实物展品的取得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故其有可能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而要完整的诠释主题,就有必要借助辅助展品来弥补实物的不足,连接实物展品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同时,作为辅助展品的复制品、仿制品应该有明确说明。

四、《暂行规定》明确了展览备案的程序

举办展览备案应当按照受理、审核、备案的程序进行。

天津市各级文物主管部门及国有博物馆的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将组织专家或委托第三方机构于收到备案材料7个工作日内对备案材料进行审核,并向申请备案单位出具备案意见,对展览主题、内容存在问题或可能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展览项目不同意备案的,应说明理由。审核通过之后,依法对博物馆举办展览进行备案。

通过博物馆陈列展览备案制度,可以起到预防不良影响、维护观众利益的目的,同时也是对博物馆依法开展活动的指导与保护。

五、《暂行规定》明确了展览备案的主要内容

《暂行规定》明确规定博物馆申报展览项目备案,需提交如下材料:

(一)《天津市博物馆展览备案申报书》;

(二)展览大纲或脚本;

(三)《展品目录》及重点展品说明;

(四)讲解词;

(六)展览场地总体情况及硬件设备、安全保卫设施情况介绍;

(七)展览安全保卫工作方案及应急预案。

随着博物馆数量日益增加,博物馆举办的陈列展览也与日俱增,仅靠文物主管部门走访、检查无法做到对各类展览活动的有效监管。一些内容不当的展览即使事后发现,及时整改、关停,但不良的社会影响已经产生。为了加强对博物馆陈列展览活动的监督管理,该条款要求博物馆在陈列展览开展之日的10个工作日之前,完成备案手续。备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展览大纲、展品说明、讲解词、专家论证意见、安全保卫设施等。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审核,文物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可以有效掌握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活动动态,提前了解有关内容。对于可能存在各种问题的陈列展览,有关部门可以及时与博物馆沟通、进行实地检查、提出整改意见,如果陈列展览的主题、内容造成恶劣影响的,根据《博物馆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或者有关登记管理机关按照职责分工、责令整改。

六、《暂行规定》明确了展览备案审核的重点内容

博物馆展览备案审核重点包括以下内容:

(一)展览主题内容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要求,遵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积极健康。

(二)凡有可能泄露国家机密或歪曲丑化我国人民、中国文化,妨碍正风良俗、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等在政治上造成不良影响的展品、资料等,一律不得展出。

(三)违反《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职业道德规定》,展览主题内容凡涉及人类遗骸、宗教、民族等敏感题材的,不尊重人类尊严,不符合国家利益和民族信仰的,一律不得展出。

(五)展览内容凡涉及地图的,应遵守国家文物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关于规范文物博物馆单位使用地图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并履行相应的送审手续;

(七)展览场地必须具备安全保卫设施,确保展品及观众的安全;

(八)备案材料齐全、真实、有效,符合相应的法律法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四十条规定,文物收藏单位应充分发挥馆藏文物的作用,通过举办展览、科学研究等活动,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物和革命传统的宣传教育。《国际博物馆协会职业道德准则》认为,博物馆的目的是研究、教育和欣赏。所以博物馆陈列展览的主题内容不得与此相悖。

七、《暂行规定》明确了展览备案的法律责任

《暂行规定》明确凡在天津市文物主管部门登记备案的博物馆举办展览,违反本规定,未履行有关程序,并因展览的主题、内容问题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根据《博物馆条例》由天津市文物主管部门会同有关登记管理机关依法进行处理。此条规定的执法主体有两个:一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二是有关登记管理机关。在处理过程中按照部门职责分工进行处罚。

THE END
1.馆藏文物的陈列展览现状与改进方法分析如今,我国许多公立博物馆对于展示馆藏文物的环节越来越重视。然而,一些中小规模的博物馆存在馆藏文物陈列不够合理的问题。博物馆中珍藏的文物具有较高的价值,通过多样的陈列和展览方式,可以展示出这些文物的功能和价值。在当下新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对文物的关注逐步增加,博物馆也在不断探索新的路径来展示馆藏文物。http://sanyamuseum.com/a/3/2024/0709/7411.html
2.《实操问题:什么成就了优秀展览》中国国家博物馆然而,在这场巨变中,一个最紧迫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什么成就了优秀展览?”美国皮尤艺术与遗产中心执行主任、费城展览计划主任葆拉·马林科拉邀请 14 位世界顶尖的策展人和艺术史学家撰写文章,从各个角度审视了博物馆展览制作的要素,试图回答这一问题。这些人士的专业背景,无论是深度和广度都是罕见和宝贵的;其思考https://www.chnmuseum.cn/yj/xscg/xszz/202404/t20240403_266239_wap.shtml
3.踩坑?避雷?劝退?各大博物馆都中招!观众走进博物馆要先自己做功课吗社交媒体上出现大量博物馆“避雷帖”。 “避雷上海博物馆的三星堆展览!”最近,文博爱好者叶女士在社交媒体上刷到这样一个“避雷帖”,发帖者称自己是“被三星堆的噱头吸引去”,结果“一大堆不相关的文物”“青铜大立人、神树和太阳神鸟一个都没来”“三星堆文物好多是破的”“门口的黄金面具是假的”。作为已经刷https://m.jfdaily.com/wx/detail.do?id=728842
4.博物馆展览工程常见的五个问题关于这个问题,复旦大学陆建松教授在其《博物馆展览设计与制作布展》一文中已经对“一体化”和“强制分开”各自的优劣势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探讨,并由此提岀了一个折中的“一体化下的关联分离”模式。 从现实操作的角度,博物馆展览工程选择“一体化”还是“强制分离”,最为关键的是将展览工程定义为“服务”还是“工程”https://www.d-arts.cn/article/article_info/key/MTIwNjMxMTU2NjGEqYGqr3bKcw.html
5.博物馆陈列展览存在问题及改进策略探讨【摘要】博物馆的存在既展现了历史的痕迹,又体现了古老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本文对博物馆陈列展览的若干问题进行全方位分析,结合当前的博物馆发展趋势,进行行之有效的策略探讨,希望能为相关的从业人员提供适当的帮助和启示。 【关键词】陈列展览;文物定位;陈列评估 https://www.clickshowcase.com/news-detail-id-376.html
6.浅谈当前博物馆展览陈列存在的问题作为一个收纳历史文物、彰显文化底蕴的社会公共场所,博物馆的一切艺术内涵都是依靠陈列展览这样一种形式来完成和体现的。虽然当前社会随着普通民众文化修养的逐步提升,博物馆事业愈发繁荣。但是对于广大工作人员而言,其所要面对的,仍旧是博物馆对于观众吸引力有限、观众难以长时间驻足的问题。小编就和大家谈一谈这其中的问http://www.luoshi100.com/product/278026141
7.博物馆展览陈列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路径作为一个收纳历史文物、彰显文化底蕴的社会公共场所,博物馆的一切艺术内涵都是依靠陈列展览这样一种形式来完成和体现的。虽然当前 社会随着普通民众文化修养的逐步提升,博物馆事业愈发繁荣。但是对于广大工作人员而言,其所要面对的,仍旧是博物馆对于观众吸引力有限、观众难以长时间驻足的问题。鉴于此,如何认识这种现象,如何http://www.szzs360.com/news/2018/7/2018_30_mzs29460.htm
8.展览论(豆瓣)《展览论——博物馆展览的21个问题》作者是全球知名的博物馆设计师玛格丽特 ?霍尔。她在1972年设计了第一个“图特卡蒙珍宝”展(Treasures of Tutankamun),轰动一时,并且负责大英博物馆固定陈列和临时展览。 这本书的引进是在2006年,当时北京市文物局安排专项资金,有计 (展开)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357728/
9.博物馆布展原则(通用7篇)全新的广东省博物馆的展览陈列怎样才能更人性化,更全面地反映广东的历史,岭南特有的民俗风情及艺术?关于广东省博物馆新馆陈列布展的一系列问题今天在珠岛宾馆展开热烈的讨论。 大约一年以前,广东省博物馆新馆建筑方案的逐鹿之争已尘埃落定,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新馆落成后,广东省博物馆所藏众多珍宝怎么陈列?如何以全新的面https://www.360wenmi.com/f/filejs2ch6mt.html
10.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12篇(全文)高校博物馆的科研功能表现在其可以反映出高校的教学与科研水平, 德国海德堡大学的汉斯·普林茨霍恩博物馆收藏着精神病科医生和艺术史学家汉斯·普林二的艺术品至今仍然为研究工作者提供着丰富的信息, 帮助他们进行科学研究。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的医史博物馆展览是一个免费向公众开放的画廊,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提供免费导游服https://www.99xueshu.com/w/ikey6gyzobib.html
11.2019~2020年中国博物馆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钱益汇谢雨婷近年来,我国博物馆事业得到党和国家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在多方的支持下蓬勃发展。本报告在全面收集、回顾近五年博物馆数据的基础上,从博物馆基本情况,相关政策法规,博物馆观众、展览、社教、藏品、科研、文创等方面进行梳理分析,对现状进行论述,提出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做好博物馆的宏观规划布局,促进博物馆均衡和持续发https://xianxiao.ssap.com.cn/catalog/5677765.html
12.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震旦博物馆展览图册正商品相关问题正版 民潮 月份牌图像史 张信哲先生月份牌收藏品人文广告艺术设计广告画年历画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震旦博物馆展览图册 正¥169.00 点击购买感兴趣品牌【正版】300张 临摹纸 硬笔钢笔毛笔书法字帖纸毛笔书法 临摹 纸学生毛笔纸书 ¥23 【正版】赠视频高手剪辑 手机短视频剪映创作大全 彩图版手机短视频制作剪辑教程https://m.suning.com/wenda/0071602506/12438841136.html
13.2023年博物馆工作总结通过微信公众号等融媒体平台开展交大博物馆“展览预告”、“开幕现场”、“文博育人”、“馆藏探宝”、“传统文化活动宣传”、“中华传统节气宣传”等系列线上宣传共计116期,积累阅读量2万+。开展交大博物馆云上探宝系列活动。其中“高校寻宝——西安交通大学站”采用直播方式探秘隐藏在交大里的宝藏博物馆,通过西安发http://www.museum.xjtu.edu.cn/info/1015/2225.htm
14.博物馆概论3博物馆藏品在展示过程中作为展品,除了考虑保护以外,一般还要考虑陈列展示的效果和观众的舒适度等因素。因此藏品陈列展示中的环境控制与收藏时相比有其不同之处。 (一)陈列展示中的照明控制 对于展览中的照明设置,也要考虑多种因素。既要考虑藏品保护的需要,控制展品的照度、照明设备的显色性、热效应和紫外线比例等。https://www.jianshu.com/p/c706d4bad0d0
15.中国国家博物馆导览系统观众需求分析调研中我们发现博物馆导览APP普遍存在追求功能齐全,而部分功能观众实际使用率低的问题。例如,某博物馆的导览APP支持网上订票、展览资讯浏览、问卷调查、AR识别文物、展厅定位等多项功能,但像问卷调查功能因为在底边栏最后一栏的三级界面版块里,观众很少主动自愿填写。另外,因为导览软件体量庞大,使得一些功能在使用时经常卡顿https://www.depthlink.com/news_220&wd=&eqid=fe5870bf001ad0be00000002645a73a9
16.齐鲁文博讲堂丨陈浩《地方博物馆基本陈列的策划和相关问题的10月23日下午,浙江省博物馆原馆长、二级研究馆员陈浩先生在齐鲁文博讲堂主讲《地方博物馆基本陈列的策划和相关问题探讨》,山东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刘延常主持讲座。 陈浩先生的讲座共分为中国博物馆的现状、博物馆陈列与展览、区域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城市博物馆基本陈列、乡土博物馆基本陈列、地方博物馆基本陈列相关问题https://www.sdmuseum.com/art/2023/10/25/art_270338_10983.html
17.博物馆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参加了博物馆举办的“文物修复体验活动”,亲手尝试了简单的瓷器碎片粘合与修复过程,体会文物修复工作的精细与不易。 利用博物馆提供的多媒体导览设备,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走进”古代战场,体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历史之旅。 专家交流 有幸与博物馆的一位资深研究员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就博物馆藏品管理、展览策划等问题进行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shehuishijianbaogao/20220326084821_4921372.html
18.新博物馆学视野下物的诠释与建构随着科技馆和科学中心等新式博物馆的建立,人们对博物馆的收藏理念、展览技术产生了疑问,即博物馆的重点是关注收藏或展览还是观众?这一分歧引发人们的思考:介入到人与社会最为关切的文化问题的探讨才是博物馆关注的核心职能。由此,新博物馆运动应声而起,它摒弃了以物藏为展教传播的主导理念,更多地关注人的需求,倡导https://www.chinaclzl.com/jtzx_1/838.html
19.文旅融合背景下我国博物馆旅游发展的问题和对策摘要:“十四五”时期文旅融合发展成为必然趋势,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使两大产业不断壮大,互通互惠。博物馆旅游以文旅融合见长,集文化性、体验性于一体,越来越成为大众旅游的新宠。文章对我国博物馆旅游现状进行分析,阐明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探索博物馆在推动文旅融合方面新的发展路径,以满足游客的个性化、创新化需求。 http://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aspx?paperID=42173
20.博物馆调研报告(通用15篇)2、通过对河南博物馆的调研了解到了展览空间、大厅空间等的功能布局以及空间体验和防火疏散的要求布置等。 3、了解了历史文化对博物馆造型等的影响。 4、规范对博物馆设计的特殊要求。 博物馆调研报告 2 为了体现“以人为本,以实物地质资料为本,为社会服务”的设计理念,为把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建设成为“国内https://www.ruiwen.com/diaoyanbaogao/6786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