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为新时代我国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指明了方向。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收藏和展示场所,肩负着“让文物活起来”、教育引导大众以及传承文明的重要使命。博物馆文化创意(以下简称“文创”)产品开发是博物馆激发活力、履行责任和使命的重要途径。2016年《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下发后,博物馆文创蓬勃发展,特别是以故宫博物院为代表的一批依托世界文化遗产设置的公益二类博物馆成效斐然。据统计,2017年故宫博物院文创收入15亿元、门票8亿元,远超2018年国家财政拨款11.2亿元水平。2017年,故宫博物院文创15亿元的年营业额超过了1500多家A股上市公司的营收水平。但故宫博物院文创的红火真能代表当前博物馆文创的大势吗?其实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也面临压力大、瓶颈多的境况。特别是占国内博物馆数量83.7%的免费开放博物馆,它们从事的文创开发有诸多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
一、财政投入不足:免费开放博物馆发展的瓶颈
《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界定了博物馆的基本宗旨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向公众开放是其运行的基本形式。博物馆的非营利性体现出“社会效应至上”的运营目标,我国从2008年实施的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充分体现了上述宗旨和目标。博物馆免费开放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公共文化领域最大的惠民政策,对满足公众基本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低收入人群文化权利、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和维护基层博物馆平稳运行起了重要作用,影响深远。
二、政策助推力度大,文创发展收效小:免费开放博物馆文创的现状
我国助推博物馆文创的政策举措力度大、针对性较强,但经过十多年的推动,免费开放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开发却发展缓慢。据统计,2017年全国博物馆文创产品销售收入35.5亿元,文创产品销售利润8.3亿元。其中免费开放博物馆文创产品销售收入5.95亿元,文创产品销售利润1.53亿元。据此测算,2017年占我国博物馆83.7%的免费开放博物馆,其文创收入仅占全国博物馆文创收入的16.8%,文创产品销售利润仅占全国的18.4%,文创发展严重滞后。因此,未来提升免费开放博物馆文创发展水平是推进我国博物馆文创事业良性发展的重点,也是助推我国博物馆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和博物馆深化改革的关键。但如何激发免费开放博物馆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化解免费与部分非免费开放博物馆文创之间“冰火两重天”的现状?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应化解免费开放博物馆从事文创开发的观念困扰,提升其开发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三、免费开放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的观念困扰
(一)取向问题:免费开放博物馆从事文创产品开发是否等同于发展文化产业
许多博物馆从业人员和公众质疑“免费博物馆作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能否从事文创开发”。实际上,国家已颁布多项政策文件给予肯定支持。2016年以来,随着《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文物合理利用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公布全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名单的通知》等政策文件的颁布实施,博物馆文创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遗产“活起来”、中华文化“走出去”和提升大众文化消费的重要途径,博物馆文创已成为免费开放博物馆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本质上讲,问题争论的焦点不是免费开放博物馆是否能从事文创产品开发,而是免费博物馆能否从事文化产业。免费开放博物馆基本都是公益一类事业单位,2011年中央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不得从事经营性活动,而对于博物馆等事业单位为拓展博物馆宣传功能的必要的经营活动如何界定,却没有明确定位。从事文创产品开发是否就是经营性活动呢?经营性活动是以营利为目的、以商品或服务形式进入流通领域进行经营的活动。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并不符合“营利”和“进入流通领域”这两个特点:一是博物馆文创产品以继续拓展博物馆宣传教育为目的,有盈利,但非营利;二是文创产品开发属于博物馆内部工作,并非以博物馆本身为主体进入流通领域,不符合经营性活动的基本特点,因此免费开放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并不是经营性活动。从现有政策文件的规定和解读来看,免费开放博物馆从事文创产品开发有合法、合规的主体资格。
(三)评价标准问题:博物馆文创能否成为检验博物馆运营绩效的指标
在强力助推下,目前博物馆文创已遍地开花,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更应理性看待免费博物馆文创,防止过热现象。安来顺指出,“要防止不顾实际地把博物馆文创开发经济指标化,特别是把文创的经济指标作为博物馆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这会对博物馆的整体运作体系带来负面影响”。免费开放博物馆终究是一个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始终将博物馆保存、展示、宣传、教育的公益服务目的置于首位。若将博物馆文创单独立项量化考核,可能会在发展过热情况下将博物馆文创绩效考核与经济指标挂钩。特别是地方在落实《意见》精神时,在地方财政支持力度不足的情况下,容易直接或间接将博物馆文创与经济指标挂钩。如甘肃省《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实施意见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文创产品年产值在1亿元以上的创意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和企事业单位达到10家以上,文创产业产值在甘肃省文化产业产值中的比重达到30%左右的具体指标。为杜绝将博物馆文创经济指标化,弱化博物馆基本功能,安来顺也提出“地方政府不要给博物馆下达指标和任务”。
四、结语
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在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博物馆社会服务功能,以及促进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等方面成效显著。当前,由于国家财政对免费开放博物馆投入不足,免费开放博物馆需积极发展文创提升“造血”功能。但免费开放博物馆已习惯了多年来的“输血”模式,自身及全社会对博物馆文创也存在诸多观念困扰,严重影响博物馆文创的发展。当务之急是国家在政策层面出台更多、更具针对性的堵点疏解政策,同时应联合推进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与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政策之间的协调整合,结合当前博物馆深化改革的契机,进一步释放免费开放博物馆的活力,使免费开放博物馆轻装上阵,真正成为博物馆文创的积极推动与践行者。
作者简介:刘容(1975—),女,重庆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