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都市报数字报大通县:亮一路行促一方兴得万千心

初秋时节,漫步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一条条乡村公路犹如玉带环绕于青山绿水间,盏盏路灯整齐排列,座座房屋错落有致,项项产业生机盎然,张张笑脸灿烂绽放……条条“四好农村路”,成为老百姓的“民生路”“美丽路”“致富路”,让乡村因路而兴、因路而富、因路而美。

新路铺到了家门口

8月23日,望着前方冒出的热气,听着机器发出的轰鸣声,塔尔镇上半沟村的冶永福激动万分。“新路马上就要铺到家门口了。”越来越近的施工队,让冶永福期待不已。

这是大通县农村公路路面修复病害整治工程,工程包括东峡镇刘家庄村至塔尔镇奔康滩村公路、桥头镇下庙沟村岔口至上庙沟村公路,整治总里程19公里。“这是去年的工程,因半沟村实施水利工程,便将工程延迟到了今年。”项目施工负责人郑有忠说。

这几天,得知半沟村有了施工条件,郑有忠带着20多名工作人员、十几辆作业车赶赴村庄,抓紧施工修复道路,还群众一个安全、干净、整洁的出行环境。目前,半沟村的道路修复工程已经完工。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大通县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为落脚点,从“关键小事”入手,办好民生“头等大事”。去年以来,大通县交通运输局持续推进交通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先后实施完成多个公路改造、修复项目。

铺下的是路,通达的是富。大通县交通运输局项目办主任贺占财说,项目的实施完善了农村公路路网结构,有效带动了地方产业蓬勃发展。农村公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14个生态旅游村共计150公里的农村公路串起了4处旅游景区和123个农家院,2840名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修的是路暖的是心

大通县以“四好农村路”打通小康幸福路为目标,坚持“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相融合,稳步推进“建、管、养、运”重点任务,一批“畅、安、绿、美”的乡村高品质农村公路贯通四方。

走进桥头镇下庙沟村,一条彩色标线的柏油路映入眼帘,整洁又好看的道路让人瞬间心情愉悦。格桑花、菊花、向日葵……沿着公路向上庙沟村前行,两侧的鲜花竞相绽放,五彩斑斓的花儿迎风摇曳,像是在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这条路是去年修复的,是大通县为数不多的‘彩虹路’。”坐在上庙沟村村头和村民聊天的陈万福说,崭新的道路为村庄增添了不少“姿色”,也吸引了不少远道而来的游客。

下庙沟村和上庙沟村是通往大通县娘娘山景区的必经村庄。手绘文化墙、特色绿化带,每每经过村庄,一步一景的环境让人不舍离去。“家家户户都特别珍惜来之不易的环境,自发清扫卫生,还在自家门前种植了各种各样的鲜花。”看着绽放的鲜花,73岁的陈万福感慨万千。

陈万福说,从“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到“出门柏油路,抬脚上客车”,家门口的路变化太大了。修的是路,暖的是心。

6490盏路灯照亮回家路

大通县境内通车里程达2680.33公里,形成了“五纵三横两环”的公路路网主骨架,但农村公路安保设施不够完善,制约了农村公路安全保障水平的提升,给群众出行造成了不便。

宁张路是西宁市主城区通往大通县城的主要道路,当夜幕降临,道路两侧的太阳能路灯逐渐亮起,照亮了群众的归途。一盏盏路灯,犹如闪亮的星星,镶嵌在乡村的夜空。这得益于大通县普通省道及农村公路安防补短板工程。

去年11月,由大通县委县政府指导,大通县交通运输局为建设单位的项目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2270万元,涉及宁张公路在内的两条二级公路、六条三级公路,共计为200公里道路安装了路灯6490盏,路灯灯具均为一体化LED光源。

大通县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项目已基本完工,项目路段每隔30米就有一盏路灯,解决了12个乡镇67个村16.7万名群众集中反映的日常出行照明问题,为县内农村公路危险路段系上了“安全带”,给人民群众及车辆夜间出行加了“安全锁”。

“感谢政府更换了道路两旁的路灯。”孙栓存是大通人,也是一名货车司机,为了感谢政府的惠民举措,他特意手写了一封感谢信送到了交通运输部门。

一条路带富一方百姓

蜿蜒的柏油路,让沉睡的乡村焕发了生机,让曾经崎岖的山路变为坦途,更让大通县各乡村成为八方游客慕名打卡的生态旅游目的地。8月中旬,来自甘肃的李先生一家来到青海旅游,特意自驾到朔北藏族乡边麻沟村,享受大通乡村的惬意。

“我们提前预订了一个农家乐,老板给我们发了定位,按照导航直达目的地。”汽车刚驶入边麻沟村,整洁的道路加上特色的农家院落,让李先生觉得眼前一亮。

2015年,边麻沟村实施“边麻沟花海景区”项目,发展森林生态乡村旅游,引导和鼓励村民发展农家乐、乡村民宿、农家种植养殖业,打造了一方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大型乡村旅游综合体。

“家门口的路修得越来越好,农家乐游客爆满,为了让游客有更好的体验,我在家门口设置了停车位,一年仅靠农家乐就赚了不少钱。”边麻沟村一农家乐老板说。

截至目前,边麻沟村集体收入累计达450万元,家家吃上了旅游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2000元到如今的1.6万余元,真正实现了“建一条道路,塑一道景观,兴一带产业,美一片乡村,富一方百姓”的美好愿景。

2019年,大通县成功创建全国“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去年9月,“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复审顺利通过。目前,大通县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经常性养护率县道达100%,县、乡、村道路优良中路率达83%。纵横交错的路畅通了乡村“血脉”,催生了乡村面貌蝶变,条条道路成为大通县的产业路、致富路、振兴路,让群众搭上了致富快车。

THE END
1.古田惠企政策信息统一发布平台农村公路要建好,也要管好、护好、运营好。 “以‘管好’为手段,加快建立规范高效的农村公路治理体系。”李扬表示,我国进一步提高治理管理效能,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以此来推动持续完善农村公路的治理体系。 以“护好”为保障,加快健全适用多元的农村公路管养机制。李扬表示,十年来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率提升了http://gutian.ndzqztc.com/zcy/policy/policy/detail.html?id=16266
2.基本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澎湃号·媒体今年已完成建设改造农村公路201.696公里,占任务的136%;完成危桥改造15座,占任务的100%;完成投资2.007亿元,占任务的161%……12月6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好农村路”建设有关情况。 据介绍,市交通运输局将农村公路与区域发展规划深度融合,科学谋划“四好农村路”建设,全力推进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570539
3.公路养护人员村道抵田连户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以“管好”为手段,加快建立规范高效的农村公路治理体系,农村公路“路长制”全面推行;以“护好”为保障,加快健全适用多元的农村公路管养体制,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率提升超过10个百分点;以“运营好”为目的,加快完善便利均衡的农村交通运输服务体系,有力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https://www.jtzyzg.org.cn/LTPU/LEAP/glyh/html/newsDetail.html?newsid=ae4a291e7e574dd5be7f39bd558e92aa
4.道路更漂亮更好走了!滨城区路域环境问题整改完成率达93%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 滨城区农村公路1691.677公里,其中:县道68.761公里,乡道241.777公里,村道1319.266公里,专用公路61.873公里;全区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县乡道三级路达到44.13%,农村公路中等路以上比例90.66%,建制村客车通达率达到100%。 截至目前,农村公路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路网延伸通达工程施工图设计完成15.1https://m.binzhouw.com/detail/414590
5.北京市乡村公路大修1600公里高颜值网红路带火民宿农家乐——中国北京市乡村公路列养率达100% 截至目前,北京市乡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3125公里,占全市公路总里程的59%,其中沥青路面8576公里,水泥路面4549公里。 北京近年来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与脱低增收、特色旅游有机结合,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发展。自2018年以来三年间,北京市乡村公路完成大修1600公里,所有乡村公路实现经常性养护,所有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tour.youth.cn/xw/202012/t20201209_12610629.htm
6.全省农村公路网将达13.1万公里建制村年底全部通车加强农村公路法制和执法机构能力建设,规范执法行为,健全完善农村公路管理法规,各地爱路护路的乡规民约、村规民约制定率达到100%。将养护生产经费和管理机构经费纳入一般财政预算,作为“有路必养”的重要考核指标,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优、良、中等路的比例不低于75%,路面技术状况指数逐年上升。加快农村客运发展,https://yuqing.dbw.cn/system/2017/03/22/001184569.shtml
7.事关“四好农村路”!交通运输部部长最新发声持续“护好”农村公路,有路必养的管养机制加快健全。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部出台实施方案,在167个单位开展试点工作。累计实施农村公路危桥改造5.8万座、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23万公里、修复性养护工程213.6万公里。截至2023年底,全国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优良中等路率由2013年底https://www.gzstv.com/a/9e2791b1d63c435287552ba91ef8bbb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