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热”持续升温多元化创新激发文化消费活力文博新浪财经

面对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各大博物馆积极探索新形式,通过创新布展方式、丰富文创产品以及采用数字技术,将“博物馆体验”深入日常生活,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形式创新让博物馆文创“活”起来

随着博物馆展览内容与形式的不断创新,文创产品正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将历史元素转化为观众喜爱的消费品,成为文化遗产与现代消费者之间的重要桥梁。

记者了解到,今年7月,中国国家博物馆以“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为设计灵感推出的“凤冠冰箱贴”迅速成为现象级“爆款”。这款冰箱贴木制款售价46元、金属款售价78元,每日限量发售,经常在开馆后一小时内便售罄,被赞“一冠难求”。9月,国博又推出“AR金属凤冠冰箱贴”掀起新一轮抢购热潮,上市首日2小时内售出2300件。截至11月27日,两款冰箱贴累计销售已经超过53万件,成为国博近20年来的“销售冠军”。

“没有围城的博物馆”融入日常生活

“文博热”不仅体现在文化展览和文创产品的火爆,也在城市生活场景中延续并焕发新意。

记者从12月4日的“中国·潘家园新年文化消费季”活动中了解到,北京潘家园正在打造一片传统文化示范街区。该区域总面积达2.59万平方米,从东三环南路延伸至华威桥,覆盖潘家园旧货市场、北京古玩城、天雅古玩城等多个文化节点。公共空间均融入了文化符号,宛如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据潘家园街道工委负责人介绍,这片街区以中国经典文物“红山玉龙”为设计灵感,旨在让市民和游客在城市漫步中感受到历史与文化的深刻联结。“通过开放式设计,以‘穿越时空的博物馆’为理念,希望让传统文化更加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打造可逛、可赏、可触摸的文化街区。未来街区还将加入更多互动形式,激发市民和游客深度参与文化体验的热情。”该负责人说。

记者在潘家园新年文化消费季活动现场看到,不少消费者表现出对“沉浸式”文化体验的浓厚兴趣。一位带孩子参观的家长表示:“希望这里不仅是游览场所,更能成为一个将文化融入生活的开放式课堂,让孩子能在这里接触到更多书本外的知识。”

解锁更多“文博热”新形态

从展览形式的突破到文创产品的创新,再到文化空间的打造,文博产业正通过多样化的方式焕发新的活力,既满足了公众对文化消费的多元需求,也为城市生活注入了独特的文化氛围。

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娄玮表示,近年来,故宫博物院以“跨界破圈”为关键词,通过联名合作、数字化技术等创新形式成功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参观浏览。上海博物馆则探索出一条独特的文化体验与消费融合之路,通过推出“上博号”古埃及主题游船、“博物馆奇喵夜”等创意活动,4个月内吸引超百万人次观展,文创销售额更是突破1.5亿元。

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李明认为,“文博热”的背后是全社会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不断提升。博物馆正在从单一的展示功能向多维度的文化体验平台转型,这种变革不仅提升了文博行业的经济价值,也强化了其社会教育意义。

在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看来,当代博物馆已展现出“澎湃的文化力量”。“博物馆不仅是文化遗产的守护者,也是文化体验的创造者。我们希望通过‘打开方式’的多样化,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让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的交流更加深刻。”他说。

业内人士指出,文博产业的持续创新,正在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为文化消费带来了无限可能。在年轻群体的推动下,“文博热”以新的形式激发了公众对历史与未来的探索热情。

THE END
1.AI“活化”文物不要只停在表面信息化网络上,人们对于AI让文物“活”起来的尝试反响热烈。有网友表示,这种传统文化和科技的结合激发了他们对历史的兴趣,让文物显得更加活泼可爱。也有观众对这种新颖的展示方式表示好奇和赞赏,认为打破了博物馆严肃沉闷的形象,让年轻人也能感受到文物的魅力。 AI技术在文物活化利用中的应用,无疑是博物馆领域的一大创新。它https://www.tjcac.gov.cn/xxh/202412/t20241209_6801180.html
2.网络中国节·春节黑龙江省博物馆春节活动多市民可通过冰城+春节临近,黑龙江省博物馆(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春节活动也拉开大幕。其间包括两馆区线上的“大展宏‘兔’——癸卯年生肖文物图片联展”、“相约龙博”系列科普视频、“国学新说”传统文化讲堂、馆藏精品文物数字化成果展示等不间断推送。为了丰富广大市民节日中的文化生活,市民除了在展馆公众号、官网了解、观看相关内容外https://www.my399.com/p/179729.html
3.徐州博物馆推出网上看展览赏文物和听故事线上服务项目同时,徐州博物馆与徐州广播电台联合打造的《徐州宝藏》节目在喜马拉雅、阿基米德、蜻蜓FM以及徐州博物馆官网、微信平台,徐州广播电台开吧等平台全面上线,该节目讲述了徐州博物馆精品文物背后的精美故事,公众可以在线收听。 防疫期间,徐州博物馆网站、微信等线上平台还将定期发布博物馆线上课堂、中央电视台《国宝发现》栏目https://www.xzmuseum.com/news_show.aspx?id=5306
4.化工学院:组织党员线上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为重温历史缅怀先烈,进一步追忆革命历史,了解党的辉煌业绩,深情缅怀革命先烈丰功伟绩,深切感悟红色经典的时代内涵,11月24日化工学院应用化学系学生党支部开展以“线上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为主题的党日活动。 线上参观学习过程中,学员们通过网络参观博物馆,仔细观看了馆内的展品,认真聆听了线上解。 https://hsx.chzu.edu.cn/2021/1125/c13652a245414/page.htm
5.新闻湖南博物院教育线上课程入选全国文博网络学院课程库由湖南博物院(原湖南省博物馆)推荐的湖南博物院教育中心讲授的“好好学习”文博系列课程之“阅读湖湘 红色之旅”线上课程、“汉风文化进校园”系列课程,通过2021年国家文物局文博精品共享课程征集审核,入选全国文博网络学院课程库。 “好好学习”文博系列课程之 https://www.hnmuseum.com/zh-hans/node/9861
6.宅家无聊?南通博物馆邀您“云看展”今天,全市23座备案博物馆提供了5大类105条数字资源,涵盖线上展览50个、线上文物赏析872件、电视电台节目24集、微信小程序1个、网络课程410节。现予发布,以飨观众。 南通博物馆数字资源网址链接 一、云看展 (一)南通博物苑。 1.基本陈列《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驱--张謇》 https://www.ntjoy.com/html/tuijian/2020/0206/173207.shtml
7.“云展览”带你走近文明现场“互联网+文博”潜力无限今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打断了“博物馆里过大年”的文化风尚。为了满足公众文化需求,全国各地博物馆纷纷推出线上展览、网络课程、互动小程序等,为大家带来丰富多彩的体验。 故宫博物院发布《“云游”故宫指南》,涵盖“全景故宫”“V故宫”“数字文物库”“故宫名画记”“数字多宝阁”“故宫展览APP”等多款应用,让观https://m.yunnan.cn/system/2020/12/29/031205917.shtml
8.2024四川大学博物馆“创想博物馆”文创大赛孵化出的作品将进入博物馆文创产品采购资源库并获专题宣推。 参赛方式 1、大赛赛程 赛道一、二共分初赛、决赛两环节。初赛拟于5月在线上举行,决赛拟于6月在四川大学博物馆线下举办(外地团队可通过网络连线参加作品展示和答辩)。初赛阶段各赛道排名前12的团队入围决赛。 https://www.cnyisai.com/141682.html
9.构筑网上网下同心圆织密线上线下平安网澎湃号·政务构筑网上网下同心圆,织密线上线下平安网。为进一步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增强全民网络安全意识,9月12日,山东省公安厅会同济南市公安局在山东博物馆举办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法治主题日”活动。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厅长董晓飞出席活动并讲话。 随着网络空间的延伸拓展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迭代,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加速向以互联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731114
10.中国科普博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就是基于有线电视网络上的高速互联网接入业务。众所周知,现今在我国比较流行的接入互联网的方式是通过Modem或是ISDN接入,接入速率最高也就达到128K,而基于有线电视的线缆调制解调器(Cable Modem)接入方式可以达到下行8M、上行2M的高速率接入(而且在网络支持的情况下,如在局端有视频点播服务器和IPhttp://www.kepu.net.cn/vmuseum/technology/telecom/network/net790.html
11.东方网值华东师大校庆73周年之际,华东师大博物馆特举办“秦汉止水——中国古代铜镜展”。展览时间为2024年10月15日—11月15日,每日8:30-11:30、13:30-16:30,周六、日和法定节假日闭馆。 10-16 07:40 上海今天气温20℃-24℃,阴到多云有时有阵雨 今天上海阴到多云有时有阵雨,东北风3-4级,全天气温在20℃-24℃https://sh.eastday.com/?batch=5bc4f997-b8d4-40df-9954-908569a16bb7
12.虚拟展厅线上虚拟博物馆vr虚拟现实红色展馆建设【不熄灯的博物馆】深层互联运用前沿VR技术,打造高端VR虚拟展厅与线上虚拟博物馆,呈现沉浸式体验。做一个线上虚拟展馆多少钱?无论是VR展厅、VR博物馆,还是3d虚拟展厅、线上虚拟展馆、虚拟校史馆等的设计与搭建,均可量身定制。https://www.depthlink.com/xunizhanting/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