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设计
一、文物展览陈列设计概述
二、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设计思路
(一)明确文物陈列展览主题
博物馆在文物陈列展览前需明确对应的设计思路以及陈列主题,其后再组织摆置相应的文物。主题是文物展览的基础与核心思想,也是文物陈列的灵魂与精髓。在策展时,可选用以下数种展览主题来设计对应的文物展覽。
1.按照历史脉络进行陈列展览
大多数文物历史久远,因此可按照其历史分期进行具体的展览工作,以此明确展览的主题思想,再据此设计文物陈列展览。该展览主线可按照历史断代史、通史、特定历史范畴进行,也可按地域性的历史进行排列。一些历史类博物馆举办的文物陈列展览,多以专题历史的方式陈列,如鸦片战争历史陈列、陶瓷历史陈列、科技历史陈列等。
河南博物院就是根据文物鲜明的历史脉络来设计历史文物展览的。如代表原始社会的“文明曙光”展厅、代表夏商周时期的“三代辉煌”展厅、代表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兼容并蓄”展厅、代表隋唐盛世的“盛世荣华”展厅、代表宋金元时期的“余光明媚”展厅等。这些主题分类使观众能够按照历史轨迹来欣赏中原文物的灿烂发展历程[2]。
2.按照文物特征进行陈列展览
文物是博物馆展览陈列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博物馆的灵魂所在,以此来设计陈列时,可按照艺术材质与特色、文物年代、文物特征等明确陈列主题,这也是博物馆设计文物陈列的重要途径之一。应用特定系列的文物作为展览陈列的核心与主题,可使观众按照系列的顺序依次观展,系统观赏各类型文物的独特之美。
以河南博物院的“中原楚国青铜艺术”主题陈列为例,此次展览以周成王时期楚国的各项青铜艺术为主要展品,包括食器(“王子午”鼎、环耳素面敦、镂孔龙纹铜俎)、酒器(方壶、圆壶、尊缶及盉)、水器(盛水器鉴、浴缶、承水器盘和注水器匜)、乐器(“王孙浩”编钟、“化阝子受”编钟、乐器支架“神兽”)、兵器、车器、杂器(“王孙诰”戈、龙纹器座)等。丰富多彩的楚国青铜艺术,使民众在观展后,对该时期的饮食、祭祀、音乐、战争等都有了基本的认识,极大程度满足了人们对楚文化的好奇心,带给观众独特的体验。
3.以文化内涵为主线进行陈列展览
以河南博物院为例,其藏品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馆藏17多万件文物多来自新郑、辉县、三门峡、浙川、开封、安阳、洛阳、商丘等地的考古发现,凸显出中原地域的文化与历史。因此在进行陈列展览设计时,除了重视文物本身的考古价值外,还应注重其蕴含的地域性文化特色,以文物传达出的不同历史信息构思具体的展览主题。陈列展览设计人员在设计展览内容时,应对文物所具有的潜在文化内涵进行深度挖掘,再以此升华展览主题,引导观众将目光集中在主厅展览设计的主题上,以序厅先声夺人,引领整体展览陈列的主体思想。
2012年,河南博物院以文化内涵为主线进行了主题为“华夏文明之源—河南文物珍宝展”的文物陈列展览,该展以华夏文明之源为主旨,汇集河南各种精品文物,在日本东京、奈良、九州3个博物馆进行巡回展出,分为“宗教与艺术”“匠作技艺”“帝国形成”3个部分,从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展示了华夏文明的起源及其多元化发展历程,彰显华夏祖先在河南这片土地上取得的伟大成就[3]。
(三)注重文物与辅助展品的组合
文物展览品的各种组合是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基本要素,在采用该种方式进行展览时,需要策展人员以最为恰当的方式来排列文物及其辅助展品,以适宜的方式调整二者的组合摆放。在组合过程中,策展人员应有意识地避免各种机械式组合,以科学、合理的方式构成文物与辅助展品间的融洽组合。
下文以文物铜镜的陈列展览设计为例,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论述其与辅助展品的设计思路。
1.传统的程式化组合
2.情景式陈列组合
情景式陈列组合是当前博物馆展览中一种较为先进的陈列展览方式,其与传统的程式化展览方式有着本质的不同,其具体应用模式示例如下:在馆藏藏品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一面铜镜,展示其具体的映照功能,让观众能够了解其用途,并在其镜纽上系上绳带,以此来展示镜纽的作用,然后再以该面镜子为主题,设计一个简单的情景剧,使观众在观看情景剧的过程中,逐渐了解铜镜的发展史及其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主要特征,拉近观众与展览文物间的时空距离,给观众更好的观感与体验。这种情景式陈列组合主要适用于单一展览品或者专题展览。
(四)改革陈列展览形式
信息产业的发展使各个行业的工作形式及其发展方向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博物馆要适应当前的发展趋势,应当有意识地运用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与信息设备。如可充分利用二维码、互联网、360°全景技术、虚拟展厅等信息化技术,使线上网络展览与实地展馆相联动,加速文物陈列展览的数字化进程,具体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文物陈列展览可视化
2.智能导览提升观众观展体验
建设智能导览系统,该系统以不同的功能满足各类观众的多层次需求,使观众能够充分了解河南博物院的特色,在交互式的导览中得到立体式、全方位、多角度的“沉浸式”参观体验,并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动画、视频等方式提升观众的多感官环绕体验[5]。
(五)以观众为中心提供对应的文物陈列展览服务
“以观众为中心”是河南博物院的办馆宗旨,基于当前观众的广泛需求,可为观众配备更多的活动空间,开辟对应的教育服务空间以及观众休闲空间等,满足观众参观学习、休闲娱乐等多元、多层次的文化需求。此外,院方在设计时还应针对老人、残疾人、学前儿童等进行人性化设计,一方面可以降低展厅地面坡度,便利特殊人群行动;另一方面可以配备专业的服务人员,为其提供一对一的服务,解决其在游览期间的各项问题,使其能够获得与普通观众同样的观展体验,贯彻博物馆的服务理念与办馆宗旨。
三、结语
综上所述,探索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的设计思路,明确博物馆的具体状况以及发展方向,把握当前民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具体需求,以此为基础来进行对应的文物陈列展览设计工作,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人群对文物展览的不同需求,从而实现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设计优秀的陈列展览,需要策展人员不断地汲取灵感,改革文物展览方式,在维持优良展览风格的同时,学习各种先进的文物展览方式,不断带给观众新的观感与体验。
作者简介
王蓓,女,汉族,经济师,本科,研究方向为文博研究。
参考文献
[1]黎也淮.浅谈纪念类博物馆陈列展览如何走出“千馆一面”的困局[J].文物世界,2015(6):61-64.
[2]申琳琳.博物馆陈列展览吸引力提升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24):247-248.
[3]黄珊珊.关于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陈列展览的几点思考[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8):75-77.
[5]余艳雯.浅谈历史类博物館陈列展览的内容设计[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19):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