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新起点,庄严宣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奋进新时代、创造新辉煌的历史自觉和历史使命、政治自觉和政治抱负、时代自觉和时代担当。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明确宣示党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对团结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奋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新时代展现新气象,新征程要有新作为。本报特开设“奋进新时代铸就新辉煌·访谈”栏目,邀请美术机构负责人从新时代美术工作者和机构负责人的角度出发,畅谈在新征程上将以怎样的姿态和举措“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本期推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访谈。
2007年开始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至2012年竣工
中国美术报:请您谈谈在听取了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后有什么样的感受?这对您的工作有什么样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我们此后的工作要进一步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以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己任,不断创作和输出高质量文化产品,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充分发挥文化赋能作用,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力量。
中国美术报:2012年11月2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率领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书记处书记到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时,首次提出并阐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的提出,贯通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中国梦”成为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一面精神旗帜。请您简要谈谈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十年间是如何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中国梦”的?
王春法:“复兴之路”基本陈列自2011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以来,累计接待观众数千万人次,观众留言数十万人次。“让我们珍惜、珍视这些过程中的曲折和点滴,为了让明天更加美好而努力奋斗!”“誓将伟业承接远,再看华夏复兴时。”观众的留言情感真挚、催人奋进,更强有力地表明“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是全中国人民的梦,也是我们中国国家博物馆每个员工的梦。自2012年起,中国国家博物馆每年都会举办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学术研究、主题展览、宣讲社教等活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重温“中国梦”,激发全馆职工的学习工作积极性。今年的11月29日,时值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十周年,中国国家博物馆还特意举办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专题研讨会,职工代表结合本职工作,分别从人才建设、藏品保管、展览展示、基本陈列改陈、社会教育、安全保卫等方面作交流发言。
“中国梦”时代内涵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充分认识文化的力量,增强文化自信。党的十九大报告就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博物馆作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大力发展博物馆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观众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
长期以来,中国国家博物馆一直坚持呈现5000多年中华文明发展的整体历史,展示多元一体、大一统的传统文化形象。举办的各种展览,都努力把传统与现代、中央与地方、支流与主流、历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均衡、充分地呈现出来。无论是气势恢宏的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复兴之路基本陈列,还是形式多样的重大主题展览、经典文物展览、经典美术展览等临时展览,无不贯穿着这种理念。目前“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近1600幅国宝级艺术品汇聚一处,生动讲述了中国绘画史发展的文化脉络与精神传承,呈现着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演变,向观众展示着华夏文明的独有魅力与强大自信,让我们得以在历史长河与时代律动中,感受生生不息的中华文脉。
中国国家博物馆“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现场
中国国家博物馆工作团队在巴黎高等美术学院挑选展品
2019年底,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观看“中国古代书画展”
“片羽重辉——国家博物馆文保成果展”金石传拓互动体验
国博百年考古代表性著作
王春法:今年5月初,孙机等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十位老专家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工作学习情况。7月8日,我们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深情表达了对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关心支持以及对中国国家博物馆同志们的诚挚问候,充分肯定了中国国家博物馆近年来的发展成就,对新时代国家博物馆担负的使命任务提出明确要求,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国家博物馆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
观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观看月球样品001号
观众在参观“复兴之路·新时代部分”基本陈列
目前,中国国家博物馆拥有自史前至当代的143万余件藏品,其中一级文物6000余件,涵盖了能够实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各类代表物证,能够完整呈现5000多年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其中也不乏“月球样品”等近年征集的当代实物,这主要得益于近年来中国国家博物馆加强了国史文物征集工作,以“为明天而收藏”的理念,逐步建立起反映当代中国发展历程的体系化馆藏。与此同时,我们一贯重视文物保护工作,坚决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方针,监测与修复并重。
近年来,中国国家博物馆不断构建特色展览体系,加强策展能力建设,发掘文物内涵、增加展览多样性,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基本陈列为基础、专题展览为骨干、临时展览为支撑的立体化展览体系。此外,还按照“不求所藏,但求所展,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工作理念,陆续与四川、山东、河北、甘肃、新疆、湖南、陕西、山西、福建、广东、辽宁等省区的文博、文化、考古、科研单位合作举办临时展览,突出展示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特点。如今,观众来中国国家博物馆不仅能看到经典馆藏的国之重器、国之瑰宝,而且还能看到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全国各地的精品文物、最新考古成果、经典美术作品、当代工美精品、最新科技成就以及精彩纷呈的国际交流展。
2019年国博首开博物馆夜场
2019年7月28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启了第一次暑假延时开放,观众在夏夜的晚风中漫步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宁静的展厅内品读文物,跟随金牌讲解员漫游历史长河,夜场“首秀”深得观众喜爱。与其他多数博物馆延时开放不同的是,延时期间服务规模、服务质量保持与白天一致,观展体验明显提升。全年共开设夜场17次,接待观众达47434人次。
国博APP上的“古代中国”儿童版语音导览
“手拉手:我们与你同在”全球博物馆珍藏展示在线接力活动“云”上开启
国博便民举措——直饮水周子杰/摄
“进门不用排长队,逛累了有地方坐,渴了有地方饮水,饿了有地方吃饭,老人、儿童和哺乳期女性也有了相应的便利设施,畅快参观的同时享受暖心服务。”这是近年来中国国家博物馆“铁粉”的真切感受。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国家的博物馆,也是人民的博物馆,理应在收藏展示方面坚持最高标准、体现国家高度,也理应在观众服务方面坚持最高标准、体现人文温度。
中国美术报: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能够充分反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代表性物证的专业机构,是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和文化客厅。您刚刚在采访中也多次强调,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国家博物馆将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认真落实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切实发挥博物馆作为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重要场所的作用。那么在未来,中国国家博物馆将会开展哪些具体工作?在哪些领域持续发力?
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中学生博物之旅·古代中国》研学丛书
二是深入研究、挖掘、阐释文物价值内涵。通过学术研究构建起中华文化的物化表达体系,达到以物证史、以物说史、以史明理的目的。通过扎实细致的学术研究,把文物中蕴含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技价值、审美价值和时代价值充分挖掘出来、准确阐释出来。
三是创新展览展示方式。发挥好博物馆的大学校作用,博物馆要与立德树人结合起来,教育引导青少年守住传统文化根脉,在传承中创新,充分展现博物馆的力量。创新展陈方式,举办更多体现中国风、红色调、年轻态的展览,吸引更多青少年走进博物馆,亲近历史、浸润心灵,自觉做革命文化的传承者、做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不断推动中华文明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让更多文物活起来,将数字信息技术合理融入到传统展览设计中,让文物从静态转为动态,进行场景还原,增强展览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增加观感体验。
中国国家博物馆赤壁赋中秋月饼礼盒
2018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第一届金砖国家博物馆联盟大会暨学术论坛”嘉宾合影
五是积极推进文明交流互鉴。积极承担国际责任,提升国际影响力,策划精品展览,彰显中国魅力。配合国家重大外交战略,积极贯彻落实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加大考古、文物保护、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国际学术交流和人员互动力度,推动濒危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基金等国际交流项目,通过主办全球博物馆珍藏展示在线接力、全球博物馆馆长论坛和专题学术研讨等活动,促进对彼此文化文明的理解、欣赏和借鉴,用实际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们中国国家博物馆人将以“择一事,终一生”的使命担当,用心、用力做好收藏、研究、展示、对外交流等各方面工作,聚力构建彰显民族发展历程、记录民族复兴伟业的历史长廊,建设展现中华文明永恒魅力和时代价值的文化殿堂,培植激励人民坚定信心、团结奋斗的精神家园。对内做领军人才、对外当文化使者,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推动塑造可信、可敬、可爱的中国形象,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璀璨恢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