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厚重历史展现璀璨文明

冬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中国国家博物馆游人如织。走进这座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一件件精美藏品、一段段珍贵记忆、一个个动人故事,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精神、文化,饱含着生生不息的力量。

国家博物馆平均每天接待观众2万余人。“来国博,看中国,读世界”,已经成为越来越多观众的文化选择,并从中获取丰厚的文化营养。

淡季不淡、旺季更旺、常展常新

骆驼背上玩乐队、2000多年前的原始“冰箱”穿越时空、霸气与可爱并存的远古“萌”禽……“来国博,这些文物千万别错过!”在社交媒体平台搜索关键词,呈现着各类“古代中国”基本陈列的观展“攻略”。

看见古人的智慧与生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展出文物2026件,其中包括一级文物521件。在“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参观,一眼千年。

红山文化玉龙、四羊方尊、绿釉鸱吻、马头鹿角形金步摇、霁青釉金彩海晏河清尊……一件件历史宝藏吸引众多观众驻足观赏。

一名观众留言:“隔着玻璃展柜,我和时空对望,想象每一个物件发生过的故事,有种奇妙的‘穿越感’。”

一器一物,浓缩文化。文物是文化的载体,也是历史的重要见证。

国博中央大厅里,许多观众正在排队等待合影留念。走进“风展红旗如画——馆藏红色经典文物展”,中国共产党党旗、搭乘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飞行到南极点上空展示的国旗……一抹抹鲜艳的中国红,伴着扣人心弦的故事,吸引参观者驻足。

“美的多元——古希腊的艺术与生活”展览展出了来自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馆藏的陶器、青铜器、金银器、雕塑等279件(套)珍品。“展览以‘美’为主题,展开一幅关于古希腊的生动美学图卷,让每名观众在观展中思考与‘美’的联系。”国家博物馆国际联络部主任、中方策展人朱晓云介绍。

基本陈列常展常新、专题展览丰富多彩、临时展览精彩纷呈、国际展览陆续展出……截至11月28日,今年已有630多万人次观众走进国博看展。淡季不淡、旺季更旺,国家博物馆承载厚重历史,展现璀璨文明,将无数珍藏的故事娓娓道来。

典藏珍品,讲好文物故事

国家博物馆现有藏品143万余件(套),涵盖古代文物、近现当代文物、艺术品等多种门类,藏品体系系统完整、材质形态多样,充分展现和见证了中华5000多年文明的绵延与辉煌。

为了做好馆藏文物保护工作,一支50余人的“文物医生”队伍,检测、研究、保护、修复……日复一日地对国博馆藏文物进行着细致工作,他们对着文物“望闻问切”,悉心守护着中华文明。

1963年,陕西出土的一个灰陶瓮中,一尊西汉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被人们发现。数千年深藏地下,犀尊早已沧桑斑驳、遍身锈蚀。60年后,国家博物馆“数说犀尊”智慧展览上,大幅面X射线荧光成像、X射线探伤……在多种现代无损分析手段的支持下,犀尊周身遍布的纹饰得以重见天日,熠熠生辉。

有网友在线上留言:“来到国博,揭开历史的面纱,看几千年华夏文明生生不息……”

为一件文物办一场展,利用数字技术做文物活化,带领观众挖掘文物斑驳外表下隐藏的价值,一个个展览照见了一群博物馆人的初心和用心。

“课本上的文物来到了我面前,仿佛和我对话,讲述着文明的故事。”在“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展厅,北京市顺义区第八中学初二学生代梓程拿着一本《中学生博物之旅·古代中国》,正比对着课本和文物,细细琢磨。当被问到印象最深的一件文物时,他思索了半刻真诚地说:“是后母戊鼎,它的花纹精美,形体巨大,看起来特别庄重。通过这件文物,我感受到了古时人们的匠心、审美和技术成就。”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国家博物馆持续开展社会教育活动。国家博物馆面向中小学生设计开发20门课程,为中学生提供“古代中国”研学教育服务1034场次。

国家博物馆围绕各类展览推出49个讲解专题,截至2024年10月31日,累计完成公益讲解6175场次,累计服务观众约35万人次;围绕“大思政课”建设,拓展馆校合作的内容与范围;打造巡展品牌,在11个省份及海外开启巡展……

一座博物馆汇聚的力量,不仅来自典藏珍品,还源于每一位研究者、“文物医生”、策展人、讲解员和千千万万普通观众。专注与热爱,让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愈发彰显。

让更多人走进国博、爱上国博

最近,国家博物馆的文创产品——以明孝端皇后凤冠为灵感设计的原创冰箱贴,引发抢购热潮,屡屡登上热搜。

早上刚刚开馆,国博大厅“凤冠冰箱贴”购买点便排起了长龙。国家博物馆经营开发部副主任廖飞介绍,每天在馆内销售的冰箱贴共3500件,其中木质冰箱贴1500件,金属冰箱贴2000件。

手工贴上6颗珠子,挂上2个坠珠,两边各加一个“活动”帽翅,一个冰箱贴的制作,凝聚着匠心和传统文化之美。据统计,截至11月27日,两款冰箱贴共计销售超53万件,成为国博近20年来当之无愧的“销冠”。

万福绵长、金玉满堂、龙腾四海、海晏河清等13款国博特色拉花咖啡;冰箱贴、饰品等“美的多元”展览文创;笔记本、化妆镜、徽章、毛绒玩具、马面裙、雪糕……今年以来,国家博物馆累计推出各类文创产品200余款,涉及350余个品类,让观众在参观展览之余,还能“把博物馆带回家”。

据统计,一年来,来国家博物馆看展的35岁以下观众占比过半,达到62.09%。为什么越来越多观众特别是年轻人,愿意走进博物馆?

国博的观众留言簿给出了答案。一名观众在参观后写道:“一国之博物馆,让一代又一代国人了解历史。”几名年轻观众在看过“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后,不约而同地先后写下“我爱中国”“我也爱中国”“我非常爱中国”。

“‘文博热’下,观众对博物馆的热情,对在博物馆里了解中华文明、学习历史文化艺术知识的需求,是爆发式的增长。”国家博物馆社会教育部副主任王溪说。

THE END
1.在国博读懂文化中国:当2026件古代文物化作一部“立体史书”国家博物馆的“古代中国”基本陈列是世界上唯一系统展示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灿烂文明的展览,也是国家博物馆中最受观众欢迎的展览。展览共展出文物2026件,其中包括一级文物521件,它们化作一部立体的历史书,凝结于跨越时空的文物之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时间仿佛凝固在一件件横跨千年的文物之中,这些承载着古代中国智慧的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558210
2.国家博物馆持续推出精品展览,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承载厚重据统计,一年来,来国家博物馆看展的35岁以下观众占比过半,达到62.09%。为什么越来越多观众特别是年轻人,愿意走进博物馆? 国博的观众留言簿给出了答案。一名观众在参观后写道:“一国之博物馆,让一代又一代国人了解历史。”几名年轻观众在看过“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后,不约而同地先后写下“我爱中国”“我也爱中国https://www.ptxw.com/lypd/cxb/202412/t20241209_492566.htm
3.音乐学院师生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展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4月21日下午,音乐学院“第一班主任”陈谦、专任班主任姚海婧带领2022级舞蹈师范班34名青年学生到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展。 通过参观,师生们一起回顾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的艰难探索,追溯中国共产https://news.cnu.edu.cn/xysx/xwzh/1c2b737e19764a1eba8ec06ea25c6d85.htm
4.国家博物馆持续推出精品展览,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承载厚重据统计,一年来,来国家博物馆看展的35岁以下观众占比过半,达到62.09%。为什么越来越多观众特别是年轻人,愿意走进博物馆? 国博的观众留言簿给出了答案。一名观众在参观后写道:“一国之博物馆,让一代又一代国人了解历史。”几名年轻观众在看过“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后,不约而同地先后写下“我爱中国”“我也爱中国https://www.chnmuseum.cn/zx/gbxw/202412/t20241208_270691.shtml
5.2024中国国家博物馆旅游攻略之复兴之路复兴之路图文介绍复兴之路介绍:《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展位于北馆展厅,主要回顾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 景区介绍 旅游攻略 怎么去 门票 服务 天气 分享 景区简介: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https://www.meet99.com/jingdian-NationalMuseumofChina-56662
6.北京地区博物馆提升展览水平分析报告同时,博物馆陈列与展览还承载着更多的文化内涵。例如,2012年11月29日,党的十八大闭幕之后不久,中共中央***就率领中央政治局常委到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基本陈列《复兴之路》,并首次系统阐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说明,以中国国家博物馆为龙头的各类博物馆,有资源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https://www.docin.com/p-2708626580.html
7.国家宝藏——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1)建议提前网上或短信预定门票,因为领票之后还有更长的队要排。一定要提前预约,关注公众号,从北门西侧进入,超级快,不用排队。场馆很大,仅古代中国陈列和复兴之路基本陈列需要半天时间,下午2点30分可准时听复兴之路讲解,想了解更多内容可手机扫博物馆二维码。https://www.meipian.cn/2xocldxp
8.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展厅电话,地址,价格,营业时间(图)这还是上个月去参观的国家博物馆,现在一一写下各分馆。其中复兴之路展厅是从南区进入的,展区很大,还乘电梯去了另外一层。复兴之路展现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在面对屈辱、苦难时所做的不屈抗争和探索。特别是一墙的两弹一星功勋的照片,很是震撼。鼠首和兔首也陈列在复兴之路展厅。 https://www.dianping.com/shop/50184627/
9.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艺术设计展区复评结果设计赛事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艺术设计展区复评结果中国设计之窗致力设计文化的交流,提供设计赛事,设计大赛,设计师大赛,创意设计大赛,创新设计大赛,广告创意设计大赛,视觉设计大赛,平面设计大赛,产品设计大赛,工业设计大赛,室内设计大赛等相关赛事信息及赛事活动报名。http://www.333cn.com/shejizixun/200936/43500_95726.html
10.国家博物馆专题展集中焕新——赴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拥有143万余件藏品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丰富多样、异彩纷呈,已形成以“古代中国”“复兴之路”和“复兴之路·新时代部分”三大基本陈列为基础、10余个专题展为骨干、每年50余个临时展览和巡展为支撑的立体化展览体系。近一年来,国家博物馆对三大基本陈列和多个专题展览启动了近年来最大规模的全面改陈和提升。全新改https://www.whb.cn/commonDetail/904532
11.中国国家博物馆1969年9月,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合并,称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 1983年初,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分设为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1]。 2003年2月,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两馆基础上正式组建中国国家博物馆。基本职能为文物和艺术品收藏、陈列展览、公共教育、历史和艺术研究、对外文化交流[1]。https://baike.sogou.com/v238096.htm
12.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智慧和爱好和平的伟大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过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民族兴旺、国家强盛是一代代儿女的不懈追求。 《复兴之路》通过回顾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去入股南中奋起抗争,位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https://www.weishoot.com/story/94F79891-7499-4B07-B015-19EC200CF75B.html
13.让历史昭告未来——中国国家博物馆大型展览《复兴之路》巡礼此次《复兴之路》复展中加大了文物使用量,从2009年展出时的约1150件(套)增加到如今的1280件(套)。据承办本次《复兴之路》基本陈列的国家博物馆展览二部主任、基本陈列项目组负责人曹欣欣透露,“从数量上看好像只增加了百多件,实际上包含在这1280件(套)中的此1150件套也已非彼1150件(套),因为此次复展已把上次http://www.cflac.org.cn/ysb/2011-04/11/content_224879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