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菜市场还挤的博物馆,你逛得舒服吗?

一个东西火不火,看看黄牛打不打它主意就知道了。

如今,黄牛这个热度风向标,“吹过”火车票、演唱会、网红餐馆……落在了博物馆身上。一些著名博物馆的免费门票已到了奇货可居的程度,有时甚至被炒到上千元一张。

“不是在博物馆,就是在去博物馆的路上。”从数据上可窥见一斑:2024年“五一”假期,全国重点博物馆的门票预订及预约量同比增长了406%,各大博物馆日均参观人数几乎都达到承载上限。

人多了,甜蜜的烦恼也来了。游客对博物馆的吐槽、质疑逐渐增多:预约难,“逛个博物馆堪比抢火车票”;人挤人,展品看不到,“不知道是看人还是看文物”;花了钱又花了精力,最后走马观花,转头就忘。

从“网红”变成“真红”,博物馆也是时候好好谋划一下,该如何接下这“泼天的流量”?

当博物馆成“顶流”

博物馆的游客不是一夜之间变多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博事业被高度重视。2023年全国备案博物馆达6565家,比2012年增长了69.8%,90%以上免费开放。2012年至2022年,中央财政投入文物保护资金累计1000多亿元,让各个博物馆的硬件设施条件都有了显著提升。

媒体也帮了不少忙。从《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国家宝藏》等节目掀起文物品鉴热潮,到去年“愤怒的小鸟”“无语菩萨”在社交媒体火出圈,如今,约“搭子”逛博物馆,成了年轻人的社交新方式。

另一方面,博物馆运营摒弃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思路。故宫日历、文物雪糕、考古盲盒、玉佩棒棒糖、四神云气冰箱贴、“马踏飞燕”玩偶、密室逃脱、“博物馆之夜”......各种富有创意的产品、活动,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连接,成了各大博物馆的吸睛利器。

此外,借助数字技术,博物馆的文物也玩起了“说唱”。以湖南博物院为例,蒋玮介绍,在5G、VR、AR、全息影像等技术的辅助下,游客可以更鲜活、更沉浸地和文物面对面,“眼前皆是秦砖汉瓦,梦里回味唐宋风流。”

可以说,文博行业发展至今,“文博热”是意料之中的结果。

最重要的是,“博物馆观念上的改变,以观众为中心的意识越来越强。开始用心策展,真正在琢磨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展览是什么样的。”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教授尹凯说道。

“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我国社会的文化需求不断升级,文旅消费观念由原本的观光为主,转向了对深层次精神文化的追求。”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博士李泰衡认为,博物馆满足大众文化消费需求的功能越来越强,不仅仅是保存和修复文物的地方,更是人们学习研究、参观游玩、休闲娱乐的场所。

甜蜜的烦恼

一个场馆能容纳的人数毕竟有限,哪怕博物馆放出所有参观名额,也总会有人预约不上。去年8月,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日均承载量为1.2万人次,但每天预约门票点击量超过60万人次。

事实上,博物馆已经很努力地在接待了。

尽管如此,前所未见的巨大人流,还是不可避免地给博物馆的运营带来了挑战。

最紧要的就是安全问题,包括文物安全、观众安全。

“人流量大,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概率大大提高,特别是面对一些不可预见的天灾或突发情况时,紧急避险的机制和预案更为重要。”郭艳利强调。

此外,博物馆的服务质量也难免打折扣。

专门来“打卡”却抢不上票、“黄牛”高价倒票、门口排长队站到腿麻、官方讲解员供不应求、非官方讲解良莠不齐、语音导览器被租光、导览二维码扫不上、厕所门口排长队、人多嘈杂被挤来挤去、小孩追逐打闹没人管……

“不舒服的参观体验、打折的博物馆服务,会引起观众不适,很快会对博物馆产生审美疲劳,”郭艳利认为,观众的负面反馈应该被重视。

博物馆,如何应变?

在未来客流只多不少的趋势之下,怎样才能让游客参观更顺畅、舒心?

一方面,对于游客普遍反映的“预约难”,不少博物馆也颇感无奈。“我们的参观名额都是全额发放的,毫无保留。”蒋玮介绍,湖南博物院正在和支付平台合作,优化算法,屏蔽可疑的ip地址,打击黄牛倒票。

分流、错峰、限流——将客流进行时空分散,避免拥挤、集中,这些工作需要博物馆在前置阶段进行。

要想化解承载力不足问题,博物馆可以在空间方面优化布局,比如增加分馆,或者改造已有老场馆。“或者思路再打开,让文物走出博物馆,通过文物下乡、进校园、进社区、进基层、办巡展和联展等方式,让各地观众都能看到,不必再蜂拥至某一座博物馆。”郭艳利说。

此外,李泰衡、郭艳利等学者提到,还可以建设数字博物馆、线上虚拟展厅等,拓展线下展览的边界,“数字敦煌”“全景故宫”就是很好的例子。

另一方面,要改善博物馆人多嘈杂状况,管理方需要加强安保、引导的力量,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维持良好秩序。

据蒋玮介绍,在高峰时期,湖南博物院的展厅安保人员可达200余名;每个展厅都有多位引导人员,及时制止游客跑跳躺卧及攀爬、使用闪光灯、高声喧哗等不文明行为;还会用故事链将各个展厅串联起来,吸引观众往前走,避免其在某一展厅、文物前停留太久,造成拥堵。

明天是国际博物馆日,正如陕西考古博物馆导览里的那句话所说:让过去拥有未来。在“文博热”持续升温之下,博物馆如何提供更好的参观体验,值得更多人思考。

THE END
1.文化中国行这届年轻人爱逛博物馆,国博35岁以下观众超六成打卡线下展览、购买博物馆文创、分享看展体验……社交媒体上,“博物馆热”持续升温。逛博物馆成为了年轻人的一种休闲、社交、生活方式,而国家博物馆,无疑是众多文博爱好者心中的圣地。 近日,在“文化中国行”走进国家博物馆采访活动中,现代快报记者亲身感受了百年国博百年不遇的“文博热”。 https://news.cri.cn/20241207/49c041bc-5613-d2b7-54dc-975a315f628b.html
2.博物馆app排行榜前十名偏玩手游盒子分享十大博物馆app排行榜前十名手机应用,编辑为您推荐手机博物馆app排行榜第一名到前5名到前十名的应用。找博物馆app有哪些、博物馆app哪个好用,上偏玩手游盒子https://m.pianwan.com/s/zj-14004955
3.博物馆预约购票系统让博物馆之行更轻松更高效的秘密武器在数字化时代,博物馆的参观体验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过去,游客在博物馆门口排队购票的场景常常令人沮丧,等待的时间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旅行时光,还可能影响参观的兴致。然而,随着博物馆预约购票系统的引入,这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如今,游客只需通过博物馆官方网站或手机应用程序提前预约,便能轻松选择入园时间和门票类型,迅https://www.1230t.com/blog/zhxt/10749.html
4.文化中国行丨排长队看展览买文创国博到底有啥在呀?视频他们走进博物馆观看展览、买文创,感受人类对美的向往与追求。一起走进国家博物馆,领略古今中外璀璨多元的文明永恒的魅力。 每天早9点,国家博物馆开馆前,入口处总会排起长龙,从祖国各地前来看展的青年人,脸上满是期盼和兴奋。他们中间有许多人都是为了一个小愿望——拿上国博文创销量冠军凤冠冰箱贴,再去和国宝级文物https://www.workercn.cn/c/2024-12-10/8410084.shtml
5.乐见青少年爱逛博物馆———揭阳日报网欢迎您而且与看演出、听音乐会等其他文化活动相比,逛博物馆的开销实在“物美价廉”,既能收获知识,又能和志同道合的好友讨论交流,还能分享精美的文物照片。当青少年逛博物馆的消息借助社交媒体传播开来之后,更多青少年发现了新乐趣,进而促成了青少年逛博物馆潮。可以说青少年爱逛博物馆是良性互动的结果,更是一场双向奔赴。与http://jyrb.jynews.net/content/20241213/detail341851.html
6.今天你“云春游”了吗?网上逛博物馆已成1亿90后新潮流每经记者注意到,博物馆尝试线上直播不仅仅是一时应急。在未来,这或许将成为博物馆数字化更多的新选择。数据显示,2018年在线上逛博物馆的人首次超过去博物馆参观的人,在网上逛博物馆的人次是全国博物馆接待人次的1.5倍,其中有1亿用户是“90后”。 八大博物馆化身“主播”,一天近千万网友捧场 https://36kr.com/p/1725159587841
7.//@爱逛博物馆的公卫混子://@蘸盐:网上搜搜来自tfovsyou//@爱逛博物馆的公卫混子://@蘸盐:网上搜搜“贵州旅游通票”,官方平台或合作网站都能找到//@南希木:这个不错 线上怎么买票哦【转发】@蘸盐:#风物之旅##被贵州的菌子香到了# 这个“支支串飞”是今年贵旅集团推出的。https://weibo.com/1637134291/On1Qa65AJ
8.大运河博物馆很大很好逛大运河博物馆很大很好逛 注意要从南门进,北门要走很远才到入口 提前网上预约,我是周五去的,人巨多巨多 有很多智能讲解机,感觉随行的人手一个,不过我没租,主打一个随心所欲地逛。 上下三层还有楼顶花园,一天暴走一万五 有至少11个展厅,2号展厅船楫的故事很热门,甚至还要排队进 展出的诚意还是很足的 印象里最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42924964?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9.网上展厅湖南博物院欧洲盛宴——英国V&A博物馆藏吉尔伯特精品展 我们亚洲——亚细亚古代文明展 芳草之地 红满潇湘——馆藏革命文物专题展 美俗于斯——木雕里的桃源印象 众流归海——明清时期的人物图像与文化融合 仙境有花开——清代民国时期桃源刺绣展 方力钧版画展 烟云尽态—— 《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展 闲来弄风雅——宋朝人慢https://www.hnmuseum.com/zh-hans/content/%E7%BD%91%E4%B8%8A%E5%B1%95%E5%8E%85/
10.《史上最强上海旅游攻略,你在网上找不到!》浦西世博滨江:13号线世博会博物馆站, 浦东世博滨江:13号线世博大道站,8号线中华艺术宫站, 徐汇滨江:7、12号线龙华中路站 这是网上流传的上海必游景点中,除迪士尼外最年轻的一个,也是面积最大的一个。 2010年世博会给上海刻下的城市烙印,和2008年奥运会给北京刻下的一样深。 https://m.mafengwo.cn/gonglve/ziyouxing/277513.html
11.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是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八家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是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单位,是湖北省最为重要的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教育机构,是弘扬荆楚文化的阵地和展示荆楚文明的窗口。http://www.hbww.org/
12.线上博物馆app手机博物馆博物馆软件下载超级博物馆手机版 43.03M / 2020-12-07 / v3.5 安卓版 评分: 下载 超级博物馆app是一个有超大的云博物馆信息存储的平台,在你逛博物馆的时候,是不是觉得这个文物的信息你还没有完全了解到呢,可以在这里对着文物扫一扫就出来了他的信息有它的故 上海自然博物馆网上购票 http://www.downyi.com/key/bowuguanapp/
13.服务丨@所有人,最全成博服务指南上线!暖暖的很贴心“逛博物馆快把腿走断了,站时间久了感觉脚也好疼……”“成都博物馆的展厅都好大呀,感觉每次都要逛三四个小时……”闷墩儿在网上看到不少观众的抱怨式表扬,在此闷墩儿温馨提示,博物馆有专门的存包处,轻装上阵,做个安逸的急行军! 同时,大家参观也要“劳逸结合”,如果展厅周围的休息椅满员了,还可以前往五、六https://www.cdmuseum.com/xinwen/202311/3388.html
14.致力于教育和研究的博物馆——2024年故宫博物院“5·18”国际博物近年来,在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的指导下,故宫博物院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网上博物馆资源平台和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资源库,促进博物馆资源融入教育体系。此次上线的教育资源是对故宫相关知识的科普性转化,不仅能直接用于学校内各式教学场景,也可作为教师设计专题课程的依据,不同https://www.dpm.org.cn/classify_detail/262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