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深巷”的县级博物馆,如何提质升级续写“文博热”?

央广网北京11月10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韩雪莹)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近年来,逛博物馆成为一种文旅新时尚。随着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日益完善,除了故宫、国博等“国家馆”和位于大城市的省、市级博物馆人气火爆,不少县级博物馆也开始人头攒动、一票难求。这些藏品丰富、特色鲜明的县级博物馆,如何提质升级、“走出深巷”,续写“文博热”?

如果说大馆是顶级国宝的“群英荟萃”,那么小而美的县级博物馆则蕴含了更多历史细节,将它们铺陈在世人面前,一套更为完整的“文明拼图”徐徐展开。作为首批83家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唯一的县级综合性博物馆,位于山东潍坊的青州市博物馆素有“小大博物馆”之称,即地处小县城、馆藏大文物。青州市博物馆副馆长李宾告诉中国之声,若想在“文博热”中再突重围,关键在于如何让沉淀的文化资源真正“活”起来,把博物馆的种子种进更多人心中。

李宾说:“青州市博物馆新馆于2023年5月15日开馆。新馆现在像一个商业综合体,有近30个正在运营的服务项目,包括参观、研学、吃饭、购物等。青州博物馆有一件镇馆之宝——明万历二十六年赵秉忠殿试卷,是海内外孤本,我们依托它打造了自己的研学品牌‘状元学堂’,再依托青州出土的馆藏文物研发研学课程‘谁是亚醜’。新馆开放以后,我们又注册了自己的文创品牌,依托博物馆三大镇馆之宝——明代赵秉忠‘状元卷’、东汉‘宜子孙’玉璧、龙兴寺遗址窖藏出土佛教造像,还有一些网红馆藏文物,现在已经设计推出了200多种文创产品。”

青州市博物馆部分文创产品

升级后的青州市博物馆,不仅化身为集参观展览、学术交流、科学研究、教育休闲等功能于一身的公共文化场所,还通过创新展览手段、提升展览水平,游客沉浸式体验博物馆展品的文化价值,能够更全面了解青州深厚的文化底蕴。

李宾表示:“新馆展厅当时在设计和建造上也请了一些专家论证,根据文物特性,特别注重打造沉浸式的观感体验。四层是龙兴寺遗址佛教造像展厅,游客为佛像起名‘青州微笑’,即参观时你能感觉到它是在微笑的。展览创造性地采用了‘裸展’的方式,没有放在玻璃罩里,只要不去触碰,游客挨得多近都可以,这在省内也是非常少见的。我们还采用了3D互动性、瀑布式数字魔墙等展示手段,能够让游客沉浸式体验‘青州微笑’,有一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方之美。”

青州市博物馆数字展馆丨青州微笑——龙兴寺遗址出土佛教造像艺术陈列

坐落于甘肃庆阳的庆城县博物馆始建于1984年,是一座综合型国家三级博物馆,馆内陈列内容上起远古、下至当代,唐代彩绘陶俑是藏品中的精华,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曾先后参加日本大阪、北京、洛阳、深圳、敦煌等多地主题展。

庆城县博物馆办公室主任张志升介绍:“2021年,甘肃省文物局支持我们做了彩绘陶文物的数据采集,特别像穆泰将军墓出土的这一批彩绘陶俑,对它的三维数据进行了采集。我们现在也在积极衔接,跟一些具有数字化开发能力的企业合作,后期计划将穆泰墓的展览从线下搬到线上去。”

庆城县博物馆国际博物馆日“流动展览”·流动展板

尽管已经站在了“文博热”的风口,去年起游客接待量呈井喷式发展,但张志升坦言,作为县级博物馆,提质升级依然困难重重。

张志升说:“跟不上文物保护、文物宣传的节奏。目前我们只对二、三级及一般的彩绘陶俑进行了修复,一级的16件珍贵的陶俑现在还没有修复,其他类别比如青铜器,自己没有实力、也没有人才修复,资金也比较紧张,文物保护任务非常艰巨。再一个就是宣传,现在做短视频之类,确实需要这方面的人才。”

庆城县博物馆精品文物丨唐开元十八年彩绘灰陶黑人舞俑

据了解,截至今年8月,全国备案博物馆近七千家,其中70%都是中小博物馆。虽然目前已有云梦县博物馆、彭州博物馆等多家县级博物馆凭实力爆火,可真正“出圈”的依然是少数,让张志升倍感焦虑的人才、资源相对有限的问题,在“藏在深巷”的县级博物馆普遍存在。仅人才方面,我国平均每个博物馆的专业技术人员不足10人,技艺精湛的修复师更是少之又少,现实中不乏“文物修复师比文物还稀缺”的声音。

江西赣州石城博物馆馆长赖伟明说:“文物修复等专业人员的培养周期长、要求高,县级博物馆基本上难以吸引和留住这类专业人才。藏品的征集渠道相对狭窄,资金和人力投入不足,导致新藏品收集困难。博物馆的运营经费、展览经费、文物保护经费等常常捉襟见肘,限制了文物的保护利用、展览、策划和推广等方面的发展。”

石城博物馆

安徽宣城绩溪博物馆馆长王志超说:“县委、县政府对我们馆非常重视和支持。第一是在国家提供免费开放资金的同时,县财政也支持一部分每年的开放经费,纳入全县年度财政计划;第二是在对接一些大型文化活动时,把博物馆作为一个重点宣传窗口,加大博物馆的影响力;第三是在政策和规划引导方面,把博物馆的发展纳入了全县的古城复兴项目中,现在也在谋划一些具体的项目。”

绩溪博物馆

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博士后李鹏鹏分析认为,“文博热”结合“文旅热”,不少县级博物馆已经呈现“走出深巷”的态势。而各地在探索形成县级博物馆特色和优势的过程中,和城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是关键一环。

李鹏鹏说:“国家文物局出台了一些政策,包括提出‘文物主题游径’,简单来说就是一种游览线路,把博物馆和景区打包组合,青州、云梦这些县级博物馆火爆的原因,其实是在大的环境下我们有意识地把资源往县级来引。近两年强调文旅深度融合,它就像植物嫁接一样,两种基因融合,形成一种新的螺旋结构。在文旅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因为有旅游的策略,旅游管理是一种产业,文物和博物馆是一种事业,事业和产业的融合,才推动了现在县级博物馆的爆发。”

江西吉安进士文化园

在李鹏鹏看来,各地馆藏多元、风格迥异,总能讲出别具一格的地方历史和文化故事,也能让历史遗产中的每个细节都闪耀光彩。未来,以县级博物馆为代表的中小型博物馆进一步“走出深巷”,在资源上获得更多倾斜、配置上得以更加完善,也将成为大趋势。

李鹏鹏说:“我们很早就已经注意到县级博物馆,需要挖掘一些历史细节,包括保护一些文物,乡史馆、村史馆、乡村文化馆等文化场馆的建设都是文化公共服务的一种趋势。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县级博物馆的火爆,未来乡村级博物馆依然会成为文旅热和博物馆热的一个方向。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的趋势,在这一过程中肯定会有服务的完善、管理的完善,这应该是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一个策略。”

浙江长兴太湖博物馆丨长兴传媒集团小记者学习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知识

随着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日益完善,除了故宫、国博等“国家馆”和位于大城市的省、市级博物馆人气火爆,不少县级博物馆也开始人头攒动、一票难求。

THE END
1.共赴博物馆之旅:聆听历史回响触摸文化脉搏文旅·体育我们为什么需要博物馆?我们为什么要逛博物馆?在这里,我们与珍贵文物静静相望,聆听历史回响,触摸文化脉搏;在这里,我们找到内心的宁静和思考的空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一起跟随人民网记者的镜头,从中国考古博物馆出发,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一座座一眼千年的文化殿堂里,让历史的光始终照亮前行的路。 (http://ent.people.com.cn/n1/2024/0518/c1012-40238538.html
2.打卡中国考古博物馆,沉浸式体验历史文化之旅你见过这样的博物馆吗?在这个博物馆里,你能了解3600年前的中国龙是如何演化的,可以穿梭在旧石器时代的洞穴中,也可以站在“甲板”上体验海上丝绸之路。这里就是位于北京中轴线北端的——中国考古博物馆。 中国考古博物馆为中国历史研究院下设的国家级专业考古博物馆,馆藏了来自田野考古一线的6000余件展品。其基本陈https://m.gmw.cn/2023-11/12/content_1303568716.htm
3.工作动态5·18国际博物馆日,邀您一起探寻“传统的未来”5·18国际博物馆日,邀您一起探寻“传统的未来” 5月18日(明天)是第43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围绕活动日主题,全省各地积极筹备,备下了一桌文博盛宴! 2019年江西省庆祝“5·18国际博物馆日”上饶主会场活动 活动时间:5月18日9:18https://www.jiangxi.gov.cn/art/2019/5/17/art_5296_692684.html
4.陕西历史博物馆:带你探寻历史的踪影一个城市之所以具有独特的魅力,就在于特有的文化以及城市的建筑,更确切地讲,取决于一个城市的历史内涵。 位于古都西安城区内的陕西历史博物馆,以它特有的雄姿与壮观,吸引着八方来客,国内的,国外的,天天排起长龙,拿着身份证等待验证后,便可免费入馆参观浏览。 https://m.haiwainet.cn/mip/3541581/2020/0329/content_31754387_1.html
5.青岛日报参观人员超9.5万人次,这所大学的博物馆何以如此火爆市民参观山大博物馆 组团打卡,在博物馆里探寻历史痕迹 7月13日是个周末,莱西市民刘女士一家四口带着对大学的美好向往,驱车1个多小时在中午前赶到了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他们到学校食堂享受了丰盛的美食大餐后,便在山大博物馆开启了一场历史文明探寻之旅。刘女士一家人在博物馆内认真参观了每一个展厅,在现场看到了陶https://www.qdxq.sdu.edu.cn/info/1836/57802.htm
6.新活广州广州原来有那么多博物馆!来探寻文物背后的故事来探寻文物背后的故事 博物馆,承载了一方水土独特的历史、文化。因为博物馆,爱上一座城。这可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句话。 广州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岭南文化中心地、近现代民主革命策源地和改革开放前沿地。在广州,有着丰富的博物馆资源,从这里,能看见华夏文明、看见时代剪影、看见燎原星火,也能看见艺术https://news.dayoo.com/guangzhou/202005/18/139995_53348666.htm
7.故宫博物院2024开年三大展览午门展出“中国与西亚古代文明交流伊朗国家博物馆馆长杰布拉尔·诺坎德表示,伊朗历史悠久,地处古代诸文明的中间位置,始终与周边文化互动互融,最终成长为个性鲜明、璀璨耀眼的文明古国。此次展览荟萃精美文物 216 件,向广大观众展示伊朗艺术之美,探寻交融互鉴的文明发展之路。伊朗国家博物馆将与故宫博物院进一步深化展览合作,在伊朗举办展示中华文明的文物展览https://www.dpm.org.cn/show/262149.html
8.旅游主题博物馆藏品的多维价值探寻——走进建设中的世界旅游博物这些见证中国现代旅游事业发展,荟萃中国现代旅游人奋斗的档案,将在未来散发越来越重要的文化力量。 在这个旅游业繁荣的时代,我们更需要通过回望旅游的过去来探寻其背后的故事与文化,将那些散落在历史中的见证物串联起来,组成世界旅游文化的网络。未来,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将与博物馆一起探索更多旅游带给人类的意义。https://www.wta-web.org/en/news/new-16
9.走近“南澳Ⅰ号”,探寻南海贸易繁华史文化大华网春节临近,国家文物局鼓励各地博物馆统筹多方资源,拓展春节文化体验空间,让公众生动直观地认识、了解和感悟中华文化的魅力,共享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有兴趣的游客或市民朋友们,可以前往南澳县海防史博物馆,看展陈,近距离观赏“南澳Ⅰ号”沉船内的百年文物,探寻这段南澳海上贸易的繁华历史。 https://www.dahuawang.com/shantou/content/202402/05/c136503.html
10.探寻历史古迹作文600字(通用25篇)探寻历史古迹作文600字 篇4 杜甫草堂博物馆的北面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展馆,叫做“唐代遗址”陈列馆。远观这是一个单体建筑,占地大约400平方米,建筑表面有很多穿插在一起的木条,巧妙地将古代元素与现代元素结合在一起。 在黄色的灯光下,遗址陈列馆反射出历史的厚重感。踏进展馆大门的第一步,我就能感受到这样的气息https://www.unjs.com/zuowendaquan/zuowenliubaizi/2107852.html
11.走进博物馆探寻新郑历史文化走进博物馆 探寻新郑历史文化 为传承和弘扬新郑传统历史文化,更好地了解新郑历史,接受乡土文化教育。3月13日,新郑市博物馆迎来新华路小学60余名学生前来参观,来感受新郑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 走进一楼展厅同学们就异常兴奋,今天的参观很特别,是由小小讲解员带领分别参观的,先后了解了郑韩文化中的九鼎八簋、黄帝https://www.hntv.tv/yshn/article/1/1370691359656251392
12.必存!国庆假期上海60多项精彩文旅活动及交通指南节目:中国航海博物馆3070航海季主题活动 国庆期间,“福建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展”、“南海人文历史——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特展”两大临时展览开展。此外,围绕“海洋垃圾与生活垃圾”主题,开展垃圾分类艺术工作坊活动,观赏《不止漂流》海洋环保艺术装置,并面向亲子家庭开展“航海奇妙之旅”等教育活动。 https://www.shobserver.com/zaker/html/178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