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博物馆的过程(优秀7篇)

在博物馆里,我们应该放松身心,参与到展览中去,身临其境去感受历史和人类文化的魅力。当我们观赏物品时,不能仅仅是看,还要思考、品味、联想和辩论。例如在参观博物馆里的稀世珍品时,我们应该思考它可能是怎样被发现、制作、运输、保存和展示的,品味它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联想它与当今世界的关联和影响,辩论它的价值和意义。而对于文化艺术展览,我们应该用心感受每一件艺术品的色彩、形状、结构、题材和意境,从中领悟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和时代背景。

第四段:交流与互动

第五段:感悟收获

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收获到很多,无论是文化、历史、科技还是艺术方面的,我们都有不同的收获。对于学生来说,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维。对于工作者来说,我们可以从中汲取灵感和创意,从中获取经验和启示。而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参观博物馆可以培养我们的爱好、锻炼我们的思维、调节我们的心情、丰富我们的人生。博物馆是一个交流、学习、欣赏、思考和享受的场所,希望更多人能够在其中获得到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史文化传统的保护与弘扬。

四、加强媒体宣传,注重通过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平台,鼓励和动员更多公众参与博物馆文化体验,营造全民关心并参与博物馆事业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加强“国际博物馆日”活动期间的安全工作,完善安全预案,落实安全措施,做好安全防范。

六、今年“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结束后,各地要做好总结,将有关宣传活动的情况报送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

(据国家文物局网站)

2011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与记忆”。

历史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给人类留下了许多不可磨灭的印记,给缤纷的现实世界增添了许多珍贵的回忆。博物馆正是这些印记与回忆的最终栖息地,它丰富而珍贵的藏品无一不在缅怀与回放那些逝去的故事。2011年的“国际博物馆日”呼吁观众一起来探索与发现那些冰封的记忆,共同保护我们珍稀而脆弱的文化财产。

博物馆面对全球化、信息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逐步成为见证人类文化遗产,传承历史记忆的精神家园,它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今年,将再次掀起让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参与探索与发现历史记忆的活动。据了解,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各地博物馆将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免费开放活动,加深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民族、地域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等了解,以此促进优良历史文化传统的保护与弘扬。

要了解一个地方的过去和现在,最简单和有效的方式,是从博物馆开始。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物化的城市发展史。人们通过文物与历史对话,穿过时空的阻隔,俯瞰历史的风风雨雨。从小里说,这是源远流长的地方历史的重要见证;从大里说,这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

有“十三朝古都”美誉的西安市近日迎来了第三十五届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与记忆”是本届博物馆日的主题。

博物馆不单纯是一个市民文化补习的地方,更重要的,它应该成为市民休闲的主要场所之一。获得多少知识是次要的,享受一下难得的静谧、幽雅气氛,在这个气氛中放松绷紧的心弦,才是我们来博物馆的主要目的。

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馆日。从1977年至今,国际博物馆协会每年都会为国际博物馆日确定活动主题,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与记忆(museumsandmemory)”。

对博物馆而言,记忆是第一个关键词。博物馆是记忆收藏之地,它保存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记录着人类由弱变强的不同发展阶段。博物馆同时也是记忆寻觅之地,它总是能让参观者在寻找人类记忆的过程中有所感悟和发现。有记忆才会有传承,有传承才会有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不能没有博物馆。

珍藏历史——博物馆的记忆诠释传承。启迪未来——博物馆的记忆孕育明天。当我们从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丰富的藏品中,领略和感受到“玛雅文化”和“阿兹台克文化”的厚重博大时,我们的心灵深处肯定会发出振聋发聩的呼喊:那样伟大的文明竟然可以消逝得无影无踪,它与我们今天的文明究竟有无关联文明从来不是一种样式,一种形态。世人要学会尊重自己不曾了解的思想、观念,学会爱戴自己不曾体验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世界是多元的,记忆是多元的,博物馆也就必然随之五花八门、丰富多彩。让整个世界都加入到探索和发现历史记忆的事业中来吧!这一共同事业终将引导人类去敬重、爱护不同的历史记忆,并从这些珍藏在博物馆中的历史记忆中,去挖掘人类社会的美好未来。

博物馆的国际学术组织。1946年11月,由美国博物馆协会会长c·j·哈姆林倡议创立。总部设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内。1947年10月,国际博物馆协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订了《关于两组织之间进行合作的途径和方法》的协定。从此,国际博物馆协会成为执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展博物馆事业规划的合作者,并逐渐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活跃的组织之一。

今年世界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与记忆”

今天(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馆日。从1977年至今,国际博物馆协会每年都会为国际博物馆日确定活动主题,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与记忆”。对博物馆而言,记忆是第一个关键词。博物馆是记忆收藏之地,它保存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记录着人类由弱变强的不同发展阶段。

今天(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馆日。从1977年至今,国际博物馆协会每年都会为国际博物馆日确定活动主题,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与记忆”。

史记忆,并从这些珍藏在博物馆中的历史记忆中,去挖掘人类社会的美好未来。

中广网北京5月18日消息(记者费磊)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与记忆”,我国各地博物馆纷纷推出主题活动。

1946年11月,国际博物馆协会在法国巴黎成立。从1977年开始,国际博物馆协会将每年的5月18日定为“国际博物馆日”。这一天世界各地博物馆都将举办各种宣传和纪念活动,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2010年的“国际博物馆日”得到了95个国家约3万家博物馆的参与,突破了历史最高纪录。

今年的主题强调博物馆作为人类文明记忆、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承担着记录过去、反映现代和未来发展的重要职责,应积极发挥文物藏品等文化遗产作用,并动员公众一起来探索与发现历史记忆,共同保护人类珍稀而脆弱的文化遗产。

中国海军博物馆在这两天举行“人类、海洋、海军”免费专题展览,引导游客在参观中了解海洋、海军、海权知识,感受和谐海洋理念,进一步增强海洋国土观念。同时,节日期间还对所有游客实行门票半价优惠。成都的从杜甫草堂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武侯祠博物馆,5月18日当天将免费对市民开放。

从16日开始,青岛葡萄酒博物馆将举办为期三天的系列活动,在18日和19日两天,市民可免费游览葡萄酒博物馆,还可免费品尝一款进口葡萄酒。

欧洲博物馆之夜5月14日在欧洲40个国家举行。这一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参加,今年全欧洲将有3200家博物馆免费开放,其中法国有1400家。大部分博物馆并不满足于让公众免费参观,而且同时推出演出和主题研讨会等活动,加强活动的分量。

但免费不应该免票,要让参观者形成神圣感,要尊重我们自己的文化。专家普遍认为,目前大部分博物馆教育部门力量薄弱,即便有相应的一些教育活动,但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经验,大多只停留在导赏的层面,博物馆的运作模式及教育模式必须有所改变。

博物馆与记忆各地开展博物馆日活动

本报讯(记者郁鑫鹏)5月18日,是第35个国际博物馆日。围绕今年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与记忆”,全省各地举办了文物图片展、有奖知识竞赛、免费鉴定文物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省文博系统结合深化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开展了展览、网络宣传、博物馆“三进”(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等形式多样的宣传庆祝活动。

品展”,展出全省70余家文博单位报送的300余张老照片。活动现场,江西省新四军研究会部分新四军老战士及其后代向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捐赠了望远镜等革命文物。

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馆日。从1977年至今,国际博物馆协会每年都会为国际博物馆日确定活动主题,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与记忆”。

珍藏历史――博物馆的记忆诠释传承。启迪未来――博物馆的记忆孕育明天。当我们从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丰富的藏品中,领略和感受到“玛雅文化”和“阿兹台克文化”的厚重博大时,我们的心灵深处肯定会发出振聋发聩的呼喊:那样伟大的文明竟然可以消逝得无影无踪,它与我们今天的文明究竟有无关联文明从来不是一种样式,一种形态。世人要学会尊重自己不曾了解的思想、观念,学会爱戴自己不曾体验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世界是多元的,记忆是多元的,博物馆也就必然随之五花八门、丰富多彩。让整个世界都加入到探索和发现历史记忆的事业中来吧!这一共同事业终将引导人类去敬重、爱护不同的历史记忆,并从这些珍藏在博物馆中的历史记忆中,去挖掘人类社会的美好未来。

今天(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馆日。从1977年至今,国际博物馆协会每年都会为国际博物馆日确定活动主题,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与记忆”。对博物馆而言,记忆是第一个关键词。博物馆是记忆收藏之地,它保存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记录着人类由弱变强的不同发展阶段。我们现今的高科技、文化创意、时尚等均建立在前人的积淀之上。打开记忆的匣子,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永恒中升华的记忆。

对记忆而言,我们可以有很多渠道。但是对博物馆而言,它却是无尽的记忆寻觅之地,它让参观者在寻找人类记忆的过程中,深深感悟和发现。博物馆,就是前人文化集中陈列的地方,是后人尊重、学习前人精髓文化的地方。有记忆才会有传承,有传承才会有创新,所以,人类不能没有博物馆。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国文联大会上阐明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他明确地说:“推进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继承和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重要轮子。不善于继承,没有创新的基础;不善于创新,就缺乏继承的活力。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往往是极好的继承。文化继承不可或缺;没有文化继承,文化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强调今天我们在这里不是简单的罗列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优势和劣势,而是要结合当前中国的国情来考虑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历史文化的实用价值和延续性只能通过社会实践去检验,因为历史文化的实用价值和严肃性是历史的自然流程。因此,博物馆的记忆属于当代。脱离了现实生活的博物馆记忆就是失去了意义。

联合国会议上中国政府将中华鼎作为礼物和象征的例子,因为它代表的是中华文化的内涵,是文化继承的结果。继而例举胡主席赠送普洱茶给普京总统,送出中华民族的茶文化;孔子学院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传达的是仁义礼智信的思想的继承;中华武术风行海外,外国人欣赏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胡锦涛主席“和谐世界”思想也来自与文化继承。以北京奥运会和亚特兰大奥运会在灯光设计方面的对比为例,北京奥运会展示了中华元素,而亚特兰大奥运会却没有展示其特殊的元素,因而被遗忘了,即抛出观点:“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那么,f518时尚创意园以后现代设计主义风格的独特存在,主街上的江南景色设计风格,纷纷传承和采用了古往今来经典之笔。同时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去创新,让园区具有更高的辨析度和独特性。创新,不仅仅是一座园区所需的,更是园区当中所有企业必须为之去努力和奋斗的目标。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创新的基本含义是指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创新是为个体人格服务的,而不是人格为创新服务。个体人格的基本追求是独立性、自主性、完整性、丰富性,人格不是创新的手段,而是创新的目的。

中国伟大的教育家陶知行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皆是创造之人。那么让我在2011年5月18日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打开我们的记忆,从历史给予丰富的文化陈列中,创造我们美好的未来。

守望历史记忆,感受博物馆魅力

——访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

作为文物事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博物馆用珍藏的历史珍宝,为无数的人们提供着共享人类财富的所在。在这里历史记忆用最生动的方式在回放,在这里普通百姓也能平等地享受文化的盛宴。

2011年5月18日,第35个“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与记忆”成为这一届博物馆日的主题。博物馆是如何影响着我们的记忆?她又承载着怎样的民生话题?在这一天,我们走访了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关于博物馆的话题,在他的生动阐述中徐徐展开。他说:无论人类以前曾经有过多么辉煌的文明,都无一例外地将被历史的烟尘所湮没;人类在不断地创造着文明,文明却无法永生——这是永恒的法则。但是,人们仍然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去寻找这些文明的踪迹,其中,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走进博物馆。

记者:您认为博物馆最重要的作用是什么?

书。

国际博物馆日的深思:如何加强文化记忆的传扬

今年5月18日是第35个“国际博物馆日”。每年的国际博物馆日都会有特定的主题贯穿其始终,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与记忆”。历史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人类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博物馆的藏品承载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印记,博物馆是一个储存印记并讲述故事的场所,是人类记忆的最终栖息地。

根据对“博物馆与记忆”的理解,一些博物馆策划了“博物馆的幕后之旅”、“发现之旅”、“与专家同行”等活动,提高人们对于博物馆在藏品保护和传递记忆方面所起作用的认识,使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对公众也将产生实际和具体的影响。如中国丝绸博物馆就策划了“大家来养蚕宝宝”、丝绸文化大课堂、蚕桑丝绸手工包、蚕桑丝绸主题节、蚕桑丝织文化遗产考察活动等。当然做得更多的是,通过挖掘物件背后的信息,组织和开发展览的衍生活动和产品,在日常性的工作中,诠释了博物馆向观众传递集体历史所起的作用,给观众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博物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荟萃地,拥有丰富的藏品资源和文献资源,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将历代零散的文物串连在一起,进行综合阐释,成为关于人类记忆的有意义的文化系统。观众来到博物馆参观,在历史与现代的时空中比较、沉浸、回味……如何在展现那段以集体意识为主导的过往岁月的同时,给参观者以亲切感、当下感?又如何在宏观叙事的框架下,给观众增加个性化、个人化的体验,使观众一次参观经历成为永久的记忆?这是很多博物馆遇到的难题。博物馆不在于它拥有什么,而在于它以其拥有为观众做了什么。

英国方面,博物馆作为全民终身教育场所的重要性得到博物馆界的普遍认同。为聋哑人提供手语讲解,为盲人提供形象化的描述讲解,为视力较弱者提供大字体的导览手册和材料等。每个月有专门的家庭活动日,家长陪同小孩一起到博物馆参观,参加各种教育活动,一方面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另一方面父母和孩子在博物馆都得到学习的机会。

小国也有自己的做法。叙利亚国立博物馆给人最深刻的记忆,就是露天展示。不同于传统博物馆的展示厅、橱窗,博物馆大部分皆为广场,广场中有喷泉、树木,并且在规划过的道路两旁配置希腊等时代的各种石雕、石棺以及罗马时代设在道路上的标石。置身其中,观众充分领略了从最早的苏美尔文明,到希腊文明、罗马文明、伊斯兰文明的叙利亚的历史进程。

在杭州,除了中国丝绸博物馆之外,中国茶叶博物馆每年举行以茶为主题的茶文化盛会也非常有影响。“西湖国际茶会”成功举办了9届,成为博物馆著名的文化活动品牌。

有多少,唯有这件“作品“一直摆放在她的书架上。她说,从那时起,她一直记得并理解了古人制陶时采用的“轮制”和“拉坯”工艺。

关于博物馆,很多人都有美好的记忆。从记忆中,感念人类在成长历程中走过的斑斑足迹,并从中寻求智慧与启迪,情感得到净化,心灵得到陶冶,精神得到升华,从而思维更加开阔,久而久之,全体公民的素质、整个社会的文化审美品位都会得到提高。

当今中国社会,各级政府对博物馆事业的经费投入是前所未有的,博物馆的馆舍、文物保护的设备、陈列展览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博物馆正展现出崭新的面貌。但是,这些都是硬件。目前,还存着重建筑轻功能、重综合轻专业、重规模数量轻内涵挖掘、延伸产品缺失等的问题。

近几年,综合性的国家级、省级博物馆在中央、地方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相比之下,专题博物馆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很多专题博物馆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经济的转型,所依托的行业或单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有的甚至倒闭歇业,缺乏改善基础设施和提升陈列展示所需要的必要资金,基础条件差,展示手段和内容都相对陈旧。同样由于资金匮乏,在藏品保护、征集、研究和传统文化传播等方面的力度和影响力都有所下降,在管理服务方面,只能提供简单服务,公众文化服务层次较低,教育服务项目和文化产品单一,缺乏感染力和吸引力。相对于反映某一区域社会历史类的综合类博物馆而言,专题博物馆从艺术、科技、民族、民俗、生态、遗址、自然、地矿及各产业等各方面,承载着我国各族人民千百年来不竭的奋斗精神、创造智慧和美学思想,中国特色浓郁,更加直观地反映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的重要力量。

1992年主题是:“博物馆与环境”(museumsandenvironment)。

1993年主题是:“博物馆与土著人”(museumsandindigenouspeoples)。

1994年主题是:behindthescenesinmuseums。

1995年主题是:“反应与责任”(responseandresponsibility)。

1996年主题是:collectingtodayfortomorrow。

1997年主题是:“与文物的非法贩运和交易行为进行斗争”(thefightagainstillicittrafficofculturalproperty)。

1998年主题是:“与文物的非法贩运和交易行为作斗争”。

1999年主题是:“发现的快乐”(pleasuresofdiscoverty)。

2000年主题是:“致力于社会和平与和睦的博物馆”(museumsforpeaceandharmonyinsociety)。

2001年主题是:“博物馆与建设社区”(museums:buildingcommunity)。

2002年主题是:“博物馆与全球化”(museumsandfriends)。

2004年主题是:“博物馆与无形遗产”。

2005年主题是:“博物馆――沟通文化的桥梁”。

2007年主题是:“博物馆和普遍遗产”

2008年主题是:“博物馆:促进社会变化的力量(museumsasagentsofsocialchangeanddevelopment)

根据国际博协官方文件: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社会和谐

文件指出,当今的博物馆可以为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做出积极的贡献,博物馆发展走向是具有构建和谐社会功能的博物馆。无论白天和夜晚,博物馆应在社会中、社区中具有人群生活方式的影响力,更因具有保存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色彩的精神财富。这些财富可以告诉人类应当相互依存、相互帮助,为了人类的更加未来和幸福共同积累历史的经验,克服更多不可预测的未来苦难。

记忆现场与文化殿堂:我们时代的博物馆

第二段:计划和准备

第三段:参观过程

在进入博物馆之前,我会注意到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首先,我会穿舒适的衣服和舒适的鞋子,因为我知道在博物馆里会走很久。其次,我会确认展览的主题和路线,以免错过最具代表性的展品。最后,在参观过程中,我会仔细观察展品并尝试理解博物馆给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信息。

第四段:体验和收获

在博物馆里参观时,我会认真欣赏每一件展品。其中有些展品是从外国借来的,而有些是我从未见过的稀有藏品。这些展品充满艺术气息,也让我感受到了不同文化的独特魅力。在这个过程中,我认识到了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多样性,也体验到了从博物馆获得知识的乐趣。

第五段:总结

参观博物馆是一次既有趣又充满收获的体验。通过参观展览,我们可以了解我们的历史和文化,并欣赏展品中蕴含的艺术魅力。在博物馆里,我们不仅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更可以享受体验历史和文化的快乐。我相信这种体验和收获将永远留在我心中,并将一直激励我继续了解和探索我们的世界。

物馆大楼的干道一分为二,水之海拔高于干道,由两堵一米高的墙将水挡住,给人以危机之感。下午五点的广场,夕阳斜照,坐在那墙上还有日光的余温。此时已有不少人在广场休息嬉乐,天空还出现三三两两的风筝,高的似乎隐匿消失。

忽然想意识到已经很久没有这样惬意的在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城市里逛过了,也好久没这样放松过了。到底是生活太忙,还是我们让自己活得太累?我不知道。迎着夕阳,我注视博物馆良久,那里面记载了数千年之史,却道不清明天之源,我们可以记忆过去,去无法预测未来。生活还在进行,吾辈当倍惜之,寥寥数年,不见明天矣。

游常州博物馆有感,为斯文以志。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文化的象征,是国家文明的载体。在博物馆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承,可以看到珍稀文物和历史遗迹,感受到博物馆所传达的那种厚重的文化气息。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我被深深地吸引了,获得了很多收获和体验。

第二段:准备阶段

博物馆中我们可以以自由参观和导览服务的方式进行游览。有些博物馆可以采取先看图录再看实物的方式,了解博物馆所展示的文物的来历和历史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展馆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沿着所规定的参观路线逐一参观展区,对于一些文物可以仔细观察,更好地了解其精美的工艺和历史的含义。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也可以与其他游客互相交流感受和印象,增强对文化和历史的了解。

第四段:体会收获

参观博物馆过程中,我不仅了解了文化和历史,还收获了很多感悟和思考。通过参观,我对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文化内涵等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也更好地体会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在面对一些珍稀文物时,我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和所拥有的一切,也对人文精神产生了新的认识和思考。同时,参观博物馆也是一种精神享受,可以在饱览文物之余感受到艺术和人文气息的融合。

第五段:结语

参观博物馆并不仅仅是一种旅游行为,更是一种文化体验和学习的过程。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们除了获得了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学习,还可以彰显个人修养和提高审美素质。正如一位名人所说:“博物馆是城市的智慧,是一个城市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通过参观博物馆的方式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路径,不断提高文化素养,培养良好的文化习惯。

石门县博物馆是一座以文物收藏、文物发掘、宣传教育、科学研究等职能为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自1985年正式开放以来,共接待美、英、法、日、加、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观众100多万人次。自1992年以来,年年被评为省市文化工作先进单位、两次被评为湖南省文明博物馆,2006年又被授予湖南省科普基地的光荣称号,是常德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础地和石门县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单位。

一、历史沿革:

石门县博物馆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石门文庙为馆舍。石门文庙始建于宋皇佑四年(1052年),庙址多次变迁,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改迁今文庙处,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清乾隆时期所建,后经过多次修葺。解放前夕,作为石门简易师范校址,解放后,文庙几经改作他用,先后作为县委办公地点、大会招待所、县委招待所等。1982年县政府发文将文庙移交文化部门管理,作为博物馆馆舍之用,并多次维修,特别是1999年为迎接第八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在石门召开,耗资200多万元对其进行了大规模整修,基本恢复了旧貌。

二、建筑布局:

石门文庙占地面积近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按南北中轴线对称分布,坐北朝南,分为三进,两个自然四合院。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为:头门、泮池(状元桥)、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东西两侧为:东西耳房、道贯古今楼、东西碑廊、文武官厅、钟鼓楼、东西厢房、礼乐器库等。

三、风格特点:

石门文庙是湖南省县级文庙中的佼佼者,也是常德市唯一幸存的县级文庙,具有皇宫建筑款式和湖南重檐翘角的地方建筑特点,其雕刻、泥塑、彩绘都蕴含着浓郁的地方民俗特点,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四、馆藏文物:

石门历史悠久,文物资源极为丰富。石门县博物馆有各个历史时期的各类馆藏文物2000多件(套),其中珍贵文物200多件(套),包括金银器、青铜器、玉器、陶瓷器、竹木器、布料、钱币、化石等20多个门类。如在阳泉燕尔洞发现的“石门人化石”,填补了湖南省古人类化石的空白;在皂市商代遗址发现炼铜的坩埚,改写了殷商时期南方不炼铜的结论;在新关镇一次出土战国时期巴人军乐器青铜虎钮淳于10余件,堪称全国之最。至于汉以后的历代文物和各类民俗文物、革命文物,更为我省县级博物馆少见。另外,还陈列有李自成禅隐夹山说的大量文物,具有较高的史学研究价值。

五、陈列展览:

石门县博物馆自正式开放以来,充分利用文物资源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文资源,举办了50多个内容健康、格调高雅的陈列展览。现有基本陈列6个,分别是《石门历史文物陈列》、《石门革命史陈列》、《石门土家族民俗陈列》、《新关清代古尸展》、《石门奇石展》、《毛泽东的亲家——陈振亚烈士生平事迹展》。另外,每年还根据国情、县情举办1至2个短期的中心展览,今年举办了《科普图片展》、《石门名人书画展》、《坚强柱石,辉煌历程——纪念建军80周年展》。根据中央有关精神,对有组织的未成年人团体实行免费开放。走进博物馆,将会领略石门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THE END
1.明确了!下月起,一批博物馆免费开放!《管理办法》明确,除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外,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等,列入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景区和以爱国主义教育为目的举行的各种展览应向社会免费开放。 与居民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城市休闲公园应充分体现公益性,实行免费开放。暂不具备免费开放条件的,应从低核定门票价格,并规定实行免https://www.sztv.com.cn/ysz/zx/tj/80334623.shtml
2.全国各地部分博物馆免费开放3月28日,在免费措施公布后通过网络第一个成功预约参观首都博物馆的观众王秀丽,第一个拿到了首都博物馆的免费参观券。从当日起,首都博物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北京33家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对社会开放(其中有4家博物馆因施工原因,免费开放时间后延)。据了解,目前北京注册的博物馆有143家,其中https://www.gov.cn/jrzg/2008-03/28/content_931289.htm
3.带娃过暑假免费的中国电影博物馆帝都的博物馆以多著称,且多为免费0元。但是暑假有个特点,全国各地的小伙伴都来了,很多博物馆预约都约不上(咱们其实可以在非暑假寒假带娃去各个博物馆研学),「中国电影博物馆」相对好预约一点,人吗……周末还是不少,有条件的爹妈还是可以工作日带宝贝来。毕竟停车这样不用排大队(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67458656?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4.热门博物馆免费预约门票被炒出高价,根源在哪?暑期,各地博物馆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热门景点。然而,在一些热门博物馆,随着参观需求激增,原本免费的预约门票却被“黄牛”炒出高价。 票贩子借助抢票技术软件,用提前收集到的个人信息在预约开始的瞬间抢占大量票源,在招揽到真正游客后,一边退票一边抢票,最终以高价将预约票转手给游客。有的“黄牛”团伙还以经营旅行社https://finance.sina.cn/2024-08-26/detail-inckxptp8397225.d.html
5.全国各地博物馆5·18异彩纷呈文博新闻全国各地博物馆5·18异彩纷呈 北京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山东青岛市民刘吉林、北京市民潘亦辉专程来到国际博物馆日北京地区主会场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现场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捐赠日本占领青岛期间设立纺织厂进行经济侵略的档案和日本宣扬军国主义的徽章等13件(套)文物。(吴娟)https://www.hebeimuseum.org.cn/show-80-7971-1.html
6.这家“老物件”博物馆带你找回儿时记忆面积约550平方米的惜物博物馆位于光明区红木文化小镇,馆内展出藏品1000多件,以红色元素为主线,包括抗战时期、解放初期、知青岁月、改革开放初期等时期的文献史料、生活生产老物件等,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惜物博物馆负责人管强告诉记者,博物馆坚持公益惠民,每天都有专人免费讲解,暑假期间,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还为观众https://huacheng.gz-cmc.com/pages/2022/07/24/2697ae9209f64e54a92d82984e71c370.html
7.足不出户看展览!16个在线博物馆免费参观(附超多可商用素材)16个在线博物馆免费参观(附超多可商用素材) 近几年,全球无数图书馆、美术馆和博物馆都逐渐将馆藏数字化,透过各种渠道开放到网络上,提供给需要的使用者在线浏览或下载使用,让我们不用亲自飞到几千公里外就能坐在计算机前仔细观赏,更重要的是有些素材可在下载后再利用,对于创作者来说也省去重新制作的时间。https://www.uisdc.com/16-museum
8.艾媒咨询202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文化消费能力提升,大众对博物馆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展现出更为浓厚的兴趣和更深的认同感,博物馆逐渐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全球新经济产业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23-2024年中国博物馆旅游行业及典型地市发展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各地博物馆举办的https://www.iimedia.cn/c400/98332.html
9.2024中考材料阅读热门主题05:博物馆.docx博物馆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增进文明交流互鉴有重要意义。2022年,全国博物馆总数达6565家,排名全球前列,90%以上的博物馆免费开放。各地博物馆使用文物数字化技术,用现代科技带动文物“活起来”,让文物“说话”,激发观众对文物和历史的兴趣,让蕴藏的精神鲜活起来,获得高度的历史自信。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512/6200242034010131.shtm
10.谈博物馆免费参观的缺点与建议另外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去英国参观大英博物馆的成本要多少?湖南人到省博参观,连路费加食宿不会超过500元人民币!安朱·伯纳特是大英博物馆的副馆长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专访时就说:大英博物馆1759年成立以来就是免费开放的,到现在每天来大英博物馆参观的人流量大约是1万到2.5万人次,一年总接待人数达到500万人次,其中https://m.douban.com/group/topic/8199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