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广西民族博物馆2024年单位预算情况说明
第三部分:名词解释
第四部分:广西民族博物馆2024年单位预算公开报表
一、单位主要职能
广西民族博物馆是一座民族文化专题博物馆,以收藏、研究和展示广西12个世居民族传统文化为主要任务,同时兼顾对国内其他省份及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研究、文物资料收藏保护和宣传展示,是广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机构、中国—东盟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文化平台,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实践基地、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2021—202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被中央宣传部列为2021年度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红色基因库试点单位。是弘扬民族文化、宣传民族政策的重要窗口和宣传展示广西各民族文化的主要阵地。其主要职能如下:
(二)展览展示:常设“穿越时空的鼓声——铜鼓文化陈列”“BEIXNUENGX——壮族文化展”“昨日重现——百年老物件展”“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陈列”“壮美家园陈列”、“霓裳羽衣陈列”“匠心神韵陈列”“和谐乐章陈列”展览。其中,“BEIXNUENGX——壮族文化展”荣获“第十二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同时积极与国内外博物馆开展展览交流与合作,推出和引进各类优秀陈列展览,常年向观众提供不同主题和内容的临时展览。自2008年以来,共举办200余个临时展览,其中包括引进国内外临时展览近百个。“家和万事兴——广西家庭家教家风主题展”入选2022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征集推介项目。作为广西民族文化对外交流的主要窗口,广西民族博物馆积极策划筹备了广西少数民族服饰、织绣文化系列展览等极具广西民族文化特色的主题系列展览,远赴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贝宁、土库曼斯坦、斯里兰卡、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澳门、新加坡、斯里兰卡、贝宁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举办展览和文化交流活动,充分展示了广西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科学研究:广西民族博物馆是“广西文化及自然遗产保护与利用人才小高地”载体单位、“广西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与利用特聘专家”设岗单位,也是“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广西左江花山岩画研究中心”挂靠单位,先后与四川大学、中山大学等重点院校共建教学科研基地,与广西民族大学、广西艺术学院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博物馆紧密围绕早期人类起源与演化、铜鼓、岩画、民居建筑、纺织品、生态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近年来,科研人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3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9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科普读物、图录等40部。
(四)社教活动:广西民族博物馆一直致力于优秀民族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在未成年人教育、节庆活动、展览推广等领域,紧扣陈列展览及民族文化主题,推出了“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壮丽八桂行乐享中国梦”“非遗之夏”“博物之旅”“探寻壮美家园”等主题社会教育及研学活动,广受公众欢迎。同时,积极融合社会力量,整合多方资源助力民族文化宣传推广,开展“‘红石榴’民族文化进基层”志愿服务项目,足迹遍及广西区内外多个学校和社区。
(五)文创产品研发:广西民族博物馆围绕服务国家战略、顺应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大势、立足广西,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和研究成果,聚焦博物馆文创开发,先后开发了壮锦、瑶魅、广西12个世居民族卡通娃娃、花背带、花山岩画、鼓往今来、原生秀美、三角梅、纹创广西、民博建筑等十多个系列文创产品,共计800余种约10万多件,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高质量地传播民族文化、讲好广西故事。
(六)文化品牌打造:广西民族博物馆成功打造了“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1+10’工程”、“畅享民歌”和“广西民族志影展”等文化品牌。
“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1+10’工程”是广西民族博物馆与分布于广西各地的10个民族生态博物馆结成联合体。其中,各民族生态博物馆为广西民族博物馆的工作站和研究基地,同时借助广西民族博物馆拓展和延伸对外联系,从而实现两者互动互益的发展格局。这一创新性的建设模式被学界誉为具有可持续发展和推广借鉴意义的“中国生态博物馆第二代模式”。
“畅享民歌”是秉承八桂大地各民族“以歌言志,以歌传情,以歌会友”传统,面向全区开展的民歌传承活动。旨在挖掘原生民歌,保护并传承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自2010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八届,先后有万余人参与,社会影响力深远,极大地丰富了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广西民族志影展”是广西民族博物馆创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手段的重要举措,是讲述与传播多彩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影展自2013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六届,正逐步发展成为一个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的国际民族志双年展。
二、机构设置情况
机构设置有办公室、人事部、党群工作部、财务部、民族文化研究部、民族历史研究部、古人类研究中心、陈列艺术部、藏品部、文物保护实验室、社会教育部、信息技术部、产业开发部、物业与安全管理部共14个部门。
一、单位收支总体情况说明
(一)收入预算说明
2024年收入总预算4455.68万元,同比增加45.35万元,增长1.03%,其中: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76.87万元,同比增加59.84万元,增长1.53%。
2.事业收入187.41万元,同比增加60.41万元,增长47.57%。主要原因是:一是根据观众流量情况,开展讲解、展览等专项活动获取的服务收入增加;二是根据科研项目申报情况,科研课题经费收入增加。
3.其他收入4.4万元,同比减少11.1万元,下降71.61%。主要原因是:收到横向部门拨付的专项业务经费收入减少。
4.上年结余结转287万元,同比减少63.8万元,下降18.19%。主要原因是:推进支出进度,课题专项经费结转减少
(二)支出预算说明
2024年支出总预算4455.68万元,同比增加45.35万元,增长1.03%。
按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划分,共分为四类,其中:
207类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3900.53万元,占支出总预算87.54%,同比减23万元,下降0.59%;
208类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06.99万元,占支出总预算6.89%,同比增加37.79万元,增长14.04%;
210类卫生健康支出94.66万元,占支出总预算2.12%,同比增加11.66万元,增长14.04%;
221类住房保障支出153.5万元,占支出总预算3.45%,同比增加18.9万元,增长14.04%。
支出增加原因说明: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卫生健康支出、住房保障支出增加的原因是在编人员增人增资。
二、单位收入总体情况说明
2.单位资金191.81万元,同比增加49.31万元,增长34.6%。主要原因是:一是根据观众流量情况,开展讲解、展览等专项活动获取的服务收入增加;二是根据科研项目申报情况,科研课题经费收入增加。
3.上年结余结转287万元,同比减少63.8万元,下降18.19%。主要原因是:加强推进支出进度,课题专项经费结转减少。
三、单位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2024年支出总预算4455.68万元,其中:基本支出预算2612.74万元,占总支出预算58.64%,同比增加713.77万元,增长37.59%,主要原因是按照预算编制要求将2024年编外人员经费预算在基本支出编制,另外在编人员增人增资;项目支出1842.92万元,占总支出预算41.36%,同比减少668.44万元,下降26.62%,主要原因是按照2024年预算编制要求,将编外人员经费从项目支出转到基本支出编制,导致项目支出减少。
1.按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划分,共分为四类,其中:
2070205博物馆3900.53万元,占支出总预算87.54%,同比减23万元,下降0.59%;
2080505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204.66万元,占支出总预算4.59%,同比增加25.19万元,增长14.04%;
2080506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102.33万元,占支出总预算2.3%,同比增加12.6万元,增长14.04%;
2101102事业单位医疗94.66万元,占支出总预算2.12%,同比增加11.66万元,增长14.04%;
2210201住房公积金153.5万元,占支出总预算3.45%,同比增加18.9万元,增长14.04%。
2.按支出结构分类划分,分为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
(1)基本支出预算2612.74万元,占总支出预算58.64%,同比增加713.77万元,增长37.59%,主要原因是按照预算编制要求将2024年编外人员经费预算在基本支出编制,另外在编人员增人增资;
(2)项目支出1842.94万元,占总支出预算41.36%,同比减少668.42万元,下降26.62%,主要原因是按照2024年预算编制要求,将编外人员经费从项目支出转到基本支出编制,导致项目支出减少。
四、财政拨款收支总体情况说明
2024年财政拨款收入3976.87万元,同比增加59.84万元,增长1.53%。其中:上级补助1095万元,同比增加174万元,增长18.89%;本级拨款2881.87万元,同比减少114.16万元,下降3.81%。
2024年财政拨款支出预算3976.87万元,同比增加59.84万元,增长1.53%。
207类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3421.72万元,占财政拨款支出预算86.04%,同比减少8.51万元,下降0.25%;
208类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06.99万元,占财政拨款支出预算7.72%,同比增加37.79万元,增长14.04%;
210类卫生健康支出94.66万元,占财政拨款支出预算2.38%,同比增加11.66万元,增长14.04%;
221类住房保障支出153.5万元,占财政拨款支出预算3.86%,同比增加18.9万元,增长14.04%。
五、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说明
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3976.87万元,同比增加59.84万元,增长1.53%。
2070205博物馆3421.72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86.04%,同比减少8.51万元,下降0.25%;
2080505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204.66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5.15%,同比增加25.19万元,增长14.04%;
2080506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102.33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2.57%,同比增加12.6万元,增长14.04%;
2101102事业单位医疗94.66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2.38%,同比增加11.66万元,增长14.04%;
2210201住房公积金153.5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3.86%,同比增加18.9万元,增长14.04%。
(2)项目支出1364.13万元,占总支出预算30.62%,同比减少653.93万元,下降32.4%,主要原因是按照2024年预算编制要求将编外人员经费从项目支出转到基本支出编制,另外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项目支出减少。
六、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情况说明
基本支出预算2612.74万元,占总支出预算58.64%,同比增加713.77万元,增长37.59%。
按部门预算支出经济分类科目具体为:
301类工资福利支出预算2357.96万元,占基本支出预算90.25%,同比增加697.73万元,增长42.03%。主要原因是按照预算编制要求将2024年编外人员经费预算在基本支出编制,另外,在编人员增人增资。
302类商品和服务支出预算166.65万元,占基本支出预算6.38%,同比增加1.78万元,增长1.08%。主要原因是在编人员增加导致伙食补助增加。
303类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预算88.13万元,占基本支出预算3.37%,同比增加14.26万元,增长19.3%。主要原因是在编人员增人增资,计提的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相应增加,另外退休人员补助提高。
七、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情况说明
我单位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三公”经费支出预算27.26万元,较上年增加12.56万元,增长85.44%,具体如下:
1.因公出国(境)费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安排14.5万元,比上年增加14.5万元,增长100%。增加的主要原因是:2024年根据工作安排,赴斯里兰卡举办民族特色展览、非遗展演展示和进校园活动。
2.公务接待费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安排0.98万元,比上年减少0.11万元,下降10.09%。减少的原因是:厉行节约精神,压减2024年公务接待费。
3.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安排11.78万元,比上年减少1.83万元,下降13.45%,其中:
公务用车购置费2024年预算安排0万元,与上年持平;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2024年预算安排11.78万元,比上年减少1.83万元,下降13.45%。减少的原因是:厉行节约精神,压减2024年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说明
广西民族博物馆2024年无政府性基金预算。
九、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情况说明(今年新增内容)
广西民族博物馆2024年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预算。
十、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二)政府采购预算安排情况说明
我单位2024年政府采购预算总金额591.61万元。其中:货物类采购12.6万元、工程类采购0万元、服务类采购579.01万元。
按采购类型分:货物类采购12.6万元、工程类采购0万元、服务类采购579.01万元。主要的采购有:物业服务、印刷服务、车辆维修和保养服务、车险服务、展览服务、复印纸、触控一体机等。
(三)国有资产占用情况说明
2024年新增“三项”资产预算0万元,广西民族博物馆无用于“三项资产”购置的预算。
(四)重点项目预算绩效目标等情况说明
广西民族博物馆2024年部门预算按要求列入绩效考核范围有13个项目,涉及项目预算经费合计1842.94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1364.13万元。重点项目预算绩效目标等具体情况如下:
一、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指自治区财政部门当年拨付的资金。
二、事业收入: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
三、经营收入: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四、其他收入:指除上述“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以外的收入。
五、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指事业单位在当年的“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不足以安排当年支出的情况下,使用以前年度积累的事业基金(事业单位当年收支相抵后按国家规定提取、用于弥补以后年度收支差额的基金)弥补本年度收支缺口的资金。
六、年初结转和结余: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结转到本年按有关规定继续使用的资金。
七、结余分配:指事业单位按规定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事业基金和缴纳的所得税,以及建设单位按规定应交回的基本建设竣工项目结余资金。
八、年末结转和结余:指本年度或以前年度预算安排、因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无法按原计划实施,需要延迟到以后年度按有关规定继续使用的资金。
九、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十、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十一、经营支出: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十二、“三公”经费:纳入自治区财政预决算管理的“三公”经费,是指自治区本级各部门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