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品设计专业海洋文化方向教学探索
广东海洋大学中歌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系产品设计专业源于工业设计文科艺术类,由于地处广东,凭借地域经济的有利条件,设计教学以广东密集的产品生产制造企业和设计公司为依托,以地方特色产业为抓手,以海洋大学的办学特色为方向。目前,产品设计方向主要以螺钿艺术产品设计、珍珠首饰产品设计、旅游产品设计、文创产品设计为主要方向,突出海洋特色,丰富学校海洋文化内涵、为学校海洋特色办学增光添彩。本论文主要挖掘海洋文化与产品设计创意的交融碰撞空间,探寻以海洋大学为背景,以海洋文化为核心,以设计创新为途径的设计教育发展模式,构建具有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产品设计专业教学体系。
二、产品设计专业构建海洋应用研究特色教学体系的意义
三、产品设计专业海洋特色教学体系构建
本文作者:曾丽琴工作单位:漳州城市职业学
【摘要】实施海洋教育、培养海洋意识是当前中国教育的必然趋势。但目前我国多数地方偏重海洋知识教育,忽视海洋人文教育。因此为了更好的推广海洋教育,培养学生的海洋意识,可以利用语文课堂,通过对海洋文学作品如涉海小说、散文、诗歌的阅读与欣赏以及创作相应的涉海作品,可以较好地实施海洋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海洋意识。
【关键词】海洋人文教育;语文教学;海洋意识
2013年,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对推进我国海洋强国的建设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新时期国家建设的必然选择。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决定了必须加强对当代学生进行海洋人文教育,培养海洋意识。探讨海洋人文教育,就离不开海洋与文学、海洋与历史、海洋与哲学、海洋与艺术、海洋与国防、海洋与管理、海洋与法律等方面的教育。海洋人文教育涉及的领域很广,海洋意识重点在于对人海关系的认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认知教育。因此,在海洋知识教育层面,它更侧重于对海洋人文素养的学习,尤其是对海洋视角、海洋心态、海洋观念、海洋人格等方面的培养。海洋知识的广度决定海洋人文素养的深度,这种海洋人文素养的深度不仅让学生拥有宽广的视野与思维敏感,也影响着学生师生对海洋知识的吸收与运用。
一、中国海洋人文教育的现状
二、语文学习中渗透海洋人文教育的必要性与具体措施
海洋文化是人类在依靠和利用海洋而生存发展的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成果和能力的总和,是滨海地区民俗文化重要的基础部分。发展海洋经济、发掘和培育海洋文化是近年来滨海地区的共同探索。岱山县近年来把建设海洋文化作为提升发展软实力、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加快建设省重要的海洋文化基地,深入挖掘海洋文化内涵、大力发展海洋文化经济、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力打造海洋文化名县的决定,努力成为建设海洋文化的排头兵、突击队。
一、主要做法和初步成效
1、成功举办中国海洋文化节。我县已举办两届中国海洋文化节,并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是我县坚持错位竞争、开放式运作原则的成功范例,抢占了该领域在周边地区的制高点,为打造海洋文化名县创设了新的有效载体。无论是20**年6月举行的为期一个月的首届中国海洋文化节,还是20**年6月16日9月23日历时100天的第二届中国海洋文化节,都是以“弘扬海洋文化,实现和谐发展”为主题,从岱山海岛实际出发,按照学术研究和文化娱乐两大主线展开,包括中国海洋文化节开幕式休渔谢洋大典、海洋主题系列学术研讨会、海洋主题特色博物馆开馆(奠基)仪式、海洋文化主题文体比赛娱乐活动及中国海洋文化节闭幕式五大块,成功揉合和展示了海洋经济、海洋文化的时代特征,使海洋文化节成为岱山的一张新名片。
一是举办一系列具有海洋文化特色的活动。**市渔民画艺术活动展出了200幅**渔民画新作、现代民间剪纸、渔民画工艺品;全国渔歌邀请赛汇聚了来自江苏、上海、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市的50多位渔歌艺术家展示各具特色的渔歌;秀山海泥主题公园举行的“我为泥狂”海泥狂欢节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大批高校学子;中国(东海)海鲜烹饪大奖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18家酒店的名厨汇集;海洋主题灯会展、“蓬莱仙岛浙江岱山”摄影赛等活动充分展示了岱山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和喜人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二是组织一系列海洋专题的研讨会。先后举办了中国**国际海洋生物科技论坛、“东亚岛屿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等7个学术会议;成立了省海洋文化研究会;举办海洋专题学术报告会、交流会20多场,30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对岱山发展海洋经济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形成了一批很有价值的海洋经济主题学术报告,使海洋文化节成为海洋文化和海洋经济发展的盛会。
一、蓬莱地域符号
二、蓬莱地域符号与旅游文化产品设计的关系
三、蓬莱旅游文化产品的研究意义
蓬莱旅游文化产品是蓬莱这座城市的靓丽名片,是展现城市文化的有力载体,游客可以通过旅游文化产品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人间仙境”,吸引更多的游客,为旅游经济带来实际的效益。实现产品与地域文化的结合,维持蓬莱文化的独特之处,形成蓬莱文化产业体系,塑造蓬莱特色文化品牌,推广蓬莱旅游文化产品,可以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蓬莱这座沿海城市文化。目前我国的旅游文化产品规模在700亿左右,今后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成熟与完善,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的不断涌现,其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由此可见,蓬莱旅游文化产品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与市场潜力。四、结语对蓬莱地域符号的研究,是以蓬莱地域文化为核心。蓬莱旅游文化产品的设计结合当地的人文生活和自然环境等特色的文化资源,保留传统文化精髓,发展旅游文化产品设计,让到蓬莱旅游的人们可以切实感受到本地精彩文化与厚重悠久的历史。
摘要:根据福建省的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总结了福建省海湾带旅游资源特色,论证了福建海洋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提出了加快福建海洋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为福建海洋旅游产业发展和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的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旅游产业;海湾资源;海洋旅游;特色潜力;发展建议
党的报告提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历史性重大判断,旅游产业是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的事业,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旅游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发展意义重大。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当前我国旅游业正处于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重要过渡阶段,呈现“消费大众化、需求品质化、竞争国际化、发展全域化、产业现代化”五大发展趋势。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工作,将旅游业纳入新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福建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好,山川秀丽,滨海旖旎,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清新福建”已成为全省旅游一张金字招牌。福建具有“依山傍海”的地理特点,全省陆域面积12.4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大于陆域面积,海洋资源丰富,在新一轮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中,应充分发挥海湾资源这一最大特色和潜力,进一步做大做强福建旅游产业[1]。
1福建省海湾带旅游资源丰富
2海洋旅游内涵丰富多样,互动性和体验感强,旅游发展受益面最广泛最直接
[摘要]海峡两岸妈祖信仰是海洋文化的必然现象,她发源于福建湄洲,又随着移民来到台湾并在台湾生根开花结果。从妈祖信仰到妈祖文化也是历史的必然,妈祖文化内涵丰富并在今天的海峡两岸关系中发挥着独特的文化优势,成为增进两岸民族感情、增强两岸文化交流和促进两岸经济贸易往来的桥梁和纽带。
[关键词]妈祖文化;海峡两岸;民间信仰;湄洲祖庙
一、海峡两岸妈祖民间信仰的产生
妈祖信仰从神话传说到民间信仰再到妈祖文化,经历了整整1000多年,作为民间信仰,它延续之久、传播之广、影响之深,是其他民间信仰所未曾有过的。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妈祖庙5000座,妈祖信众2亿人。
(一)妈祖信仰是海洋文化的必然现象。妈祖民间信仰发源于福建莆田湄洲岛,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妈祖在短暂的生命中,热心扶危济困、救助海难、治病救灾等善行为乡邻感念,“人行善事,死后为神”,民众视她升天为神,称其为“女神”。乡邻感念她的恩德,在湄洲她“升化”的地方建立庙宇,进行祭祀。妈祖民间信仰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兼具陆海生态环境多样性的大国,海洋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境,经过了许多岁月的累积,中国发展了自己独特的海洋经济、海洋社会和海洋人文模式,体现了中国文明海洋性的一面”。妈祖信仰的传播和发展具有海洋历史发展的渊源,是海洋文化发展的必然现象。因为海洋生存环境的风云变化,“大海无情,商海也无情”使得民众需要精神寄托,妈祖是海洋族群的精神寄托和保护神。从妈祖传说故事可以看到,妈祖在中国人的心中是一个充满慈悲为怀、救苦救难的海上女神,因此得到了民众的敬仰和祭拜。在南宋时期,妈祖信仰已在海事活动最活跃的福建、广东和浙江等沿海各省传播。
(二)妈祖信仰在台湾的传承。明清时期闽粤沿海人民掀起移居台湾的高潮,移民把祖籍地的妈祖等民间信仰也带到了新的移民地。这种民间信仰的移植象征两种意义,一是可以视为闽文化在移居地的延续与发展。二是妈祖是他们心中的保护神,有神的保护,它可以使不安的心灵得到缓解。因为移民在百般艰难的环境中离乡背井、漂洋过海迁徙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求生活,移民迁徙是一个充满危险的历程,特别是东渡台湾海峡移居台湾,迁徙途中充满各种生命危险,海峡茫茫,随时有船覆人亡的危险。移民在海上经历九死一生之后,即使顺利到达目的地,登上台湾岛,移民们在新的环境中还会遇到更加严峻的生存与发展的考验。台湾气候恶劣,变化无常,加上早期台湾尚未开发,荒野无边,猛兽当道,瘴气横溢,瘟疫流行,以及水土不服、缺医少药等情况严重威胁着移民的生命。而且,开垦荒地、海上作业、从事贸易等都时有不测风云。因此,需要借助神明的力量来摆脱各种恐惧和不安。渡海移民者只能祈求和依靠神灵的护佑,来确保航海与垦殖的平安。妈祖是闽粤的海上女神,当然就成为闽粤移民移居新环境的保护神。
摘要:该文以潮汕地区中国画家为研究中心,以历史渊源和地域文化为切入点,深入剖析这一地域中国画家的总体风格、个性气质,挖掘其地域特色,凸显潮汕地区中国画家人才辈出、绘画风格独特。
关键词:潮汕地区;中国画家;地域文化
一、潮汕地区中国画家的地域文化特征
潮汕文化形式多种多样,包含方言、文学、建筑、工艺、宗教、民俗等,其中贯穿着中原儒家文化和潮汕海洋文化的痕迹。因此,其艺术审美表现继承传统儒家的审美观念,即追求精致、典雅之美;而海洋文化作为补充,特定的风土人文自然而然地折射到绘画创作之中,形成了地域性中国画风。
二、潮汕地区中国画家的艺术特点
摘要:基于航海精神的提炼,针对目前航海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存在的困惑,以加强顶层设计理念为突破口、拨正人文素养为方向标、确立校企合作为主阵地、拓展航海精神为立足点,以坚定、严谨、勤奋、开拓的航海精神促进航海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
关键词:航海精神;航海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
一、引言
二、航海精神、海员职业素养的内容与关系
媒体在“一带一路”文化旅游发展中担负着重要职能,它是推动“一带一路”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保障“一带一路”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信息交流平台。笔者以海南媒体赴伊犁大型采访活动促进两地文化旅游发展为例,以新闻学、经济学理论为指导,探索媒体在“一带”与“一路”文化旅游产业互联、互动合作发展中的主要运作模式。
一、媒体在“一带一路”文化旅游发展中的重要职能分析
(一)媒体是推动“一带一路”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媒体是保障“一带一路”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信息交流平台
媒体在“一带一路”文化旅游发展中具有宣传平台优势。国家实施的“一带一路”战略,吸引了国外众多游客来中国旅游,大量中国游客也希望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观光旅游,各类媒体拥有为国内国际旅游者提供多元旅游信息的平台优势。如国内外旅游信息服务、旅游景区现状和质量、旅游宾馆位置、质量和价格、旅游交通设施、旅游地安全保障、民俗餐饮服务条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