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文博,让文物走进生活(深观察)藏品故宫博物院全国博物馆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年09月02日第07版)

“云游长城”游览画面。网络图片

文物“龙首”数字化采集现场。芒果数智供图

游客借助VR设备沉浸式游览莫高窟第285窟虚拟场景。新华社记者郎兵兵摄

最近,一个蓝白相间的新图标出现在越来越多手机用户的屏幕上,激活了数字文博的想象力,串联起千年的历史芳华。在“山海”APP,用户能360度玩转屏幕,穿梭文物内外,以“显微镜”视角观赏文物细节,还能借助AI技术,创作独一无二的文物衍生品。顷刻间,一场“文化+科技”的奇妙之旅在云端开启。

全景扫描、数字孪生、虚拟现实(VR)、裸眼3D……近年来,文博领域的“数智生产力”不断上新。文化和科技的这场双向奔赴,不但让古老的文物“火”起来、“潮”起来,更让无数年轻人感受到历史的温度、聆听到文明的回响。

打造数字叙事的全新突破

随着科技的发展,过去困扰数字文博的成本、效率、技术等痛点正在迎来新解法。

除了赋能文物信息采集,从海量数据资源的高精度存档,到文物动态展示,再到提供多种应用场景的交互体验,数字技术在文物保护体系中所承担的角色也愈加多元,助力构建文博领域的数字化叙事体系。

瞭仓艺术馆《流动万象》西山永定河文化数字艺术展览,以光影为媒,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沉浸体验;“文博跑酷”通过“虚拟场景”“虚拟文物”“虚拟交互”让用户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3.0》、国家博物馆《心灵的畅想——梵高艺术沉浸式体验》以数字形式回应了观众的个性化需要——知识传播和感官体验的数字化,让历史与文化通过生动、直观、互动的形式跃然屏上,实现了科研学术资源、艺术表达方式和美育教育深度融合。

推动文博资源的融合发展

当前,数字文博正以全新姿态跃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从“云游长城”带领观众飞跃长城遗迹,到“数字敦煌”开辟面向全球传播敦煌文化的重要窗口,再到数字文博大平台“山海”上线,湖南博物院与陕西历史博物馆、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等14家博物馆搭建“博物馆数智联盟”……数字文博依托平台搭建、成果共享、活化利用思维,充分打造新经验、新构想和新机制。

基于共同的追求,各省市区的博物馆不再成为散落的“孤岛”,转而编织为一张网络上的万千节点,以共商的原则优化线上数字博物馆建设,以共建的思路打造数智博物馆的藏品数据库,以共创的理念实现数智博物馆的新传播、新教育和新文创,以共享的目标实现“文化+科技”的成果转化,为大众提供更加丰富、多元、具有交互性的文博体验,更在技术研发、精品内容输出、数字资源转型、数据机制建立等方面迎来了广阔新天地。

丰富以人为本的文化体验

数字技术让博物馆从静态的“知识仓库”变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化体验场”、一个活跃交流的人文社区,更是一个新型的数字场域和文化空间。

借助数字技术,全国6000余家博物馆,正火热迈向数字化的新征程。中国国家博物馆首位虚拟数智人艾雯雯成为虚拟世界博物馆的形象代言人,故宫博物院利用数字技术保存了超过186万件(套)藏品信息,浙江省博物馆之江新馆用全息画卷重启600多年前的《富春山居图》,三星堆博物馆的“寻觅三星堆——祭祀坑考古发掘现场”VR沉浸式探索体验带观众欣赏千年文物风采,山西博物院“晋国雄风——山西两周精品文物数字展”为外国民众打开了解中华文化的数字窗口……在富有生命力的数字链条上,数字文博揭开不同朝代、不同时期文物的神秘面纱,梳理出深厚的文化脉络,增强了观众对“何以中国”的认识与理解。

数字赋能下,始终以人为中心,应是数字文博坚守的底色和努力的方向。

THE END
1.AI“活化”文物不要只停在表面信息化从国家博物馆的虚拟数智员工艾雯雯与馆藏文物鹰形陶鼎的对话,到河南博物院3000岁的玉虎“开口”拜年,再到江西省博物馆的文物“显眼包”集合跳舞,各地博物馆掀起通过AI技术让文物“动”起来的热潮。网络上,人们对于AI让文物“活”起来的尝试反响热烈。有网友表示,这种传统文化和科技的结合激发了他们对历史的兴趣,让https://www.tjcac.gov.cn/xxh/202412/t20241209_6801180.html
2.3d展览馆制作与网上虚拟博物馆设计3d展览馆制作与网上虚拟博物馆设计需要特别注意的宏观场景的建设、展品的三维展示、交互技术三个方面。宏观场景建设要给人一种愉悦的感受,要与展馆内容更契合的设计理念来构建亲切、和谐、生态的一个展馆环境;展品的三维展示上,除了对展品的材质、质地等进行精细展示,还要注重展品背后更多的文化沉淀;最后网络三维虚拟展馆http://www.szzs360.com/shop/1415/offer-detail/offer-detail-1775.html
3.蚌埠市博物馆2024年临时展览虚拟展厅制作项目采购公告一、采购项目名称及内容1、项目名称:蚌埠市博物馆2024年临时展览虛拟展厅制作项目2、项目预算:5万元3、项目内容、用途、范围及规模:蚌埠市博物馆2024年临时展览虛拟展厅制作项目,针对蚌埠市博物馆年度8个展览总面积约4000平方米范園内的地面、空问进行三维实景数字化采https://www.ahbbmuseum.com/?list_11/1973.html
4.大鱼云展线上虚拟展览平台大鱼云展专注于提供线上虚拟展览创展服务,依托于及目科技深度自研的Web3D技术和美术设计能力,以多样化的三维艺术空间为载体,包含丰富的3D交互功能体验,突破时间、空间、线下场馆风格等限制,提供一种全新的数字化线上展览解决方案。帮助艺术机构,艺术馆,美术馆,艺术家,少儿画https://gfishow.com/news
5.博物馆数字馆制作,展厅制作,虚拟展厅设计,数字展厅制作,线上3D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博物馆成为了一种展示文化遗产和历史的新形式。重庆新信事达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数字博物馆制作公司,我们提供博物馆数字馆制作、展厅制作、虚拟展厅设计、数字展厅制作、线上3D展厅制作等产品和服务。我们通过数字技术,为博物馆、历史馆、科技馆等提供全新的展览方式,为广大观众提供更加https://hezuo.11467.com/info/21280612.htm
6.展厅设计公司企业文化墙设计制作博物馆校史馆规划建设勋宇博展展览展示有限公司20多年项目经验,业务涉及展厅设计制作搭建与一体。展览展示展会中展台设计搭建工程公司、咨询17343181073企事业单位科技概念展厅设计制作、文化形象墙设计制作、党建展厅文化墙设计、活动运营裸眼3D大屏及虚拟数字展厅,vr虚拟现实工装家装及一体http://www.xunyu-bj.cn/
7.故宫博物院92周年院庆“发现·养心殿——主题数字体验展”端门之前曾经举办过“故宫是座博物馆”的主题展览,同时也是端门的常设数字展,帮助观众通过数字建筑、数字文物来理解故宫博物院的历史、藏品和背后的文化。现在,经过一年多紧张筹备,第二个主题数字大展“发现·养心殿”与观众正式见面。在这里,通过大型高沉浸式投影屏幕、虚拟现实头盔、体感捕捉设备、可触摸屏等,观众可以走进https://www.dpm.org.cn/show/246075.html
8.免费欣赏!150个精彩展览10部全球顶级纪录片一个可以听的图书馆150个精彩展览,在线看! 近期,在国家文物局部署下,全国各地的博物馆利用已有数字资源,推出一批精彩网上展览。 为便于公众查询浏览,国家文物局对各地制作的网上博物馆展览进行了汇总,并将分批在网站公布相关链接。现将前三批共150个已整理的链接发布如下: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923374
9.“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虚拟展馆”上线!“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虚拟展馆”于2019年10月正式上线!该系统由网信中心、博物馆联合设计制作。呈现全方位、全媒体、全景式的网上展馆,打造永不落幕的展览现场,带给您遨游展厅的超爽体验。 虚拟展馆设有浏览地图,可以实现展区场景快速切换,点击场景中的热点,即能详细了解图片、文字、音视频等展项内容。针对馆藏精品进http://nic.xjtu.edu.cn/info/1016/5561.htm
10.全国博物馆网上展览资源汇总近日,国家文物局提供了全国博物馆网上展览资源。网友复制并打开网站链接,即可观看。 1、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 故宫博物院 https://www.dpm.org.cn/subject_hesui/guide.html 2、全景故宫 故宫博物院 http://webapp.vizen.cn/gugong_app_pc/index.html https://www.cnr.cn/ent/ylzt/kangyi/yunyou/20200220/t20200220_524983888.shtml
11.广东省博物馆【虚拟展览】她们的盛装和嫁衣——珠江流域女性民族服饰展 【虚拟展览】天下有情人——《西厢记》文化展 【虚拟展览】观妙入真:永乐宫艺术展 【虚拟展览】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 【虚拟展览】紫石凝英——端砚艺术展览 【虚拟展览】土火之艺——馆藏历代陶瓷展览 https://www.gdmuseum.com/col67/list
12.AR展厅:创新的虚拟展览体验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展览《色度:彩色古代雕塑》为了深度向世人展示这些古代雕塑背后丰富多彩的故事,特别推出的名为:Chroma AR的体验。游客可以通过这款AR应用程序扫描展品,观看虚拟的色彩,更好地理解古代雕塑的真实面貌。这种创新的AR展厅不仅为游客提供了视觉上的享受,还让他们能够与历史互动,感受到传统文化蕴藏的独特魅https://www.kivicube.com/blog/news/13019/
13.22个项目入选国家文物局推送,博物馆“江苏队”隔空相约更精彩交汇点讯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江苏各地博物馆认真落实省文化和旅游厅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坚持一手抓防疫抗疫各项工作,一手抓线上展览展示产品开发,着力拓展优质线上文物资源的“辐射半径”,积极打造能看、能听、能学、能玩,全方位、立体式、多层次的线上博物馆,努力满足公众在疫情防控期间的精神文化需求。自2月1日起https://jnews.xhby.net/v3/waparticles/29/aIjb3ShIaD12L9S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