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人民政府令第3号

《柳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已经2019年1月24日市十四届人民政府第6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9年7月1日起施行。

市长

2019年5月27日

柳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当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建筑总容量控制指标;在不超过建筑总容量控制指标的前提下,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可以在科学论证基础上作适当调整。

(一)多、低层建筑和工业仓储类建筑为3000平方米。

(二)高层建筑为4000平方米。

建筑基地未达到上述规定的最小用地面积,但是,有以下情况之一,且不影响城乡规划实施的,经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可以建设:

(一)邻接土地已经完成建设或者为既成道路、河道,确实无法调整、合并的。

(二)因城乡规划街区划分、市政公共设施等限制,确实无法调整、合并的。

(三)其他情况确实无法调整、合并的。

第六条建筑基地面积小于等于500平方米的低层建筑项目申请房屋改建、扩建,原建筑规模已达到相应控制要求的,其批准建筑面积不得超过原不动产权证或者房屋所有权证上注明的建筑面积。

第八条多、低层住宅建筑的间距,应当符合以下规定:

(一)住宅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控制:

1.正南北朝向其间距在旧区大于等于南侧建筑高度的0.9倍,在新区大于等于1.05倍。

2.正东西朝向其间距在旧区大于等于较高建筑高度的0.8倍,在新区大于等于1倍。

(二)住宅建筑垂直布置时的间距控制:

垂直布置的住宅建筑山墙宽度小于等于20米的,其南北向的间距在旧区大于等于南侧建筑高度的0.7倍,在新区大于等于南侧建筑高度的0.85倍,且大于等于6米;东西向的间距在旧区大于等于较高建筑高度的0.65倍,在新区大于等于0.8倍,且大于等于5米。

建筑山墙宽度大于20米的,其间距按照平行布置的住宅建筑控制。

(三)多层住宅建筑底层有商业或者其他非住宅用房的,其上部住宅用房间距计算原则上不扣除底层高度。

(四)多层住宅建筑的山墙间距在旧区大于等于相邻较高建筑高度的0.35倍,同时应当大于等于6米。在新区大于等于相邻较高建筑高度的0.45倍,同时应当大于等于7米;低层住宅建筑的山墙间距大于等于4米。山墙上开启窗洞大于0.6米×0.6米的或者住宅建筑的东(西)侧有居室窗洞的,其与相邻住宅建筑东西向的间距不适用前项规定的山墙间距,应当按照本条第(一)项的有关规定执行。

1.建筑高度小于等于60米的南北向高层住宅建筑,其间距大于等于按照下式计算的规定值:

新区:24×1.05+(较高住宅建筑建筑高度-24)×0.4

旧区:24×0.9+(较高住宅建筑建筑高度-24)×0.35

建筑高度大于60米小于等于100米的部分,其高度每增加5米,间距增加1米;高度大于100米小于等于150米的部分,其高度每增加5米,间距增加0.8米;高度大于150米的部分,不再计算建筑间距。

2.建筑高度小于等于60米的东西向的高层住宅建筑,其间距大于等于按照下式计算的规定值:

新区:24×1+(较高住宅建筑建筑高度-24)×0.25

旧区:24×0.8+(较高住宅建筑建筑高度-24)×0.2

建筑高度大于60米小于等于100米的部分,其高度每增加5米,间距增加0.8米;高度大于100米小于等于150米的部分,其高度每增加5米,间距增加0.5米;高度大于150米的部分,不再计算建筑间距。

(二)高层住宅建筑与多、低层住宅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规定:

1.高层住宅建筑与其北侧多、低层住宅建筑的间距大于等于本条第(一)项第1目的规定。

2.建筑高度小于等于60米的高层住宅建筑与其东(西)侧多、低层住宅建筑的间距大于等于按照下式计算的规定值:

新区:24×1+(较高住宅建筑建筑高度-24)×0.2

旧区:24×0.8+(较高住宅建筑建筑高度-24)×0.15

高层住宅建筑高度大于60米小于等于100米的部分,其高度每增加5米,间距增加0.4米;大于100米小于等于150米的部分,其高度每增加5米,间距增加0.3米;高度大于150米的部分,不再计算建筑间距。

3.高层住宅建筑位于北侧的,其间距按照南侧多、低层住宅建筑控制。但是,最小间距旧区大于等于13米,新区大于等于15米。

(三)高层住宅建筑与多、低层住宅建筑垂直布置的,其间距为各自计算间距控制值的一半之和且大于等于13米;高层住宅建筑与高层住宅建筑垂直布置的,其间距为各自计算间距控制值的一半之和且大于等于15米。

(四)小于等于60米高层住宅建筑与高、多、低层住宅建筑的山墙间距,其间距大于等于13米,且大于等于建筑山墙面宽度;大于60米的高层住宅建筑与高、多、低层住宅建筑的山墙间距,参照本条第(一)项、第(二)项高层住宅建筑平行布置的间距计算,其间距可以在平行间距计算的基础上折减30%。

(五)按照上述规定计算高层住宅建筑间距的,高层住宅建筑主要朝向的建筑长度不得大于60米,高层住宅建筑主要朝向的建筑长度大于60米或者建筑高度大于60米的,还应当结合项目日照分析来确定相应的建筑间距。

15<偏移度≤30度30<偏移度≤45度45<偏移度≤60度60度以上

(二)住宅建筑既非平行也非垂直布置时的间距,应当符合以下规定:

1.当两幢建筑的夹角小于等于30度的,其最窄处间距按照平行布置的住宅建筑控制。

2.当两幢建筑夹角大于30度小于等于60度的,其最窄处间距按照平行布置计算控制标准乘0.8倍折减。

3.当两幢建筑的夹角大于60度的,其最窄处间距按照垂直布置的住宅建筑控制。

两幢建筑夹角

第十六条沿建设项目基地边界的建筑物,其退让边界距离按照以下规定控制,并须同时满足消防间距控制要求。

(一)各类建筑退让基地边界应当符合以下规定:

1.各类建筑退让基地边界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表1。当建筑外墙与基地边界不平行布置的,可以至临基地边界的外墙面中点起计算自身一方的建筑间距(如下图)。

表1建筑退界控制指标表

住宅建筑

文教卫生建筑

其他非住宅建筑

最小距离(米)

最小距离(米)

最小距离

(米)

旧区

主要

朝向

低层

3

4

多层

6

7

5

高层

15

14

9

次要

消防间距

新区

8

16

10

3.5

3.建筑高度小于等于60米的高层建筑,退让北侧地界距离按照下式计算的规定值控制:

新区:24×1.05×0.5+(较高建筑建筑高度-24)×0.4

旧区:24×0.9×0.5+(较高建筑建筑高度-24)×0.35

高层建筑高度大于60米小于等于100米的,其高度每增加5米,间距增加1米;建筑高度大于100米的,其高度每增加5米,间距增加0.8米,建筑高度大于150米的其间距按照建筑高度150米所需的退距控制。

4.高层建筑退让南侧地界距离大于等于15米。

5.建筑高度小于等于60米的高层建筑,其主要朝向面对东、西侧地界的按照下式计算的规定值控制:

新区:24×0.8×0.5+(较高建筑建筑高度-24)×0.25

旧区:24×0.6×0.5+(较高建筑建筑高度-24)×0.2

高层建筑高度大于60米的,其高度每增加5米,间距增加0.4米;建筑高度大于100米的,其高度每增加5米,间距增加0.3米;建筑高度大于150米的其间距按照建筑高度150米所需的退距控制。

6.建筑高度小于等于60米的高层建筑,其山墙面对东、西侧地界的,建筑山墙退地界大于等于山墙面宽度的一半,且大于等于9米。建筑高度大于60米的高层建筑,其山墙面退让东、西侧地界距离按照高层建筑东西向建筑间距控制值的一半计算。

(二)边界线以外是住宅建筑和文化、教育、卫生建筑的,除应当符合本条第(一)项规定以外,还应当符合第三章建筑间距的有关规定。

上述边界线以外建筑由于历史原因不符合本条第(一)项的退让规定的,在符合消防间距要求下,其少退距离原则上可不由界内建筑全部承担。

(三)当边界线以外是河流、湖泊、永久性公共绿地等的,建筑后退基地边界一般大于等于建筑高度的0.1倍,且大于等于10米。

(四)地下建筑物的退让边界距离,大于等于地下建筑深度(即自室外地面至地下建筑物底板的距离)的0.5倍,且大于等于3米。

(五)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和产生烟尘、噪声及有害气体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其安全防护和环境卫生防护距离应当在本建筑基地范围内进行退让,边界线以外建筑原则上不承担退让责任。

位于柳江各跨江桥梁桥头及城市立交周边的建筑物,原则上后退距离不得小于20米。

对于按照表2规定控制不能满足道路两侧建筑间距要求的,应当增大后退距离,可以以规划道路中心线作为建筑基地边界,按照本规定第十六条的有关规定执行。

表2建筑后退道路红线控制指标表

L=道路红线宽度

H=建筑高度

快速路

L≥40

24≤L<40

L<24

H≤24m

24m<H≤60m

20

60m<H

25

12

30

40

注:(1)高层建筑裙房的后退距离按照多、低层建筑控制。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按照100米建筑退让标准控制。

(2)以上退线距离均自建筑外墙垂直投影线起计算。

(3)建筑首层为经营性用房的,其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在表2要求的前提下增加50%,且最小距离大于等于6米。

(4)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内的建筑退让道路红线的要求,按照经批准的保护规划及详细规划确定。

地下建筑物后退规划道路红线的距离,按照第十六条第(四)项的规定执行。

在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用地和规定的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内,不得设置零星构筑物。

第五章建筑高度与容积率

第二十五条零散用地的个人自建住房,除建筑外观应当符合柳州市个人自建住房外观引导和控制规划要求以外,建筑基地面积小于500平方米的低层住宅建筑底层层高原则上小于等于3.5米,高密度居住区域住宅建筑高度原则上小于等于11米。

(一)住宅建筑层高在3.5米及以下的,按照住宅建筑自然层数1层计算住宅建筑面积和容积率;住宅建筑层高大于3.5米小于等于6.5米的,按照建筑面积2倍计算容积率;住宅建筑层高大于6.5米的,按照建筑面积3倍计算容积率,且依次每增加3米增加1层计容面积。住宅建筑底层的电梯、楼梯井、门厅、过道等公共通行集散空间部分按照其实际建筑面积计算容积率。

(二)办公建筑层高在5米及以下的,按照办公建筑自然层数1层计算办公建筑面积和容积率,当办公建筑层高大于5米小于等于7米的,按照建筑面积2倍计算容积率;办公建筑层高大于7米的,按照建筑面积3倍计算容积率,且依次每增加3米增加1层计容面积。办公建筑的门厅、大堂、中庭、内廊、采光厅等按照其实际建筑面积计算容积率。

(三)商业建筑层高在5米及以下的,按照商业建筑自然层数1层计算商业建筑面积和容积率,层高大于5米小于等于8米的,按照建筑面积2倍计算容积率。商业建筑层高大于8米的,按照建筑面积3倍计算容积率,且依次每增加3米增加1层计容面积。

建筑面积大于等于2000平方米的超市、大型商场、娱乐场所等功能集中布置的大型空间商业用房,其建筑高度可以申请适当提高,按照其实际建筑面积计算容积率。其门厅、大堂、中庭、内廊、采光厅等功能用房,可以按照其实际建筑面积计算容积率。

(四)工业厂房和仓储用房等建筑,建筑层高在8米及以下的,按照建筑自然层数1层计算建筑面积和容积率,建筑层高大于8米的,按照建筑面积2倍计算容积率。

(五)地下室层高在2.2米及以上的,以室外地坪为基准,地下室、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地面小于等于1米的,地下室建筑面积不计入项目容积率;当地上部分大于1米的,该层地下室、半地下室应当按照水平投影面积计入容积率。地下室层高在2.2米以下的,以室外地坪为基准,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地面不超过该层层高的1/3的,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不符合本项上述规定的,应当按照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入容积率。当出现建筑室外地坪标高不一致的,参照周边最近的城市道路标高确定室外地坪,建设基地室外地坪标高与最近的城市道路标高的高差小于等于0.5米。

沿城市道路不得设置采光天井;毗邻地面建筑主体设置的采光天井、地下庭院、花园等面宽不得超过对应地面建筑面宽的30%。

地下空间中有关商业、娱乐、市场等经营性用房和套型住宅的地下室专属用房、仓储用房的建筑层高,按照本条第(一)项至第(四)项规定执行。

(六)由于建设场地地势高差起伏,部分建筑存在负层(即该层建筑一侧在室外地面以下,另一侧室外地面以上)的建筑设计,其投影空间不计入建筑密度;其建筑用途作为车库(含相应的设备用房)的,建筑面积可以不计入容积率,作为其他用途时建筑面积应当计入容积率。

(七)建筑底层架空作为布置绿化小品、开敞休闲等公共用途的,架空层层高应当在3米以上,其建筑面积可不计入容积率,但电梯井、门厅、过道等围合部分建筑面积应当计入容积率。该层应当满足以下条件:以柱、剪力墙落地,视线通透、空间开敞。该层应当计入建筑层数。

(八)除骑楼建筑建于建设净用地以外,沿街建筑底层作为架空通道和骑楼底层投影部分的空间应当计入建筑密度,但是其对应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

(九)高层、超高层建筑避难层(间)的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其建筑层高原则上不超过标准层层高。

(一)面积计算和进深控制:

1.建筑物的凹阳台,应当按照其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全面积。凹阳台进深小于等于2.4米。

2.建筑物的凸阳台,应当按照其结构底板水平投影面积计算1/2面积。单个阳台水平投影面积小于等于10平方米且其进深小于等于2.4米。

3.建筑物的复合型阳台,应当以主体结构为界,分两部分按照凹、凸阳台规则分别计算建筑面积。单个复合型阳台水平投影面积小于等于10平方米且其进深小于等于2.4米。

4.不符合上述规定的阳台按照其结构底板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全面积。

5.房屋主体结构内标注为阳台、空中花园、入户花园、活动平台等敞开、半敞开的建筑空间,凡有顶盖的,应当参照凹阳台计算全面积。

(二)阳台设置的控制:

1.在规定的建筑间距内,建筑不宜出挑阳台、走廊、楼梯和楼梯平台;在规定建筑间距内住宅建筑北面不得出挑阳台,南面出挑阳台最大出挑距离为1.5米。

2.住宅建筑南阳台或者东西向主阳台连续长度不得大于8米,东西向次阳台连续长度不得大于4米,阳台总长度(即阳台面宽之和)不得超过建筑面宽总长度的50%。

3.北面的阳台以及阳台出挑距离、连续长度或者阳台总长度超出以上规定值的,应当从阳台外边缘计算建筑间距。

4.一户的阳台板相连的两个相邻阳台按照一个阳台计算建筑面积。

5.在短边外侧设置空调搁板的,垂直于该短边的宽度不得大于0.6米。不得在阳台的长边外侧连接设置空调搁板。

6.住宅建筑中每套建筑内凸阳台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不得超过10%,每套住宅内设置阳台数量不得超过居住空间个数。

7.建筑沿街设置的阳台按照封闭式设计。

8.各类非住宅建筑设置的阳台,应当按照其结构底板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全面积。

(一)凸窗外边线至外墙墙体外边线距离小于等于0.6米。凸窗窗台面与室内地面的高差大于等于0.3米。

(二)凸窗窗台及其与楼板连接部分应当为钢筋混凝土一体结构。

(三)窗台与室内地面高差在0.45米以下且结构净高在2.1米及以上的凸窗,应当按照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1/2面积。窗台与室内地面高差在0.45米以下且结构净高在2.1米以下的凸窗,窗台与室内地面高差在0.45米及以上的凸窗不计算建筑面积。

(四)凹窗内凹进深不得大于0.6米,其结构净高在2.2米及以上者应当计算全面积,结构净高小于2.2米者应当计算1/2面积。

(五)每套住宅内设置凸窗或者凹窗的数量不得超过居住空间的总个数。

(六)建筑单体含有凸窗或者凹窗设计的,应当在申报图纸中提供凸窗或者凹窗大样图,以明确构造形式及其窗台高度。

(七)外凸的凸窗侧面不得设置外凸的柱及实体的围护结构,其凸窗应当三面设窗,紧邻空调设备井的可以两面设窗。

凸窗设窗的长度应当与其对应的窗台面长度一致。

凸窗对应建筑空间室内楼面板不得向外延伸出外墙,建筑外立面上下两个凸窗间不得实体封闭。

(一)严格控制建筑物的设备平台面积,设备平台面积应当根据设备尺寸合理确定。

(二)住宅建筑中每套住宅用于放置集中外部设备的设备平台只能设置一个,且水平投影面积不得大于3平方米,同时按照本规定第二十九条阳台有关要求进行设计并控制其进深,其面积按照阳台有关规定,计入建筑面积。

每套住宅用于放置分体式空调外机的室外设备平台的数量不得超过各类居住空间总数,每个空调外机室外设备平台水平投影面积小于等于1平方米,进深宽度小于等于0.6米,其面积不计入建筑面积指标。

(一)多、高层住宅建筑和办公类建筑位于道路交叉口沿多条城市道路的设置,沿一侧道路的建筑展开面长度不宜大于60米。同时,还应当符合以下规定:

1.交叉口道路中心线夹角小于等于90度的,沿路建筑的连续长度累计小于等于100米。

2.交叉口道路中心线夹角大于90度的,沿路建筑的连续长度累计小于等于80米。

(二)多、高层住宅建筑和办公类建筑非沿路布置,同时,建筑处于周边城市道路、柳江、重要山体视廊等重要城市景观面可视范围内的,建筑的展开面长度参照沿路布置建筑标准控制。

(三)多层住宅建筑和办公类建筑的沿路展开面长度原则上小于等于60米;此类建筑后退道路红线距离满足形成建筑通透面要求的,其沿路展开面长度可以适当加大,但不宜大于80米。

(四)高层住宅建筑和办公类建筑沿一侧道路设置的,平行城市道路的建筑展开面长度不宜大于60米。

(五)高层住宅建筑和办公类建筑的展开面长度与其建筑高度的比值原则上小于等于0.618。

(一)低层、多层商业建筑,建筑沿路展开面长度按照小于等于60米控制。

(二)多层商业建筑或者高层商业综合体裙楼单层建筑面积大于3600平方米并且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平方米,建筑后退道路红线距离满足形成建筑通透面要求的,结合大型商业建筑布局需要,其建筑沿路展开面长度可以大于60米。

(三)高层商业建筑主楼参照高层住宅和办公类建筑沿路展开面长度控制规定进行控制。

第三十七条沿路建筑后退道路红线距离符合以下规定的,可形成建筑通透面(即沿路非建筑围合空间的敞开面):

第四十一条居住区配套设施按照国家对居住区分级有关规定进行配置。

第四十二条结合各级居住区在城市中的位置以及现有设施的分布情况,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城乡规划需要统筹安排,调整配套设施项目的位置。

(一)新建(含整体改造)建设项目应当按照表3、表4、表5规定的标准分别配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泊位,改扩建(含局部改造)配建要求结合实际情况酌情调整。

(二)建设项目配建停车设施的车位指标,机动车以小型汽车为计算当量,非机动车以自行车为计算当量,各类车型车位可以按照表5所列换算系数换算成当量车型车位进行计算。

(三)建设项目按照配建指标计算出的车位数,尾数小于1个的按照1个计算。

(四)配套机动车停车位原则上不设置机动车子母车位,因合理利用空间确需设置子母停车位的,一组子母停车位只按照一个当量停车位统计停车位数量。新建项目配套的机动车停车位应当采用标准停车位设计,超过规划条件基本配设数量要求增设的机动车停车位方可设置为微型车位和机械式车位。

表3机动车标准车位配建指标

建设项目类型

计算单位

机动车指标

住宅

商品房

车位/户

1

1.5

城中村改造地块

廉租房

0.5

公租房

经济适用房、旧区改造拆迁安置项目、普通企业职工集资建房

0.8

行政、企事业办公及科研

车位/100㎡建筑面积

1.2

普通商业

(含居住区配套商业、超市等)

农贸市场

旅馆业用地

车位/客房

0.6

医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综合医院

养老设施、疗养院

0.3

0.4

影剧院

车位/100座位

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设备机房等

展览馆、会议中心

体育设施

一类(体育场座位数≥15000,体育馆座位数≥4000)

车位/百座

二类(体育场座位数≥15000)

三类(娱乐性体育设施)

2

学校

幼儿园

车位/100师生

小学

中学

大中专院校

停车位/100师生

游览场所

主题公园

车位/公顷占地面积

城市公园

0.7

旅游区、度假村

工业

工业厂房

0.2

配套服务用房

物流仓储

注:(1)停车场机动车位用地面积均按照当量小型汽车的停车位数计算,地面停车位不少于25平方米/位,地下停车位不少于35平方米/位;停车场非机动车位用地面积计算按照地面停车位不少于1.2平方米/位,地下停车位不少于1.5平方米/位。

(2)居住区内地面停车率(即居住区内居民的地面停车位与居住户数的比率)不宜超过10%。

(3)学生接送停车位应当在学校总平面图内考虑,停车场(库)出入口应当单独设置,不得开设在学校围墙内部,应当满足学校的有关安全规定,停车场(库)与学校之间可考虑设置直接联系的人行出入口。

(4)困难企业职工集资建房项目配套机动车停车位酌情考虑不少于0.5车位/户。

(5)单独设置的餐饮娱乐、批发市场应当在普通商业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适当上浮。

表4:非机动车标准车位配建指标

非机动车

80

生产车间、库房

配套管理用房

注:(1)停车场非机动车位用地面积计算按照地面停车位大于等于1.2平方米/位,地下停车位大于等于2平方米/位。

(2)居住区内非机动车地面停车比率不宜大于50%(即宜有一半以上的配套非机动车停车位设置在室内或地下室)。

表5:其他车型折合成小型车车位或者自行车车位的换算值

车型

车位换算值

机动车

二轮摩托车

三轮摩托车

微型车

小型车

中型车

大型车

铰接车

电动自行车

自行车

三轮车

人力板车或者畜力车

第九章其他规定

第四十七条建设大门、门卫室等永久性建(构)筑物应当符合以下规定:

(一)建筑物设置有大门、门卫室的,建设单位应当将大门门卫室作为建设工程组成部分,其建筑面积、建筑密度应当计入项目容积率及建筑密度。

(二)建设项目的大门、门卫室设计应当体现“使用便利、建筑美观”的原则,每个车行及人行出入口只能设置1个大门、门卫室。

(三)大门应当按照围墙要求退道路红线、用地界线,建筑基地不得超过用地红线范围。有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大门,应当按照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建筑面积,按照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密度。

(四)门卫室应当结合出入口相邻的规划建筑整体设置,建筑位置应当在建筑控制线内建设。确实需要独立设置的门卫室,应当按照围墙要求退道路红线、用地界线,建筑面积小于等于10平方米,其中工业项目小于等于20平方米,且其建筑基地不得超过用地红线范围。独立设置的门卫室建筑面积大于上述规定面积的,应当按照建筑要求退让道路红线、用地界线。

(五)独立设置的门卫室建筑高度不得大于5米,结合其他建筑设置的门卫室建筑高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同时,应当按照以下方式计算容积率:

门卫室建筑层高小于等于5米的,按照门卫室建筑自然层数1层计算建筑面积并计入容积率;门卫室建筑层高大于5米小于等于7米的,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按照建筑面积2倍计算容积率;门卫室建筑层高大于7米的,按照建筑面积3倍计算容积率,同时,按照每增加3米增加1层计容面积计算容积率。

第四十九条建设项目的绿地率应当符合国家、自治区和柳州市城市绿化管理有关规定。

第十章附则

第五十条本规定实施前已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已完成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批的建设项目,仍按照原批准执行。已获取建设用地规划条件或者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已获批准的,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本规定执行。

第五十一条本规定的附录与本规定具有同等的效力。

第五十二条本规定自2019年7月1日起施行。

附录

一、地段划分

1.旧区

(1)指胜利路、东堤路、文昌路西段、东环路南段、燎原路、南二环路、城站路、龙屯新道、柳太路南段、潭中西路、北雀路围合的区域,以及拉堡镇、雒容镇老镇区范围。

(2)该区域外现状建筑密度大于35%或者容积率大于1.5的区域也可以视为旧区。(临时建筑、违法建筑、简易结构建筑、钢架棚、搭盖等不计入统计指标内)

2.新区

(1)指城市规划区内旧区范围以外的区域。

(2)旧区范围内现状建筑密度小于等于30%且容积率小于等于1.5的区域也可以视为新区。

3.旧城保护区

指莲塘路、五一路、文惠路、荣军路北段、屏山大道西段、飞鹅路东段、红光路北段、红光桥围合的区域。

二、名词解释

1.容积率——指在一定地块范围内,有关建筑面积总和与建设基地净用地面积的比值。

2.建筑密度——指建筑物底层占地面积与建筑基地净用地面积的比值(用百分比表示)。

3.绿地率——指绿地面积与建筑基地净用地面积的比值(用百分比表示)。

4.低层建筑——指高度小于等于10米的非住宅建筑;高度小于等于11米且建筑层数为1-3层的低层住宅建筑。

5.多层建筑——指高度大于10米、小于等于24米的非住宅建筑;住宅建筑按照建筑高度和层数分为两类,多层建筑Ⅰ类为高度大于11米、小于等于27米且建筑层数为4-6层的住宅建筑,多层建筑Ⅱ类为高度大于27米、小于等于36米且建筑层数为7-9层的住宅建筑。

6.高层建筑——指高度大于24米的非住宅建筑;住宅建筑按照建筑高度和层数分为两类,高层建筑Ⅰ类为高度大于36米、小于等于54米且建筑层数为10-18层的住宅建筑,高层建筑Ⅱ类为高度大于54米、小于等于80米且建筑层数为19-26层的住宅建筑。

7.超高层建筑——指建筑高度在100米以上的建筑。

8.阳台——指附设于建筑物外墙,设有栏杆或者栏板,可以供人活动的室外空间。阳台按照结构形式划分为凸阳台、凹阳台和凸凹复合型阳台(以下简称复合型阳台)三种基本类型。凸阳台为在主体结构外的阳台,凹阳台为在主体结构内的阳台,当阳台由凸凹两部分构成的,为复合型阳台。

9.凸窗(飘窗)——指凸出建筑物外墙面的窗户。

凹窗——指窗外边线与外墙在同一轴线,窗主体向建筑内凹的窗户。

10.设备平台——指供空调外机、热水机组等设备搁置、检修且与建筑内部空间及阳台空间无出入口连通的对外敞开的室外空间。

11.商业建筑——指综合百货商店、商场,经营各类商品的专业零售和批发商店,以及饮食等服务业的建筑。

12.商住综合楼——指商业和住宅混合的建筑。

13.裙楼——指在高层建筑主体投影范围外,与建筑主体相连且建筑高度不大于24米的附属建筑。

14.消防间距——指有关防火规范规定的最小防火间距。

15.建筑保护——指对文物建筑、革命历史建筑及其它有纪念意义或者保留价值的建筑的保护。

16.经营性用房——指以营利为目的用房,如开设餐饮、网吧、小区会所和商业办公、文化娱乐等用途的用房。

17.山墙面——指建筑中面宽不大于25米的短边,系建筑次要朝向。建筑山墙面上一般不得开窗、挑阳台,仅考虑设置透气高窗,且窗洞尺寸不大于0.6米×0.6米,且高窗下沿距该层楼地面应当不小于1.8米;开设有卧室、客厅、餐厅、厨房等主要窗户的,应当视为建筑主要朝向或者主要采光面。

三、计算规则:

1.建筑基地面积计算

建筑基地的面积以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正式划定用地范围的面积为准;城市道路规划红线和河道保护范围、城市预留发展用地等的面积不计入。

2.建筑间距计算

除另有规定外,建筑间距按照两幢建筑的外墙面之间最小的垂直距离计算。

坡度大于45度的坡屋面建筑,建筑间距按照自屋脊线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线至被遮挡建筑的外墙面之间最小的垂直距离计算。

3.建筑高度计算

(1)平屋面建筑:挑檐屋面自室外地面算至檐口顶,加上檐口挑出宽度;有女儿墙的屋面,自室外地面算至女儿墙顶。

(2)坡屋面建筑:屋面坡度小于等于45度的,自室外地面算至檐口顶,加上檐口挑出宽度;坡度大于45度的,自室外地面算至屋脊顶。

(3)水箱、楼梯间、电梯间、机械房等突出屋面的附属设施,其高度在6米以内,且水平面积之和不超过屋面建筑面积1/8的,可以不计入建筑高度。

附件下载:

关联解读:

主办单位: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单位:柳州市大数据发展局管理维护: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主办单位: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单位:柳州市大数据发展局

THE END
1.设计调研报告范文(通用13篇)通过实地调研,进一步了解博物馆的概念,构造及分类,把握博物馆建筑设计的主要特征及设计要素,功能分区功能,切身了解空间要素对于博物馆这类公共建筑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增强自身对空间的分布,流线组织,构思创意,对于博物馆设计灵感的启发。从而为我们做博物馆设计打下一个初步的基础。 https://www.yjbys.com/diaoyanbaogao/2608169.html
2.最全最新《建筑术语标准》包括基础术语通用术语专用术语,还有I 无障碍空间及部位 II 无障碍设施、设备 3.8 绿色建筑 3.9 装配式建筑 4 专用术语 4.1 住宅建筑 4.2 非住宅建筑 4.3 教育建筑 4.4 办公、司法、科研类建筑 4.5 商业服务类 4.6 公共活动类建筑 I 会展建筑 II 观演建筑 III 图书馆建筑 IV 文化建筑 http://www.zzdclm.com/news/178.html
3.(转载)浅谈丨博物馆陈列的展览设计技巧研究现在我国博物馆的数量越来越多,因此就要格外重视博物馆展览的陈列设计风格,因为展览所展现的陈列设计体现出馆内展品的文化特色,也代表着博物馆的研究水平。博物馆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以创新的陈列设计理念为支撑,这导致现在博物馆对陈列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是针对展品的位置摆设,更是要针对展厅的整体空间设计,甚https://www.douban.com/note/731995623/
4.波斯湾上的一颗城市明珠——多哈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照明设计详解展览空间的设计不但在技术上很完美,同时在美学上也是一个令人愉快的空间。穿过这些房间,惊讶地注视着这些来自《一千零一夜》神话中的古老艺术品,本身就是一场独特的体验。 艺术珍宝 多哈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不仅仅收藏大量珍品,它本身也是一件真正的珍宝。在日光下观看建筑是最好的,当卡塔尔强烈,温暖的阳光酒在建筑https://www.lightingchina.com.cn/case/55863.html
5.展览空间的规划10篇(全文)展览作为博物馆的基本功能, 展示设计不能仅仅限于有限空间的追求, 博物馆空间并非是巨大的“容器”, 而让我们去干填充的活, 它应有广袤性、内涵性的认识与觉悟, 展示设计是有目的地去架构物件陈列的空间, 排斥豪华、累赘和炫耀的修饰, 同时切勿把展示设计的实用功能 (从物理的概念讲, 陈列空间是3D+时空的空间https://www.99xueshu.com/w/ikeyuai4b5nv.html
6.展览序厅还能这么做和也健康博物馆的序厅在挑空层较高且宽度较窄的情况下,运用立体山水画卷的形式,从顶面悬挂流淌而下,置于建筑空间结构中。画卷与空间为纸,人物与山石为景,将《林泉高卧》经典题材中喝酒纵歌,超然物外的景象表现的活灵活现。 ■临安博物馆 临安博物馆的序厅直接利用原有建筑的人字形墙面,其层高高、面积大、地域http://www.hybzzs.com/nd.jsp?id=171
7.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技术,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原《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6-91进行了修订。本规范主 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选址与总平面、基本规定、建筑设计分类规定、藏品保存环境、防火、采光与照明、声学、结构与设备。本规范修订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17/1228/16/7293128_900284532.shtml
8.浙江省博物馆杭州西湖美术馆文化空间浙江省博物馆浙江西湖美术馆位于杭州市孤山路25号,建筑面积2780平方米,公共部分面积约为1365平方米,展厅面积约为1415平方米,共分三层,负一层南半部分展厅层高约4.2米,北半部分展厅层高约为6.5米;一层展厅层高约为6.5米;二层展厅层高约为5米。 本次设计目的在于看不见设计,我们称之为消失的设计。即设计的合理性https://dg.a963.com/works/2014-11/570072134.htm
9.如何做好序厅空间设计勘察建筑的现场环境,在不破坏空间结构的前提下,展开设计联想与逻辑推导。根据现场的空间尺度,综合考量建筑层高、进深、宽度,打造与其主题呼应的序厅空间。 以和也健康博物馆为例:在层高较高,宽度较窄的情况下,运用了立体的山水画卷的形式,顶面悬挂流淌而下,至于空间结构中,画卷与空气为纸,人物与造景为境,将《林泉https://www.chinaclzl.com/jtzx_1/12715282.html
10.博物馆调研报告(精选19篇)博物馆建筑内部空间流线的组织是博物馆建筑设计的重中之重。一般情况下,稍大型的博物馆一般是上述三种基本流线的组合形式,如放射式+串联式、放射式+通道式、串联式+通道式等,有时候甚至是多种流线形式的组合或者一种流线形式的重复运用。河南博物院就是将放射式的流线形式重复运用的经典实例。 https://www.wenshubang.com/diaoyanbaogao/107080.html
11.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是博物馆的三大基本功能之一“陈列展览是博物馆面向社会的主要传播媒介, 是面向公众传播文化信息的独特语言, 即在一定空间内,以文物藏品为基础, 配以适当的辅助展品, 按照一定的主题序列,采取适当的艺术形式,进行直观教育和信息传播。“博物馆通过陈列展览联系社会公众, 展现其自身研究成果、 服务理念, 开展社会教育和公共服务, 从而实现其社会效https://www.clickshowcase.com/news-detail-id-644.html
12.香港西九龙出圈,这四条漫游线路请收好行程第一站,是位于西九文化区博物馆道的重要地标—— M+ 。这是香港崭新的视觉文化博物馆,于2015年1月29日动工,耗资49亿港元,2021年11月11日开幕。M+大楼的外观设计简约,内部格局安排却极之复杂,充分运用空间使设施发挥最大功能。基座平台有17,000平方米的超大展览空间,还有三间电影院、学舍、博物馆商店、咖https://new.qq.com/rain/a/20220630A0AYA600
13.山西博物院山西博物院,又称“晋博”位于中国山西省太原市汾河西岸,占地168亩,建筑面积5.20,000平方米,展览区1.3万平方米,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山西博物院创建于1919年现代新馆于2004年竣工,2005年https://www.qwbaike.cn/doc-view-11164.html
14.博物馆设计功能分区,这些常识你要知道!–展陈空间设计百科并联式可以用于博物馆设计中的功能分区里。博物馆的办公部分与展区部分在空间和平面上划分明确,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就是并联式。这类布局有利于办公区和展区的管理与独立使用。由于办公区与展区层高的不同,对博物馆设计带来一定的难度,专业的博物馆设计在采用并联式设计博物馆时,经常会将办公区部分以两层多的高度https://www.sczz.com/baike/28
15.做博物馆·读懂建筑长沙博物馆长沙博物馆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长沙滨江文化园景区(新河三角洲)内,成立于1986年,新馆于2015年12月28日开馆,建筑层高5层,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 。 长沙博物馆馆藏文物达5万余件(套),涵盖了从旧石器时代至近现代印证长沙历史文化发展的各类实物,包括了能够展现长沙历史的商周青铜器、楚汉文物、唐代长沙窑瓷器和近https://www.518bwg.com/show/1318.htm
16.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手册第一章 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 5 一、通用设计规范: 5 二、专用设计规范: 5 三、专用设计标准图集: 5 第二章 设计参数 6 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ASHRAE 6 二、舒适空调之室内设计参数 日本 7 三、新风量 8 1、每人的新风标准ASHRAE 8 http://www.iwuchen.com/a-88
17.《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62015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 (建标[2008]102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技术,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原《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66-91进行了修订。 https://www.lanfanglian.com/gfxq/62
18.博物馆面积一般为多大最合适?现在明显感到展厅有些压抑.华北一家省级博物馆准备将展厅的净高保持在4.5米以上,但由于建筑层高为6.5米的限制,最后只做到了4.2米的高度,也感觉低了一些.笔者认为,除特殊情况外,作为省市级大型综合博物馆的普通展厅,一般情况下层高设计为米较为合适.这样展厅布展吊顶后的净高为5.6米,基本可以满足当前陈列展览和以后https://m.shejiben.com/ask/wenda/746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