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博物院

卯兔追冬去,辰龙报春来。新的一年,安徽博物院已准备好丰富又多彩的文化大餐,期待与您度过一个精彩的2024。

2024年度临展计划

一、龙行中华——甲辰龙年生肖文物大联展

“龙行中华——甲辰龙年生肖文物大联展”是安徽博物院联合中国文物报社及全国60多家文博机构举办的迎新春展。展览分为来龙去脉、龙腾四海、龙的传人三部分,主要介绍了龙形象的诞生与演变,历史文化中的龙,民俗文化中的龙。展览展出数百幅有龙元素的藏品图片和我院70余件有龙元素的藏品。藏品图片展示了我国广袤土地上自新石器时代至今的各种形貌的龙,它们反映了先民的宇宙观、体现了统治者的威严和百姓对风调雨顺的期盼。我院展出藏品有汉镂雕龙纹研石、春秋龙耳方座铜簋、战国错金银龙纹弩机、西晋鎏金铜龙、隋寿州窑青釉四系龙柄盘口壶、唐龙纹镜、南宋青白釉堆塑印龙纹瓶等,通过实物展示龙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形貌。希望观众通过此展览对“龙”有更全面的认识,从而在喜气洋洋的新春氛围中进一步增强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

二、日月光华——南京博物院藏明代文物展

三、天成之姿——明式家具美学展

明式家具——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明式家具简练朴素、静穆大方,一榻一几、一桌一柜,凝练了“自然天成”的风格、“虚无空灵”的意境、“美善相生”的功用、“理想浪漫”的精神,也构建了中式美学空间里的琴音墨香、暖烟耳语。它继承了宋代家具的特点,以江南地区为源,于明代嘉靖、万历到清代康熙、雍正年间发展壮大,影响了长江流域及沿海地区家具的制作与使用。

此次展览展出的明式家具绝大多数来自著名学者王世襄和陈梦家的旧藏。这些家具大多以珍贵的黄花梨木和紫檀木制成,是蜚声海内外的精品,更有部分传世的孤品,为中国古代家具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参考。

四、图·语——明清徽派版画精品展

中国是木刻版画的发源地。徽派版画是兴起于徽州的著名版画流派,成长于宋元,明万历至崇祯年间达到极盛,风格由早期的粗犷质朴,发展为细密纤巧,形成了精工秀丽、典雅静穆的新风格,引领了鼎盛时期的版画风潮。饾版、拱花等版画印制技艺的创新运用,对世界版画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风之雅——扇面绘画精品展

扇子不仅是人们消夏纳凉扇风的用具,更是文人雅士系于腰间、收于袖中、时时把玩的风雅之物。以扇面为载体写字作画,最早出现在执扇上。在折扇上绘画,最迟不晚于宋代。扇面绘画艺术演至明清时期,因其表现手法、经营构图、艺术风格有别于卷轴册页,受到人们备加珍爱。扇面绘画虽为尺幅小品,不及卷轴书画宏大精深,却因其独特的团扇或折扇造型,有着更为浓厚的装饰意趣。由于扇形尺幅及材质的特殊性,使画家必须在有限的空间范围中匠心独运,方能以超绝脱俗的技艺创造出优美动人的无限意境。

我院藏扇面绘画,不仅流派纷呈、面貌多姿多彩,而且构图简洁美观、布局精准明快、技法娴熟纯青,运笔流畅有韵。此次遴选展出的70余件扇面绘画精品,题材广泛,样式丰富,花鸟、山水、人物各具风采。适值春节时期推出此次展览,咫尺间随形布局,相信会给大家带来一种别样的艺术感受。

六、江淮风云——群舒文化展

群舒,西周到春秋中期活跃于江淮地区的众多偃姓方国,对这一地区的早期文明有着重大影响。群舒文化,集独立性与融合性于一体,不仅彰显出超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从文化的孕育产生到发展繁荣,不断与中原王朝、吴楚等各方文化交流融合,构成了江淮地区多元的文化内涵。本次展览,将通过200余件套文物精品,将群舒文化的源起、发展、流向进行系统梳理,展品涉及山东、浙江、湖北、河南等全国多省市,以群舒历史文化为切入点,向观众展现两周时期东夷与淮夷、群舒与吴楚等各诸侯国之间的历史风云变幻,群舒文化多元面貌体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特征。

七、古希腊文明特展

2000多年前,同处旧大陆文明轴心的古希腊文明与中华文明,在亚欧大陆的两端交相辉映,为人类文明的演进作出了拓荒筑基的贡献。古希腊文明被称为“整个西方文明的摇篮”,是古老爱琴文明结出的最丰硕的成果。整个古希腊文明延续着共同或极其相似的社会风貌、神明崇拜、丧葬习俗等,呈现出令人惊叹的系统性和生命力,其间涌现的一批杰出的哲学家、诗人和剧作家等,在人类文明史上熠熠生辉。“古希腊文明展”以意大利那不勒斯国立考古博物馆藏的公元前6世纪至2世纪的精品文物为载体,讲述古希腊人创造的丰富物质遗存和精神财富,全面呈现古希腊的社会风貌、文化面貌及其为人类文明发展繁荣注入的理性与活力。

八、联动古今——安徽体育文化与非遗展

建设体育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2024年恰逢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召开,安徽博物院会同安徽省体育博物馆等多家文博单位,集结全省体育文化类文物精品,共同推出安徽古代体育文化和体育非遗特展。

安徽古代体育文化既有华夏体育文化的共性,也具有自身突出的特点。社会的发展推动了体育的发展,对古代体育的梳理也是一次中华文明探源。展览在系统梳理安徽古代体育文物中蕴含的崇尚礼仪、追求公平、形神双修等特点的同时,重点阐释弓箭文化、百戏、五禽戏、徽派围棋、凤阳花鼓等地方民俗体育中蕴含的古代天人五行、拼搏向上、家国情怀等精神品质。

九、大唐盛世法门珍宝——唐代文物精品特展

“大唐盛世法门珍宝——唐代文物精品特展”以法门寺地宫出土文物、唐代昭陵出土文物、江苏镇江丁卯桥窖藏文物为中心,挑选了制作精美的皇室金银器、秘色瓷、琉璃器、石刻造像、唐三彩等诸多反映唐代社会面貌的文物共计127组152件,其中还包含了3件被列为禁止出境的唐代金银重器,分别是鎏金四天王盝顶银宝函、六臂观音纯金宝函、宝珠顶单檐四门纯金塔。这些器物都是对唐代社会生活的再现,充分展现唐代大国工匠精湛的艺术创造力和大唐国强民富的物质生活,呈现恢弘大气的盛唐气象以及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

十、“合中西于一冶”——潘玉良艺术作品展

本展是安徽博物院计划全新推出的常设展之一。安徽博物院收藏了4700多件潘玉良遗作,这些珍贵的艺术作品中蕴含着她丰富多元的精神世界和一以贯之的艺术理念。本次展览以陈独秀为潘玉良的画作所作题跋“合中西于一冶”为题,分为“范水模山”“由古人中求我”“淡妆浓抹总相宜”“胸中有邱壑”四个部分,展示潘玉良不断突破自我、实现艺术理想的艰辛历程。展览从时代背景、人生际遇等多个角度分析潘玉良艺术创作中自我风格的塑造脉络,并以小见大,探讨中国油画民族化进程中的群体探索与个体思考。展品囊括油画、彩墨、雕塑、版画等不同类型的作品,按其创作风格变化节点分布规划,并配以文献、照片和个人物件等珍贵展品,呈现潘玉良独具特色的艺术世界。

十一、潘学固书法篆刻作品展

潘学固(1893-1982)名重,别署无量山农,晚号老学,安徽桐城人,著名书法家,书法艺术教育家。曾任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上海分会名誉理事,入选《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

潘学固先生出于翰墨世家,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在书法、篆刻方面造诣很深。他潜心研究“二王”和孙过庭的书法和书论,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独特的书风,即作书心手合一、刚柔相济、体态万千,书坛赞其为“神仙书”。篆刻方面,被业界人士盛赞为“安徽自邓石如后,此人为一绝”。

十二、天下中都——明中都文物特展

公元1368年,朱元璋领导淮右集团,在元末农民起义的角逐中脱颖而出,创立明朝。朱元璋登基称帝后,面临在何处建都的问题,在比较各地的利弊后,于洪武二年(1369年)九月选择他的家乡、沿淮重镇临濠建都,“诏以临濠为中都。……命有司建置城池宫阙,如京师之制焉”。营建中都的工程,连续不断地进行了六年,到洪武八年(1375年)四月罢建。明中都作为明代营建的第一座都城,虽在“功将完成”之时罢建,没有发挥其都城的真正作用,但在中国都城建造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成为后来改建南京宫城和营建北京都城的蓝本。

十三、黄宾虹诞辰160周年书画特展

黄宾虹是我国近代杰出的山水画家、美术理论家、教育家、文物鉴定家,“新安画派”的后起之秀。他一生致力于传承中国传统艺术文脉,引领中国艺术从传统内部寻求超越的动力,以“浑厚华滋”和“内美”的精神重塑为艺术创造的美学主旨。

在黄宾虹先生诞辰160周年,逝世70周年之际,我们遴选了其各时期书画作品、手稿和文献百余件套,全面系统地展示黄宾虹的艺术成就,彰显其在中国画创作与革新上的伟大创造和在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的不朽贡献。

十四、敢言天地是吾师——新安画派展

(年度展览以实际展出为准)

2024年社教活动计划

一、立足传统节假日以及文博节日,如2024年元宵节、5.18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中秋节等,进行大型文化传播活动。

二、每月持续化开展“文博讲堂”“馆校合作”等品牌项目。

三、立足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办第二届“少年文物诗词大会”、第二届“延乔杯”大学生红色故事讲解大赛、安徽博物院“博物馆里画文物”等活动。

四、立足全国大思政课教育基地平台,持续推进“博物馆里的思政课”活动。

五、立足全国中小学生校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开发和推出探秘凌家滩、博物馆里的徽州古建筑等研学教育活动和课程。

六、立足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结合常设展览和各临时展览,持续推出“文物背后的科学小知识”“博物馆里享非遗”等代表性教育活动。

2024年文创新品

一、“徽徽狮”系列文创新品

以馆藏文物——清代狮子滚绣球梁柁为原型,将“狮”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当代艺术相结合,设计出一对憨态可掬的“徽徽狮”作为主IP形象。融入铸客大鼎、鄂君启金节等6件镇馆之宝和国家级非遗——安徽阜阳临泉杂技元素,开发出“徽徽狮的杂技人生”主题文创产品,集中体现“文物+非遗+潮玩”多元跨界融合的方式,不仅让文物变得更潮更可爱,也能在与文博IP互动的过程中了解安博馆藏文物,探寻中华文明之源。

二、铸客大鼎系列新品

三、龙年掐丝盲盒

选取龙元素文物造型,定制非遗传统工艺掐丝珐琅体验套装,让消费者在自己制作的过程中,对传统工艺及文物造型有充分的理解。首发选取夔龙玦墨与鲤鱼化龙纹砖雕两件文物,夔龙玦墨造型独特,直接简化其线条,设计为风铃;鲤鱼化龙纹砖雕,寓意吉祥,将其场景结合年画色彩,设计为杯垫;盲盒既能体现文物造型的优美,又能兼具体验的乐趣,同时成品还具备实用、装饰的功能。

四、文创巧克力棒

选取夔龙玦墨和绿釉龙纹脊吻两件代表龙年特色文物,设计力求还原文物本身造型,优化部分细节,保留流畅的弧度特点,强化“具有消费者眼缘”的特性,做到文物与工艺相辅相成,成为巧克力中的艺术品,方便消费者打卡与传播。

五、画魂玉良系列

提取安徽博物院潘玉良油画作品中的花卉元素进行设计,在原有色调和构图基础上衍生设计出符合现代年轻群体审美需求的文创新品,实现画魂玉良系列产品的迭代升级。

六、凌家滩玉龙系列

产品设计元素源自凌家滩遗址玉龙原型和双墩遗址刻画符号。增加了日、月、星辰还有圭的图案,各种元素糅合在一起,体现了天地人之和谐。古人的文明与现代的具体象征的碰撞,以现代人的生活日用品为载体传承智慧。

七、徽徽狮系列文创主题展示空间

为更好地呈现徽徽狮系列产品,安徽博物院在新馆四楼公共区域专门设置了徽徽狮系列文创主题展示空间,简约徽建元素搭配多巴胺色系的主题陈列,盲盒、衣服、包包等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带给观众沉浸式的文创体验。

八、刻划符号·安博咖啡厅

安徽博物院以馆藏文物资源、安徽地域特色文化为设计元素,在新馆一楼推出刻划符号美食空间,计划以烘焙、咖啡、甜品等轻餐饮类的食品为载体,与文物元素相结合,推出一杯有故事的咖啡,一枚有历史的曲奇,一方有典故的蛋糕系列文化美食,让观众在雅致的空间中体验食品的香醇可口。

九、冯小姐的衣橱·传统服饰妆造体验空间

安徽博物院四楼有一座两进三开间的徽州古民居,宅子主人是冯仁镜。为了丰富多元化的文化体验需求,安徽博物院在徽州古建筑(一)的入口处引进汉服妆造专业运营公司,推出了冯小姐的衣橱·传统服饰妆造体验空间。走进“冯小姐的衣橱”,你可以看见具有安徽博物院馆藏文物元素的汉服,可以体验中国传统服饰的妆造活动,在这里可以“绣罗衣裳照暮春”,扮作明代少女与姐妹同游;亦可“才比子建,貌若潘安”,一身潇洒少年样与友人畅聊上下五千年。

庐阳馆(老馆):安徽省合肥市安庆路268号

蜀山馆(新馆):安徽省合肥市怀宁路87号

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盗用本网站照片或文字,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THE END
1.小小博物馆绘华夏地标,展盛世华章——八年级创意美术作品展【小小博物馆】绘华夏地标,展盛世华章 鲍山学校八年级的同学们用画笔带你体会中国城市地标建筑之美,地标建筑不仅体现独特的地域文化,更成为这座城市的旅游热点,来一场建筑绘画之旅,了解省会城市地标加深地理知识认知的同时,对建筑基本结构加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OTEwODU0MA==&mid=2650834251&idx=4&sn=56ef901242144da1ad7b4245494545d4&chksm=81094a7043d4597bd9ea007ae52153814892b6fb20a1468e491a3d3849e9b7df18e843d9ce7f&scene=27
2.上海美术学院“笔墨构城”展首站中华艺术宫,下一站中国美术馆本次“笔墨构城”展览是继2021年“城市·山水——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山水画创作和教学研讨会暨师生作品展”后的又一学术大展,于2023年获批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笔墨构城”首展在中华艺术宫,2025年将巡展至中国美术馆。展览通过43位师生、100余件作品和相关文献,较为系统地盘点了上海美术学院“城市山水”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861995744827838&wfr=spider&for=pc
3.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五光十色·故宫博物院藏古代颜色釉瓷器》(1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坐落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绿心森林公园”西北部,总建筑面积约9.97万平方米,由共享大厅、展陈大楼(主楼)和休闲水街共同组成。博物馆建设设计理念源于古运河图景中的船、帆、水三个元素,以运河为线索,将历史文化融入建筑之中。共享大厅屋顶造型取自“船”,展陈大楼(主楼)屋顶造型取自“帆”。https://zhuanlan.zhihu.com/p/10633137229
4.八家博物馆藏精品齐聚,华嵒绘画主题原作展览在国内首次展出广东省博物馆藏品管理部主任、副研究馆员、策展人陈栒介绍,这是广东地区首次系统性梳理和集中展示华嵒绘画的艺术个展,也是国内首次以华嵒绘画为主题的原作展览,展出8家博物馆单位近70件/套馆藏精品力作,珍贵文物占比达90%以上,各馆“家底”齐齐亮相,多件展品首次面向观众展出。 https://culture.southcn.com/node_388e13a503/79fd9c5a13.shtml
5.博物馆的调研报告集锦15篇在展馆中为陈列出极具情调的艺术气氛,必须对每一件精美的展品都加以分析。正是这种艺术品或文物的独立特征,才能使博物馆处处显得精美别致。 第三柔和自然的照明设计 在展示空间里,由于其展品多数都是珍贵的艺术品或文物、标本等有保留价值的东西,所以在关照度上有极其严格的要求,并且许多展品必须提供日光效果的照明才https://www.ruiwen.com/diaoyanbaogao/7620561.html
6.国庆特辑博物馆新展推荐独家展览聚焦清代后期山水画坛,汇聚天津博物馆藏清代后期山水画精品51件/套,其中半数以上为首次展出。展览分为“希古幽怀——‘四王’传派”“京口风流——京江画派”“海上新风——海上画派”“疏星点点——其他画家”四个单元进行展示,旨在客观呈现其总体面貌。 https://news.artron.net/20241002/n1135411.html
7.一周观展指南“英国珍藏”上博将启,玉兔文物各地迎春艺术评论在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展馆藏日本画作,呈现“雪中花鸟:日本节令图景”;在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纽约艺术万千世界”,展示19世纪晚期美国现代艺术的审美趋势和革新。 上海 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 地点:上海博物馆 展期:2023年1月17日——2023年5月7日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1529021
8.博物馆展示设计的艺术形式分析博物馆作为一个传播文化、鉴证历史的永久性机构,其展示的空间以及展品需要与观众心灵产生共鸣,以下是小编J.L为大家分享的关于博物馆展示设计的艺术形式的论文范文。 博物馆展示设计的艺术形式分析 篇1 摘要:博物馆一直以来都是传承和发展文化的载体,是一种展示设计创造性的活动,也是展览中的一部分,其不仅具有展示设计https://www.yjbys.com/bylw/wenhuayishu/90890.html
9.高中音乐教案(必备15篇)1.展示苏州博物馆的图片和内部空间的细节图,并提出问题: (1)建筑的美感是如何通过外形体现的?(建筑外形有明显的高低起伏,内部的结构面积也有大有小) (2)与传统建筑相比,空间布局有何不同?(打破传统建筑的中轴对称布局,将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 (3)博物馆在建造中运用到了许多不同的元素以及造型手法,猜猜看是什https://www.fwsir.com/jiaoan/html/jiaoan_20240515141933_3840679.html
10.博物馆陈列空间的展示设计研究博物馆陈列空间的展示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空间艺术,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可以是展示设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文化交流和保存、研究文化遗产的特殊展览空间,囊括了所有的造型艺术手段(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在设计时要求做到的是陈列内容和展示设计的艺术形式高度统一、科学与技术的完美结合,所以对博物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11156570.html
11.大学生博物馆实践报告(通用8篇)同时空间内部运用符号、图形等元素,施加给游客独特的空间经历,随着路线空间布局的改变,层层变化带给游客不同的感知,与文物的观感共同构成博物馆参观体验。 (二)良渚博物馆展示空间组合特点 1、 符号空间构成 主题符号作为整个展览的灵魂,其使用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展览设计的成败。良渚博物馆将遗址挖掘与文物特点相结合https://www.unjs.com/fanwenku/383843.html
12.天津数字艺术博物馆:敦煌展+岩彩画看的展览,主展是敦煌艺术,岩彩画作品,以及小部分科创艺术展。 1. 敦煌艺术展: 占据博物馆空间最多的一个展,一二三楼都有。 一楼左边是一个壁画绘画过程的情景复原,右边是个石窟模拟。 二楼和三楼左边是敦煌主题展是我最喜欢的,主要是模拟石窟。有的房间是情景再现,印象深刻的是四周全是壁画,光线昏暗,地上有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99765012/
13.博物馆概论3博物馆藏品保存状态的优劣,首先取决于其内因,如材料质地、制作工艺等;同时也与外因密切相关,外因主要是保存环境。因此,博物馆的环境应有益于藏品的保存,使之处于一个适宜的保存条件中。 一般而言,在收藏、展示、运输、研究、保养、修复等任一环节,都要维持相对稳定的条件,以延缓藏品的老化损坏过程。 https://www.jianshu.com/p/c706d4bad0d0
14.全国影展台州开幕,首次在博物馆级空间展示,呈现收藏级作品本届全国影展首次在博物馆等级的空间内展示,有近5000平方米标准展陈空间和1000米以上的优质展线,共有纪录类、艺术类、创意和商业类、多媒体类298件入展作品。此次影展首次专门设置了原作展厅,集中呈现收藏级别标准的入展作品。 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不仅是一项大型摄影活动,也是我国当代摄影事业发展的映射。本届入展的https://www.shobserver.com/wx/detail.do?id=505724
15.他们在博物馆设计中如何处理展览空间的流线和布局?在博物馆设计中,展览空间的流线和布局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观众的参观体验和展品的展示效果。一个合理的流线和布局设计可以引导观众有序地浏览展览,同时突出展品的特色和故事性。本文将探讨在博物馆设计中处理展览空间的流线和布局的方法和策略。 1. 观众流线设计 http://www.gzdecor.com/zixun/bwgzx/202407062421.html
16.创意大赛展馆空间类别作品展示003——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申报作品: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参赛企业:江苏爱涛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作品编号:空间类——059 项目链接: http://www.518bwg.com/rshow2/268.htm 项目设计说明 大运河博物馆是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展示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价值以及大运河带来美好生活的专题博物馆。展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团队设计,由南京博物院负https://m.d-arts.cn/article/article_info/key/MTIwMTMyNTU2MjCDuZeqsJzKcw.html
17.《博物馆艺术馆展览馆:展览和陈列设计》湖南博物院《博物馆、艺术馆、展览馆:展览和陈列设计》出自德国著名设计师之手,,设计思考与细节展示并重,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对设计理念和策划解决方案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与分析,同时提供了大量的设计图、平面图及近1000幅实景照片,是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的策展人、展览设计师等相关专业人士一本难得的学习参考书。 https://www.hnmuseum.com/ko/node/6774
18.上海纺织博物馆——M50创意园区——上海造币博物馆——创享塔拥有百年历史的纺织厂如今正在何处?建厂90多年的造币厂中是否藏着亮闪闪的小秘密?百年工业薪火传·苏河水岸焕新颜串联起上海纺织博物馆、M50创意园、上海造币博物馆、创享塔与八号桥艺术空间1908粮仓等,游客徜徉在苏州河两岸,聆听上海“母亲河”诉说着那段蕴藏中国民族工业发源的悠久历史。 https://www.itripsh.com/article/1866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