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数字文化资源该如何开放?

2020年疫情期间广大公众对于云展览、直播教育活动和博物馆数据平台的热捧,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网络世界受众对于博物馆数字文化资源的渴求与期待,也印证了在内容为王的互联网经济环境下,历久弥新的博物馆文化资源依然独具魅力和特色。

推动博物馆数字文化资源开放有利于提升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延伸博物馆文化知识传播路径,拓展博物馆社会教育的覆盖人群,同时也拉近了世界各地网络受众与博物馆的距离,降低了公众汲取博物馆文化的成本,保障了不同地区、不同社会阶层人群在文化遗产知识学习与传统艺术鉴赏方面享有平等的文化权益,直接推动实现了博物馆领域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

一、制度建设

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规范博物馆数字文化资源开放的法规或专业标准,加之一些博物馆受到思想观念等方面的限制,资源开放的脚步依然停滞不前。应当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将博物馆数字文化资源开放和在线服务写入博物馆行业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保障博物馆数字文化资源开放的专门规章和专业标准,使博物馆文化资源以开放为原则,不开放为例外,以馆为单位编制《博物馆数字文化资源目录》,按照自主、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可及的基本原则,推动博物馆数字文化资源应开放、尽开放。

二、平台建设

但是,数据开放的目的在于利用,而数据的利用又以数据量作为支撑,面对博物馆数字文化资源开放的全新形势,上述分散设置的数据平台(系统)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曾明确提出:“构建准确权威、开放共享的中华文化资源公共数据平台。”应当按照中办国办的有关要求,遵循“统一标准,统筹建设”的原则,建设集数据查询、分类检索、报告下载、开发利用、交流互动等功能为一体的一站式博物馆数字文化资源开放平台,将分散的数字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既保证了数据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又节约管理成本。

三、协同机制

用户的参与利用是开放数据的核心精神。开放数据的意义不仅是满足公民的知情权,更重要的是通过数据开放,让数据可以自由流动、全面利用起来,以此推动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的发展。Data.gov网站的一个重大创新就是顺应Web2.0时代信息用户参与建设的要求,专门开设了“应用程序”板块,通过开放API的方式,引导企业和开发人员使用政府数据开发新的应用,来自不同地方的软件企业利用网站的公开数据开发出了很多APP,涉及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为社会创造了很大的增值价值。

与Data.gov的理念相似,博物馆数字文化资源开放也应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资源的利用,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博物馆协同创新,通过对博物馆数字文化资源的再利用创造新的文化和经济价值,激活文化创新,让博物馆不再是旧遗产的投影机,而成为新文化的发生器。

四、市场化手段

在今年疫情期间,包括腾讯、百度、今日头条(抖音)、快手、淘宝直播在内的国内一线互联网平台都积极参与了博物馆网上展览、在线直播、线上课程等开放资源的建设和传播工作,网络平台给博物馆提供了文化资源的传播渠道、推广助力甚至是资金支持,博物馆数字文化资源帮助网络平台丰富了内容品类,拉动了人气和流量,一些博物馆的数字文化产品甚至成为了深受网友喜爱的爆款产品,博物馆和网络平台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双赢。

这个经验告诉我们,博物馆数字文化资源开放和在线服务的建设,不应单纯依靠政府投入,也可以适度运用市场化手段,利用第三方平台,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对此,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指出:坚持政府主导、多元投入,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的积极性。加大文物资源基础信息开放力度,支持文物博物馆单位逐步开放共享文物资源信息。

五、知识产权壁垒

伯尔尼公约规定,著作权财产权的保护期限为作者终身和死后50年,根据这一规定博物馆的绝大多数馆藏文物都属于超过著作权财产权保护期,进入公有领域的作品,博物馆应当向社会公开上述文物的数据资源,支持公众将其应用于文化传播、文化交流、文化创意等方面。

基于文化传播的考量,包括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华盛顿美国国家美术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洛杉矶盖蒂博物馆、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等许多世界知名的博物馆机构都相继加入了“CC0协议”,在开放数字文化资源的同时,支持用户对于这些资源的商业应用。推动博物馆数字文化资源开放,可以探索依据知识共享组织(CreativeCommons)设定的路径,引导博物馆自愿参与,将部分文化资源纳入“CC0协议”确定的开放范畴,打破知识产权壁垒,促进文化传播。

2020年,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将国际博物馆日主题确定为“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MuseumsforEquality:DiversityandInclusion),强调为不同身世和背景的人们创造有意义的体验方面的潜力。安来顺指出:“置于新冠肺炎疫情这样一个特殊背景之下,博物馆数字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有两方面的价值应当被充分认识到:

一是线上呈现的精美文物和艺术品,确实给足不能出户的人们提供了愉悦的审美体验,在一定程度上舒缓了人们由于严重疫情引起的焦虑情绪。即使在疫情过后,其对消除疫情后遗症,满足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需求也是有帮助的;

二是,通过实战验证了博物馆数字化成果的真正社会效果和公众喜爱程度,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提升这些项目的质量。

博物馆数字文化资源开放是一项可以让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不同社会阶层人群共享博物馆文化的数字时代全新的解决方案,是对于“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这一主题的绝佳诠释。有理由相信,深入探讨博物馆数字文化资源开放的有关问题,对于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THE END
1.知识产权法对互联网内容创作者的法律保障与权益维护知识产权法的实施,为互联网内容创作行业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通过保护创作者的权益,激发了创作者的创作热情,促进了内容的创新,也规范了行业秩序,防止了不正当竞争,为创作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案例分析 以网络文学为例,许多网络文学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面临着作品被抄袭、盗用等侵权问题,知识产权法的实施https://kanfawang.com/post/18833.html
2.“互联网+博物馆教育”正在成为风口湖南博物院由于网络知识产权的存在无形、界定不明、法规时效不适用、地域化概念淡化等特点,网络知识产权的侵权问题在国内已经屡见不鲜,如近年来出现的计算机中文字库著作权纠纷案、“葫芦娃”动画形象著作权权属纠纷案、百度文库著作权纠纷案等。 随着博物馆信息化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涉及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品牌标示、研发教具、课程https://www.hnmuseum.com/zh-hans/aboutus/%E2%80%9C%E4%BA%92%E8%81%94%E7%BD%91%E5%8D%9A%E7%89%A9%E9%A6%86%E6%95%99%E8%82%B2%E2%80%9D%E6%AD%A3%E5%9C%A8%E6%88%90%E4%B8%BA%E9%A3%8E%E5%8F%A3
3.博物馆构建范文7篇(全文)88 .10.理查德·迈耶.胡延利译.理查德·迈耶作品集[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 博物馆构建 第2篇 关键词: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对人类文化的发展提出了新的需求,尤其在建设服务性政府过程中提出了公共文化服务的理念。作为公益性社会文化服务机构的博物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https://www.99xueshu.com/w/ikeyq782gmut.html
4.古灯网(古灯具)古灯网络博物馆│国内第一家古灯文化网络传播平台山西孟母文化园中国古灯网马永红民俗古灯文化馆专题 2018.1.1. 中国古灯网络博物馆 马永红应邀接受新华社独家专访 2018.1.13. 中国古灯网正式申请、注册、启用中文域名:古灯.中国 2018.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通过本网申请的 古灯注册商标 中国古灯网络博物馆发起人马永红、郭真山 加入中国博物馆协会 http://www.gudeng.net.cn/
5.网络中心该部分规定了职业教育中使用的三类数字资源的要求,包括课堂与实训室数字化教学资源(媒体素材、试题、试卷、课件、案例、文献资料、网络课程、教学工具软件APP、常见问题解答和资源目录索引等)、仿真实训资源(仿真实验软件、仿真实训软件和仿真实习软件等)、数字场馆资源(职业体验馆、数字博物馆、数字艺术馆、数字科技馆、http://www.xtzy.com/wlzx/detail.jsp?public_id=153330
6.2023年10月自考《知识产权法》真题更新中自考A.两被告侵犯了戴某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B.两被告侵犯了戴某的财产所有权 C.两被告侵犯了戴某的摄制权 D.两被告侵犯了戴某的发表权 6.观复博物馆的收藏丰富而独特,其中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藏品是 A.当代名人的书法作品 B.古代手工艺品及古玩 C.明代皇帝题词的牌匾 https://www.educity.cn/zikao/5220860.html
7.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第七届四川省“人民满意的朱亚蓉(女) 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景区管委会景区和遗址管理部部长 肖思婕(女) 德阳市发展改革委项目管理与督导科科长 秦雯雯(女) 绵阳市科技局高新技术科科长 李强 北川羌族自治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督察长、三级高级警长,县委政法委副书记(兼) https://zangdiyg.com/Home/Article/detail/id/24617.html
8.文创“出圈”,知识产权保护也当跟进长江云文创“出圈”,知识产权保护也当跟进 近年来,随着文化市场繁荣、文创产业发展,有趣的展览轮番“上新”,新鲜的形象纷纷“出圈”,一些机构借此面向社会进行文创IP授权,衍生出花样繁多的文创产品,成为行业新景观。从故宫博物院的互动解谜游戏书《谜宫》,到甘肃省博物馆憨态可掬的“铜奔马”玩偶,再到三星堆博物馆推出的“https://news.hbtv.com.cn/p/2257867.html
9.艺术档案数字化民间艺术文化的数字化保护目的之一是建立馆藏资源数据库,可以以多种形式进行保护,如博物馆或其他公共社会机构的形式,其保护目的主要是为了能更好地保护好我们的民间艺术资源,能让更多的人们以及我们的后人进行了解和观赏以及应用。为了更好的方便检索馆藏资源数据库,必须对庞大的数据库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分类与归档,https://www.zboao.com/cgal/8068.html
10.无讼阅读浅析博物馆馆藏品衍生品的知识产权保护数字化博物馆是指采用技术手段,将实体的博物馆藏品、信息以及所能提供的服务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的在线博物馆。“ 数字化博物馆是以博物馆物理实体为基础,在信息网络平台上建立的一个信息服务体系。数字博物馆是物质博物馆在数字网络空间的再现和补充,具有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的特点。” https://victory.itslaw.com/victory/api/v1/articles/article/0a7d101c-d36d-46a6-b036-1ab371d10367
11.更加重视博物馆藏品衍生品开发利用中的产权保护而早在2007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博物馆知识产权管理指南》中就指出,知识产权在博物馆进行藏品的搜集、保护和管理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别是版权和商标权,在满足使用者需求过程中其重要性逐渐增长。有效的知识产权管理可以使博物馆利用网络,让其成为教育和交流的工具。博物馆汇集了我国漫长历史进程中大量的文化https://m.gmw.cn/baijia/2019-05/06/32808676.html
12.媒体播控服务器显示端,梦派科技苏州知识产权博物智慧展厅案例苏州知识产权博物馆由梦派科技完成,项目周期历时180天,屏体面积超过400平方,总像素超过1亿个像素点,采用4台8K播控服务器提供内容。全部一体化智能移动端中控系统和多媒体播控系统,实现一个平板电脑在手,操作所有显示屏的开关和内容发布。 苏州知识产权博物馆,项目周期历时180天,屏体面积超过400平方,总像素超过1亿个像https://blog.csdn.net/weixin_29008805/article/details/119686524
13.聚焦网络版权热点问题成都举办版权知识培训成都华珍藏羌文化博物馆副馆长冯青龙在参加了此次培训会后,收获颇多。“我们平时在设计制作这些创意设计作品时,让我们深知版权保护的价值。”冯青龙坦言,过去因为对知识产权不太了解,版权保护意识不强吃过不少亏。近些年来,通过此类的培训,让他们懂得了如何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身合法的权益。“这次培训,让我们这类的http://wap.chengdu.cn/2231426
14.《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条文详解知识产权保护1996年12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通过的《版权条约》和《表演与录音制品条约》赋予了著作权人享有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该作品的权利,公约称之为向公众提供权和向公众传播权。我国于2001年修订的《著作权法》将该项权利称之为——信息网络传播权。 http://www.tzlaw.net/zhishichanquanbaohu/99665.htm
15.来小鹏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理事,中国版权保护协会理事,中国科技法学会常务理事,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专家成员,国家知识产权评估促进工程特邀专家,国家标准委知识产权标准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博物馆法律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北京卓亚网络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北京市东泽律师事务所律师,北京仲裁委、深圳仲裁委、西安仲裁委仲裁员等http://wlfxyjy.cupl.edu.cn/info/1003/1053.htm
16.韬安荐案博物馆运营中的著作权问题为使得历史文化的生命力得以延伸,充分发挥馆藏文物资源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时调动博物馆文化产业创新的积极性,博物馆亟须重视从馆藏资源管理到开发利用全过程中对包括著作权在内的知识产权的保护。①就著作权维度,博物馆的馆藏资源及衍生品的可版权性、权利归属、权利范围的确定,以及据此有权采取的自行使用和https://www.taoanlaw.com/news/detail?id=506
17.商标权和品牌授权操作指引(试行)》知识产权政策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博物馆条例》《博物馆管理办法》和《文物拍摄管理暂行办法》《文物复制拓印管理办法》等法律规定与政策文件。 https://www.xaippc.com/html/zhuanli/1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