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博物馆荣升国家一级博物馆!快来看看都有哪些镇馆之宝

中国博物馆协会12月21日发布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随州市博物馆成功晋升国家一级博物馆,实现了随州文博人多年的夙愿,填补了随州市一级博物馆的空白。

国家一级博物馆是我国博物馆领域的“金字招牌”。根据国家文物局规定,博物馆评估定级是从博物馆综合管理与基础设施建设、藏品管理与科学研究、陈列展览与社会服务等方面作出的综合评价,从高到低划分为三个等级,国家一级博物馆是最高等级。此前湖北省共有五座博物馆被评定为一级博物馆,它们是:湖北省博物馆、武汉博物馆、荆州博物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和武汉市中山舰博物馆。至此,我省国家一级博物馆由5家增至9家。

跻身国家一级博物馆,随州博物馆都有哪些价值连城的藏宝呢?来跟随我们一起去随州博物馆认识一下。

擂鼓墩二号墓铜编钟

战国中晚期该套编钟为36件铜编钟,皆为甬钟。按钟体大小可分为两种。大型编钟八件,小型编钟二十八件。八件大钟形制相同,大小递减,甬呈八棱柱形,甬下有旋,钟壁厚薄不一,两铣下垂,钲部两边各有三排长枚,编钟甬、舞、篆部均饰变形蟠螭纹,隧部花纹不同。二十八件小钟形制、花纹均相同,大小不一,甬呈八棱柱形,甬下有旋,两铣下垂,口不平齐,钲部两边各有五个泡形短枚,钟壁较厚,内有四处凸起,编钟甬、舞、篆部均饰变形蟠螭纹,隧部饰兽面纹。至今还能演奏古今中外乐曲。

战国菱形勾连云纹铜敦

为战国文物。通高28.0厘米,口径20.5厘米。呈椭圆球体。盖、身相同,盖口部有三个舌形扣钮,可扣合。盖、身分别有三个扁状透空兽形钮、足,口部均有两个对称环形耳。通体饰菱形勾连云纹、三角几何纹、涡纹。1983年擂鼓墩吴家塆13号墓出土。现收藏于随州博物馆。

蟠螭纹铜方壶

战国中晚期此器有盖,盖呈花冠状,镂空,无顶,直口微侈,长方颈微束,颈部附一对称伏龙形耳,龙舌高扬,溜肩,在颈与肩交接处有一圈方形箍,箍中部有一道凸棱,方腹外鼓下收,腹中部有一圈宽带凸棱,腹部四方中部由箍至足各有一纵向宽带,并与横宽带凸棱相交呈“十”字形格栏,长方圈足。器盖饰蟠龙纹,方颈上、下各饰一周蟠螭纹,龙形耳上饰三角带纹及三角云纹,腹栏格内及长方圈足上均饰变形蟠螭纹。

噩侯方罍

噩侯方罍,西周早期,2007年安居羊子山4号墓出土。器身为母口承盖,盖为单脊四坡屋顶状,上有一对鸟形钮。器肩部两侧铸有对称的半环兽首衔环耳,前后肩部正中各有一张牙卷鼻的象首。器腹饰两层兽面纹,器盖饰兽面纹,口、部、足部饰龙纹。盖内铸有铭文“噩候乍厥宝(阝尊)彝”

扉棱提粱卣

来自西周,现藏随州博物馆。该兽面纹扉棱提梁卣,纹饰奇特,器形宏伟,世所罕见。其“兽面”图案之独特,在于眼睛的表现方式很写实,浓眉杏眼,似含笑意,与通常的“饕餮纹”比,少了几分狞厉之像,在青铜器纹饰中堪称另类。

曾侯作父乙方鼎

西周早期。叶家山M111是迄今已发现的西周墓中最大的一座,此鼎正是在这里发现。这是一件罕见的西周时期的大型方鼎,即使在流行大型方鼎的商文化区域也绝少发现。在形制上绝非简单沿用商制——在盖内设有卡扣使器盖相合更为紧密、在盖上设置四个兽纹扉棱使得器物更趋夸张飞扬、在鼎体两侧附铸双耳使得器物的风格更趋阔绰沉稳——一系列的铜器设计新动向,向我们展示周人在掌控王权之后,对极为重要的铜礼器制造业的继承和发展。

兽面纹觥

湖北省随州市叶家山M27出土,通高13.7厘米。觥往往为高等级贵族所用,叶家山墓地只出土这一件。此器形制规整,器表装饰满幅的半浮雕兽面纹和鸟纹。器盖染有朱砂的红色,器腹呈翠绿色,具有剔透的质感。

随州市博物馆成立于1978年,与随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合并办公,是一座集文物收藏、科学研究、宣传教育、文物考古及编钟演奏于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2009年5月,该馆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该馆是展示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深厚底蕴的一个重要窗口,展览主题为《汉东大国》,分《炎帝神农故里》《屹立汉东》《曾国迷踪》、《曾侯乙墓》《擂鼓墩二号墓》《汉风唐韵》《追回的宝藏》7个基本陈列,现有馆藏文物10183件(套),其中一级文物318件(套),藏品以商周青铜器为特色,数量众多、种类齐全、内涵丰富、时代跨度大,而且铸造精美,被誉为“青铜器王国”。去年该馆累计接待观众超过50万人次。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雷少军周科屹随州日报全媒记者:张琴通讯员:刘晓俊、刘莹)

THE END
1.湖北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知几何!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是元代时期文物,2006 年出土于湖北钟祥郢靖王墓,为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 镇馆之宝之七 虎座凤架悬鼓 虎座凤架悬鼓,又名虎座凤架悬鼓、虎座鸟架鼓。发现于湖北九连墩战国楚墓2号墓出土,是楚国乐器典型的代表器物。虎座凤架悬鼓为战国时期楚国的重要乐器种类,是一件东周时期的https://www.meipian.cn/587ve901
2.#0元玩转这座城#镇馆之宝走进这家博物馆#0元玩转这座城#镇馆之宝走进这家博物馆,仿佛踏入历史的长河。丰富多样的文物有序陈列,从古老的石器到精美的书画,每一件都在无声诉说往昔。馆内布局合理,指引清晰,工作人员热忱专业。在这里,能尽情领略文化的厚重与魅力,是一场不可多得的知识与心灵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308014255?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3.中国十大地质博物馆及其镇馆之宝各省地质博物馆收藏珍品介绍→中国地广物博,各省都有博物馆,各地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又不尽相同,各有自己的历史故事和文化特色,本文盘点了全国地质博物馆排名,其中包括中国地质博物馆、湖南省地质博物馆、湖北省地质博物馆、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河北省地质博物馆、南京地质博物馆、宁夏省地质博物馆、山西省地质博物馆、吉林大学地质博物馆等,下面跟随https://www.maigoo.com/top/417897.html
4.湖北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揭晓中新网武汉12月13日电 (梁婷 孙夏)湖北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13日正式揭晓,除现有的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郧县人头骨化石、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四大“镇馆之宝”外,曾侯乙尊盘、云梦睡虎地秦简、虎座鸟架鼓、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石家河玉人像、崇阳铜鼓等6件文物瑰宝新晋为“镇馆之宝”。 https://www.chinanews.com/cul/2020/12-13/9361161.shtml
5.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包括曾侯乙编钟曾来自杰子世界24-10-17 11:25 发布于 湖北 来自 iPhone客户端 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包括曾侯乙编钟、曾侯乙墓具棺和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是保存最好、重量最重、音律最广的编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曾侯乙墓具棺是湖北省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中唯一不能出武汉市的,重达3.2吨,是先秦时期最大的外棺。越王勾践https://weibo.com/1763194833/OBWo5A00v
6.武汉历史古迹景区盘点湖北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越王勾践剑】1965年冬天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附近的望山楚墓群中,剑上用鸟篆铭文刻 了八个字,“越王勾践,自作用剑”。专家通过对剑身八个鸟篆铭文的解读,证明此剑就是传说中的越王勾践剑。 让人称奇的是,这把青铜宝剑穿越了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但剑身毫无锈蚀,至今寒光逼人,下刀可将叠https://m.mafengwo.cn/gonglve/ziyouxing/77806.html
7.湖北省博物馆旅游攻略湖北省博物馆地址湖北省博物馆怎么样2镇馆之宝 曾侯乙编钟 越王勾践剑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郧县人头骨化石 3展览陈列 郧县人 屈家岭 盘龙城 楚文化展 书写历史 梁庄王墓 曾侯乙墓 4交通指南 公交路线 5建筑布局 6历史沿革 基本介绍 湖北省博物馆是中国地方性博物馆。位于武汉市武昌东湖边,占地4万平方米。1953年建立。馆藏文物近9千余件https://www.chinapp.com/ct/vjhiqj.html
8.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曾侯乙编钟乔迁新居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曾侯乙编钟自发掘出土以来一直备受世人瞩目。随着该馆三期扩建工程基本竣工,陈列布展有序进行,稀世珍宝曾侯乙编钟也将搬进三期展厅,10月12日,相关工作已启动,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前往现场实地探访。 近5吨重的国宝这样搬家 曾侯乙编钟1978年出土于随州曾侯乙墓,年代为战国早期。钟架长7.48米、高https://m.gmw.cn/2021-10/13/content_1302637771.htm
9.绝了绝了!连鸡蛋都是“编钟”造型新闻频道博物馆篇 去各地旅游打卡 充满历史底蕴的博物馆 一定不容错过↓ 近日,有网友晒出 在湖北省博物馆吃的牛肉面 不禁惊呼: “连鸡蛋都是编钟造型的” 作为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 曾侯乙编钟还有各种特色文创 饼干、冰激凌、夜光灯…… 近年来,全国各地博物馆纷纷卷起来 https://news.cctv.com/2023/04/22/ARTIwWUE6Z6MyHZV5gMP66La230422.shtml
10.开眼界了!中国十大博物馆的36件“镇馆之宝”,一起来感受一下中国十大博物馆的36件“镇馆之宝”,一起来感受一下 每个文物都代表着一段历史,一段文化,同时也蕴藏着它们各自的故事,透过它们,我们可以了解到那些离我们很遥远的古人。 不知道大家看过央视制作的《如果国宝会说话》这个纪录片没有? 在这个纪录片里,节目组用每集5分钟的时间给我们讲述一件文物,介绍文物背后传承https://www.dingxinwen.cn/detail/4244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