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摄影排行榜系列访谈丨张巍:“控制”与“被控制”的虚构档案

张巍,1977生于陕西省商洛,目前生活和工作于北京/纽约。曾获2020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最佳摄影师奖,2019中国金熊猫杰出摄影艺术家奖,2016英国保诚亚洲当代艺术奖提名,2013色影无忌中国年度新锐摄影师大奖,同年入选首届中国摄影年度排行榜,2011获得TOP20·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奖,2010获得GlobalTimes2010国际风尚年度新锐艺术家大奖,2009获得亚洲主权艺术奖提名奖,同年获得丽水国际摄影大奖。

导语:第一次采访张巍是在2013年,那时他在黑桥的工作室里,我们从肖尔的《美国表面》对他《无聊日记》的影响,聊到了创作语言成熟期的《临时演员》,张巍说自己是个宅男,爱玩电脑游戏,特别是模拟人生这样的游戏,之后的《人工剧团》很大程度源自他对捏脸的爱好。他在工作室里拍下肖像,然后截取照片里的五官作为材料,制作了很多我们熟悉的形象——政治人物、演艺明星或是经典绘画里的人。它们如此逼真,以至于时常被人误当作是直接拍下的肖像。

这期间,我听说张巍搬去了纽约。时隔8年后,我又和张巍聊了聊,关于他在纽约的近况和他的新作《人偶档案》。

吴:看你的新头像,感觉沧桑了很多。是你的近照么?还是电脑做的。

张:哈哈,就是年前拍的啊,哎,老了呀,你第一次采访我是2013年吧,那个时候我还年轻。

吴:眼圈有点红,那几天没睡好?你现在作息怎样?以前好像经常熬夜。

吴:你是哪一年去的纽约?到那里怎么安顿下来,开始正常节奏的?

张:2018年3月来的纽约,刚开始住城里一年,觉得太闹腾了,就搬到乡下,租了个大点的工作室,在乡下已经两年了,已经适应周边环境了。

吴:和你黑桥的状态差不多。

张:是呀乡下比较安静,主要成本低很多。

吴:你也不太需要市中心街头的那些东西。以前刚开始摄影时,对纽约街头摄影历史有兴趣么?

张:我很喜欢各种方式的摄影,也包括一些老的纽约街头的摄影,但没有怎么研究过。

吴:聊聊你的《人偶档案》,这个系列灵感是怎么诞生的?

张:当时在做《人工剧团》的时候就想过做多人的作品,但那时技术还不够熟练,基本无从下手,《人工剧团》是《人偶档案》的基础,我到2017年的时候才开始尝试多人互动作品,主要是想复原一些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的老照片,开始想的比较简单,先看能不能做到高像素的复原,假如这一步可以做到,那历史的图像就可以被自由“篡改”,从而达到完美“操控”图像的目的。

《人工剧团》

ArtificialTheatre

《人偶档案》-测试

PuppetArchive--Testing

吴:《人偶档案》的素材是你的材料库里留下的么?在纽约拍过新素材么?里面的人脸我总觉得有些融合的特征。

张:人脸部分最多用的还是原来的素材,之前的素材全是中国人,来纽约又拍了一些别的族裔,丰富了一下脸的色彩。在纽约主要拍的是场景和各种道具。

张:这次的作品有一部分是有机械元素,我想要的是一种过时落伍的机械的感觉,有一种对现实的隐喻,一切的技术的终极目标就控制。《人偶档案》正是一部虚构的、关于“控制”与“被控制”的谣言图册。

《人偶档案》-机械博览会

PuppetArchive--MachineryExpo

吴:很多作品里有明显的闪光灯效果,这个是原材料本来就有的,还是你营造的氛围。

张:我来纽约后专门装备了一台机顶闪光灯拍素材。这个系列基本都是采用了闪光灯效果,我想营造一种更接近新闻摄影的瞬间感,通常这样的效果会让人觉得更真实一点,因为大多数人认为新闻摄影都是真实的再现。

吴:为什么都设置了研究者和围观者?

张:这也是想要模拟新闻摄影的效果。围观者是烘托气氛的主要元素之一,看热闹的人无处不在,下一秒就有可能会变成被改造的对象。研究者也逃脱不了这个过程,这也是现实世界里的一个循环关系。所以我作品里会不断的出现这样的设置。

《人偶档案》-小国王

PuppetArchive-LittleKing

吴:挑一张讲讲你的思路是如何形成的吧。创作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张:有时候拍到一个特殊场景或是一个道具,都能形成作品的思路。比如一个很老旧的会议室,还有是在旧货市场淘到了一个限量版普京形象的木偶,我会根据这个场景或道具来植入剧情。像“技能展示”这张,我组合了三张以上的图片,将其改编成当梦露在博览会上看见自己无比夸张的复制品之后的尴尬微笑。这张想表达对某些事或人的一种想象,我用故意夸张的形象和现实之间形成了反差。我觉得当假象深入人心时,真相就显得毫无说服力。

《人偶档案》-技能展示

PuppetArchive--SkillDisplay

吴:作品里每个人的表情都很微妙。拼贴的时候,你脑海里就已经有表情大局观么?如果表情素材找不到,是不是特别奔溃?

张:找不到合适的素材是相当崩溃的,没有合适的就重新拍摄。拼贴的时候最先考虑的是整体的互动关系,之后再找合适的人物脸部形象,这样比较好控制。

吴:有些小问题,技术方面的,以前也没打听过。这次想问问,你会画草图么?

张:我的擅长是PS,所以我就直接在电脑上制作调整了,做成功就变成了作品,失败的自然就变成了草图。

吴:失败的话,删除图层就可以再开始了吧。

张:失败的话我会先放着,等上个几个月说不定又能调整好,有时候也是因为素材不到位。实在死磕不出来就再继续放着,我基本不会删除失败的文件。比如我有一张有好几个人的作品失败了,但里边的人物已经做好了,就可以放到另外一张作品里。

吴:如何判断一张作品失败的?主要是视觉联系和叙事方面么?

张:对,主要是视觉关系是和叙事方面不够。

《人偶档案》-机械娃娃

PuppetArchive--MechanicalDolls

吴:你电脑硬盘多大?

张:10T。

吴:电脑屏幕呢?

张:32寸。

吴:文件夹命名系统呢?会细分么?比如说,鼻子,正面的鼻子,侧面的鼻子?

张:文件都是人名和场地分,没分具体的鼻子、眼睛、嘴。

吴:有没有考虑尝试彩色制作?

张:考虑过,这个系列就会有。

吴:现在系列还是初级阶段吧。

吴:有没有想过改变自己的创作语言?如果有人介绍你说,张巍是那个用电脑捏人的艺术家,你怎么看待。

张:没想过,慢慢做自然就能改变,变得更好或更差。怎么介绍我都可以,无所谓。

吴:你的作品几乎不会涉及特定的肖像权,你会如何向每个到你工作室被拍的人解释如何使用他们的肖像?

张:基本就简单说下我的作品我要做什么就行。他们希望自己的形象出现在我照片里,可他们也知道之后肯定是面目全非。

《人偶档案》-出厂设置

PuppetArchive-FactorySettings

吴:拍一个人多少钱?

张:你说是纽约的吗?不要钱,有演员的网站,可以发布信息说你要拍什么就会有人报名,最后给他们一张喜欢的肖像照就可以。

吴:你之前创作的时候是给钱的吧。

张:国内当时是30块,2007年。

吴:你作品尺寸是多大的?

张:制作是按照2米5左右,正式展出大尺寸是在2米之内。

吴:一般需要多久去完成一张作品?

吴:谈谈影响过你的艺术家或摄影师。

张:我受过很多摄影师或艺术家影响,最深的应该是桑德的肖像。

吴:疫情和近来的亚裔遭袭击事件对你有影响么?

张:我比较宅,疫情影响不大。关于亚裔事件,让人很难过。今天(3月21日)全美有很多人,各个种族的人都上街支持亚裔的游行。

THE END
1.文化中国行当百年国博遇上“文博热”12月3日,在“文化中国行”走进国家博物馆采访活动中,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11月28日,中国国家博物馆观众累计预约已达到6309187人次。这意味着,平均每天国博要接待观众2万余人,其中有超6成为35岁以下的年轻观众。 百年国博遇上“文博热”,是惊喜,但绝不是意外。随着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富有创意的文化活动不断https://news.cri.cn/20241205/61ea2b0f-f036-d718-7171-8cf049d68d6b.html
2.互联网历史博物馆archive.org本站收录的"互联网历史博物馆“数据均来源网站“archive.org”及互联网,以上数据具有时效性,因网站域名、网站名称及内容会受域名过期、网站服务器故障、域名所有者更替或内容变化,而存在以上内容失效、错误等情况,请多谅解。 访问者分布(%) & 网站排名变化曲线 http://www.948v.com/prodetail424484.html
3.网站历史博物馆来过反爬网页历史博物馆archive一、网站历史博物馆是什么 网站历史博物馆是专门针对整个互联网的历史进行备份的一个网站,在该网站上可以看到大部分的网站的历史快照,其数据完整程度取决于该网站本身,有很多这种网站,其数据库的数据量甚至超过搜索引擎。 目前国外比较知名的是archive.org准备好梯子 https://blog.csdn.net/lengye7/article/details/79721166
4.绘画博物馆的解释和发音「法语助手」法汉为了纪念亚历山大·普希金诞辰200周年(第比利斯有一座普希金纪念博物馆),国家艺术馆和文学博物馆展出了 伟大的俄罗斯诗人的一生有关的档案材料和绘画。 声明:以上例句、词性分类均由互联网资源自动生成,部分未经过人工审核,其表达内容亦不代表本软件的观点;若发现问题,欢迎向我们指正。 http://www.esdict.cn/mdicts/fr/%E7%BB%98%E7%94%BB%E5%8D%9A%E7%89%A9%E9%A6%86
5.中国网页博物馆:建设有序的信息世界在《世界是扁平的》一书中,弗里德曼讲在互联网时代的经济活动中,说“small shall act big”。我想这个规则在互联网时代的研究与开发活动中也具有指导意义。 于是,“中国网页博物馆”在北大网络实验室所能有的资源条件下诞生了,并且稳定地运行了5年,到目前为止已经搜集了超过25亿个中国网页。https://www.edu.cn/info/fei/jcyy/jc/ssx/200805/t20080525_298488.shtml
6.20240609HackerNews北京沫之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The Backrooms of the Internet Archive# https://blog.archive.org/2024/06/01/the-backrooms-of-the-internet-archive/ 这篇博文讲述了关于互联网档案馆背后房间的故事。文章介绍了一个简单的空房间系列的图像,代表了一个深藏或最近被记起的普通互联网传奇的记忆,或者只是一张空无一物的照片。这张图片在 2010http://product.coreab.cn/news/2024-06-09_363566691_2024-06-09-hackernews.html
7.大英博物馆的英文怎么说这是个主要讲述大英博物馆魅力的系列节目。 Now we 'll drive around the British museum so that you can get your bearings. 我们围绕大英博物馆开一圈,这样你就能判明方位了。 Soon, no doubt, the British Museum might store its entire archive on such a device. https://www.hjenglish.com/new/p646930/
8.世界10大另类博物馆8、恶意软件博物馆 恶意软件博物馆是由一位网络保安专家Mikko Hypponen创办的一个记录互联网病毒数据库的项目,并把该项目托管在了互联网档案馆(Internet Archive)上,该项目提供80、90年代的各种病毒代码,让用户在不影响电脑的情况下浏览这些经典病毒和恶意程序。 https://www.jianshu.com/p/452d3314f7b2
9.往复遗址博物馆数据来自archive.org,这个项目持续爬取互联网,从1996年持续至今,是互联网的考古仓库。文字版权归往复论坛和原作者所有。本项目无意侵犯当事人的版权和隐私,如有需要可联系删文:noble.gangster#gmail.com。附:往复卷首语往复正式开版了。这一天我们等了很久。对于游牧族群而言,寻觅冬暖夏凉、水草丰茂的牧场,的确是头https://wangf-legacy.github.io/
10.新澳免费资料网站大全,创新解释说法梦想蓝图WM34.44.69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博物馆通常会在线展示其藏品和展览,如澳大利亚博物馆网站和新西兰Te Papa博物馆。这些网站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信息,还有互动的在线展览,让人们能够从任何地方了解两国的历史和文化。 文化档案库 澳大利亚国家电影和声音档案馆(National Film and Sound Archive)和新西兰电影档案馆(Ngā Taonga Sound https://news.brdjzzs.com/post/19294.html
11.头条文章傅斯年图书馆 收录九种本馆建置数据库,包括:傅斯年图书馆珍藏图籍书目数据库、善本图籍全文影像数据库、傅图善本古籍数字典藏系统、傅图人名权威检索系统、傅图馆藏印记数据库、傅图空间检索系统、傅图整编史语所档案目录、傅图馆藏台湾公私藏古文书复印件影像数据库、徽州契约文书复印件目录等。http://lib.ihp.sinichttps://m.weibo.cn/ttarticle/p/show?id=2309634740159047599763
12.华裔艺术史学家方闻:中国艺术即历史,眼见为实—新闻—科学网上:杭州《宋韵今辉艺术特展》图册; 下:李唐《濠梁秋水图》(局部)(天津博物馆藏) 导语:2023年3月24日,我到杭州西湖南岸,参观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宋韵今辉”艺术特展(2023.3.18-4.16)。这次展览的核心主题是“湖山揽胜——宋韵江南书画艺术”,展出37件(套)宋元明清传世真迹书画,其中10件宋朝珍品,包括北宋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1675.shtm
13.中国学(汉学)研究开放获取学术资源库(最近十余卷,可全文下载):http://t.cn/zlo7FFN台湾省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http://t.cn/zQSEK3a台湾省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http://t.cn/zQSEK3S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中国研究论文库:http://t.cn/h4nvCR牛津大学早期期刊互联网博物馆:http://t.cn/h4dJUD莱斯大学研究资料库:http://t.cn/8krWUX7https://www.douban.com/note/860609581/
14.新加坡14世纪满者伯夷的爪哇风格黄金饰品(新加坡国家博物馆) 已知最早提及新加坡历史记录,是三世纪的中国记载将其描述为“蒲罗中”,指的是“Pulau Ujong”,在马来语中意为“半岛尽头的岛屿”。到了七世纪,当马来X岛出现一系列海洋国家时,新加坡作为是众多贸易前哨站之一,是马来人、泰国人、爪哇人、中国人、印度人和阿拉伯https://ispeak.vibaike.com/glopedia/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