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个国家级沉浸式文旅案例,带你解锁文旅新玩法茂名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20个沉浸式文旅新业态示范案例,从夜游锦江、大唐不夜城,到《又见平遥》《遇见大庸》《知音号》等经典演出,各种类型的沉浸式项目成为文旅业态创新的标杆。

示范案例涵盖沉浸式演艺、沉浸式夜游、沉浸式展览展示、沉浸式街区/主题娱乐等领域,用沉浸式的表达,充分发掘文化旅游资源,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呈现新风貌。5G、超高清、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元宇宙等前沿技术深度应用,不断丰富沉浸式体验型文旅产品与内容。

又见平遥

《又见平遥》是印象团队在演艺创新取得新突破的原创性项目,实现了从室外实景演出走向室内情境体验模式创新。项目充分运用现代化声光电技术,采用戏剧、舞蹈、音响、音乐制造奇特空间,将山西的根文化、大院文化、面食文化整体贯穿于剧中,观众步行穿过若干不同形态的主题空间,表演者也在观剧人群中往来穿梭,并与观众对话,使观演者感受跨越时空的穿越感。

重庆·1949

知音号

《知音号》是湖北省推动旅游发展的重点创新文旅项目,也是武汉市重点文化项目、武汉市长江主轴文化轴亮点项目。作为长江上的首部漂移式多维体验剧,自公演以来,已成为武汉城市文化旅游新名片和新地标。知音号以知音文化为灵魂,以大汉口长江文化为背景,在演出中使用了倒叙、插叙及人景互动等电影表现手法,用电影的方式打造互动体验剧,生动展现了大武汉的当年文化。

遇见大庸

《遇见大庸》是一台多空间沉浸式体验剧,是湖南大庸古城核心业态之一,项目运用全息技术、舞美造景、机械开合、特效演绎等多种方式,采用全新的移动式沉浸观演骑乘装置系统,将张家界大庸古代文明与明清鼎盛的市景乡情重构成连续的情境空间,打破传统演艺项目中演员与观众之间的“第三堵墙”,实现沉浸式的演出体验效果,是旅游展演多空间沉浸式情境互动体验的创新。

寻梦牡丹亭

《寻梦牡丹亭》结合全息数字影像技术、巨型圆环装置投影等,创新设计沉浸交互表演场景,还原了《牡丹亭》中的亭、台、楼、阁等梦幻景致,以《游园惊梦》《魂游寻梦》《三生圆梦》三景篇幅,演绎杜丽娘与柳梦梅生死梦幻的爱情故事,演出用以简驭繁、抽象写意的美学手法,让游客获得真善美的浪漫体验。

天酿

《天酿》使用全景多声道、全息技术、AR/MR等虚拟现实技术配合多重机械装置,以超尺度环幕、天幕、地屏、纱幕等为媒介,在茅台源地的山水空间中打造出重度沉浸、虚实相生的旅游演艺产品,用创新的新媒体叙事方式演绎茅台酒文化的历史变迁,将独特的酿酒工艺与茅台酒文化内涵相融合,以科技手段赋能文艺演出,改变了传统旅游演艺大量真人表演的模式,实现技术集成创新的商业模式创新。

不眠之夜

《不眠之夜》上海版融入中国本土民间传说,将故事设于市中心的麦金侬酒店,全剧几乎没有对白,剧情的演绎基于演员的身体和表情语言,观众参与形成“剧情点”,从不同角度观察演员的表情、服饰、动作。观演模式突破了常规镜框式舞台,演出场景、演员、观众交织在一起。观众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演员、表演内容、场景、道具,在近6000平方米大小的演出空间内漫游探索。

西安大唐不夜城

西安大唐不夜城以大雁塔为文化地标,以唐风元素为主线,融合现代流行元素,充分挖掘城市文化底蕴,构建了“一轴·两市·三核·四区·五内街”总体布局。项目以科技赋能,深入实践沉浸式文旅融合新产品,推出“盛唐幻境”AR游,升级落位“簋唐楼”“杌空间”等文化科技沉浸式体验空间,建立智慧文旅新场景,通过“商业+”“活动+”“演艺+”“智慧+”等形式,创新打造文旅经济模式,已成为西安夜间经济主阵地和文化旅游标志性名片。

夜游锦江

夜游锦江以成都母亲河——锦江的千年故事卷轴为主线,运用游船载体+媒体装置+戏剧场景+建筑群体的方式相结合,创新天府文化再现景观,运用数字光影技术在建筑立面、堤岸、叠水景观呈现多维空间场景秀,复原东门码头的繁华景象,串联都市休闲、东门市集、闹事禅修、锦官古驿四大片区,打造“夜市、夜食、夜展、夜秀、夜节、夜宿”六大主题场景,绘制出老成都、蜀都味、国际范的生活美学地图,成为成都夜间文旅的新地标。

北京国际光影艺术季“万物共生”

北京国际光影艺术季“万物共生”落地于北京玉渊潭公园樱珞花谷区域,占地面积19000平方米,内容立足“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运用海洋、森林、花界、大地、万象等不同元素内容,打造包含幻彩虫洞、云境、谜光、唤灵谷、奇雾、星焰、奇光巨塔、生命之树、天缦等15大景观,每处创作都保留场地原始风貌,追求自然形态与数字科技完美结合,结合元宇宙、人工智能等科技热点,探寻生命、能量、数字孪生间的哲学意味,创造一个崭新的数字生态艺术公园。

奇妙·夜德天

奇妙·夜德天位于中国越南交界的广西德天跨国大瀑布景区,总投资约1.2亿元,是亚洲首个沉浸式跨国夜游互动体验项目。项目打造配套设施与声光电场景,通过11幕互动体验环节和丛林栈道、德天寺广场等多个互动体验区,将壮族生活习俗与文化传统主题,以光影秀+IP角色故事+轻演艺+交互体验+艺术灯光+大型情景演艺的组合,实现了主题IP、剧情动线、沉浸式体验、互动游戏为一体的主题夜游特色。

梦境光雾山

《梦境光雾山》大型行浸式山水夜游项目,以《巴山背二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演出视觉核心概念,依托山水自然空间,应用裸眼3D、3D全息成像、雾气成像、水特效等大量高科技光影技术,将巴人文化与山水自然深度融合,将山水活化、文化再现。项目采用“空气成像”,将光雾山变幻无穷的天然团雾作为投影成像载体,在300米悬崖绝壁上再现千年米仓文化和《巴山背二歌》文化遗产,突破实景演出观影方式,让游客行走沉浸在剧情体验中。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以“5G大运河沉浸式体验馆”为核心,通过裸眼3D的形式,以5G+VR720°全景视角、千亿级像素的超高清视觉、多媒体互动、增强现实等高科技互动技术,以真实比例和故事背景还原体验空间,营造沉浸氛围,运用当代媒体技术呈现古代历史文化,穿越17座运河城市,数字化、可视化地呈现了千年运河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底蕴,为观众从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视角展示大运河文化。

北京世园公园植物历险记探索体验展

北京世园公园植物历险记探索体验展通过互动化参与,数字化实现探险恐龙时代,运用投影和阵列音箱营造的八大场景,带来文化+科技的创新体验,结合了教育性、艺术性和娱乐性,整个历程可游、可触、可观、可听,场景呈现出中国艺术的独特美感。

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

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以塑造完整宇宙观为愿景,以连接人与宇宙为展示主题,设置“家园”“宇宙”“征程”三大主题展区、“中华问天”“好奇星球”“航向火星”特色展区以及星空探索营等教育活动区,建立沉浸式体验、交互式探索、观景式学习的观展氛围,激发人们的好奇心,鼓励人们感受星空、理解宇宙、思索未来。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通过大量实物、史料及多媒体互动装置,设计水西保卫战、塘马战斗、新四军六团东进、渡江北上等体验空间,再现新四军将士和苏南人民的英雄事迹,系统展示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的光辉历程和功勋业绩,弘扬铁军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长安十二时辰

长安十二时辰注入影视剧《长安十二时辰》的IP与唐文化元素,充分结合影视剧的剧情、人物、道具、故事特色,在室内深度营造大唐长安市井的沉浸式文化生活场景,在唐风场景、唐乐演艺、唐食文创的特色基础上,策划了“沉浸式长安”体验模式,通过“开元通宝——消费系统、特色方言——语言系统、衣食住行——生活系统、唐式休闲——娱乐系统、遇见唐人——NPC演员互动系统”等复原唐长安市井社会风貌,对唐风建筑空间进行精致布局,将穿越至唐朝的体验极致化演绎,带来街区持续的热度和活力。

花山世界·花山谜窟主题园区

花山世界·花山谜窟主题园区以谜窟历史为文化内核,以松鼠“花仔”为形象IP,以主题夜游为特色,紧扣窟、江、林、田、村的资源禀赋,充分应用互动投影、5G、AR/VR、全息、多媒体等高科技手段,巧妙将文化、科技、艺术与自然山水、千年谜窟进行融合,精准构建展、演、水秀、互动、活动、二消、景观等有机的空间序列,是集主题化、休闲化、科技化于一体的沉浸式智慧旅游园区,成为新兴消费群体黄山游的重要选项。

沈阳中街步行街

沈阳中街步行街位于沈阳古城的中心地区,已有近400年历史,有“东北第一街”的美誉,主街长度1360米,是沈阳规模最大、形成最早、遗存最多的历史文化街区。项目将历史符号与现代时尚元素相结合,服务功能与智慧管理相结合,通过路面重新铺装、建筑立面改造、空间亮化,打造出火树银花、流光溢彩的中街夜景。

teamLab无界美术馆

teamLab无界美术馆是运用高清投影、数字互动、感应技术等打造的大型沉浸式艺术展览项目,于2019年投入运营。项目在6600平方米的展览空间米,展出了约50件无边界艺术作品,展现了新媒体艺术作品与科技的结合,是新媒体艺术领域探索的集成展,成为上海黄浦江畔文化旅游体验新目的地。

THE END
1.元宇宙开启古老京杭大运河江苏酒业元宇宙开启古老京杭大运河,江苏,酒业,元宇宙,京杭大运河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03JG210511BBQE.html
2.新春特辑2024到博物馆里过大年独家地点: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展陈大楼一层2号展厅 展览汇聚了38位近代画家的48幅花鸟画精品,展示了一批20世纪北京画坛重要的花鸟画力作。其中有吴昌硕,齐白石,陈半丁,陈师曾,于非闇,何香凝,秦仲文,李苦禅,溥松窗,俞致贞,王雪涛,胡絜青,董寿平,娄师白等三十多位花鸟画名家的作品。展览共分为:承https://news.artron.net/20240209/n1129340.html
3.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一共有12个主题展厅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一共有12个主题展厅,提前是七天,在微信公众号抢到了票,就是过凌晨12点钟抢票的那种。早上九点半到博物馆门口,已经有好多人排队,但是因为检票比较快,所以等待的时间不是很长。我们大概十点钟一直游玩到下午两点,所以大概12点的时候门口就没有排队了,如果下午来的话,其实倒不用排很长的队,大https://m.dianping.com/review/943978957
4.细看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展陈设计,脑洞创意的集中呈现(下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自去年开馆以来一直人气不减,今天为大家分享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室内展陈设计。由于博物馆常设展览数量多,图片也较多,将分为上下两部分发布。 常设展览 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 “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是一个活态展示的展厅,开馆以来,被观众列为最受欢迎的展览之一。展览以“城市http://www.qnexpo.com/h-nd-160.html
5.扬州大运河博物馆攻略+游记+吐槽20230212,旅游攻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简称“运博”,全称“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开发东路(三湾湿地公园西北侧约150米),占地200亩,总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整体馆型采用了巨型船只造型,同时融入风帆元素,就像运河边一艘即将扬帆起航的巨船。大运塔则以唐塔的风格设计,塔高百米,可通过馆顶建设的长虹卧波式长廊https://m.mafengwo.cn/i/24083770.html
6.临展特展虚拟展览 梦华东京——北宋开封城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运河城市”系列特展展期:2024年11月5日—2025年2月6日展厅:中国大运河博物馆11、12号展厅北宋,中国历史上的最重要朝代之一,其建都立制皆与大运河息息相关,都城东京(今开封)更有“四水贯都”之誉。因此,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延续“运河城市”系列特展足迹,第三https://canalmuseum.net/linzhantezhan/
7.有距离的遗产——观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后一点随便的叨叨这个题目源于我对两种不同表现模式所呈现的运河文化的差异感受,一种是在京杭大运河边生活、工作,另一种是在运河主题博物馆中参观,从日常生活体验到参观体验,从遗产在地空间到博物馆空间,两种差异明显的感受让我有一种反思博物馆展览工作的奇妙冲动2333。 https://www.douban.com/note/806358104/?ivk_sa=1024320u
8.2024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招进行博物馆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2024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招进行博物馆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数字展览项目等工作1人https://ha.huatu.com/2024/0227/5671586.html
9.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沉浸式营造策略P.M.视点资讯中心本篇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为例,分析其在设计打造沉浸式博物馆营造中的策略与理念。http://www.pmmarket.cn/zxzx/P_M_sd/2022/0913/25477.html
10.云游四海(1770)苏皖自驾游之十二——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展览以“运河带来的美好生活”为总体定位,设有"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2个基本陈列,以及“运河上的舟楫”“运河湿地寻趣”“大明都水监之运河迷踪”等11个专题展览。照片摄于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https://you.ctrip.com/travels/yangzhou12/4131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