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宝藏迎宾客博物馆里过大年

辽宁省博物馆:“飞龙在天”生肖展七成文物首次亮相

新春佳节日益临近,辽宁省博物馆已经为省内外观众准备了一道十分丰盛的“春节文化大餐”。从各式展览,到线下活动,再到各种讲解,从除夕到正月十五,这个新春,辽博邀您一起过一个精彩纷呈、喜气洋洋的文化年。

2月2日,在春节到来一周前,辽博每年一次的生肖文化展如期与观众见面。今年是甲辰龙年,因此,辽博今年将其主题定为“飞龙在天——甲辰龙年生肖文物展”。

该展览设计了多个看点:首先,辽博重点文物——红山文化玉猪龙作为整场展览的主角,成为今年龙年生肖文物展的“明星”;其次,今年的生肖文物展中,约70%的文物,如西周时期的龙纹方壶、清代的蓝纱地五彩金龙吉服袍等都是首次与观众见面;此外,观众在展厅中,还可以通过精心制作的视频了解“龙”字的演变,包括“龙”字从甲骨文、金文、小篆,到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不断发展的痕迹。该展览还展示了辽博馆藏书法作品中的“龙”字,较为难得。

除了“飞龙在天——甲辰龙年生肖文物展”外,春节期间,此前已经开展且深受观众喜爱的“丹青万象——齐白石和他的师友弟子们”“合规同矩——辽宁省博物馆藏正体书法精品展”“从奥尔梅克到阿兹特克——墨西哥古代文明展”等多个展览依然对外开放。

龙纹方壶

春节期间,围绕“从奥尔梅克到阿兹特克——墨西哥古代文明展”和“丹青万象——齐白石和他的师友弟子们”展览,辽博还将推出展厅讲解和手工体验相结合的特色活动,邀请观众听讲解,动手制作玉米挂件、谷物贴画、布艺拼贴画和卷轴帖。

此外,亲手制作寓意着好运连连、美满幸福的中国结,在新春明信片上盖上新款春节印章,用黏土手工制作象征着吉祥如意的柿子盆景等各种各样的线下手工活动,也将在春节期间与观众见面。

除了赏文物、做手工,还可以体验非遗独特魅力。今年春节,辽博将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走进博物馆,现场介绍和展示纸艺、辽瓷、布艺等传统技艺,让观众既可以欣赏文物、非遗手工艺品,又可以参与互动,现场体验非遗技艺,结合文物元素亲手制作一件属于自己的手工艺品。

沈阳故宫博物院:“青花红龙”惊艳“出海”

“清雍正款青花红龙大盘”是清雍正时期所造较大器物,共绘9条龙,盘内中心一条红色五爪正龙自波涛汹涌、浪花翻卷的海面上腾空而起,呈蛟龙出海之势,在青花绘制的海水中环绕追逐一红色火焰珠。

清雍正款青花红龙大盘

青花与红彩相结合的青花矾红彩是青花瓷的衍生品种之一,创烧于明代。“清雍正款青花红龙大盘”是清代青花矾红彩的巅峰之作,清丽的幽蓝与鲜艳的橙红,犹如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和震撼。这一文物珍品纹饰图案生动鲜活,蕴含了龙腾盛世的吉祥寓意。

此外,“五福献瑞贺新春”沈阳故宫新春年画剪纸图片展也在2月2日正式开展。该展共有“五福贺岁吉祥年画”和“五福迎春致祥剪纸”两个单元,展示传统年俗与民俗文化,诠释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五福贺岁吉祥年画”单元展出的年画图片均出自“桃花坞”和“杨柳青”,其中杨柳青年画图片19幅、桃花坞年画图片6幅。其中有期盼人丁兴旺的“子孙万代图”,有期望延年益寿的“五福寿为先图”,还有期许富贵有余的“金玉满堂图”等。“五福迎春致祥剪纸”单元展出的29幅剪纸图片,围绕福禄寿喜财这一主题,不仅有常见的红色剪纸,还有各类的彩色剪纸,有福气满满的“福庆有余”,有喜事连连的“喜鹊登梅”,有岁岁添寿的“灵芝瑞鹿”,还有禄禄高升的“六合同春”。

大年初一、初二,“故宫有戏”继续开演,将在西路戏台举行京剧艺术沉浸式体验活动——“当国粹遇见新年”之新范式京剧《贵妃醉酒》,还将演出评剧折子戏《打金枝》。大年初三至大年初五,将在东路广场开展舞龙舞狮展演活动,由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精心选调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张氏皇苑龙舞龙技艺、铁岭舞龙舞狮两支传承队伍,为古老的故宫添彩。

此外,沈阳故宫还安排了“龙年寻龙就来故宫”春节观众互动活动及主题研学活动等,既增加观众观光、游学的趣味性,同时向观众奉上新春祝福。

沈阳博物馆:观辽三彩摩羯壶体会“风从草原来”

看新展、逛文创、参与传统游戏,今年的沈阳博物馆年味十足。“风从草原来——通辽市文物菁华展”于2月4日开幕。北朝卧马带链金牌饰、辽三彩摩羯壶、清白铜鎏金龙首执壶等来自通辽地区的230件(套)文物集中亮相,向观众展示该地区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地域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龙文化成为此次展览中的一大亮点,多件融入龙形象的文物纷纷亮相。清白铜鎏金龙首执壶,由白铜鎏金制作而成,而北朝力士搏龙金牌饰颇具北方游牧风格,此金牌饰为纯黄金模铸。作为辽三彩之精品,三彩摩羯壶在此次展览中也备受瞩目。

辽三彩摩羯壶

结合春节假期,沈博还推出多个带有浓浓年味的体验活动。观众可以加入研学之旅,观看汉服秀、舞龙表演,参与投壶、歘嘎拉哈等传统游戏。

此外,文创产品上,沈博推出了以馆藏青花瓷为元素的冰箱贴、钥匙扣、笔记本,以及以辽白釉黑彩梅瓶为元素的水晶手链、水杯等新品。

辽阳博物馆:赏甲骨文书法品味吉言吉语

春节期间,辽阳博物馆立足自身文物、文化特色,举办展览展示、宣传教育两大类活动,丰富市民春节期间的文化生活。

展览展示类活动有:在辽阳博物馆文物展厅举办的“人寿年丰”杯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作品展、在曹雪芹纪念馆举办的“见龙在田”迎春甲骨文书法展、在辽阳博物馆书画展厅举办的“龙腾四海”全国迎春剪纸精品展、在辽阳博物馆天井举办的“博物馆里办年货”辽阳地方特产展。其中,“见龙在田”迎春甲骨文书法展展出40余幅由辽阳书法家书写、以传统吉言吉语为主题的甲骨文书法作品;“龙腾四海”全国迎春剪纸精品展展出剪纸技艺非遗传承人以“龙”生肖为主题创作的剪纸作品。

宣传教育类活动丰富多彩,其中,传统戏曲表演活动将在正月初三、正月初六、正月十五进行。届时,将邀请国家一级演员王彭等辽阳戏曲名家、器乐爱好者现场表演,为观众呈现精彩的戏曲节目。

旅顺博物馆:集图章学山水画

线下赏文物、做贺卡、对飞花令,线上学山水画、看龙文化短视频……春节期间,旅顺博物馆为观众精心准备了多个观展、互动活动,与观众共庆新春。

2月3日,“龙腾祥瑞——旅顺博物馆藏生肖文物展”正式开展。新石器时代玉猪龙、西周墨玉龙形佩等40余件(套)文物展示着龙形象在不同时期的变化,更传递出悠久的中国历史文脉。

阜新市博物馆:看丫形玉佩写下祝福留言

在龙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祥龙呈瑞——阜新市博物馆2024甲辰年龙文化特展”开展。展览展出近200件龙题材文物,通过“龙文化的起源”“龙文化的发展”“龙文化的成长”“龙文化的成熟”“龙文化的鼎盛”5个单元,系统展示具有喜庆祥和、繁荣昌盛之意的中国龙文化。

阜新地处辽西地区,在距今约8000年前的阜新地区查海遗址,出土了我国最早的龙形堆石和龙纹陶片,堪称“中华第一龙”。此次展出的兽面纹丫形玉佩,是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重点文物之一。该玉佩造型与红山文化玉猪龙颇为相似,但器型不同,殊为珍贵。辽云龙纹大铜镜等展品均为同领域的精品,值得一观。

兽面纹丫形玉佩

为配合此次特展,阜新市博物馆还精心设计了“祥龙呈瑞祝福语留言板”,邀请观众在留言板上书写心愿或祝福。活动过后,博物馆会将收集的祝福视频剪辑成“阜博大拜年”视频,于春节期间发布。

THE END
1.辽宁省博物馆2024五一展览活动一览本地生活展览地点:辽博一层4号展厅 【常设陈列】 1F 明清玉器展 明清瓷器展 中国古代碑志展 2F 中国古代铜镜展 中国古代货币展 辽代陶瓷展 满族民俗展 中国历代玺印展 中国古代佛教造像展 3F 古代辽宁 温馨提示:目前,辽宁省博物馆实行预约制参观。观众可通过“数字辽博”微信小程序、“辽博预约”微信小程序、“辽宁省博物https://www.bendishenghuo.net/b782478.html
2.辽宁省博物馆同年5月16日,辽宁省浑南博物馆新馆一期开馆。展厅一楼有8个展厅,推出“中国古代碑志展”明清瓷器展”明清玉器展”三个特别展馆和五个临时展厅用于举办特别展览。 2017年9月22日,辽宁省博物馆二期开馆试营业,陆续上线“古代辽宁”和“中国古代铜镜展”辽代瓷器展”中国古代佛教造像展”中国古代货币展”中国历代玺印https://www.qwbaike.cn/doc-view-8206.html
3.辽宁省博物馆开展年度对口帮扶活动按照省直机关工委关于深入开展“下基层、转作风、惠民生、促发展”为民服务活动要求,11月27日,辽宁省博物馆党委委员、馆长马宝杰带队,馆长助理张力、业务办公室主任刘韫、信息中心主任林利、设计部副主任孙焓烯一行五人赴葫芦岛市连山区博物馆开展业务指导和帮助。 https://www.mct.gov.cn/whzx/qgwhxxlb/ln/201312/t20131220_780121.htm
4.202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辽宁主会场活动即将启动“5·18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将举行202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宣传活动,包括一场主题开幕活动、一个特色展览、一场专题讲座、一项公益鉴定、一场主旨论坛、一个文创市集、一次夜场体验,并配套有亮点、有看点的文艺节目,为“辽宁2023年博物馆活动周暨‘5·18国际博物馆日’辽宁主会场活动”启幕。 https://city.sina.cn/liaoning/zixun/2023-05-19/detail-imyuhmrh4424137.d.html
5.辽宁省博物馆查看展览 山河与共——辽金历史文化主题文物展 2024.09.29-2025.01.28 辽宁省博物馆三层20、21号展厅 查看展览 辽博资讯 查看更多 2024-10-01 辽宁省博物馆国庆节假期延长开放 为方便广大观众假期参观,经我馆研究决定,2024年国庆节假期(10月1日至10月7日),辽宁省博物馆正常开放,并且每天延长开放1小时。 国庆节https://www.lnmuseum.com.cn/mobile/?ID=3206
6.辽宁省博物馆研发新颖的教育模式 提升博物馆文化魅力 辽宁省博物馆作为沈城未成年人素质文化教育的基地之一,积极开展具有博物馆特色的青少年系列趣味教育活动,并将其作为一种特有的课程资源,结合展览、中国传统文化和节日举办不同风格的教育课程和活动,让博物馆成为青少年成长的伙伴。如萌宝闹新春 花灯嘉年华——辽博小课堂元宵节课程https://www.cnkeywords.net/vocabulary/toVocabulary/4c56c55d19e111e7a7ac4ccc6a5d5f99/vocabulary.html
7.金秋九月故宫博物院举办多项展览活动“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将于2017年9月15日至12月14日在故宫博物院午门展厅和东西雁翅楼展出,分前后两期,共展出文物86件套,中间将于10月30日换展。本次展览以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为主,并展出有上海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院和敦煌研究院的藏品。 https://www.dpm.org.cn/classify_detail/245951.html4
8.2024年大连博物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及端午节特别活动说到端午节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吃粽子、挂艾草,要知道我国的端午节也是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下面小编带您看看“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及端午节期间,大连博物馆将为您带来哪些展览活动。 01、赓续芳华 生生不息——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展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东方插花艺术的代表。2008年6月7日,传统插https://www.dlmodernmuseum.com/news/detail/1713.html
9.今日辽宁杂志辽宁报刊传媒集团(辽宁日报社)主办2019年第05期关键词:辽宁省博物馆 公共文化服务 国家文物局 缤纷绚丽 辽宁省委 主次分明 书画 2019年10月7日,由国家文物局、辽宁省委宣传部主办,辽宁省文化演艺集团(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辽宁省博物馆承办的“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在辽宁省博物馆启幕。本次展览是在世界范围内首次以传世书画来呈现唐代的缤纷绚丽。展品以辽宁https://www.youfabiao.com/jrln/201905/
10.文物辽宁省博物馆:让更多文物“活起来”近年来,辽宁省博物馆成功举办了“又见大唐”“又见红山”“唐宋八大家”“和合中国”等现象级大展,连续四年入围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荣获精品奖1次,优胜奖2次,为辽博的建设和发展注入新动力,推动文创等新领域的蓬勃发展和创新活力。 未来辽博将继续以精品展览为依托,深挖馆藏资源,擦亮具有辽博特色的https://news.ccmapp.cn/news/detail?id=ef0ca4d0-9287-4d1a-b083-4ee054721f03&categoryname=%E6%9C%AC%E7%BD%91%E5%8E%9F%E5%88%9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