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谷人,全民读书月,50本好书推荐点这里!

处处有书香,与城市共成长。日前,2024“书香武汉全民读书月”暨第二届武汉书展开幕。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武汉市全民阅读促进会会长徐鲁向全市发出阅读倡议,并代表武汉市全民阅读促进会向市民推荐了50种精品图书。今年的推荐书目由“主题出版类”(10种)、“经济管理和社科文化类"(10种)、“科技类”(10种)、“优秀中小学生读物类”(10种)和“家庭亲子教育类”(10种)五个类别构成,共计50种,选书范围为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期间出版的图书。

主题出版类(10种)

1

习近平关于基层治理论述摘编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23年10月

本书是习近平同志围绕基层治理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于不断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毛泽东文谭

陈晋、胡松涛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23年11月

3

风起陕甘宁

韩毓海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3年12月

本书是作者2020年受邀到陕北踏访后写下的一部历史散文。全书从“陕北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又是中国革命的圣地”这一话题出发,流连于多个革命遗址,收集党中央、领导人及对中国革命事业产生重要影响的共产党人的事迹,带领读者重返历史现场,塑造出真实立体、有血有肉、可亲可敬的党的形象。

4

新质生产力:中国创新发展的着力点与内在逻辑

林毅夫等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24月03月

本书汇集林毅夫、黄奇帆、郑永年、刘世锦、黄益平、姚洋等诸多国内一线学者、专家对中国经济的观察与思考,围绕新质生产力的定义与内涵,从战略支撑、产业支撑、金融支撑、基础支撑、目标引领等角度进行全方位阐述,帮助读者理解中国经济的新增长极,探寻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5

1938,关键一年:从十二月会议到六届六中全会

罗平汉著

2024年3月

本书以十二月会议为起点,运用大量的会议资料和档案文献等一手资料,以及当时中共主要领导人的回忆录、文集等,有力论证了毛泽东等人如何提出中共必须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独立自主原则,有关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和中共开展敌后游击战的重要性,同时也详细介绍当时的中共主要领导人王明等对于上述问题的看法和建议,以及所犯错误形成过程。

6

大道相通: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书编写组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23年02月

本书提出了文明型政党、新唯物史观、向内求、向下超越、中国式干部等新论述,用富有理论思维的大众化语言,深度解读“第二个结合”的理论逻辑和融通实践,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新的理论探索,对广大党员干部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大精神有重要作用。

7

马克思的朋友圈

龚云主编

人民出版社

2023年05月

8

听首席专家讲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王巍著

东方出版社

2023年08月

本书以兼具通俗性和学术性的方式,对重大战略性科研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自2002年开展以来近20年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介绍,以距今5500年至3500年我国各地区文明遗址的考古发现为主体内容,图文并茂地对探源工程的宗旨、方法、过程、成果、结论作了精彩还原和概括阐述,内容涵盖自上个世纪考古学界的研究成果直至近期刚刚评定的“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考古动态,对各大遗址的古城遗迹、考古现场、出土文物等作了精彩呈现。

9

雷锋:人类美好的向往

陶克著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23月03日

本书用时代的眼光、翔实的史料、丰富的图片、生动的叙事深入阐释“雷锋”这一美好精神图腾的生存土壤、内涵意蕴、时代价值,从“一份大爱”为人民、“一颗螺钉”永不锈、“一滴水珠”入沧海等感人事迹中立体展现雷锋可亲、可爱、可敬的人格魅力,彰显了雷锋精神跨越时代、跨越民族、跨越文化的感召力,回答了雷锋精神为什么永不过时。

10

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怎么看怎么干

邹德文、魏长仙编著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23年04月

本书按照“总—分—总”的结构,从“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的逻辑递进,既讲是什么又讲为什么,既讲怎么看又讲怎么干,立足湖北,紧紧围绕“建设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目标定位谋篇布局,为读者解读了进入新发展阶段,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如何推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湖北篇章。

经济管理和社科文化类(10种)

品读中国:风物与人文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编

中华书局、科学出版社

2023年07月

本书是一部生动呈现中华民族如何在锦绣大地上创造辉煌文明的普及性读物,全书由自然编、人文编、中外编三部分组成,简明扼要、图文并茂地讲述广袤中华大地上的自然风物和人文创造。

韩家往事

徐泓著

商务印书馆

2024年01月

本书记述了天津“八大家”之首的“天成号”韩家所经历的百年风云。韩家姐妹是20世纪中国女性中最早接受现代教育的一代先驱,她们的际遇与选择让我们得以窥见传统家族在这一变局中的沉浮与命运。本书以韩氏家族为中心,旁及李连普、梅贻琦、傅铜、邝寿堃、卫立煌家族,以此吸纳更厚重的历史容量,也折射更丰富的时代底色。

中华文明史简明读本(上下册)

中国历史研究院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思想文化、精神文明为主线,突出“文明地标”,凸显时代特色、世界意义,宣示中国特色文明定义,揭示中华文明生成发展的内在动力,明确中华文明的核心精神基因、现代元素和突出成就,展现中华文明和其他文明交流互动的历史真相,昭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独特品格和世界意义。

常变与长青:通过变革构建华为组织级能力

郭平著

深圳出版社

2024年04月

本书首次披露华为历史上第一个变革规划项目,真实还原华为变革的原动力和决策逻辑,系统阐述变革和管理体系的核心思想,以及企业领导者如何以高超的领导力引领变革。本书由四部分组成,旨在总结华为业务发展与变革的底层逻辑,探讨企业管理的本质。

咏春调

张执浩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

家山

王跃文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2年12月

本书是从根性上对中国乡村生活、中国文化性格的一次重写与探讨。小说从细密、绵实的平常日子、烟火人生入手,写各色人等生命之间的传承、联结和延续,呼应着淳朴的人间温情。

最慢的是活着

乔叶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本书包含《最慢的是活着》《叶小灵病史》《给母亲洗澡》《明月梅花》四篇小说,分别讲述了:从年轻一代女性“我”的角度审视奶奶那一代女性的一生,从质疑到理解。叶小灵的“城市梦”。给母亲洗澡的女儿如何一点一点地洗出母亲的过往,母亲的身体史,其实就是她的生命史。流淌在三代人之间的血脉亲情。

家住长江边

熊召政著

本书以“家住长江边”为主题,汇集了本土著名文化学者熊召政关于湖北的散文随笔精品。将故乡情结贯穿始终,以饱含深情的文字使得荆楚山水和历史文化交相辉映,以作者对故乡人文地理的感受、认知引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

品读武汉的博物馆

武汉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武汉出版集团公司编,阮祥红、王瑞华主编

武汉出版社

本书共选取49家位于武汉市的博物馆(纪念馆),分别从国有、公立、高校、民营四个方面来进行展开,对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博物馆(纪念馆)场所及馆藏文物等所蕴含的精神风貌、文化底蕴予以集中展示,深入解读其所蕴含的城市文化精神,领略其中历史文化底蕴,探寻武汉城市文脉,进而助力于推动武汉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和武汉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促进武汉新时代的创新发展。

小历史大智慧——大人物们的小故事

杨军著

长春出版社

本书将历史学的功能——以史为鉴真正落到实处,通过讲解帝王将相与文学家喜闻乐见的小故事,让读者体味到一些人生道理。从人物覆盖的朝代上来讲,上起先秦,下至明朝,虽以汉唐盛世为主,大体上也可以说具有通史的性质。

科技类(10种)

如何教人工智能说人话?

徐英瑾著

AI的本质是什么?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的区别在哪里?ChatGPT究竟是人工智能发展道路上的里程碑,还是某种误入歧途的“假AI”?我们绝不许诺美丽空洞的AI前景,而是告诉读者,未来的AI之路到底有多少激流险滩——对于统计学工具与硬件升级的片面崇拜,对于智能科学基本原理的蔑视,是目前AI研究的大危机。

宇宙通识课:从爱因斯坦到霍金

赵峥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本书以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为切入点,介绍了物理学的新发展。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20世纪近代物理的开端讲起,介绍了爱因斯坦的一生和狭义、广义相对论;第二部分从相对论延伸开来,介绍了恒星和宇宙的演化,以及宇宙中的致密天体;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黑洞理论和霍金一生的贡献。本书适合对近代物理发展感兴趣的广大物理爱好者阅读。

地球的奥秘:认识我们的家园

[英]汤姆·杰克逊著,王运静、魏晓凡译

电子工业出版社

认识中国湖

薛滨、郭娅、龚伊、陈怡嘉著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基因智慧

范云六、林敏、王友华著

科学普及出版社

2023年01月

基因是暗藏在生物细胞中的密码,是生命个体的说明书。神秘的基因究竟是什么?它又是如何左右生物体的变化的?人们在发现基因之后,又是如何利用基因造福人类的呢?本书将揭开基因的神秘面纱,带你了解基因,看看科学家是怎样利用基因进行发明创造的。

一个长江从雪山到海洋

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编著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书是一本全方位、多角度呈现长江全流域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及人文与发展多样性的科普图书。全书以长江经流的五大地域为主线,通过严谨的逻辑结构和生动的叙事风格,从生境、生物、生活三个维度,将长江流域的116个重要地点、68个经典物种、18幅人文画卷有机地串联起来。

时节养生:中国人的健康智慧

张忠德主编

广东科技出版社

本书将常见的临床典型案例与二十四节气民俗特点、气候特点中隐藏的中医养生智慧相结合,根据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针对时令养生要点等问题作深入浅出地论述,帮助大众读者把科学有效的中医药知识内化于心。

长江的微笑:中国长江江豚保护手记

王丁、郝玉江、邓正宇著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鲸类保护生物学学科组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通过不断努力,从面临长江江豚种群持续下降、濒临灭绝的境况,逐步摸索出“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人工繁育”三大江豚保护经验,再到现在作为“中国智慧”“中国样本”,为世界珍稀水生动物的“保种”及保护带来了信心和希望的故事。

诗经植物之美

高明乾、高弘编著

西安出版社

命悬一线我不放手

薄世宁著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本书以医学科普和人文叙事双重视角,还原ICU真实紧急的救治过程,科普危重症医学常识,探讨当我们面临疾病冲击时,如何做好生死攸关的关键决策:省钱还是保命、放弃还是坚守、如何做最优决策、如何建立医患信任等。这本书不仅是一位医生的人文思考和人生体悟,更是让大家重新认识事关生死的困境与危机,并从中寻求更好的应对方式。

优秀中小学生读物类(10种)

金唢呐

董宏猷著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本书讲述了向姓一家祖祖辈辈供养着的“金唢呐”如何传承下去的故事,穿插了孙子向大海的寻亲故事、父亲向大山热爱唢呐又放弃唢呐的曲折经历,还有爷爷向土地与湖南人称龙王爷的两位“唢呐王”的擂台比武。音乐的节律、泥土的气息、少数民族的风情及各色人物的喜怒哀乐清晰饱满,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青少年学英模

吴景生、张振江主编

济南出版社

“长江的孩子”儿童文学名家名作系列第3辑(7册)

徐鲁主编,陆梅、徐玲、唐明、廖小琴、杨巧、李伟、邹超颖著

本辑收录了知名作家陆梅、徐玲、唐明、廖小琴、杨巧、李伟、邹超颖的作品,均为长江流域作家反映新时代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山乡巨变、美丽乡愁等内容为主的精品力作,这些作品不仅能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更培养了他们对社会发展和文化的认同感,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和长江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

刘醒龙地理笔记(精装3册)

刘醒龙著

本书包含《上上长江》《天天南海》《脉脉乡邦》三册。行走在浩荡长江,漂泊于蔚蓝南海,独步于中国大地,展现人迹罕至或世所罕见的壮丽风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具有独特的阅读价值。

徐鲁著,友雅绘

人民教育出版社

舒辉波战争与成长三部曲:躲猫猫

舒辉波著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2023年06月

本书是—堂给孩子的历史教育课,讲述一段深埋尘埃的故事。用儿童之心触摸历史,体悟战争下的成长岁月。珍惜和平得来不易,尊重和敬畏每个生命。

虎跳河边

李鲁平著

本书紧扣长江题材,以江边生活为背景,塑造了野草一般强韧的少年形象,展现了自强自立、博大包容的长江精神,并将长江大保护和生态文明的理念根植于字里行间,唤醒读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尊重。

无声合唱

李博著

三环出版社

本书作者因为一个奇妙的机缘,将大山深处无声的世界与律动的音乐有机融合。艺术家李博和张咏是合唱团的发起人,他们用6年多打开了这群山区聋哑孩子通向外面世界的大门,也改变了很多人对聋哑人的认识,刷新了他们对音乐的理解……

跟气象学家去看云

赵树云著

2023年09月

本书将生活中常见的云分门别类,用通俗易懂又别有风味的语言,描绘了云的种类、形成、变化及其背后的科学原理,带领读者洞察天空的秘密,体验云的魅力,了解气象学的奥秘,知晓云和气象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国饭碗丛书

师高明编著

南京出版社

2022年07月

本书将每种粮食从历史到现代,从种植到食用,从功用到文化,叙写各种粮食的发源、传播、进化、成长、布局、产能、生物结构、营养成分、储藏、加工、产品及对人类和社会发展的文化影响等。力图用一本书相对完整地表达一种粮食的复杂身世和文化影响,为人们认识粮食、敬畏粮食、发展粮食、珍惜粮食,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贡献一份力量。

家庭亲子教育类(10种)

美丽中国·从家乡出发(漫画版)第1辑

陈磊·混知团队著/绘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本书以深受中小学生欢迎的“条漫”形式,向读者全方位展示了祖国各地悠久的历史文化、瑰丽的风景名胜、伟大的建设成就、丰富的民俗生活等。既有中华五千年的文化脉络梳理,又有时代新貌,帮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家乡之特色、祖国之壮美,从而激发广大少年儿童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

课文背后的红色故事

朱虹编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三环出版社

西藏妈妈

徐剑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雪域高原母亲们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立体呈现西藏“孤有所养,少有所依”的动人画卷,让世界真切地看到西藏感人动人的文明风景。可敬的“西藏妈妈”们怀有相同感人至深的母爱,在作品中平静地讲述与孤儿们的相处趣事,就像讲起自己的儿女,以淳朴的精神品质,引领社会风尚向善向美。

童话里的“坏蛋”:给孩子的第一本反霸凌认知书

[意]埃莱奥诺拉·福尔纳萨里著,侯玮琳译

本书是为3~9岁的孩子量身打造的、讲解遇到各种霸凌情况时该如何应对的绘本。全书选取了14个孩子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用故事中的主人公对抗“坏蛋”的方式,帮助孩子建立对霸凌的认知,并教育小读者在拒绝霸凌的同时,也不能霸凌别人。

刻在石头上的中华五千年(6册)

煜程国际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苏州和云观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著,张云主编

天地出版社

本书以独特的文物例证——石刻为线索,用百余件极具代表性的石刻文物串起从石器时代到宋元明清的中国历史,将其中蕴含着的中国文化的起源、发展和传承,图文并茂地展现出来,并结合“石刻”的载体,将文字的诞生、演变和书法艺术一一道来,让小读者领略汉字的奥妙。

十万个为什么科学绘本馆(第1辑)

曾溢滔、曾凡一主编

少年儿童出版社

本丛书由来自世界各地的16位华人科学家、科普作家、插画家全力打造。每册一个主题,以故事性的科学吸引孩子进入主题,科学不枯燥,以绘本理念讲科学故事!

鄂伦春的熊

格日勒其木格·黑鹤著,九儿绘

接力出版社

鄂伦春人生活在北方大小兴安岭的森林里,以狩猎为生。这天早上,爷爷告诉阿雅,要带她去森林深处看熊。他们骑马走过了山谷、松林和湿地,看到了野兔、狍子和雕鸮……直到来到一个河谷边,熊究竟在哪儿呢?本书以中国北方少数民族鄂伦春族文化为背景,带领读者走进广袤悠远的中国北方山林,领略森林之子独特的生活气息,体悟人与万物和谐共生的自然理念。

甲骨文绘本(10册)

若耶著,林雅琪、乔靖涵等绘

青岛出版社

本丛书从古老而鲜活的甲骨文入手,从甲骨卜辞这一源头讲解字形与字义的内在联系,引导孩子从根源上认识汉字,养成汉字思维,开启趣味汉字启蒙。全书包含身体感官、人伦关系、生命奇迹、神与祖先、渔猎生产、宴饮欢歌、屋檐之下、飞禽走兽、草木有情、天文地理等主题。

狐狸家的岁时记(12册)

狐狸家著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琵琶行(绘本)

[唐]白居易原著,华张一绘,刘杨改编

白居易的经典名篇《琵琶行》绘本版,在保留原文神韵的基础上,将文本进行了故事化的改编,配合精美、富于想象的插画,用具象化的图像语言,重现琵琶女精湛的琴艺,提升孩子的通感能力,激发想象力,感受经典。同时也为孩子提供阅读经典名篇的机会,塑造东方审美,传承东方文化。

THE END
1.文化中国行丨排长队看展览买文创国博到底有啥在呀?视频他们走进博物馆观看展览、买文创,感受人类对美的向往与追求。一起走进国家博物馆,领略古今中外璀璨多元的文明永恒的魅力。 每天早9点,国家博物馆开馆前,入口处总会排起长龙,从祖国各地前来看展的青年人,脸上满是期盼和兴奋。他们中间有许多人都是为了一个小愿望——拿上国博文创销量冠军凤冠冰箱贴,再去和国宝级文物https://www.workercn.cn/c/2024-12-10/8410084.shtml
2.现场苏博展汉代百态:二千年前的人间烟火与神仙世界古代艺术《诗经?小雅》有云“维天有汉,鉴亦有光。”古人以汉水指代天上的银河。“天汉”既是中国古人雄视天宇的象征,也成为中华民族主体抟成的开始。 12月15日,“生活·信仰:汉代艺术百态特展”特展将在苏州博物馆西馆开幕。澎湃新闻在现场看到,苏博联合9家文博单位,展陈240余件组汉代文物精品。错金铜博山炉、摇钱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25446
3.文化中国行走进国博感受中华文化魅力12月11日,《文化中国行》带你走进这座历史文化艺术殿堂,感受中华文明的永恒魅力。 在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有北京周口店出土的古人类用火遗迹,这是世界直立人遗址中发现的最丰富的用火遗迹。这件良渚碧玉玉琮共19节,为目前国内所见最高,上面雕刻的日月纹图案在大汶口文化大口陶尊上常见,直观地体现着https://www.chnmuseum.cn/zx/gbxw/202412/t20241212_270708.shtml
4.云享文化大餐成都这些线上精彩展览等你解锁本月上新的金沙遗址博物馆大展“珍·藏一英国V&A博物馆馆藏吉尔伯特精品展”已经登录金沙云观展平台,观众可以通过金沙遗址博物馆微信公众号或官方网站进行全景360°虚拟游览。 本次展览的展品为来自英国V&A博物馆馆藏吉尔伯特收藏精品90件/套,包括金银器、袖珍肖像画、鼻烟盒和微型马赛克艺术品等,向观众展示16-19世纪https://www.cqcb.com/malatang/2022-12-16/5118962.html
5.洛阳文化周诗赋展播弧线疏疏若涟漪展圈 双手已断于岁月,但手势 引据之间,施无畏或与愿 仍可想见 九尊石灰岩像 卢舍那居中,崇逾十七米 嵯峨相当四层的高楼 文殊,普贤十三米,二徒,二天王 二金刚,各为十米,俨如重臣 侍帝王于朝廷 当旭辉自香山背后凌伊水照来 奉先寺这一窟巨龛 https://www.meipian.cn/2avbywdi
6.国际博物馆日今天一天可看20多场直播!馆长带你看展览 陶溪川美术馆是景德镇的网红打卡地,本次直播由陶溪川美术馆执行馆长华婧带领大家云观展,领略实验艺术的多样性。通过馆内的“新青年——第四届学院实验艺术文献展”,去发现实验艺术的美,体验科技、绘画、装置及摄影等不同作品带来的视觉盛宴。 https://static.zhoudaosh.com/571DAD72C1892C22D81DFD309CC3D4CECED3545D0BBA42CBC02ED6DD8187CEDB
7.太原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文物专栏内容:国庆趣味主题活动,游客通过参与互动游戏从中了解晋祠深厚的文化底蕴,让观众在游玩的过程中,体会中国古建之美。 5.凝固的汉风——朱然家族墓地博物馆馆藏汉画像石拓片展 时间:9月20日—10月24日 内容:展出朱然家族墓地博物馆馆藏汉画像石拓片60余幅,题材广博、内容丰富,既有反映现实生活的车马出行、舞乐宴饮https://www.taiyuan.gov.cn/p1/wbxx/20220930/1244536.html
8.2023年度淄博市优秀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评选结果公示3、一带一路上的齐鲁商人(系列报道) 作者:耿旻斐 高慧 司志楠 商明亮 孙春燕 刘江帆 新媒体中心 4、12345市长在线 (新闻栏目) 作者:常诚 刘江帆 张娇坤 朱建亮 马诗梅 高慧 新媒体中心 5、董事长举荐制激活人才一池春水(长消息) 作者:王守鹏 傅莹 商明亮 赵玉 新媒体中心 http://www.liaozhai.tv/folder253/folder1071/2024-06-03/UGayz9ftBsXr9Xb9.html
9.无人机大片VR全景观展5G直播高科技助力“云游”文旅大餐轻松享“飞跃梅花山”、VR全景逛博物馆看展、“慢直播”赏花、动物“明星”微电影……疫情下,不少景区和博物馆都把自己的日常搬到了“云端”,上马了无人机和红外相机、VR/AR、5G直播等高精尖技术助力“云游”,让市民足不出户、居家办公的同时,通过景区和博物馆的线上平台“云观展”“云赏花”,轻松享受到丰盛的文旅http://www.njdaily.cn/news/2022/0325/4190861102815213789.html
10.精彩!不到博物馆也能“云观展”因疫情防控相关需要,苏城的诸多博物馆发布了暂停开放的公告。不过,即便如此,热爱博物馆的观众也可以通过关注博物馆的视频号、微信公众号和登录网站等方式“云观展”,线上领略文物、展览的精妙。 今天,居家办公的徐女士在结束了忙碌的工作后,熟练地打开苏州博物馆的微信公众号,很快,在“爱上苏博”一栏就会跳出来“云https://www.ourjiangsu.com/wap/a/20220218/164516597329.shtml
11.87万网友“云观展”,解密昆虫冷知识惊蛰之后,万物复苏。3月6日,封面新闻“云观展”走进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馆长赵力、副馆长赵希担纲讲解员,带你线上参观“华语世界最大蝴蝶资源”,探秘昆虫版的“动物世界”。 世界最大水生昆虫——越中巨齿蛉,世界最长昆虫——中国巨竹节虫,世界最大蚊子——巨大蚊,这些获得吉尼斯世界记录的馆藏精品,让你对昆虫的“https://m.thecover.cn/news_details.html?from=web&eid=qNe%2BLqehBEc=
12.头条文章文艺复兴与东方美学艺术特展 ? 时间:2024年1月26日起 地点: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 大堂 ? 2024年是中国传统的农历甲辰龙年。新春之际,上海博物馆遴选本馆极具特色的5件龙形象文物珍品,包括青铜龙纹盘、定窑白釉印花云龙纹盘、犀角雕六龙杯、景德镇窑青花胭脂红云龙纹双耳扁瓶和珊瑚龙,同时借展辽宁省文物考古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987987720273941
13.5·18国际博物馆日带你领略红河州18个博物馆的魅力“望云”是由一批热爱传统文化、热衷收藏的书法家、画家、篆刻家、文化学者及国内外收藏人士共同发起创建的一家私立公益博物馆,馆内收藏了文玩、家具、匾额、石刻、书画瓷器、竹木牙雕等千余件古代艺术品,让你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精品展览:石韵——古代石雕艺术文化展 https://www.hubpd.com/hubpd/rss/zaker/index.html?contentId=1441151880760730705
14.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原创科学家宣传产品一览—中国科学家博物馆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网络版:云上共“采”,开启数字化未来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网络版页面 2015年12月,历时近三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网络版(http://www.mmcs.org.cn/)正式上线运行。这是采集工程成果的官方线上展示平台,是我国第一个全方位、形象化、多侧面展现中国现代科学家学术成长历程的门户网站,是公众领略科学世界https://www.mmcs.org.cn/gzb/cjjz/dt/art/2023/art_dc815f11b28d463392688b6c89180d89.html
15.24小时“云观展”,成博陪你安心“宅”成都博物馆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再点击“攻略”栏的“VR漫游”就可以观展啦。 2 成都博物馆智慧导览APP:下载后即可使用,不仅可以按楼层“游览”成博,身临其境“观展”,还能在“学习单”上在线答题、增长知识! 3 锦点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进入“锦城故事”—点击“游锦城”—点击“玩转博物馆https://www.cdmuseum.com/xinwen/202011/1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