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巡礼中国国家博物馆:用文物讲好文化故事

110多年历史,143万件藏品,中国国家博物馆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中华文化代表性物证,为国护史、为国藏史、为国弘史是国家博物馆的重要使命。近日,记者走进这座历史文化艺术殿堂,探寻它如何用文物讲好中国文化的故事。

精彩展览呈现历史长卷

一厅之内,纵览百万年。走进国博“古代中国”基本陈列,琳琅满目的文物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生动呈现。展厅中,北京周口店出土的石锤、石砧,距今约42万年,是旧石器时代先民智慧火花迸发的见证;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玉琮,器身阴刻的日月纹图案诉说着史前区域文化交流融合的壮丽篇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出土的唐代饺子、点心及食具,讲述着各民族往来互动的生动故事……

“古代中国”基本陈列中的后母戊大方鼎总是观众心目中的明星光明日报记者李韵摄

“感觉很震撼,像在跟隔着久远时光的文物对话。”北京市顺义区第八中学初二学生张竞文说。她的同学代梓程也深有同感:“这些文物上面精美的花纹,让我感受到古人对美的追求。”

“我爱中国”“我也爱中国”“我非常爱中国”,3位年轻观众看完“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后,在留言本上接连写下了观后感。

“风展红旗如画——馆藏红色经典文物展”展厅里,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前,观众纷纷与这抹“最美中国红”合影。

近年来,随着“文博热”持续升温,越来越多年轻观众走进国博,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据统计,截至11月底,国博今年累计接待观众630余万人次。其中,35岁以下年轻观众占比达62.09%。

如何将展览办得有新意、有活力,以吸引、满足更多年轻人?国博用现代技术激活展览的全新活力和无限可能。国博的首个数字展览“数说犀尊”80%以上的展览内容基于数字技术获得,并以数字化的手段进行呈现。“它还是国博的首个智慧展厅,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三维高清采集、环境监测、人工智能、增强现实等技术,在提供全新观展体验的同时,让观众走进幕后,全面了解博物馆智慧化的技术路线和最新成果。”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数说犀尊”展策展人朱晓云说。

博物馆虽不可移动,但博物馆可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送到全国乃至世界各个角落。国博积极打造巡展品牌,2024年在全国11个省区市及海外举办巡展,落地巡展项目14个,在海内外讲述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文物故事。

专属讲解满足不同需求

文物无言,讲解员们就是“代言者”。在国博,人们经常能看到讲解员们声情并茂地讲述着一个个鲜活有趣的文物故事,带领观众奔赴一场场历史文化之旅。据统计,截至10月底,国博讲解员今年累计服务观众约35万人次。

有许多“文博迷”“历史迷”不满足于普通的讲解,期冀在博物馆学到更具专业深度的内容。为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国博提供了分众化、特色化的讲解内容和服务。他们邀请策展人等专家学者进行兼具学术性、趣味性、教育性的专场讲解。截至10月底,国博今年共聘请馆内外专家45人,举办“专家讲解周”10期97场次,围绕各类展览推出49个讲解专题。

国博还积极建设研学教育品牌,深化馆校合作。国博面向中小学生开设了涵盖“古代中国·通史”与“古代中国·通识”两个系列20门课程,并承接北京市教委委托的“七个一”活动,今年以每天接待400至500人次的频率,为海淀、丰台、门头沟等6个区的中学生提供“古代中国”研学教育服务一千余场,服务学生3万余人次。

个性文创激发文物活力

冬日清晨,国博开门没几分钟,排队购买凤冠冰箱贴的观众已在国博大厅内“甩”出一条望不见尽头的长龙。截至11月27日,“木质凤冠”和“AR金属凤冠”两款冰箱贴自今年推出以来共计销售超53万件,成为国博近20年来当之无愧的“销冠”。这款文创产品不但销量惊人,而且形成文创产品与展览的良性互动。“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内,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凤冠前,拿着精美典雅的凤冠冰箱贴等着与“原型”合影的观众也排起了长队。

国博凤冠文创雪糕和凤冠冰箱贴新华社记者金良快摄

有人说文创产品销售区是博物馆的“最后一个展厅”,国博对待这一“展厅”丝毫不懈怠。“爆款是‘无迹可寻’的,我们能做的是对每一件产品精心打磨。”廖飞说。今年以来,国家博物馆累计推出各类文创产品200余款,涉及350余个品类,凤冠系列、机甲拼插玩具、AR考古盲盒等都受到观众的好评。

舞台上,一位“汉代说唱者”神态诙谐。他头戴帻巾,左臂环抱一扁鼓,右手举槌,满脸笑容拖着长音说:“这里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中的明星文物——击鼓说唱俑,在舞台上“活”了: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传媒大学联合出品的原创舞台剧《盛世欢歌》是国博馆藏文物舞台活化的首次尝试。这部剧以汉代击鼓说唱俑为主角,融合话剧、音乐剧、戏曲、歌舞、中国古代音乐、诗歌等多种艺术形式,生动再现汉代社会底层俳优的命运起伏。

国家博物馆原创舞台剧《盛世欢歌》剧照光明日报记者李韵摄

国博通过匠心独运的展览、生动有趣的讲解、巧思设计的文创,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编织成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故事,让更多观众在这里读懂中国,体悟历史。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理论研究成果,普及理论知识,人文之光网特开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

THE END
1.文化中国行丨排长队看展览买文创国博到底有啥在呀?视频每天早9点,国家博物馆开馆前,入口处总会排起长龙,从祖国各地前来看展的青年人,脸上满是期盼和兴奋。他们中间有许多人都是为了一个小愿望——拿上国博文创销量冠军凤冠冰箱贴,再去和国宝级文物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合影留个纪念。 据统计,到国家博物馆参观,有90%以上的观众,一定不会错过打卡“古代中国”基本陈列。https://www.workercn.cn/c/2024-12-10/8410084.shtml
2.国博专家讲解十二月10场专题导赏文物馆藏全国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松鹤:国博新展“卡拉瓦乔的艺术世界”,听相关国博讲堂以后,对这个展就有了兴趣,但也在讲座上得知,整个展厅当中只有这一件原作展品:沉醉中的抹大拉的玛丽亚。只有一件展品的话,国博这个展示怎么做?很巧妙的,策展采用了与文物修复的内容结合,除了对卡拉瓦乔的生平,创作和绘画技巧介绍以外,也用了不少的内容对于文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7QAT3M0553V3ZM.html
3.国博基本陈列展是什么中国国家博物馆基本陈列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博物馆的主要展览之一,展示了博物馆收藏的各类文物、艺术品和其他文化遗产。基本陈列展分为多个专题,包括中国古代文明、青铜器、玉石器、陶瓷、书画、漆器、丝织品、金银器、乐器、舞蹈和服饰等。这些展品通过不同的展览形式,如展览讲座、展览音乐会、讲座导览、展览现场等https://www.baguafang.com/post/464489.html
4.2022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终评湖南博物院我院和中国国家博物馆(以下简称“国博”)达成合作意向,国博免费引进该展展品,于2018年6月9日—8月19日主办了“无问东西——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按协议约定国博2020年7月10日—10月11日免费为我院供展“吉金铸史——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国博和深圳市政府主办,由深圳博物馆承办)展品。因为疫情,调整档期https://www.hnmuseum.com/zh-hans/node/9612
5.国博游览六局六卷第三卷玉雕展,是一个地方性展览,国博的展览,分为基本陈列展与临时陈列,基本陈列,是固定的,只会不定期更换一些展品。而临时展,会把各个地方,或是外国有特色的展品,单独列一个展区。这次去看的,就有俄罗斯与希腊的产品展,俄罗斯的是克里姆林宫的饮食餐具精品展,而希腊风情,更多是建筑文化展。 而玉雕展,是河北的一个https://www.jianshu.com/p/0bfed19c9be6
6.北京游记——(三)国博: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国博很大,地下1层?楼上4层,我们用了2个半天,也只粗略看了一半。 国博也不大,因为要抓住重点,这个重点就是位于地下一层的古代中国基本陈列。 我这么说,其它馆藏可能不高兴了,太不拿村长当干部了。我不是说其它馆藏不好,而是绝大多数外地来京旅游的,都不可能花两三天把国博看完。有些展厅,比如展示的现代https://www.meipian.cn/50yb7k70
7.在国博读懂文化中国:当百年国博遇到“文博热”澎湃号·湃客国博地下一层展厅“古代中国”基本陈列,是世界上唯一系统展示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灿烂文明的展览,以王朝更替为主要脉络,共展出文物2026件,其中仅一级文物就多达521件。在这条展线上,你可以看到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许多重量级国宝文物,例如被誉为“彩陶之王”的漩涡纹彩陶四系罐、将原始艺术与实用功能完美结合的新石器时代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558215
8.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精选20篇)带着对石造像和青铜器那种质朴的感怀,我进入了下一处国博的长设馆:中国古代瓷器艺术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瓷器特有的白色光芒。瓷器馆不大,玻璃展柜里陈列着从汉代到清朝,每个时期最具特色的珍品。有元青花大洗,有五颜六色的明代五彩瓷,有纹饰带着西洋味儿的外销瓷,有世界闻名的法门寺秘色瓷;从起初颜色灰暗、厚https://www.ruiwen.com/xindetihui/3314937.html
9.北京博物馆大观第一章中国历史博物馆在线免费阅读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赴香港展出的《中国古代茶具展》,从馆藏文物中挑选出南北朝至清代各个时期的饮茶器具约110件,反映出中国数千年茶文化的概貌。 展品中有唐代制茶饮茶的全套用具,如:煎茶用的风炉,点茶用的汤瓶、茶盏,碾茶用的茶臼等,使观众了解许多茶以外的知识和典故。 https://fanqienovel.com/reader/7312292029508111422
10.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展陈艺术高端研讨会会议纪要文博之窗由江西省委宣传部和中国博物馆学会主办的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展陈高端研讨会今天在革命摇篮井冈山召开了,众多的领导、专家、学者齐聚井冈山,在这里探讨新形势下博物馆特别是革命类博物馆、纪念馆陈列艺术的创新与提高,以更好地实现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使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和服务功能得到有效发挥,是一件非常有现实意义和深https://www.jgsgmbwg.com/list/article/1666995708355067964
11.我的国博点评之四。《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展品:5.0 环境:5.0 服务:3.0 我的国博点评之四。 《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地下一层。如果首次来国博又时间有限,推荐这一展厅。此厅上溯旧石器时代,下延明清,展现工具、文字、艺术的发展,还荟萃不少地方博物馆的精品。也很适合亲子游。 图1的一对西汉銮金青铜熊镇纸, 憨态可掬。图2同为镇纸,由铜https://m.dianping.com/review/401032902
12.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范文(通用40篇)二楼为临时展厅和系列展厅,主要有“西江明珠·古郡遗珍——贵港历史文物”陈列展,展品大部分是汉代墓葬出土文物,并以汉代陶器和青铜器为主要特色。 三楼是系列展厅和专题展厅,集中介绍了贵港各民族的基本情况及人文历史。展品里,形形色色的民族文化工艺品琳琅满目,人物模型惟妙惟肖,生动形象的展现了我市灿烂辉煌的民https://m.wenshubang.com/xindetihui/1371999.html
13.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上)从北到南 依次为古人类至明清中国 “又见大唐”上:盛世画卷 -- 辽宁省博物馆特展 “又见大唐”下:浩荡书风 -- 辽宁省博物馆特展 更多博物馆系列 国家博物馆 古代中国基本陈列 (上) 故宫博物院 时不时走走 香港历史博物馆 闹市中的精细 南京博物院 走一趟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52561295/
14.国博地下一层参观攻略:古代中国陈列展 存包:刚进馆时会有一个存包的地方,但要收费,大概一个小包5元。如果时间紧张的外地游客,可以考虑存包。 展览:国博的展览分为基本陈列、专题展和临时展三大部分,具体内容可以关注公众微信号了解更多信息。总之,国博真的是一个值得一去的地方,展览丰富,设施完善,适合全家出游。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dtlandingsuper?nid=dt_4666061967305525765
15.国家博物馆(二)——古代中国基本陈列20240322181604.ppt国家博物馆(二)——古代中国基本陈列.ppt,2.4.5 灯具卫生清洁 1. 关闭电源,一手托起灯罩,一手拿螺丝刀,拧松灯罩的固定螺丝,取下灯罩。如果是清洁高空的灯具,则应架好梯子,人站在梯上作业。但要注意安全,防止摔伤。 2. 取下灯罩后,用湿抹布擦抹灯罩内外的污迹和虫子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322/7066054036006055.shtm
16.曲阳石雕艺术精品亮相国博要说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展品,唐先生表示,非彩绘浮雕武士石刻莫属。“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神态生动,颜色也很丰富,而且上千年的文物能保存得这么完好,真让人赞叹!” 唐先生直言,此前他对河北曲阳石雕并不熟知,“这次看了展,感觉到一股深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多了解一下。” https://www.hbynet.net/html/heqing/daohang/hebeixinwen/1820638949245341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