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换陈现新意中国古代瓷器与书画展双展合璧全面开放

一件件瓷器记载着悠悠历史长河中“China”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一幅幅作品上书写着这片土地上历代文人骚客对它的挚爱深情。近日,中国国家博物馆携“中国古代瓷器展”“中国古代书画——明清绘画中的山水行旅”两大专题展重磅来袭,作为国博改陈工作的成果展现,新展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在展陈设计中,文物与空间文脉独具匠心的融为一体,身临其境的观展体验将古今贯通,观众得以在移步换景中更好的领略中华文脉的璀璨传承,更能“卧游”其间随笔墨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数字化大屏前畅享“燕京八景”......

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云:“后世方土效灵,人工表异,陶成雅器,有素肌、玉骨之象焉。掩映几筵,文明可掬。岂终固哉!”

瓷器的诞生,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对世界物质文明的重大贡献。此次中国国家博物馆依托丰厚典藏,遴选300余件具有代表性的瓷器精品,重磅推出中国古代瓷器专题展览(北17展厅展出),通过“源远流长”“瓷艺匠心”“瓷韵风华”“瓷行天下”四个部分,把中国古代瓷器的形成与发展、制瓷技术的进步、装饰风格的演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互动以及背后所蕴含的社会变迁与审美意象等融为一体,系统展示中国古代瓷器在胎釉、造型、纹饰、工艺等方面的演变历程,突出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与灿烂辉煌。

青釉仰覆莲花尊

青花云龙纹罐

驻足作品前的观众

斗彩番莲纹葫芦瓶

第三单元“瓷韵风华——中国瓷器的生活美学”。瓷器不仅是庙堂之上的虔诚供器、君王案头的名贵赏玩,也深深地楔入寻常百姓家的衣食住行中——一部陶瓷史,就是一部中国生活美学史。这一单元分“雪沫浮盏”“曲水流觞”“岁时清供”“炉烟宝熏”四个部分,侧重讲述中国古代瓷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其美学价值,通过展示茶器、酒器、花器和香器四类瓷器的器型、釉色等在历代的发展演变,勾勒出瓷器与中国古人生活的密切联系。本单元通过疏密有致的文物排布、独具特色的场景复原,将瓷器从单一的“器”还原到其使用场景中,以瓷器为依托,展现古人雅致的生活意趣。

瓷器与中国古人的生活联系密切,展厅现场还原了古人雅致的生活场景

第四单元“瓷行天下——中国古代陶瓷贸易”。至迟从中唐开始,中国陶瓷已大量行销海外。宋元时期,陶瓷海上贸易蓬勃发展,广州、泉州、明州等世界性港口相继建立,以中国为主导的陶瓷贸易体系逐步确立。明清时期,陶瓷贸易持续繁荣,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中国瓷器大量远销欧美地区,推动了早期贸易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中国陶瓷贸易的运输路线,被当代考古学者称为“陶瓷之路”。精美的中国瓷器沿着唐代发端的“陶瓷之路”源源外输,它们既是美观耐用的生活器皿,也以其绚烂多姿的造型和装饰承载着浓郁的中国文化与风情,对行销区域的物质生活以及文化面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纹章瓷与广彩瓷

这一单元分“长风破浪”“千帆竞发”“波路壮阔”“遐方共享”四个部分,以瓷器的外销为线索,再现了中国古代陶瓷贸易逐步兴起、蓬勃发展、持续繁荣的全过程。本单元所用文物部分源自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组织发掘的出水瓷器,以此为契机将考古成果同展览展示相结合,更充分彰显了博物馆收藏与展示、阐释的职能。通过外销瓷器器型和材料、技术的变化,凸显出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文化内核和对世界文明的深远影响。

在中华文明漫长的发展进程中,以笔墨书写的书画艺术既是伟大民族智慧的高度凝结,也充分展现了中国人的文化气韵与精神追求,是中华文明最为璀璨夺目的代表成果之一。本次中国古代书画展览(南12展厅)以“明清绘画中的山水行旅”为主题,精心遴选馆藏五十余件创作于十五至十九世纪的山水画作精品,通过“实景·佳致”、“溪山·怡情”两个部分,突出展示中国古代山水中“实”与“虚”的两面——画家的山川游历、行旅感怀与笔墨风格样式之间的互动关系,藉此探究古代中国人体察人生、观照世界的图像方法与思想观念,在古画与今人之间搭建起通畅的对话路径,完成一次中华美学的视觉与精神的山水之旅。

展厅现场移步换景,独具巧思

据中国古代书画展策展人罗翔介绍,此次改陈是第一次在中国古代书画中采取专题展的方式进行呈现,选择的作品既考虑到了绘画史的文脉传承又兼顾了不同绘画方式的展示,且其中80%的作品都是首次展出。

最值得一提的是馆藏一级品《王绂燕京八景图卷》,全卷长约19米,本次展览是其首次完整展出。长卷由王绂(1362—1416)绘制,各幅标题篆书标注,按顺序分别为:金台夕照、太液晴波、琼岛春云、玉泉垂虹、居庸叠翠、蓟门烟树、卢沟晓月、西山霁雪。王绂工画山水,风格苍郁清润,此卷墨色淋漓,构图严谨,艺术水准极高,具有鲜明的写实特征,应是其亲自到过八景实地,并摹写自然真景而成,属具有实景元素的作品。

金台夕照

太液啃波

琼岛春云

玉泉垂虹

居庸叠翠

蓟门烟树

卢沟晓月

西山霁雪

据中国国家博物馆陈列工作部主任赵永介绍,本次国博基本陈列和专题改陈主要有三大亮点:其一,创新展览展示,深化内容设计。按照新时代博物馆发展新趋势、新要求,对专题展览进行改陈提升,做到常展常新。其二,挖掘馆藏资源,加强学术研究,将深藏在库房中的藏品展示出来,将蕴含在文物之中的丰富内涵呈现出来,深化和延伸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对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展示和阐释,引导观众深入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神的中华文明。其三:加强展览设计,丰富展示手段,改造提升陈列展览水平,在文物展品丰富化、内容说明通俗化、辅助展品多样化、展厅空间合理化、灯光设计专业化、文物展示手段多元化等方面迈上新的台阶。

蓝瑛仿王蒙山水轴

钱维城云壑林庐图卷

龚贤林溪图扇面

据悉,国博近期将进行“中国古代玉器”“中国古代佛造像”的改陈工作。同时,亦将不断探索新的展览选题,设计推出新的专题展览,切实展示好中华优秀文明成果,为推动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力量。(图片除中国国家博物馆提供外,均由本文作者拍摄)

THE END
1.文化中国行丨排长队看展览买文创国博到底有啥在呀?视频每天早9点,国家博物馆开馆前,入口处总会排起长龙,从祖国各地前来看展的青年人,脸上满是期盼和兴奋。他们中间有许多人都是为了一个小愿望——拿上国博文创销量冠军凤冠冰箱贴,再去和国宝级文物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合影留个纪念。 据统计,到国家博物馆参观,有90%以上的观众,一定不会错过打卡“古代中国”基本陈列。https://www.workercn.cn/c/2024-12-10/8410084.shtml
2.国博专家讲解十二月10场专题导赏文物馆藏全国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松鹤:国博新展“卡拉瓦乔的艺术世界”,听相关国博讲堂以后,对这个展就有了兴趣,但也在讲座上得知,整个展厅当中只有这一件原作展品:沉醉中的抹大拉的玛丽亚。只有一件展品的话,国博这个展示怎么做?很巧妙的,策展采用了与文物修复的内容结合,除了对卡拉瓦乔的生平,创作和绘画技巧介绍以外,也用了不少的内容对于文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7QAT3M0553V3ZM.html
3.国博基本陈列展是什么中国国家博物馆基本陈列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博物馆的主要展览之一,展示了博物馆收藏的各类文物、艺术品和其他文化遗产。基本陈列展分为多个专题,包括中国古代文明、青铜器、玉石器、陶瓷、书画、漆器、丝织品、金银器、乐器、舞蹈和服饰等。这些展品通过不同的展览形式,如展览讲座、展览音乐会、讲座导览、展览现场等https://www.baguafang.com/post/464489.html
4.2022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终评湖南博物院我院和中国国家博物馆(以下简称“国博”)达成合作意向,国博免费引进该展展品,于2018年6月9日—8月19日主办了“无问东西——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按协议约定国博2020年7月10日—10月11日免费为我院供展“吉金铸史——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国博和深圳市政府主办,由深圳博物馆承办)展品。因为疫情,调整档期https://www.hnmuseum.com/zh-hans/node/9612
5.国博游览六局六卷第三卷玉雕展,是一个地方性展览,国博的展览,分为基本陈列展与临时陈列,基本陈列,是固定的,只会不定期更换一些展品。而临时展,会把各个地方,或是外国有特色的展品,单独列一个展区。这次去看的,就有俄罗斯与希腊的产品展,俄罗斯的是克里姆林宫的饮食餐具精品展,而希腊风情,更多是建筑文化展。 而玉雕展,是河北的一个https://www.jianshu.com/p/0bfed19c9be6
6.北京游记——(三)国博: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国博很大,地下1层?楼上4层,我们用了2个半天,也只粗略看了一半。 国博也不大,因为要抓住重点,这个重点就是位于地下一层的古代中国基本陈列。 我这么说,其它馆藏可能不高兴了,太不拿村长当干部了。我不是说其它馆藏不好,而是绝大多数外地来京旅游的,都不可能花两三天把国博看完。有些展厅,比如展示的现代https://www.meipian.cn/50yb7k70
7.在国博读懂文化中国:当百年国博遇到“文博热”澎湃号·湃客国博地下一层展厅“古代中国”基本陈列,是世界上唯一系统展示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灿烂文明的展览,以王朝更替为主要脉络,共展出文物2026件,其中仅一级文物就多达521件。在这条展线上,你可以看到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许多重量级国宝文物,例如被誉为“彩陶之王”的漩涡纹彩陶四系罐、将原始艺术与实用功能完美结合的新石器时代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558215
8.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精选20篇)带着对石造像和青铜器那种质朴的感怀,我进入了下一处国博的长设馆:中国古代瓷器艺术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瓷器特有的白色光芒。瓷器馆不大,玻璃展柜里陈列着从汉代到清朝,每个时期最具特色的珍品。有元青花大洗,有五颜六色的明代五彩瓷,有纹饰带着西洋味儿的外销瓷,有世界闻名的法门寺秘色瓷;从起初颜色灰暗、厚https://www.ruiwen.com/xindetihui/3314937.html
9.北京博物馆大观第一章中国历史博物馆在线免费阅读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赴香港展出的《中国古代茶具展》,从馆藏文物中挑选出南北朝至清代各个时期的饮茶器具约110件,反映出中国数千年茶文化的概貌。 展品中有唐代制茶饮茶的全套用具,如:煎茶用的风炉,点茶用的汤瓶、茶盏,碾茶用的茶臼等,使观众了解许多茶以外的知识和典故。 https://fanqienovel.com/reader/7312292029508111422
10.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展陈艺术高端研讨会会议纪要文博之窗由江西省委宣传部和中国博物馆学会主办的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展陈高端研讨会今天在革命摇篮井冈山召开了,众多的领导、专家、学者齐聚井冈山,在这里探讨新形势下博物馆特别是革命类博物馆、纪念馆陈列艺术的创新与提高,以更好地实现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使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和服务功能得到有效发挥,是一件非常有现实意义和深https://www.jgsgmbwg.com/list/article/1666995708355067964
11.我的国博点评之四。《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展品:5.0 环境:5.0 服务:3.0 我的国博点评之四。 《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地下一层。如果首次来国博又时间有限,推荐这一展厅。此厅上溯旧石器时代,下延明清,展现工具、文字、艺术的发展,还荟萃不少地方博物馆的精品。也很适合亲子游。 图1的一对西汉銮金青铜熊镇纸, 憨态可掬。图2同为镇纸,由铜https://m.dianping.com/review/401032902
12.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范文(通用40篇)二楼为临时展厅和系列展厅,主要有“西江明珠·古郡遗珍——贵港历史文物”陈列展,展品大部分是汉代墓葬出土文物,并以汉代陶器和青铜器为主要特色。 三楼是系列展厅和专题展厅,集中介绍了贵港各民族的基本情况及人文历史。展品里,形形色色的民族文化工艺品琳琅满目,人物模型惟妙惟肖,生动形象的展现了我市灿烂辉煌的民https://m.wenshubang.com/xindetihui/1371999.html
13.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上)从北到南 依次为古人类至明清中国 “又见大唐”上:盛世画卷 -- 辽宁省博物馆特展 “又见大唐”下:浩荡书风 -- 辽宁省博物馆特展 更多博物馆系列 国家博物馆 古代中国基本陈列 (上) 故宫博物院 时不时走走 香港历史博物馆 闹市中的精细 南京博物院 走一趟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52561295/
14.国博地下一层参观攻略:古代中国陈列展 存包:刚进馆时会有一个存包的地方,但要收费,大概一个小包5元。如果时间紧张的外地游客,可以考虑存包。 展览:国博的展览分为基本陈列、专题展和临时展三大部分,具体内容可以关注公众微信号了解更多信息。总之,国博真的是一个值得一去的地方,展览丰富,设施完善,适合全家出游。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dtlandingsuper?nid=dt_4666061967305525765
15.国家博物馆(二)——古代中国基本陈列20240322181604.ppt国家博物馆(二)——古代中国基本陈列.ppt,2.4.5 灯具卫生清洁 1. 关闭电源,一手托起灯罩,一手拿螺丝刀,拧松灯罩的固定螺丝,取下灯罩。如果是清洁高空的灯具,则应架好梯子,人站在梯上作业。但要注意安全,防止摔伤。 2. 取下灯罩后,用湿抹布擦抹灯罩内外的污迹和虫子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322/7066054036006055.shtm
16.曲阳石雕艺术精品亮相国博要说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展品,唐先生表示,非彩绘浮雕武士石刻莫属。“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神态生动,颜色也很丰富,而且上千年的文物能保存得这么完好,真让人赞叹!” 唐先生直言,此前他对河北曲阳石雕并不熟知,“这次看了展,感觉到一股深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多了解一下。” https://www.hbynet.net/html/heqing/daohang/hebeixinwen/1820638949245341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