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研究

当前是一个新媒体时代,我国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新媒体技术作为现代网络环境下的一种崭新艺术表现形式,不仅能够为受众提供丰富完善的展示空间资源内容,还可以发挥其良好的交互、扩展等应用优势,拉近人们与博物馆之间的距离,让受众能够沉浸于博物馆打造的多样艺术文化体验环境中,获取到强烈的感官体验,从而大大提升博物馆的吸引力,激发受众的博物馆参观学习兴趣。

1.新媒体时代下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的重要意义

1.1提升受众的视听体验感

在传统博物馆中一些贵重的文物是无法直接展现在大众视野面前,从而导致受众无法直观清晰的接触到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而将新媒体技术与博物馆展示空间的设计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就能对各类文物展品进行虚拟空间展示,这样不仅能够防止文物出现损坏或丢失的情况,还可以实现博物馆展示空间海量文物的三维立体高度清晰呈现,让受众能够近距离欣赏我国优秀的传统艺术文化作品,从而大大提高他们的博物馆参观体验的质量。新媒体技术加持作用下的现代博物馆内部空间展现形式具有明显多样化的特征,比如常见的多媒体环绕成像、新媒体投影沙盘、镜面互动以及AI讲解员等,这些技术表现形式的创新应用,能够为受众创造出沉浸式的体验环境,从而满足他们视觉、听觉以及触觉等方面的多感官体验需求。

1.2增强受众的操作互动性

1.3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

2.新媒体时代下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的设计策略

2.1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展品的立体化展示

传统的实体展示方式不能够满足受众的数字化需求,然而通过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中的数字化技术应用可以实现实体展品向数字模型的转化,从而实现数字化展示的目的。通过三维建模和立体投影等手段使展品真实地呈现在人们眼前,让受众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自由穿梭,与展品进行交互体验,进而提高博物馆的展示效果。例如,在中国古代瓷器展览中,设计人员可以将瓷器标本进行三维建模,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出三维模型。这种技术可以将瓷器标本的每一个细节都制作得十分到位,保证了实物标本与数字模型之间的一致性。受众可以通过三维模型看到瓷器标本的内部结构和制作过程,让受众获得更加直观和生动的视觉体验。同时,还可以利用VR技术为受众提供一个更为沉浸式的体验。比如,在博物馆展示空间之中设置VR体验区域。受众可以戴上VR眼镜,进入一个虚拟的古代瓷器展示空间之中,使受众与瓷器进行互动,从而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其历史和文化背景。这些立体化的展示方式,可以使受众更加深入的了解古代瓷器的形态、工艺和历史价值,大大增强了受众的参与感以及体验感。这些丰富多样的立体化展示方式,可以更好的吸引更多的受众前来参观。

2.2利用新媒体技术加深受众对内容的记忆

2.3利用新媒体技术营造空间的信息化氛围

比如,在现代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中采用影像式界面,结合软硬装形体进行共同嵌置设计呈现,将丰富直观的信息要素充斥在博物馆整个展示空间环境中,使得馆内的受众能够随时随地获取到相对应的信息锚点。为UOWAIN由问打造的交互式展厅——网易联合创新中心,设计人员采用了内装式的整合设计方式,将LED发光元件集成置入在特定透光性材质的硬装界面中,使其能够让整体展示空间变得更加简洁大气,有效避免了装置占据大量的展示空间,从而使影像界面能够消隐在空间环境之中。现代博物馆亦可以参考借鉴该种新媒体技术设计呈现方式,将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打造成该种艺术形态,营造信息化展示空间氛围,让受众能够完全沉浸于其中,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中,设计人员还可以采用先进的投影仪装置,将丰富影像画面信息高清投射在馆内平整的白色硬装界面上,以此创建出沉浸式的信息环境。与LED界面设计应用相比较,该种展示空间的界面布置设计成本更低、操作更为便捷,但是其对博物馆展示空间内的光照度以及硬装墙体界面的整洁度会有着较高的要求。在2020年迪拜世博会中,巴西馆的展示空间设计就采用了数台新媒体投影仪装置,科学高效构建出了一种沉浸式的空间交互体验环境,使其能够将巴西当地的美丽风土人情直观展现在周围钢结构支撑的半透明薄膜上,从而使受众能够获取到多感官的沉浸式体验。因而,在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中,设计人员同样可以采用该种新媒体设计应用方式,将数字投影装置与内部硬装界面结合起来,为受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信息反馈与传递环境,使人们能够浏览及欣赏到海量的馆内文物与历史文化信息。

2.4利用新媒体技术建立空间的导视系统

在传统博物馆的展示空间设计中,其导视途径通常是采用设置张贴标识标牌的方式进行描述馆内浏览行动路线和空间标题,并没有专门设立起先进完善的数字化展示空间导视系统,基本上都是依托于隔断式的馆内布局推动人流前移。然而该种单一化的博物馆参观指引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的受众游览体验需求,并且还会容易产生扰乱展示空间的关系、占用展示空间等问题,不利于提升博物馆展示空间的整体导视艺术效果,并不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针对于此,博物馆需要充分发挥出新媒体艺术的作用,利用新媒体技术优化设计出具有博物馆特色的展示空间导视系统,从而为受众提供一个直观清晰化的参观指引。

在博物馆展示空间导视系统设计中,设计人员还可以创新采用数字投影式的导视信息呈现方式。比如,在日本爱知世博会的地面导视设计中,设计人员通过将蜿蜒绵长的树叶光影,以虚拟投影技术成功映射在地面上,过往的行人能够在脚下投影影像信息的帮助下进行准确辨识行走路径,这样不仅能够给游客带来良好的视觉感官体验享受,还可以更加契合该展示空间的“生态保护”主题。博物馆展示空间的设计人员,亦可以采用该种投影导视手法,在先进投影系统运行作用下,将馆内详细的空间导览图和简要信息直观清晰迅速投射在立面界面上,方便受众能够根据自身的爱好需求进行获取对应的主题指引路线。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博物馆展示空间中融入新媒体技术是一个必然地发展趋势,从而使其能够满足现代民众的个性化多元化体验需求,助力博物馆建设稳定持续的发展。因此,各地区博物馆需要树立起先进的工作理念,要将新技术、新理念注入到博物馆展示空间的创新设计工作之中,丰富完善博物馆的空间展示内容与方式,促使其能够以更加年轻化、个性化的势态展现在大众视野面前,给受众带来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文化服务体验功能。

THE END
1.文化艺术上海博物馆东馆添“宝藏展厅”江南造物馆揭开面纱经过潜心打造、陈列、布景,上海博物馆东馆新设的江南文化主题展厅——江南造物馆6日起对公众开放,引领观众走进江南造物的艺术世界。 上海博物馆东馆新设江南造物馆。 上海博物馆 供图 江南是人类诗意栖居的典范之地。位于上海博物馆东馆4楼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NzkyOTE2NA==&mid=2650453117&idx=2&sn=0c187975c6e0891a80d5bf1458ef84fd&chksm=8972e0b147a5e6fdbf6cc1c9bf9854589583354e19cb42999c11ae7ffd386ff0e0331924c386&scene=27
2.博物馆的调研报告集锦15篇走进博物馆,当我们要领略艺术的美丽时,往往先被展馆空间所营造的艺术气氛感染,而后才能静心品味单体展品,类似这样的艺术馆不计其数,每一种艺术流派都会有合适的展馆空间。 第一宽敞疏松的平面格局。 文化展示空间的主要表现形式,首先体现在合理的平面功能布局上。一个井然有序的参观线路会使观众在舒适安逸的心理状态下https://www.ruiwen.com/diaoyanbaogao/7620561.html
3.荐初中美术教案2、教师展示香港回归专用标志、中国文联、世界自然基金会、NBA标志、2022年冬奥会标志图案,引导学生思考并提问:这些标志都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数字、文字、图形、夸张变形的图案组成的,同时也是标志的表现形式,比如2022年冬奥会标志,运动的人物形象和2022中的第一个数字组成汉字“冬”。 https://www.fwsir.com/jiaoan/html/jiaoan_20221128135645_2105120.html
4.博物馆概论3(一)什么是博物馆展览 博物馆展览是指在特定空间内,以实物展品和学术研究成果为基础,以艺术或技术的辅助展品为辅助,以展示设备为平台,依据特定传播或教育目的,使用特殊的诠释方法和学习次序,按照一定的展览主题、结构、内容和艺术形式组成的,进行观点和思想、知识和信息、价值和情感传播的直观生动的陈列艺术形象序列。https://www.jianshu.com/p/c706d4bad0d0
5.论“抗战与文艺展”中空间展陈风格的转变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设计是多门类的综合艺术,通过对空间与平面的规划设计,现代展示设计对于美的表现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从而创造出各种独特的空间视觉效果。在当今博物馆类的革命题材展览陈列中,主要的问题是形式太过雷同,个性和创新不足。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馆藏文物系列展由5个独立的展览组成,单独拿出任何一个都可以成为独立的展览https://www.chnmuseum.cn/yj/xscg/xslw/201812/t20181224_36543_wap.shtml
6.博物馆展示设计的艺术形式分析博物馆作为一个传播文化、鉴证历史的永久性机构,其展示的空间以及展品需要与观众心灵产生共鸣,以下是小编J.L为大家分享的关于博物馆展示设计的艺术形式的论文范文。 博物馆展示设计的艺术形式分析 篇1 摘要:博物馆一直以来都是传承和发展文化的载体,是一种展示设计创造性的活动,也是展览中的一部分,其不仅具有展示设计https://www.yjbys.com/bylw/wenhuayishu/90890.html
7.创意展厅设计方案13篇(全文)以准确的陈列展示语汇,以崭新的装饰艺术手段,以先进的现代设计理念,来进行全方位深入的设计。 2、指导思想 展现二十一世纪的设计水准,准确把握展线脉络,采用多种表现形式,做到将总体形式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在展览厅陈列空间形式语言上寻求观念上的突破,大胆的创新。利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图文说明、模型https://www.99xueshu.com/w/filezwhnc8k8.html
8.博物馆陈列空间的展示设计研究博物馆陈列空间的展示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空间艺术,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可以是展示设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文化交流和保存、研究文化遗产的特殊展览空间,囊括了所有的造型艺术手段(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在设计时要求做到的是陈列内容和展示设计的艺术形式高度统一、科学与技术的完美结合,所以对博物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11156570.html
9.大学生博物馆实践报告(通用8篇)同时空间内部运用符号、图形等元素,施加给游客独特的空间经历,随着路线空间布局的改变,层层变化带给游客不同的感知,与文物的观感共同构成博物馆参观体验。 (二)良渚博物馆展示空间组合特点 1、 符号空间构成 主题符号作为整个展览的灵魂,其使用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展览设计的成败。良渚博物馆将遗址挖掘与文物特点相结合https://www.unjs.com/fanwenku/383843.html
10.由隐到显:博物馆实践中的民俗文物价值山东博物馆近年举办的年画和鲁绣等民俗文物展览,通过研究、展览、教育等形式,重新构建了民俗文物与原文化时空和观众知识情感的联结,实现民俗文物价值的由隐到显和创造性转化。 关键词:民俗文物;核心价值;博物馆;隐化;显化 今天,博物馆被认为是一种以文化收藏和展示为主的公共空间和文化机构。博物馆“Museum”的拉丁https://wmbwg.wzu.edu.cn/info/1103/3783.htm
11.文化长廊展示设计文化长廊展示vi设计2、案例二:巴黎卢浮宫文化长廊展示设计 巴黎卢浮宫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艺术博物馆之一,其文化长廊展示设计以展示欧洲艺术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为主要目标。设计师们通过合理的展示布局和灯光设计,将卢浮宫的艺术珍品有机地融入到展示空间中。例如,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区域,设计师采用了壁画和壁纸的形式,将当时的绘画作品https://www.rhtimes.com/brand/POP-design22554.html
12.展示您的想象——博物馆展柜设计中的要素博物馆展柜的形式设计首先应根据展陈的整体风格,环境空间,展品类型等要素进行展柜形式的确定。形式设计阶段,我们提供一些基础柜型供设计参考。 1. VISION 全景独立展柜及其几种延伸设计的应用 VISION 全景独立柜大面积使用玻璃材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整个展柜的结构框架,在展示过程中往往能够让参观者忽略了展柜的存在。 https://www.518bwg.com/show/983.htm
13.博物馆展示设计(通用8篇)2.2 展示新理念之一:延伸主题展览,拓展更大的茶文化展示空间 作为茶文化专题博物馆,我们的工作重点就是茶文化收藏、研究、展示、教育,通过设立“茶史”、“茶萃”、“茶事”、“茶具”、“茶俗”、“茶缘”六个展厅,展览形式以实物为主,图版为辅,并配以多媒体视听等科技手段来阐述我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整个展https://www.360wenmi.com/f/filevjak8j0f.html
14.博物馆展览的形式与内容之辩——观"永远有多远"小感杭州工艺美术馆这几年不断推陈出新,出品了一系列吸人眼球的展览,例如《女神的装备》、《永远有多远》,这批展览最值得关注的是对展览形式与内容彼此间关系张力的探索,将文物与当代艺术装置做结合的展陈方式相对来说比较新颖,尽管这几年做出此类探索的展览逐渐多了起来,但论影响力还是杭州工艺美术馆的几场展览比较先https://www.douban.com/note/7830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