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官窑瓷器市场行情怎么样

宋代官窑瓷器,官瓷代表着汉族陶瓷艺术的最高成就,属于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由官府直接营建。有北宋官窑、南宋官窑之分。官窑瓷器虽然在宋代瓷器中只占极少数,但是由于其所处地位和具备的优越条件,使它在当时烧造了一批宫庭所需的高档瓷器,其高超的烧造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成为汉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北宋官窑的施釉较厚,釉质精细,釉面光润,成乳浊状,有玉质感。由于烧造温度比汝窑稍高,故釉面的玻璃质感较汝窑要稍强一些。釉色以天青色和淡雅的青绿色为上品,尚有粉青、翠青和月白等多种。釉面上都有较稀疏的开片,开片呈浅黄色,是这个窑口所独有的。为了使釉面成色更加美观,胎釉结合更加牢固,在施釉前,常在胎骨上先刷上一层深酱色的护胎釉。凡刷护胎釉的,烧成后,底足露胎处就显出酱黑色,而口沿处由于流釉缘故也呈现出浅紫色,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紫口铁足"。这一方法也一直延续到南宋官窑。

北宋官窑的装饰与汝窑相仿,大多数是素面无纹的,个别器物上有弦纹装饰。器型多数是仿古代青铜器而制作,造型比汝窑要多些。主要有盘、碗、瓶、壶、炉、尊和一些文房用具之类。这一点,与南宋官窑也差不多,但瓷品又比南宋官窑要显得古朴浑厚。汝窑和南北两宋官窑均罕见大件器物,所见的传世品一般都是小件器。

南宋官窑是在汝窑和北宋官窑的基础上,于宋王朝南迁后在官窑器的烧造上的又一发展。无论是在胎釉和工艺上,都可以看到这种承接和发展的关系。南宋官窑器的胎骨,因为加入了杭州当地所有的紫金土,胎质虽也比较细密,然较之北宋官窑要显得差些,里面杂质较多。加上这种土内含铁成分高,又有烧造温度不同等的原因,胎骨的色相也较深,胎色有紫灰、黑灰、黑褐、黑色等多种。南宋官窑多为黑胎,凡垫饼烧圈足露胎的,一般都可看到"紫口铁足"的现象。除了垫饼烧的以外,支钉烧的器物底足也可见棕褐色支烧痕。晚期用垫饼托烧的也见有一些灰白色胎的,这种胎上常刷以酱色护胎釉,因此烧成后也有"紫口铁足"的效应。早期南宋官窑与汝窑一样,采用支钉托烧,但支烧痕呈圆形,数量也比汝窑器多,大器可达到20个,而且单双数都有。晚期多采用垫饼托烧。

在施釉上,早期南宋官窑多薄胎薄釉,晚期多薄胎厚釉。厚釉器施釉多至几层甚至十几层,釉的厚度甚至超过胎骨。釉色以粉青为主,也有青灰、青黄、灰绿、黄绿和炒米黄等色。釉面有开片,以蟹爪纹为主,也有冰裂纹等,大多是较稀疏的浅黄色开片。在开片中以暗红色的所谓"鳝血纹"为上品,黑色的"梅花片"次之,墨纹再次之。

南宋官窑器均属皇家所用,器型极其严谨规范,追求精致,不可越规。一般均是仿古代青铜器形式而制作,形制尺寸都有严格规定。大件器物较少见,所见大都是小型器物,如盘、碗、瓶、炉、洗和文房用品等。

鉴于上述制瓷特点,要鉴识南宋官窑器,就必须先看胎质。市场上可见到一些黑胎的仿官窑器,但这些仿品黑胎虽相似,而胎质常显粉状而过于细腻,不像真品因含杂质较多反而显得粗糙,在酱色的露胎处,可见点点黑褐色斑状色块。所以,凡在露胎处不见点点黑褐色斑者,就要小心。真品胎色呈糯米状,仿品胎质常无法做出糯米状。因为缩釉,真品有棕眼,棕眼呈自然状态,露胎处也可见点点黑褐斑。仿品常无棕眼,有的也不自然。在釉面上,因为宋代制瓷追求玉质感,因此,首先要看器物有无玉质感。真品视之如青玉。因为要追求玉质效果,釉面玻璃质感不强,釉面润泽,呈亚光乳浊性。放大镜下可见气泡如细小的串珠紧密聚集在一起一样。因为烧造温度不高,整器击之声音较低。仿品这一点上是最难做到的。所以,凡器物无玉质感者,就须谨慎待之。出土器在开片之内可见有土沁深入肌理。仿品也可做出土沁相似的颜色,但在放大镜下常可见土沁都是浮在表面的,做得好的,也可有侵入的,但不自然,不均匀,认真细看,不难识别。真品器形规正,形美而又有沧桑之感;仿品在这一点上常无法达到,尤其是不能传递出历史的沧桑之感。

对于官窑器,明清时就有仿制。当时的仿品,一般胎色较白,即便有深色胎,也是涂色所致。施釉薄而透亮,开片过于规正。明清仿品是慕其官窑之美,因此,虽与官窑真品有别,但制作精良,也自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同样值得收藏。近代以来的作伪之品,工艺粗糙,毫无审美价值,为的是遮人耳目,在收藏时要小心剔除,勿为所骗。

北宋官窑传世极少,十分珍稀名贵。现除上海博物馆有四片瓷片,台湾鸿禧美术馆有一片瓷片,中国文物考古部门在北宋官窑的窑址曾发掘出土几件残器和瓷片外,全世界迄今没有一件完整器,本次参拍的官窑深腹碗,椭圆洗是海外私人收藏的传世精品。由于北宋官窑是从汝官窑进化而来,故更显珍贵,文物价值、历史价值、收藏价值等远远超过汝窑,可以肯定该官窑深腹碗和椭圆洗(前一件)的市场价值无法估量。

南宋朝廷应属意越窑烧制官瓷,这是因为浙江越窑历史悠久,北宋初年其制成品在宫中风行一时,所以此举堪称意料中事。奈何最后的成果未如理想,故杭州官窑终于在1144年正式成立。史籍曾提及两个官窑,一处为郊坛下官窑,考古学家早于1930年代已确定其窑址位于杭州市郊乌龟山。其后,该址曾多次进行发掘工作,其中又以1980年代的检测和发掘最旷日持久、巨细无遗。但除此之外,文献中还提到一个年代更早的窑口,即修内司官窑,但其窑址要到1996年始有定论。虽然如此,大家一直视之为极品官瓷的出处。

关于修内司窑,最脍炙人口的记述来自陶宗仪(1316-1403年)的两本著作,但二者内容大同小异:其一是陶氏编修及身后出版的《说郛》,书中引述了南宋作家顾文荐《负暄杂录》的记载;其二是《辍耕录》,其引文来自南宋叶置著作《坦斋笔衡》:「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袭故京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花,极其精制,釉色莹澈,为世所珍,后郊坛下别立新窑,比旧窑大不侔矣。」中国的考古学家现已在老虎洞找到了修内司窑遗址,该处距凤凰山南宋皇城北面城墙不足一百米。

北宋官窑深腹碗6,000.00-6,000.00万20,700.00万

北宋张公巷官窑洗5,000.00-8,000.00万13,110.00万

南宋官窑青釉八方弦纹盘咨询价11,388.00万2015-04-07南宋修内司官窑海棠瓶咨询价9,200.00万2016-11-29

北宋官窑椭圆洗2,800.00-2,800.00万9,200.00万2012-12-28北宋官窑椭圆洗1,800.00-1,800.00万7,475.00万2014-06-08

宋代官窑瓷器带给人以含蓄、沉静、温和、清逸、高雅的美感,这种独特的意蕴是我国中古时期特定的思想文化的产物,一件小小的瓷器与宋代的一首词、一幅山水相比,是同等地位的东方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而它是通过色彩和质感来表现的,因此更抽象。宋代官窑瓷器价格及价值也就是体现在此。

宋代五大名窑“官、哥、汝、定、钧”之一的官窑古瓷,在近几年的拍卖市场中表现不俗,价位一直在往高处走。2004年6月28日,一件直径8.4厘米的宋官窑圆形洗以264000元成交;2005年8月13日。一件高9.8厘米的宋官窑贯耳瓶以638000元成交;2005年12月12日北京翰海一件宋官窑花口盘以5280000元成交。2008年4月,香港苏富比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春季拍卖中,一件“南宋官窑粉青釉纸槌瓶”以6753万港元成交,创下当时的宋代官窑瓷器价格世界拍卖纪录。

深圳宝雅艺术品公司专家表示:“宋代官窑瓷器价格昂贵,存世数量稀少,民间收藏品多沉淀在大藏家手里,再现机率不大,而且流通的周期也随着流通量的递减而加长,可谓进入了可遇不可求的阶段,宋代官窑瓷器毫无疑问是国际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最引人注目的藏项之一。同时也是全世界各大博物馆及收藏家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其价格上升空间是不可估量的”。

宋代官窑瓷器部分历史成交记录:

宋官窑旋纹瓶一对编号:757成交价:RMB4,000,000成交日期:2013-12-21

官窑葵口盌---------------成交价:RMB10,019,736---成交日期:2010-05-31

宋官窑天青釉双耳瓶------成交价:HKD28,750,000---成交日期:2013-10-27

月白釉宋官窑贯耳瓶编号:70成交价:RMB2,900,000成交日期:2011-01-21

汝官窑天青釉刻花盘---------成交价:RMB19,000,000---成交日期:2013-11-22

南宋官窑象耳六棱尊------成交价:HKD18,170,000---成交日期:2014-11-30

THE END
1.北宋官窑北宋官窑也称旧官,南宋为新官。相传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在汴京附近设立窑场,专烧宫廷用瓷器,即北宋官窑。南宋顾文荐《负睻杂录》记载:“宋宣政间(宣和、政和即公元1111-1125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南宋叶寘在其《垣斋笔衡》中对北宋官窑亦有记载:“政和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遗址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5%AE%8B%E5%AE%98%E7%AA%91/4978270
2.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中国精品瓷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是全世界范围内收藏中国文物最丰富的几个大博物馆之一。 它所收藏的中国历代瓷器陈列在二楼亚洲馆大厅四周。藏品从早期青瓷、白瓷,唐代长沙窑、三彩,宋代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到元代青花、釉裡红,明、清之际的景德镇青花、红釉、黄釉、斗彩、五彩、墨彩等等应有尽有。 北宋定窑玉壶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45257600557400611/
3.大观北宋汝窑特展揭秘制瓷之源重现二十七件艺术珍品图32、北宋汝窑青瓷「丙蔡」碟 图32底、由日本东京文化财研究所情报调整室拍摄 十一世纪后半期——十二世纪早期 高1.5公分,口径10.9公分,足径8.2公分,故瓷18224 院藏汝窑「丙蔡款碟」,碟口径10.9公分,深1.2公分,平底无足,器外有支钉痕三枚。开片线纹呈黑色。器表刻有“丙”、“蔡”二字。在显微镜下观察可https://www.jmcwy4n9.com/tao-ci-gong-yi/541304.html
4.北宋汝官窑瓷器存世量考实时至今日,北宋汝官窑瓷器真品究竟存世多少?改革开放前有65件、67件、67.5、69件等说,就连近年收藏家马未都在央视《百家讲坛》讲“汝瓷”时仍然坚持“67”件说。其实,1991年上海博物馆著名陶瓷专家汪庆正先生经研究统计已更定为69件。到了新世纪有所增加,2009年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学者出川哲朗统计为70件。https://fns.pdsu.edu.cn/info/1055/1400.htm
5.名家名窑推荐之宋元钧瓷标本博物馆背靠风景秀丽的大龙山,宋元钧瓷标本博物馆依山而建,分为三层区域。而老石磨、老石磙等老窑具点缀其间,让整个博物馆看起来更是古意盎然。 一层区域,除了上世纪50年代为恢复传统钧瓷烧制技艺而建造的直焰马蹄型老窑炉,还有5个展厅。第一展厅为烧制钧瓷的原材料展厅,制作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xMDIwODM4NA==&mid=2650779375&idx=1&sn=73127d7eb84a519a504d6a568c54a5af&chksm=8e52f5f400dd6ce945708fbc40d2cfa821d532c74ba1f194119520b993c1c71cef6126ad3314&scene=27
6.宋代官窑款识辨析从大的断代时期可简单的分为北宋官窑(汴京官窑、修内司款、年号款等)款识与南宋官窑(郊坛下官窑、修内司官窑款等)款识两个批次。 首先,我们罗列一下官窑款识及所对应瓷器烧造工艺特点的结合情况。 汴京官窑:篆书款(右左两行书写),梅花冰片型官窑,多为祭祀器类器型。 汴京官窑:楷书款(右左两行书写),梅花https://m.allhistory.com/ah/article/5a806c4648b76d015b05dd25
7.五大名瓷之一官窑北宋官窑传世极少,十分珍稀名贵。现除上海博物馆有四片瓷片, 台湾鸿禧美术馆有一片瓷片, 中国文物考古部门在北宋官窑的窑址曾发掘出土几件残器和瓷片外, 全世界迄今没有一件完整器,本次参拍的官窑深腹碗,椭圆洗是海外私人收藏的传世精品。由于北宋官窑是从汝官窑进化而来,故更显珍贵,文物价值、历史价值、收藏价值https://www.jianshu.com/p/8c3cf61e5873
8.北宋汝窑瓷器价格(汝窑瓷器为什么这么贵)汝官窑是北宋宫廷唯一使用的官窑,前后仅仅只存在了大约二十年,这使汝官窑瓷器在当时就是难得的珍品了,所以倍受历代名士与藏家的赞誉与推崇。一千年来,堪称中国瓷器史上神话般的存在,长期以来一直是收藏家们最追捧的珍品之一,也是中国文化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存世的汝官窑真品大多为博物馆、基金会收藏不进入市https://www.yadao8.com/taocizhishi/5647.html
9.北宋官瓷从这些窑口流传下来的仿品看,无论是器型还是釉色、釉质,其对宋官窑青瓷都进行了较为用心的追仿,但品质稍差。乾隆皇帝不仅屡为徽宗北宋官瓷题诗刻铭,并且尽其才智敕命工匠对北宋官瓷进行仿造。清仿两宋官窑的青瓷作品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少数仿烧作品几乎达到乱真品位,可与传世品相媲美。目前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https://www.zhongguodiqing.cn/mfms/201801/t20180108_4341858.shtml
10.明代官窑制度与实际应用腹部方形大开光内书:“江西抚州府临川县客寓平阳县市心街居住信士黄世锦,妻林氏、男子黄子露同侄黄子佩、妻薛氏、陈氏、男应神、喜抬大香炉,花瓶壹付。祈保家门清吉、人口平安、买卖亨通、诸事迪吉、福有所归,大明万历壬寅仲夏立日吉。”又如上海博物馆藏天启青花团龙纹烛台,烛碗口径12.4厘米、足径18.5厘米,连http://lishisuo.cass.cn/zsyj/zsyj_whsyjs/201506/t20150630_205573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