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出《祭侄文稿》赴日展览台北故宫“惹恼”两岸网友

东京国立博物馆关于颜真卿《祭侄文稿》展出的海报

近日,台北故宫博物院(以下简称“台北故宫”)将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单方面借给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一事,引发海峡两岸网友批评。因为《祭侄文稿》已经有近1400年的历史,每一次移动对它都有伤害,这次从台湾远渡重洋赴日展出也难免受到损伤。根据日本方面的安排,从今天起这份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的国宝就要对外展出了。有人担心,日本方面能妥善保管我们的国宝吗?

两件国宝在台湾已10年未展出

《祭侄文稿》全称《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是颜真卿50岁时书就的。它与王羲之的《兰亭序》、苏轼的《黄州寒食帖》并称“天下三大行书”,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祭侄文稿》的珍贵还在于它背后的历史故事: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兵变直捣京城,颜真卿堂兄颜杲卿及其子颜季明作为整个华北的唯一抵抗力量,镇守常山郡(今河北省正定县),颜氏一门30余口被害,两年后,颜真卿收复常山郡,才命人在河北寻得颜季明仅剩的一具头颅。与气定神闲泼墨挥就的书法作品不同,写《祭侄文稿》时的颜真卿,面对着被残忍杀害的侄子遗骸,潦草的字迹透露他内心的悲戚。200多字承载的不仅是颜真卿对家人惨死的伤痛之情,更有对家国不复的悲恸之感。因此,这件书法作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艺术价值和精神价值。

据媒体报道,除颜真卿《祭侄文稿》外,此次出借的文物作品还有怀素《自叙帖》、褚遂良《黄绢本兰亭卷》,以及李公麟《五马图卷》,每一件文物都非常珍贵。

即使在台湾,颜真卿《祭侄文稿》和怀素《自叙帖》也已10年没展出。《祭侄文稿》上次展出是在2008年,海外展则是1997年在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展出。岛内民众质疑:“在台湾都看不到的国宝,为何突然送到日本展出,而且连个公开说明会都没有?”

这样的国宝“展一次伤一次”

此次文物出借之所以令众多网民担忧,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文物保护。粗略算来,《祭侄文稿》面世已近1400年。

对于此次国宝外借展览,台北故宫回应称“这是在三年前就谈定的交流展”。但这个说法遭到时任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冯明珠的否认。经她查实,《祭侄文稿》外借东京国立博物馆是前任院长林正仪2018年5月敲定的。关于东京博物馆将出借什么展品给台北故宫,现任院长陈其南也表示“还在谈”。

此外,有台湾文博界人士表示,《祭侄文稿》和《自叙帖》皆为唐朝的作品,距今已逾千年。这类纸本文物,本身就极脆弱、极易损,可谓展一次伤一次。文化交流确实重要,但未必要出借《祭侄文稿》这种国宝等级的文物。

《祭侄文稿》将在单独房间里展览

就颜真卿《祭侄文稿》借给日本展出,有可能给文物造成伤害一事,有大陆记者致电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对方工作人员回应称:《祭侄文稿》将被放置在玻璃柜中,平摊陈列;游客可以在指定区域隔着玻璃柜对《祭侄文稿》拍照,但不能开闪光灯。不过,东京国立博物馆方面后来补充回应称,《祭侄文稿》届时将会在单独的房间里,装在玻璃柜中进行展示。游客是禁止对其进行拍照的,只有拥有许可的媒体记者可以进行拍照,并且不能使用闪光灯。”

日方上述安排是否会对《祭侄文稿》造成伤害?

有文物保护专家表示,故宫博物院(北京)展览时也会使用玻璃箱,但不允许对着文物开闪光灯拍照,是因为会发生光化学反应对纸张造成伤害。该专家表示,只要游客不离太近拍照应该是可以的,日本现在的文物保护技术还是比较成熟的。

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教授龚德才认为,从光线波长及强度角度上讲,游客隔着玻璃柜对《祭侄文稿》拍照,或多或少会对文物真迹造成影响。

(综合人民日报、环球网、观察者网等)

链接

日本曾损伤、弄丢中国外借文物

1983年,应大阪建城四百周年展会邀请,部分秦始皇陵兵马俑被借到日本展出。考虑到观赏效果,部分兵马俑并没有设置玻璃橱窗,而且盲人也可以通过佩戴手套触摸兵马俑。

11月23日,一名日本暴徒越过铁栅栏,打碎玻璃橱窗,推倒了一具高1.92米、重300公斤的“军吏陶俑”,导致毁灭性损坏。

2003年,曾一度消匿半个多世纪的“西泠八家印存”,在印鉴专家丁仁孙女丁如霞的寻找下,重新问世。2011年,日本文化学者内藤富卿在举办展览时,向丁如霞将“西泠八家印存”出借日本展览。

但是,国宝借出展览结束之后,内藤富卿却开始以各种借口拖延不肯归还。丁如霞多次催要,最后内藤富卿宣称展品丢失了。事后日方直言只赔偿200万日元(约12万人民币)。

“西泠八家印存”在日本丢失,成为了中日文化交流活动中的一个反面案例。(综合)

THE END
1.台北故宫博物院NationalPalaceMuseum@中国台湾台北景点文物来源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北京形势严峻,国民政府决定将北京故宫博物院、古物陈列所、颐和园和国子监的重要文物南迁。目前藏品中还包含抗日战争胜利后向日本索回的珍贵古籍和艺术品等。 展区介绍 整个故宫博物院分为第一展览区(主馆)、第二展览区、天下为公牌坊、至善园、至德园、张大千纪念馆等主要部分。第一展览区http://www.948v.com/jingdian/jd659499.html
2.台北故宫博物院在线展览画廊展览博览会次年(1925)双十节,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同时展开展览;其下分辖古物、图书两馆,图书馆又分图书、文献两部。十七年(1928)六月,国民革命军进入北京,国民政府命易培基接管故宫。十月公布「故宫博物院组织法」,故宫正式成为国民政府之下的一个机构,院下分设古物、图书、文献三馆。 易培基任内,持续原有的查点文物及编目https://exhibit.artron.net/institution-ORG10204.html
3.《祭侄文稿》赴日参展争议:被民族主义情绪裹挟的文物保护和利用今天(1月16日)起至2月24日,“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特别展览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举行,台北故宫博物馆为此次展览出借了四件典藏文物,其中有着“天下第二行书”之称的颜真卿《祭侄文稿》外借日本引起了广泛争议。 据悉,台北故宫为此次展览出借的文物,除了《祭侄文稿》以外,还包括怀素的《千金帖》《自述帖》及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2795915.html
4.台北故宫博物院要“去中国化”?新院长竟然说不排除在故宫里建比如,2017年5月,台北故宫博物院推出“明朝永乐皇帝瓷器”特展,策展方却称之为“东亚工艺美术的巅峰”,就是为了回避“明朝”这两个字。无独有偶,去年台北故宫公告举办“万世师表——书画中的孔”展览。当时的院长林正仪表示:“为了避免造成民众对立,不排除拿掉展名中‘万世师表’四个字。”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96932
5.中国文艺网2022年,故宫博物院启动“太和学者”项目,通过故宫博物院学者赴境外主持参与合作项目,或者境外学者来院从事相关领域课题研究,建立常态化的深度交流机制,吸引更多境外学者基于故宫开展学术研究。这为本院学者走出去提供更多机遇,使国际学术界深入了解故宫承载的多元文化价值。目前,来自美国、日本以及中国台湾地区共计4名学者的http://www.cflac.org.cn/syhdx/202307/t20230702_1282961.html
6.台北故宫博物院1956年,早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国民党当局在台湾建立第一座博物馆“文物美术馆”,收藏来自河南的38箱文物,加上日本归还掠夺的文物51箱,奠定了史博馆的“家底”。 1957年,在亚洲协会赞助下,在库房之外又建一小型陈列室,公开展览所藏文物。蒋介石巡视“文物美术馆”,并改馆名为“历史博物馆”。 https://www.maigoo.com/citiao/150633.html
7.一周观展指南台北故宫将推巨幅书画,敦煌呈现吐蕃艺术珍品7月1日起,台北故宫博物院将推出包括《明太祖坐像》等在内的“巨幅书画”以及“笔墨见真章—历代书法选萃”“受赠名品展—现代书画选萃”和“故宫动物园”4场特展,其中“台北故宫动物园”是首次为儿童专门策划的展览。7月2日起,百余件讲述丝路文明的吐蕃时期艺术珍品将在敦煌莫高窟与观众见面。此外,在东京、京都、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790600
8.博物馆(一)之北京故宫博物院国内游旅游先遣队整座建筑仿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形式,采用中国宫廷式设计,外观雄伟壮丽,淡蓝色的琉璃瓦屋顶覆盖着米黄色墙壁,洁白的白石栏杆环绕在青石基台之上,风格清丽典雅。 收藏 收藏 收藏 收藏 据介绍:博物院占地面积1.03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分为四层,正院呈梅花形,第一层是办公室、图书馆、演讲厅;第二层是展览书画、铜器、瓷器、https://www.19lou.com/forum-32-thread-62791597720608148-1-1.html
9.国立故宫博物院:行前须知探索位于台湾台北的国立故宫博物院,这里珍藏了近70万件中国文物和艺术品。自1965年成立以来,这座标志性的博物馆带领游客踏上了一段跨越8000年中国历史的迷人旅程,从新石器时代到现代时期。国立故宫博物院拥有无与伦比的文物收藏,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了解中国丰富的历史和艺术遗产。无论您是艺术爱好者还是历史迷,国https://www.klook.cn/zh-CN/experiences/list/national-palace-museum/p50200508/
10.台北故宫博物院景点观光攻略台北故宫博物院地址这里文艺气息十足,有很多年轻人做的创意杂货,台湾的文创产业氛围很好,这里经常搞展览和活动!想体验文艺氛围一定要在这边呆上一天! 提到了5个地方 12456 【用1分钟告诉你台北故宫博物院怎么逛】是台湾地区最大的博物馆,如果爱逛博物馆的话,你完全在里面可以慢慢看上一整天。截至2014年底,馆藏文物已达https://place.qyer.com/poi/V2EJalFkBzZTZA/
11.台湾“故宫博物院”藏1986年台湾故宫博物院编辑委员会撰《“国立”故宫博物院藏沈氏研易楼善本图录》(1986年由台湾“故宫博物院”编辑委员会编印,下省称《研易楼》),此九种均著录其中;同年故宫博物院院长蒋复聪尝邀日本版本学家阿部隆一至台鉴别沈氏遗书,并撰《沈氏研易楼捐赠宋元版本志》,刊于《中央图书馆馆刊》之1986年第19卷第2https://www.sklib.cn/booklib/databasedetail?SiteID=122&ID=5099259&searchText=%25E6%25B5%25B7%25E6%25BA%2590%25E9%2598%2581
12.日本与西洋的初遇之美,台北故宫呈现神户文物与“南蛮艺术”“澎湃新闻·古代艺术”(www.thepaper.cn)从台北故宫博物院获悉,展览分四个单元,共展出180余件精品,包括浮世绘、屏风画、绘画、瓷器、版画等,其中展出神户市立博物馆馆藏精品155件。为了配合此次来自神户的展品,台北故宫博物院也精选馆藏,并从荷兰国家博物馆、荷兰德夫特王子博物馆等借出展品,一起呈现日本在16至19世https://news.sina.cn/2019-06-08/detail-ihvhiews7441800.d.html
13.台北故宫博物院展览信息(2004—2008年)16、故宫受赠书展 (10月至12月25日) 17、造型与美感:绘画的发展(10月1日至12月25日) 18、笔有千秋业:书法的发展(10月1日至12月25日) 19、法象威仪:彭楷栋先生捐赠文物特展(10月5日起) 20、唐怀素《自叙帖》特展(10月29日至11月1日) 2005年 1、比上帝还精巧?:瓷器、玉器、象牙与雕刻(04年9月11https://m.douban.com/group/topic/551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