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藏品数字化展示的现存问题及对策建议

关键词博物馆藏品数字化展示现存问题对策建议

0引言

1数字技术在博物馆

展示中的应用形式

数字技术在博物馆藏品中的应用得益于上世纪计算机技术在信息传播领域的发展,不同于数字化在今日所被期望的展示功能,实物藏品向数字信息资源的最初转化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博物馆藏品。博物馆本着“内向利己”的原则引入数字技术,在形成一套标准化的博物馆藏品信息管理系统之后,逐步拓展到展示传播领域。根据藏品数字化展示在博物馆中的发展与应用,大致可将其分为如下两类形态。

1.1线上数字平台

1.2线下数字展览

2藏品数字化

展示的现存问题

在数字媒体蓬勃发展的21世纪,人们的思维模式和交流方式无不受之影响。现在,多媒体设备展示的信息更加容易被公众接受并吸收,逐渐成为最受公众青睐的文化艺术传播方式之一,众多博物馆纷纷将数字技术投入到博物馆及其展览的建设之中,引发了全球博物馆的数字浪潮。但就展示而言,数字化只是博物馆藏品众多展示形式或手段之一,而非唯一途径和最终目的,也无力满足解决博物馆藏品展示所有问题的过度期待。此外,因其成长于实践,发展过于迅速,缺少理论探讨和总结反思,许多博物馆尚未认真思考便被迫卷入到数字化潮流之中,导致实际操作中存在诸多问题。

2.1本末倒置:藏品的数字化展示不能取代实物藏品

数字化展示起源于图书馆对文献资料的数字化储存和展示,但藏品区别于文献资料,数字技术不能取代人脑解读藏品信息,其所蕴含的非言语性和非视觉性信息无法被数字储存或展示。此外,脱离了实物的数字化展示,无论如何都无法弥补观看藏品本体的临场感和仪式感,这些感觉很难由方寸间的屏幕或是投影表现出来。而经过复制和转译的图像更无法全面转述文物的信息,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展示效果。博物馆应充分意识到数字化展示的局限性,不能过度依赖数字手段而忽视了藏品本体信息的展示和阐释,“物”始终是博物馆存在的根基,公共博物馆理应承担阐释物的使命[4]。利用数字技术展示阐释藏品,应以是否更好地阐释和展示藏品信息为评价标准,避免过度神圣化数字展示技术,从而丢失了藏品本身在博物馆展示中的主体地位。

2.2华而不实:数字技术在藏品展示中的滥用

2.3昙花一现:藏品数字化展示设备的维护成本过高

3博物馆藏品数字化

展示现存问题的原因探析

通过对现存问题的剖析,目前数字化藏品展示利用存在着过度依赖数字技术、形式和内容脱节以及过于求新导致技术保障薄弱等问题。我们需要明确数字化展示利用本质上是期望利用多媒体及其多层信息的解读和展示能力,将蕴藏在藏品中的故事具象地表达出来,同时作为博物馆又“必须区分他们提供的东西和主流商业企业提供的东西[7]”,如何利用数字技术负责任地向公众解释和说明藏品,避免“徒有视听觉的喧闹,却没有文化性的温情[8]”,成为藏品数字化展示亟待解决的问题。

3.1“唯技术论”导致的技术局限

“认识到人类传播系统事实上是一个复杂的有适应性的系统,我们就能看见所有形式的媒介都生活在一个动态的、互相依赖的宇宙中。当外部压力产生、新技术革命被引入以后,传播的每一种形式会受到系统内部自然发生的组织过程的影响[9]”。传媒形态的技术表现是由人所创造的,传播活动是人有意识的信息行为。如何理解人是传播的主体和各类媒介在传播中的作用,不局限于技术本身,一直是技术发展和传播准确性和有效性之间的矛盾。传播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藏品数字化展示利用需要超越单一的技术视野,这要求博物馆及学界必须克服技术发展导致博物馆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技术至上的倾向,回到以内容为导向的传统展示思维里,重新审视媒介形态和媒介的表达方式之间的关系,促进数字技术在博物馆中的高质量发展。

3.2藏品数字化展示模式单一

应用模式单一是导致博物馆藏品信息资源浪费的又一原因,随着现代社会信息传播技术的迅速兴起,形式多样、功能完备的数字技术已遍及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数字技术一方面代表着新的展示方式,另一方面也代表着用不同的方式来看传统的展示内容。而作为知识传播的博物馆,数字技术的兴起颠覆了博物馆传统的知识信息传播方式,数字技术的方式多样和广泛应用可以帮助观众深度领悟藏品内涵和历史知识。从博物馆知识传播的本质意义出发,所谓颠覆,其实就是一种回归,以往难以透过实物传递出来的知识信息可以透过数字设备毫无保留地全方位呈现于观众面前。但目前博物馆藏品的数字展示,主要以转换媒介展示藏品本体的方式为主,将拍摄或三维扫描的实物本体通过简单地复制拷贝,以不同的数字媒介呈现出来,其本质是依靠技术革新实现展示创新。数字化的复制和拷贝显得过于容易,但不能将一种媒介流动到另一种媒介的展示方式看作创新,它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诉说同一件事情。

3.3研究与应用之间的道器相离

藏品数字化来势之快,以至于博物馆行业内还没有制定出合理的与之相配的行业标准,研究的滞后性导致应用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在2021年初国家博物馆所公布的博物馆300个线上资源中,可以明确地看出对于“在线展览”“网上展览”“文物数字化展示”“数字全景展厅”等展示方式,在发布之时并没有严格的定义和划分,存在严重概念不清的情况。除此之外,行业标准的缺失导致市场乱象,严重影响了博物馆的生态发展。多数商业展览打着“沉浸式”“多感官”等新概念,收取高额门票,大大折损了博物馆在观众心中的形象。我们如何立足于当下的现实环境,运用数字技术与藏品的结合满足公众新的审美冲动、学习习惯和精神要求。特别是在藏品数字化展示已逐步成型的今天,如何由器而见道,更好地利用科学技术服务于众,需要加强数字化展示的理论探讨和标准建立。

4博物馆藏品数字化

展示的建议与展望

当今博物馆正逐步通过创新藏品信息应用方式,将数字化的藏品从计算机显示器中解放出来,成为一件件可观赏、学习、体验、触摸甚至穿戴的数字展品,这些发展改变了博物馆传统的学习和参观方式。也许最初的博物馆数字化倡导者并不会想到,这些数字化的藏品如今正以影像、印刷品、应用软件、艺术创作等方式在人们生活中全方位加以传播。传统博物馆的典型特点是让所有知识信息都集中于“物”上,观众只能依靠现有的知识体系接收到其中的部分信息,而如今的博物馆正不断探索观众与馆方的双向交流模式,信息不再被单向度地推给观众,相反,观众可以从博物馆或者数据展示平台上将感兴趣的信息拉出来,甚至参与到创造传播信息的活动中来。这一变化意味着,博物馆不再是藏品信息传播的唯一媒介。

4.1信息平台:有效利用数字资源,满足观众多元需求

“公众主导”则是由博物馆或资源平台提供藏品并制定相应规则,由公众根据自身情况主动探索藏品叙事和展示方式。在此基础上,数字化藏品将改变传统博物馆的参观模式,观众本身将作为更加重要的角色,不需要再去依照策展人的文物分类或是博物馆认为值得参观的藏品路线亦步亦趋。过去因为顾虑大众需求而弃之不用,无法对外公布的文物,现在都能为观众所选择。例如疫情期间伯明翰博物馆信托基金会与游戏“占领白墙”的合作(图3)。该游戏基于伯明翰博物馆和美术馆所拥有的数字藏品资源,让观众从中任选出200件藏品,在虚拟网络空间中策划、设计和构建属于自己的数字艺术展览,这个展厅将成为这世界上只属于你的独一无二的版本。国内博物馆近期也开始积极尝试该类模式,2021年10月,杭州博物馆发布了“粮道山18号——人人都是策展人”计划,活动向观众提供了馆藏的150件数字藏品,观众可以任选10件藏品,自定展览主题和叙事,生成属于自己的策展海报并发布。该活动仅上线一个月就吸引近2000名用户参与游戏,共计发布803个展览。这意味着未来通过数字化藏品,无论是专家、博物馆工作人员或是观众,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展厅,并拥有对外阐释和设计展览的权利。

4.2展示空间:打破藏品利用局限,提升展览陈列丰度

文物在诞生之初主要具有观赏、把玩、触碰和社交功能,自博物馆诞生之后,文物便作为藏品被安置于展柜之中,以往的功能仅剩下依赖目光的静态凝视。数字信息技术对提高文物藏品的展示利用率、藏品信息传达的深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藏品在被数字化之后,成为一种信息被广泛储存与传播,同时借助影音互动媒介进入实体展示空间[11]。观众的观看方式、赏玩方式又重归多样。加之科技的不断变革与发展,人们的生活观念、认知方式、知识获取模式已经发生巨大变化,通过新媒体技术处理加工的藏品也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首先,传统博物馆展示中由于文物保护或展示空间限制而无法展出的藏品,现在不仅通过数字技术展示出来,还能有效缓解藏品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带来意想不到的展示效果。自故宫博物院成立以来,《清明上河图》真迹在故宫一共展出了2次,反响极为热烈,引发了“故宫跑”这一博物馆现象。为了能让更多观众一睹《清明上河图》之芳容、领会汴梁之美,故宫着手策划了2018年《清明上河图3.0》(图4)互动艺术展演,展览以360°全息沉浸交互经典舞台艺术和4D球幕影像等技术手段营造出真实的体验。这次创新的尝试,既保留了作品原有的美学价值,又从观众体验和文化信息获取的角度拉近了观众与文物的距离,不仅让观众可以近距离多角度地感受清明上河图的魅力,一气呵成地体验繁华多彩的宋代社会生活,而且使得深藏于博物馆内的珍宝“活”了起来。

最后,可以通过藏品数字化展示进一步发挥博物馆的美育功能。观众反复前往参观往往是因为博物馆开启了其对未知实物的好奇心或是对一些经历过的事情的联想[15]。如2019年故宫博物院新年数字沉浸体验展《宫里过大年》(图5)共动用885件藏品,通过提取故宫历史及院藏藏品中的过年元素,运用数字投影、虚拟影像、互动捕捉等方式最大限度地还原清宫过大年场景,形成春节文化与观众的互动,传统文化元素与当代艺术设计交织,组成全新的艺术文化体验空间,让观众在博物馆体会了传统的清宫年味。较之于传统展览,数字化展示更加注重引导观众兴趣、调动观众情绪,触发人们对于美和好奇的本能追求,博物馆中的数字艺术是结合历史、人文和科技的新型艺术形式,它以创新、交互和沉浸的形式提升了博物馆的美育功能,是博物馆对观众好奇和幻想的创造和回应。

THE END
1.@故宫博物院你好!故宫博物院微信小程序来自Cocoon就只能睡了@故宫博物院 你好!故宫博物院微信小程序“云游故宫”版块,内容丰富、设计精美,让人随时感受故宫的独特魅力,作为用户,我非常喜爱并支持这一平台。在使用过程中,我注意到展览展品的图片呈现与360°展览全景有所不同。以《千秋佳人》展的《九歌图卷》为例(图一),由于画卷较长,“展览展品”版块未能像“360°全景展览”https://weibo.com/6399940342/P3Be5COZF
2.韩国文物展现孔子儒家文化深远影响展览屏风在2024年10月1日至2025年1月5日,中国故宫博物院将举行以“儒家文化”为主题的特展,展出来自韩国的文字图屏风,此文物被视为儒家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要证明。1985年,孔子与柏拉图、牛顿等共同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证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作为儒家文化的创立者,孔子的思想至今仍对全球产生重大的影响,成为文明交流的重要纽https://cul.sohu.com/a/837331060_122066675
3.故宫智慧景区建设,“智慧开放”项目成效自2018年起,故宫博物院数字与信息部与专业地图团队合作,对开放区域内600多个建筑、展厅和服务设施进行精确定位,运用GPRS导航、LBS定位和360度全景技术,打造了“玩转故宫”小程序。到2021年12月,该小程序升级为“智慧开放”项目,进一步优化地图导航服务,并结合游客需求和开放安全等核心问题,扩展了在线购票、预约购展和在https://www.1230t.com/blog/a/10761.html
4.下午场◆故宫博物院+深度讲解+耳麦+无购物纯玩一日游如无法出票【交通攻略](须知) (1)【公交]:乘坐1路、2路、52路、120路、观光1线、 观光2线在“天安门东”站下车,然后步行约500米到达 天安门城楼下穿过,直行到达午门 (2)【地铁]:乘坐或换乘地铁‘1号线’在天安门东” 站下车,步行约500米,到达天安门城楼下门洞穿过直 行,到达午门(故宫博物院的南门) (3)【出租]:游https://touch.dujia.qunar.com/p/detail?id=854738087&date=2024-12-18&listDep=%E5%8C%97%E4%BA%AC
5.国内十大博物馆’云旅游‘,云游故宫平视兵马俑近观敦煌壁画Dealmoon.com 最新景点/活动折扣信息 国内十大博物馆’云旅游‘,云游故宫、平视兵马俑、近观敦煌壁画 免费看 线上全景参观展览https://www.dealmoon.com/cn/free-online-visits-famous-museums-in-china/1813362.html
6.“云游”故宫指南这是个特殊的春节假期,为避免节日期间人员聚集引发交叉感染,故宫博物院自2020年1月25日(正月初一)起闭馆。 足不出户的时候,是不是更怀念逛博物馆的乐趣?“数字故宫”照常开放,让你在家也能逛故宫、看展览、赏文物、学历史。 一 线上逛故宫 「 全景故宫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203/19/10340385_889494308.shtml
7.10个线上博物馆,让孩子足不出户看世界故宫博物院 打开「故宫博物院」官网,首页搜索「云游故宫」,就能开启探索之旅啦~指尖轻触间,大开眼界:看文物、看古建、看展览、看视频等。 你将走遍故宫等每个角落,欣赏空无一人的故宫,探索故宫六百年来的兴衰荣辱。 官网入口:https://www.dpm.org.cn/yygg.html https://www.jianshu.com/p/6a55fee6f3a4
8.故宫博物院将推出新春文化“佳”宴农历腊月十五(1月27日)至腊月二十四(2月5日),寒假线上“故宫知识课堂”如期开课,围绕“文物与自然”和“建筑与历史”两大主题进行在线课程直播,两大系列、二十场不同主题的课程精彩纷呈,与大小朋友们相聚云端,不见不散。“故宫知识课堂”课程将在故宫博物院宣传教育部 “我要去故宫” 快手账号直播。 http://m.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piyxTPxIViZRXo8iEAXW210120
9.故宫博物院“云游故宫”项目获2021—2022国际文化遗产视听与多当地时间2022年8月25日16时(北京时间25日22时),由国际博物馆协会视听、新技术及社交媒体委员会(AVICOM)主办的2021—2022年度国际文化遗产视听与多媒体艺术节(F@IMP 2021—2022)在布拉格国家科技博物馆举行,故宫博物院综合型全媒体线上服务项目“云游故宫”在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艺术节网站类金奖,系中国博物https://www.mct.gov.cn/whzx/zsdw/ggbwy/202208/t20220831_935693.html
10.疫情宅家新玩法get,“云游”故宫敦煌三星堆一键直达→疫情在家你可以云游博物馆。推荐8家线上博物馆疫情在家也能云看展。 1.故宫博物院 打开「故宫博物院」官网,首页搜索「云游故宫」,就能开启探索之旅啦~ 利用三维立体空间构建出故宫的全貌,不仅可以360°旋转、随意放大、缩近,而且对于各大宫殿、标志性建筑都有详细的文字介绍。 https://www.gzstv.com/a/84fa4d810a3448599db537db166081c0
11.线上云游故宫,启发创造智慧教学动态教学科研线上云游故宫,启发创造智慧 2023年9月25日,斜塘学校李怡老师执教了项目化学习展示课《故宫博物院》。 这是一组非连续性文本。其中材料一是一篇可以独立成文的说明文,属于实用类连续性文本。本课教学充分体现了科学探究的人文性。 这节课,思路清晰,条理清楚,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整堂课节奏紧凑,一环紧扣一环,使学生https://xtxx.sipedu.org/jxky/jxdt/content_844962
12.2020故宫博物院云游故宫直播时间直播入口2020故宫博物院云游故宫直播指南 直播时间: 第一场直播时间:4月5日上午10点至12点开启 第一场直播游览路线:为午门、太和殿,出右翼门至慈宁宫。 第二场直播时间:4月5日下午4点至6点开启 第二场直播游览路线:为西华门、武英殿、午门展厅、文华殿、东华门。 https://bj.bendibao.com/news/202045/272406.shtm
13.旅游“数字故宫”小程序升级啦!2.0版本正式上线为适应更广泛人群需求,此次小程序2.0还进行了无障碍功能升级,让视障人群、老年人既能在指尖云游故宫,也能通过小程序享受更多线下游览便利。 故宫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景区,是在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家综合性博物馆。自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并向公众开放以来,服务观众、服务开放https://www.ccmapp.cn/news/detail?id=82b832fb-c165-4408-b12b-1c0b96b32ec6&categoryname=%E6%9C%AC%E7%BD%91%E5%8E%9F%E5%88%9B
14.故宫推出小程序“数字故宫”,手机上可观赏六百件国宝用户可以通过小程序快速定位、浏览“数字文物库”“故宫名画记”“全景故宫”;还可以在“相识大考验”趣味答题中了解文物知识,分享与文物的“缘分”。原本分散的数字资源和服务平台在“数字故宫”小程序上汇聚,这是故宫博物院线上数字服务的一个范式转变。未来,用户将可以在小程序“一键查询”故宫所有的数字资源。 http://m.ahwang.cn/ios/p/2142952.html
15.故宫“搬”到服贸会,数字技术带您“云游”故宫“把玩”文物(线上“云游”故宫) 到故宫除了游览宫殿建筑,当然还要欣赏文物。在数字文物单元,集中呈现了故宫博物院20多年的数字成果。于壮向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介绍,目前,故宫只展出部分文物,想要看到更多文物,数字文物库可以帮你实现。在将来,186万余件宝物都会在数字文物库和大家见面。而数字多宝阁则更进一步,通过高精度三维数https://www.dzwww.com/xinwen/guoneixinwen/202109/t20210904_9097138.htm
16.00后对故宫博物院说了啥——基于100位北京青少年来信的分析这些00后都对故宫博物院说了什么?如果把故宫作为孩子们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陌生事物,那就可以从启蒙、启程、认识、回归这四个阶段来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分析,可以大致上勾勒出孩子们对故宫从听说、亲临、了解、思考和重新认识的过程。在获得启蒙之后,启程、认识、回归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不断循环,持续进行的https://www.d-arts.cn/article/article_info/key/MTIwMTg4NjQxOTODz3Wtr3a0cw.html
17.腾讯带你穿越时空沉浸式云游文化遗址“云游长城”微信小程序 《手工星球》沙盒游戏 《长城绘》绘本 《筑城记》 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北京 开始日期:2016年 合作伙伴:故宫博物院 范围: 助力10万件二维文物精修 建立联合创新实验室 形式: 多感官沉浸式数字展 微信小程序 微信视频号系列影片 慢直播 https://www.tencent.com/zh-cn/articles/2201577.html
18.云游故宫!“数字故宫”小程序上线,精美纹样首次联结六百件国宝云游故宫!“数字故宫”小程序上线,精美纹样首次联结六百件国宝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鲁佳 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由故宫博物院、新华社全媒编辑中心与腾讯集团携手打造的“数字故宫”小程序正式上线。 此次发布的“数字故宫”小程序进一步、全面地整合了故宫在线数字服务,不管是游故宫、逛建筑,https://www.thehour.cn/news/391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