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故宫建成600周年之际,在故宫文创的支持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米振雄,特别以国宝级故宫文物——清乾隆掐丝珐琅勾莲纹万寿无疆碗为原型,复活文化瑰宝。
藏品简介
【藏品名称】万寿无疆景泰蓝碗
【藏品规格】高约6cm,口径约10cm,底径约4.7cm
【制作大师】米振雄
【出品单位】故宫文创、中外珐琅美术馆联合出品
【藏品细节】
万寿藤
作品主要纹饰为万寿藤,又名缠枝莲,是中国传统吉祥纹饰,因其图案花枝缠转不断,有生生不息之意。
在元、明、清三代非常盛行,被大量运用在陶瓷器、景泰蓝等工艺品上。
万寿无疆
作品设计四个开光,分别饰“万寿无疆”四个镀金篆体字,呈圆形,寓意为团寿。
“万寿无疆”出自《诗·豳风·七月》:“称彼兕觥,万寿无疆。”旧时用于祝贺帝王多寿的用语。
底纹-“子孙永宝”字样
约在西周康王时期出现,后来成为常用的青铜器铭文,意为后世子孙应珍爱重视,永世流传。
藏品背景
乾隆五十五年,乾隆迎来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万寿节——八旬万寿,乾隆也荣升为历史上最高寿的在位帝王,举国欢庆,隆重至极。
时值乾隆盛世,物富民丰,盛世叠加盛事之作,乾隆调用天下能工巧匠历时一年成就了最精最吉之器——2000多件掐丝珐琅勾莲纹万寿无疆盘碗盘。
专家复原的乾隆八旬万寿宴桌陈设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米振雄与故宫情缘深厚,从事珐琅事业60载,曾多次去故宫观摩文物,时隔万寿节两百多年后,恰逢故宫建成600周年,天赐机缘,让米大师一圆梦想,践行初心。
藏品价值
大师出品
高难度工艺超越历史
一代宗师米振雄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北京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北京市特级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
米振雄大师是国内硕果仅存的珐琅工艺前辈泰斗,为提高新中国珐琅工艺水平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作品被作为国礼,陈列于国内外众多著名建筑内。1996年设计的"天柱瓶"、"银星瓶"获北京市优秀工业设计竞赛金奖,2002年设计的"银星瓶"获全国旅游产品设计大赛银奖,2003年设计的“巨雄瓶”获北京首届工艺美术展特别金奖。2005年“故宫水缸”获北京旅游品设计大赛金奖。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米振雄,以60年珐琅巨匠从业资质,倾力全新设计督造,“拓本式”再现乾隆专用国宝。
掐丝珐琅勾莲纹万寿无疆碗复活文物上下口双錾的高难度工艺(夔龙回纹,莲瓣纹),此种工艺即便在乾隆盛世仍属罕用,只有在制作如此重要的八旬万寿贺礼时才启用。因太过“奢华”,当代国家级大师的作品之中,几乎不见。
在掐丝方面,采用文物原作的双勾双线掐丝法,依照“拓本”标准,掐制纹饰的轮廓线,最大程度的保留了200多年前的丰满华丽的纹饰风韵,使缠枝莲纹饰更显蓬勃,富有生生不息之感。
专家赞誉
故宫首博品鉴解读
故宫博物院专家:苑洪琪
我是故宫人,我在这里为大家推荐这套作品,第一,因为它是故宫出的,第二,确实它是按照原物请大师设计的,像这些个工艺呢都是精益求精的,我看了这么多的文物,到今天我就觉得好东西一定是有好的收藏,好的市场。
亚太级手工艺大师:米振雄
这套万寿无疆碗啊,确实做的很精致,这个边缘和它的底下的八字码是用錾活錾出来的,这在我们当代的一些个大师的作品当中是很少见的,因为它的难度太大了,我们做出这样的精品,来庆祝故宫600周年,在我60年的创作当中,我感觉是一件比较满意的作品。
首都博物馆前副馆长:邓丁三
“子孙永宝”这是中国收藏历史上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这个铭文,就说明它是一件值得收藏的纪念品,这个是八十大寿定制的东西,所以用了“子孙永宝”,说明它珍贵,是值得把它保存下来的。
寓意吉祥
自用送礼皆为上选
家有“金饭碗”丰衣又足食
碗的历史绵延几千年,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泥质陶制的碗,是中国炊食用具中最常见、生命力最强的器皿。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金饭碗”是聚宝盆的化身,能得“金饭碗”,一生衣食无忧矣。
宫廷珍品,代代相传
万寿无疆景泰蓝碗,以皇家的尊贵,富足,繁华品质寓祝:得此“金饭碗”,从此前程似锦、丰衣足食、生活美好。
礼赠亲友,贺寿佳品
中国人追求长寿的愿望源远流长,《诗经小雅》中即可见“万寿无疆”的说法。上至帝王,下至百姓,无人不喜长寿。一套万寿无疆景泰蓝碗,既能收藏,也能送礼,表达对家人朋友最美好的祝福。
故宫文物民间传承“福利款作品”,以特别的价位,让景泰蓝文化走入千家万户,让每一位国人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