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宫600年》完整版,永藏

但因为疫情限流,85%的人订不到门票。故宫博物院的朋友告诉我们,往年故宫每年至少1900万人参观,今年受疫情影响,每天限流1~3万人,只有15%的人能成功预约入宫。

85%遗憾错过的人,只能自嘲等待下一个100年.....

▲2020年11月15日,《紫禁城建成600年》大展最后一天,成功预约的幸运者在午门下排队3小时等待观展。

这座当今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它装满了明清王朝的血色宫斗,是24位帝王、253位皇妃的生活起居所,是中国皇家建筑、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藏有180+万件文物的博物院。

身为故宫600岁大寿的献礼,「六百年展」浓缩了故宫最精华宝藏,不少文物都是100年内首次公开展示,堪称一部精装版《故宫自传》。

所以,含金量极高!

人生如故宫

虽然一直在错过,

但总有人想挽留

我们想让那85%错过的故宫迷们不留遗憾,

时差岛×故宫博物院朋友共同筹备了这一份数字版《故宫600年大展》完整回忆录。

60张高清图6000原版文字600小时超费时制作浓缩北京故宫600年精华

我们把本次故宫大展三个展厅的文物、影像和文字

高清、完整、一模一样地整理好,

献给时差岛的读者。

2020年

紫禁城建成六百年

丹宸永固

宫殿建筑

是中国古代建筑

最辉煌的篇章。

北京紫禁城,

更是宫殿建筑的集大成者,

中国当之无愧的「大成之城」。

它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

2020年,紫禁城建成已整整600年。

故宫博物院隆重推出

《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周年》展

2020年9月10日-11月15日

展览共三大主题,

锁定18个关键年份

贯穿明、清、民国、新中国,

呈现紫禁城布局、建筑、宫廷生活、

近现代建筑修缮与文物保护。

展览设在故宫博物院午门▼

公元1402年,大明燕王朱棣(dì)发动政变,武力夺取政权,成为明朝第三位皇帝,改年号「永乐」。当时首都为南京,为了摆脱城中老臣旧势力,并消除北元政权的军事隐患,朱棣决定:迁都北京。

中国历代帝王

都偏爱「中轴线」

中国历朝建王城,最核心要点是以“宫”为城市中心,择国之中建王城,择城之中建王宫。凡事“择中”,借此突出国家政权的至高无上,慑服天下。这种“择中”观念,一直继承到今天。

周、汉、隋、唐、宋历朝历代的帝王都城

居中、居中、居中、居中.......

北京新都也不例外。

决定迁都后,朱棣委派的修城官

第一件大事就是寻找「北京中轴线」。

600年前的古人

没有科学仪器和勘测设备

如何确定这条「看不见的虚线」呢?

按中国风水学,北京是完美建都之地。

前靠黄河,背枕燕山,泰山左为龙,华山右为虎,

中路有嵩山、淮南诸山、五岭三重案。

与城市功能、山水形势结合,

朱棣的官员终于找到「北京中轴线」。

负阴抱阳,背山面水,是中国风水观念中宅、村、城镇基址选择的基本原则。北京完美满足了这个条件。《朱子语类》言:“古今建都之地,莫过于冀(今北京),所谓无风以散之,有水以界之也。”

但毕竟当时缺乏科学测量工具,

北京中轴线,三个朝代也各有偏差

「我说它是中轴线,它就是中轴线」

完美诠释「宫城一体」

天上紫微恒、地上紫禁城

北京新皇宫正式命名「紫禁城」。

北京以紫禁城宫殿为中心,皇城、内城、外城三墙环环相套彰显了「国之中」的恢弘气势。

北京中轴线剖面图▼

京师生春诗意图

徐扬绘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故宫博物院藏(复制品)

今天的北京

一条中轴线

最终穿越百年并奠定了

北京今天的大格局

梁思成说: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有这样气魄的建筑总布局,以这样规模来处理空间,世界上就没有第二个。

▼300米高空俯瞰北京中轴线

前门—天安门广场—故宫—钟鼓楼

北京紫禁城修建了14年,

动用了无数人力、财力、物质资源。

采木、烧砖、凿石,

征发河北、山东、山西、江苏

各地军官、工匠、画师、军工、民工......

举全国之力,造一世之宫。

太和殿前的一块汉白玉

=4000个男人的体重

砖瓦用量十分惊人,

建造宫、城墙及三台用砖总量

80,000,000块≈3163万人重量

南京旧都文物

徐扬绘

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

故宫博物院藏(复制品)

屋檐房瓦的样式繁复,细节讲究体现皇帝尊严:

14年的修建

北京紫禁城终于完工

1420年12月,朱棣下诏迁都,

由此开启了紫禁城的使用。

明代十四位皇帝、清代十位皇帝

491年间在这里发号施令,统治中国。

紫禁城建筑群不仅是

中国古代传统宫殿的集大成者,

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

古代皇宫木结构建筑群。

明代紫禁城格局图

底图摹自侯仁之主编

《北京历史地图集》

明紫禁城(天启七年)图

现代故宫格局卫星航拍

北京紫禁城的整体格局

600年几乎没有大变化

“五门”是天子皇权威仪之制,

“三朝”是治国理事施政之所。

帝王因朝事活动的内容不同,

分别在不同规模的殿堂内举行。

皇帝在紫禁城

前朝办公,后宫睡觉。

三大殿举行各项典礼仪式;

奉天殿举行最重要的国家大典;

皇太后睡慈宁宫,皇帝睡乾清宫,

皇后睡坤宁宫,嫔妃睡东西六宫。

皇子们睡东西五所。

“过白”是故宫大美。

从太和门回望午门,

从太和门看太和殿;

借门框景、借梁夹景。

从奉天门(今太和门)回望午门

紫禁城一切建筑审美

最核心就是2个字:尊严!

屋顶形式,体现皇帝尊严;

建筑尺寸,体现皇帝尊严;

四隅之制: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体现皇帝尊严;

门楼之制,体现皇帝尊严;

第二展厅是本次大展的华丽篇章,浓缩了清代紫禁城的故事。

清朝268年间,10位清朝皇帝,因理政、寝居、祭祀等功能需求,及自身习惯、喜好,或天灾人祸不断重修、改建紫禁城。

随着时代赋予的变迁,这座宫殿也一直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联,既融入满族文化特色,又吸纳西洋风格,体现中国文化「有容乃大」的胸怀。

1644年,清军入关,同年10月,清朝定都北京。1655年,仿沈阳清宁宫改建坤宁宫。改建后的坤宁宫,既是清代帝后大婚之所,也是萨满教祭祀之所,是清初满汉文化碰撞、融合的典型体现。

坤宁宫喜字门

清同治(1862-1874)

高225cm,宽163cm

故宫博物院藏

此后,清政权在其统治的256年期间,秉承多民族文化、思想长期共融的政策,终使清代版图、人口、文化与经济达到了中国历史上新的高度。

《坤宁宫铭》挂屏

清(1644-1911)

纵161cm,横103cm,厚3.5cm

貂皮金凤嵌珠宝皇后朝冠

清代皇家宫殿内室

清乾清宫

太和殿是紫禁城

地位最高、体量最大的建筑。

但命中犯火,屡遭雷击、火灾。

1420年刚建成4个月就遭雷击焚毁,

明代嘉靖、万历,又遇2次火灾;

清代康熙十八年,再度焚毁。

烧毁、重建、又烧毁、又重建...

康熙下诏大修太和殿,备料13年,兴建2年。

不仅突显了康熙皇帝一代帝王的雄才伟略,

也是多民族国家一统、清王朝稳固兴盛的象征。

万国来朝图轴

清代宫廷画师绘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故宫博物院藏(复制品)

太和殿的10座琉璃脊兽

是本次六百年大展的重磅藏品。

故宫宫殿的檐脊兽通常是1~9个: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太和殿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行什,集齐10个,这是太和殿独有的特权,是其建筑至高无上等级的象征。

太和殿琉璃脊兽

清康熙(1695)

太和殿重修时原件

康熙皇帝驾崩后,雍正皇帝决定以养心殿为寝宫。自此,养心殿实现了「政寝合一」。它见证了8位皇帝的理政起居,3次帝王薨逝,以及此后波澜起伏的内政外交、权力易主,成为清朝中后期实际的政治心脏。

金嵌珠石金瓯永固杯

清乾隆(1736-1795)

高12.5cm,口径8cm

“三希堂”纸匾

纵27cm,横49.5cm

清(1644-1911),乾隆御笔

雍正皇帝以个人审美意象为核心,

确立的宫廷美学趣味——内廷恭造之式,

为后来的宫廷艺术风格奠定了基础。

乾隆皇帝也是「性情中人」享寿89岁,中国史上最长寿的皇帝。年迈时,他决定在宫中建造太上皇宫,当做退位后颐养天年的「养老院」。

紫檀框嵌珐琅宫廷人物图挂屏

高145.5cm,宽75.5cm,厚2.7cm

江南风混搭宁寿宫

乾隆一生六下江南,将江南所见的奇珍异宝与醉人美景融入新宫。宁寿宫展现了乾隆帝退政后闲适生活,也潜藏着一个文人天子的精神寄托。

200年来首次出展

符望阁南间描金银漆纱横披窗槅心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

长101cm,宽65cm

身处紫禁城内廷的东西六宫,是明清时期后妃生活起居之所。

咸丰为了方便在后宫穿梭,1859年对长春宫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改造:拆除长春门,并将启祥宫后殿改为穿堂,长春宫和启祥宫从此连通为一个整体院落。此举改变了东西六宫的传统建筑格局,加强了室外空间的连续性。

青玉交龙纽

“孝钦慈溪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

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之宝”

清宣统(1909~1911)

明黄色缎绣藤萝纹夹衬衣

身长101cm,下摆121cm,袖长114cm,袖口宽36cm

郎窑红釉胆式瓶

清康熙(1662-1722)

高18.7cm,口径2.4cm,足径6cm

为满足慈禧太后的居住需求,同治年间又先后加盖抱厦、游廊、戏台,进一步丰富了这一区域的建筑形式。

长春宫转角游廊彩画

现代

纵90cm,横177cm

武英殿是外朝的重要建筑,与文华殿遥相呼应。康熙年间,武英殿设立修书处,后正式成为刊刻书籍的专门机构。

清末,武英殿于同治八年(1869)、光绪二十七年(1901)两次失火。为此,同治八年,光绪二十八年(1902),武英殿在内忧外患的局势之下进行了两次艰难的重建。

重建工程反映了当时清廷的拮据和无奈,也同时提醒我们:

防火是保护紫禁城木结构建筑群的重中之重。

这是故宫最神秘的宫殿。灵沼轩,又名「水晶宫」,位于延禧宫内,建于宣统元年(1909)年。因辛亥革命爆发而被迫停工。

灵沼轩是故宫内仅存的以砖石和金属为主体结构的西洋式建筑。

目前已知灵沼轩的石材源于本土,钢梁来自英国,内壁瓷砖来自德国,而其他金属构建和玻璃来自哪里,甚至设计师是谁,至今都不得而知。

灵沼轩也因此被蒙上一层神秘色彩。建筑上处处可见中西方构造与装饰的碰撞,使之形成了“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某种意义上,灵沼轩的没落,也预示着清王朝的覆灭。

时代造故宫。第三展厅重点展示了民国、新中国时期的故宫。

1912年,中国改朝换代。溥仪退位,软禁于紫禁城内,民国政府仍以各外国君主之礼相待溥仪。

这座宫殿也发生了身份转变:

从「紫禁城」变成了「故宫」,

从皇家私宅变成了国家公共财产。

民国政府就在故宫设立「古物陈列所」,

将沈阳故宫、承德避暑山庄的古物,

集中收藏于北京故宫。

1924年,

溥仪被民国政府扫地出宫,

各界人士要求参观故宫的呼声高涨。

1925年10月10日,

千呼万唤之下,故宫博物院终于开院。

原本戒备森严的皇宫挤满了平民百姓,

从此,皇帝的奇珍异宝有了新的主人,

故宫从帝王的禁苑,变为国家的宝库。

故宫进入了新时代。

1929年,故宫创办了当时的

「新媒体」——故宫周刊。

1933年,故宫就「上新了」,

故宫的第一份文创周边产品「故宫日历」,

一面世,就风靡全国。

日军侵华,故宫也难逃劫难,

19000余箱文物紧急南迁上海。

那时故宫人的整个生命,都是为了文物的完整。

故宫人光打包文物就花了半年。

文物包装至少有四层:纸、棉花、稻草、木箱……

保证不论翻车、进水,损失都微乎其微。

南迁之前,故宫人对每一件运出的文物,

全部重新清点、核对、编号、造册。

记录人、审核人、唱票人、监理人都要签字。

战争年月,运输途中的波折超乎想象,

而故宫人是靠一套「落实到人头」的制度,

才完成这次奇迹式迁移。

故宫文物大迁徙

文物分4条线路运往上海、南京、重庆、峨眉山、台湾。

与此同时,北平战火蔓延,

故宫脆弱而易燃的木构建筑,

根本经不起哪怕一颗炮弹的袭击。

于是,营造学社和和基泰工程司临危受命,

为故宫抢救下一份空前绝后的测绘记录。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

这时的故宫内垃圾堆积如山,满目疮痍。

接管故宫的军事管理委员会

立即成立工程小组,抢救故宫。

1961年,

国务院发布了《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

故宫顺理成章成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世界遗产大会在巴黎召开,

故宫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成为世界瑰宝。

进入下一个千禧年,

故宫迎来了辛亥革命以来

规模最大、历时最久、修缮建筑最多的修缮计划。

此次大修也是故宫历史上最细致的一次修缮:地砖上的坑洼、侵蚀严重的城墙、石雕上的裂缝等,全要加以整修。随着高科技修复工艺的加入,更多脆弱的文物终于起死回生,重见天日。

THE END
1.注意!今日起沈阳故宫调整开放时间!具体调整→12月要去沈阳故宫参观的朋友 注意啦! 开馆时间有部分调整 沈宝整理了相关信息 一起来看看吧 通知详情 图源:沈阳故宫博物院 ·因冬季天气限制,根据古建筑文物安全保护需要,2024年12月12日至12月31日,沈阳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文化博物馆公休日、法定节假日开放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NTk3NTgwMA==&mid=2247669601&idx=2&sn=f872fd2a9b7aa3b6d55efc776dc621ff&chksm=9a76fd72946e8d5864c377c61fadcb84d4a001927af756ee0bfe4406df8c3f511de7ff5af6fc&scene=27
2.近期资讯院史编年 Created with Rapha?l 2024/12/07故宫博物院、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北京第五实验学校联合举办“国家宪法日”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新 2024/12/06故宫博物院与渭南市人民政府战略合作座谈会暨签约仪式举行新 2024/12/02故宫博物院文创融合馆正式开放新 https://img.dpm.org.cn/about/info_recent.html
3.故宫博物院2025年故宫日历发布2024-09-30 “大道之行——儒家文化特展”在故宫博物院开幕2024-09-30 茅台集团与故宫博物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4-09-23 故宫博物院和京东方科技集团携手助力乡村振兴 “百堂故宫传统文化公益课”2024-09-2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清代宫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文物与史料整理研究2024-09-https://www.mct.gov.cn/whzx/zsdw/ggbwy/
4.故宫官网订票晴天霹雳!心塞的不行没注意,撞上了故宫600年展 1 13 赞 闭月貂 2020-9-24 来自 微博 weibo.com 第一天 长城 第二天 故宫 第三天 胡同 第四天 鸟巢水立方 故宫快没票了,提前10天放票,注意关注故宫官网订票 八达岭提前5天放票,随时关注,定好票 不及时定的话,秒没 去八达岭的话有赞巴士直通车,北https://m.weibo.cn/search?containerid=100103type%3D1%26q%3D%E6%95%85%E5%AE%AB%E5%AE%98%E7%BD%91%E8%AE%A2%E7%A5%A8
5.2024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预约抢票攻略(地址+开放时间+交通+展厅+如“中国古代钱币展”、“中国古代玉器艺术”、“中国古代瓷器展”等,深入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国家博物馆门票不能改签其他时间,如果不能如期前往,需要参观日的15点前在订票渠道操作退票,否则会被计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是一个地方吗? 完全是两回事,中国国家博物馆以前曾经是中国历史博物馆,是解放https://www.extrabux.cn/chs/guide/8379109
6.国家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一样吗?(一)订票、检票须知 通过“故宫博物院”小程序预约门票及展览。1、故宫博物院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https://www.mafengwo.cn/wenda/detail-18792056.html
7.北京故宫博物院游玩攻略简介,北京故宫博物院门票/地址/图片/开放时3.陶瓷馆:故宫博物院陶瓷馆展示了中国陶瓷约8000年的发展历程,展品丰富,包括“五大名窑”和明清两代御窑瓷器等。 4.数字化展示:故宫博物院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了“数字故宫”,通过网站、APP等平台,让观众可以在线欣赏故宫的文物和建筑。 5.文化活动:故宫博物院经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特展,如与敦煌研究院合作的敦煌https://you.ctrip.com/sight/beijing1/229.html
8.北京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是中国的一座综合性博物馆,成立于1925年10月10日,位于北京紫禁城内其藏品包括但不限于明代、清代皇宫及其藏品。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首批国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世https://www.qwbaike.cn/doc-view-5814.html
9.放大招!600年的紫禁城95年的故宫博物院今年打算这样过生日央视网消息: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也是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故宫博物院将为广大观众奉上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韩熙载夜宴图、苏轼行书治平帖卷等重磅展品也将陆续亮相。 故宫推出的一系列精品展览,其题材涵盖古代建筑、专题书画、古代器物、中外文明等主题,将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观展体验。其中,“紫禁城建成600年展”以https://news.cctv.com/2020/01/01/ARTICSRKcg7nfG2BfQwElYnK200101.shtml
10.600年的紫禁城,95岁的故宫博物院,都还很年轻在谈及未来前景时,单霁翔表示对故宫充满信心。 有人说“丹宸永固,其生命活力始终来自于八方黎民,其新陈代谢的源泉始终来自四海苍生。”蓝天、白云、红墙、黄瓦,600年的紫禁城,95岁的故宫博物院,其实依旧很年轻。 原文链接:600年的紫禁城,95岁的故宫博物院,都还很年轻(文博中国 2020年10月21日)https://news.pku.edu.cn/mtbdnew/e05a806a0d3a44329fe30e133aa9e5f7.htm
11.故宫博物院半日游导游精讲3小时带您探秘600年紫禁城可选儿童研学北京市东城区故宫博物院-午门(南门) 09:00 深度讲解 导游将通过宫廷建筑、历史人文故事、馆藏文物等多角度为您讲述600年故宫;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珍宝馆-钟表馆自行参观)-九龙壁-延禧宫-景仁宫-承乾宮-交泰殿-坤宁宫-乾清宫-储秀宫-御花园(游览顺序以当天实际行程为准) https://piao.qunar.com/daytrip/detail.htm?spuId=3300887&typeId=3300887
12.北京旅游攻略,故宫紫禁城建成600周年特展《丹宸永固》故宫紫禁城建成600周年特展《丹宸永固》遇见北京雾霾天,可惜需要提前预约,不可当日现场购票微信公众号:故宫博物院观众服务每天凌晨12点放票,可以提前10天预约特展地点:午门展厅(进入午门后,西http://biu.qyer.com/p/1ZgBv4koZFkSCSBNZnHOxQ.html
13.故宫600年大展攻略,错过等不到下一个600北京探店 今年是故宫建成600周年,前段时间去了天坛,据说故宫展览即将结束,必须打卡一下,故宫推出了'丹宸永固_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览。机会难得,展览是免费的 ,免费的 。600年的玩法我们就来说道一下。 ?购票 1,门票需要提前预约,在【故宫博物馆网络】官网即可。 2.选日期,填写身份信息,然后付款。退款https://m.dianping.com/review/814643558
14.纪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专题北京专题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又是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这是全社会的一件文化盛事。故宫博物院将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使命,努力推动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传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故宫博物院将在“大庆之年”奉上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包括举办http://special.71.cn/200113/
15.《上新了·故宫》:进故宫实地劝深入未开放区域2020年,紫禁城即将迎来600周岁生日,故宫博物院和北京电视台将联合筹拍12集的纪录片。为了辐射更多的年轻群体,故宫萌生了拍摄综艺节目的想法,《上新了·故宫》成为“故宫出品”的第一件作品。 故宫曾经的姿态是高冷的。 故宫当然有高冷的资本:她是中国历史上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近600年的厚重历史、有无与http://ent.ycwb.com/2019-01/18/content_30179065.htm
16.故宫六百年首个“苏轼特展”,会呈现哪些东坡名迹古代艺术澎湃新闻从2019年12月30日的“纪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0年九、十月份北京故宫博物院将集中举办一系列题材主题展览,其中,“千古风流人物——苏轼主题书画特展”尤其受到文化界关注,这或许是历史上首次举办的苏轼书画特展,目前两岸故宫收藏了30多幅苏东坡的书法真迹,也有部分画作(多存争议)。与过去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387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