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五年来依法从严惩处92名原中管干部犯罪新浪财经

3月7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向大会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报告有哪些亮点?速看!

2022年全国法院受理案件超3300万件

2022年,最高人民法院受理案件18547件,审结13785件;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3370.4万件,审结、执结3081万件,结案标的额9.9万亿元。

五年来人民法院受理案件1.47亿件

2018年至2022年,最高人民法院受理案件14.9万件,审结14.5万件,比上一个五年分别上升81.4%和81.5%,制定司法解释114件,发布指导性案例119件,加强对全国法院审判工作监督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1.47亿件,审结、执结1.44亿件,结案标的额37.3万亿元,比上一个五年分别上升64.9%、67.3%和84.7%。

审结严重暴力犯罪案件23.8万件

各级人民法院坚决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五年来审结一审刑事案件590.6万件,判处罪犯776.1万人。

人民法院坚决维护社会稳定,审结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23.8万件27.4万人,审结毒品犯罪案件34.7万件44.2万人。审结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案件22.6万件,千方百计帮助受骗群众挽回损失,一批特大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被绳之以法。依法惩治涉疫犯罪,从严惩治暴力伤医、扰医、闹医等侵害医务人员权益的违法犯罪,依法惩治袭警犯罪。

绝不允许网络空间沦为法外之地

依法惩治信息网络犯罪,审结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案件22.6万件,千方百计帮助受骗群众挽回损失,“10.18”、“11.20”等一批特大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被绳之以法。依法惩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等犯罪,审理刷单返利、虚假理财、交友陷阱等网络诈骗案件,严厉打击网络赌博犯罪。审理涉网络“水军”、网络“黑公关”等案件,严惩散布虚假信息、危害网络生态的犯罪行为,绝不允许网络空间沦为法外之地。

有力维护群众头顶上脚底下和出行中的安全

依法惩治危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犯罪。审结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3万件4.6万人,开展打击医保骗保犯罪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判处罪犯4523人,追赃挽损31.9亿元。审结危害生产安全犯罪案件1.1万件2万人,对一批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判处重刑。针对高空抛物、偷盗窨井盖、妨害安全驾驶等公众担忧的安全问题,出台司法政策,促进综合治理,有力维护群众“头顶上”、“脚底下”和出行中的安全。

五年来审结涉黑涉恶案件3.9万件

人民法院持续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五年来依法审结涉黑涉恶案件3.9万件26.1万人。对孙小果、杜少平、陈辉民、黄鸿发等依法判处并执行死刑。“黑财”执行到位2461亿元。一批为害一方的“村霸”、“街霸”、“矿霸”被绳之以法。

五年来依法从严惩处92名原中管干部

人民法院依法惩治腐败犯罪。配合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完善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五年来,审结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11.9万件13.9万人。依法从严惩处孙政才等92名原中管干部,对赵正永、孙力军、王立科、傅政华、刘彦平等依法适用终身监禁,对赖小民依法判处并执行死刑,彰显党中央有腐必惩、有贪必肃的坚定决心。

坚决惩治侵害群众利益的“蝇贪”、“蚁腐”,对挪用惠农资金、克扣征地补偿款、贪污危房改造补助等腐败犯罪严惩不贷。审结行贿犯罪案件1.2万件1.3万人,严惩多次行贿、巨额行贿、长期“围猎”干部的行贿犯罪。

审理许超凡等外逃人员回国受审案件979件,对长期外逃的程三昌缺席审判,裁定没收张正欣、彭旭峰等死亡或外逃腐败分子境内外违法所得,追逃追赃“法网”越织越紧,对腐败分子产生极大震慑。

明确居家办公或灵活办公工资裁判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20条,推动解决挤压生存发展空间、拖欠账款等中小微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出台促进消费30条,严厉整治“霸王条款”、消费欺诈、预付式消费陷阱等行为,依法保护新零售业态、新个体经济,支持、规范社交电商等多样化经营模式,促进增强消费信心。出台稳定就业14条,明确居家办公或灵活办公工资裁判标准,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试用期合法权益,平衡保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权益。

加大对新兴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坚决制止大数据杀熟

人民法院依法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审理大数据权属交易、公共数据不正当竞争等案件,明确数据权利司法保护规则。惩处滥用数据、算法等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坚决制止“大数据杀熟”、强制“二选一”等“店大欺客”行为。规范直播带货、付费点播等新业态新模式,保护创新经营,惩处非法逐利。浙江温州法院积极探索数据资源专业审判机制。北京、天津、上海法院对盗播北京冬奥会、世界杯等行为及时作出禁令,促进优化数字文化市场环境。

坚决防止将经济纠纷当作犯罪处理

人民法院加强产权司法保护,落实平等保护原则,不论国有民营、内资外资、大中小微企业,一律平等对待、一视同仁。依法再审纠正张文中案等重大涉产权刑事冤错案件209件283人,对6250名在押企业经营者变更适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强制措施,对290名涉案企业经营者依法宣告无罪,坚决防止将经济纠纷当作犯罪处理,坚决保护市场主体合法的财产权益、合同权益。

对碰瓷式维权说不

人民法院依法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五年来,审结垄断和不正当竞争案件2.9万件。审理医药、电信、建材、文化消费等领域垄断案件,依法惩处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保护市场竞争活力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通过司法裁判弘扬契约精神

通过司法裁判弘扬契约精神,在买卖合同、股权转让等案件审理中依法认定合同效力,鼓励诚信交易。加强合同执行,降低交易成本。严防通过虚假诉讼逃废债,对恶意拖欠账款、减损资产、扩张债务行为坚决追究法律责任。依法惩治合同诈骗、串通投标、虚假破产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依法审理行政协议案件,促进行政机关完善守信践诺机制,保障民营经济和社会资本合作方合法权益。

大幅下调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

五年来,人民法院审结金融犯罪案件10.1万件、金融民商事案件1037.7万件,助力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大幅下调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依法否定变相高息条款效力,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审慎处理涉连环担保和P2P网络借贷等案件,以市场化法治化手段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稳住92.3万名员工就业岗位

人民法院着眼促进市场要素资源高效配置,加强破产审判工作。五年来,审结破产案件4.7万件,涉及债权6.3万亿元,对仍有市场潜力的高负债企业通过依法重整实现重生,对资不抵债、拯救无望的企业宣告破产,实现市场出清。审结破产重整案件2801件,盘活资产3.4万亿元,帮助3285个企业摆脱困境,稳住92.3万名员工就业岗位。探索个人破产制度,让诚信的创业失利者能有重归市场打拼的机会。

服务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

人民法院积极跟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重大战略,制定司法服务政策。支持南京法治园区和吉林、福建、四川等地法务区建设。支持河北法院与国家体育总局共建冰雪运动法律问题研究基地,助力后奥运经济发展。

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环境资源审判体系

人民法院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五年来,审结环境资源案件129.3万件,审结检察机关和社会组织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1.7万件。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环境资源审判体系,中国环境司法在全球环境治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贯彻保护优先、预防为主、损害担责等原则,制定生态环境侵权禁止令、惩罚性赔偿等司法解释。审理非法进口“洋垃圾”、环境监测数据造假、非法围填海域等案件,助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完善长江、黄河生态保护修复司法政策,流域内法院司法协作“串珠成链”,携手保护“母亲河”。

创新适用补植复绿、增殖放流等恢复性司法举措,判令补植树木超过9085万株,放流鱼苗超过5.1亿尾。

章公祖师佛像案写入最高法工作报告

人民法院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司法保护。“章公祖师”肉身坐佛像案开创以国内民事诉讼追索流失海外文物新途径,河北山海关、山西右玉法院建立长城文化遗产司法保护机制。

平等保护中外投资者合法权益

五年来,人民法院审结涉外商事案件9.5万件、海事案件7.6万件。坚定不移贯彻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围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等出台司法服务政策。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制度,审理外商投资企业股东资格确认纠纷等案件,平等保护中外投资者合法权益。

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构筑防火墙

全面加强人格权保护,审结人格权纠纷案件87.5万件。在司法政策中完善人格权侵害禁令、人身安全保护令等规定,让人格权更有保障。

出台人脸识别司法解释,审理可视门铃侵害邻里隐私、扫码点餐侵犯个人信息、社交软件私自收集用户信息等案件,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构筑“防火墙”。

依法优先保障刚需和改善性需求购房人合法权益

人民法院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五年来,审结涉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案件2224.1万件。妥善审理房地产纠纷案件460.4万件,依法优先保障刚需和改善性需求购房人合法权益,助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

坚决纠正就业歧视

出台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意见,推动破解劳动关系难认定、工伤无赔偿、社保零缴纳等问题,让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新业态从业者有尊严、有保障。

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发布促进妇女平等就业政策文件,加强新冠病毒感染康复者平等就业权保障,审理女员工怀孕被解雇、毕业生求职遭地域歧视等案件,坚决纠正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

保护网络消费者合法权益

制定网络消费司法解释,保护涉网约车、网络购物、新型旅游等网络消费者合法权益。加强消费公益诉讼案件审判,探索适用惩罚性赔偿,对损害消费者生命健康等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

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该判处重刑的坚持依法判处。会同教育部等出台意见,依法严格执行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人员从业禁止制度。

家庭教育令督促甩手家长依法带娃

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通过家庭教育令督促甩手家长“依法带娃”。会同有关单位共同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积极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或遭受网络侵害。开展司法与行政、家庭、学校、社区保护联动机制试点,共同保护祖国的明天。

加大对家暴案件调取证据力度

人民法院努力守“小家”和谐、护“大家”安定,五年来审结婚姻家庭案件896.1万件。

会同全国妇联等深化家事审判改革,完善家事调解、家事调查、心理辅导等制度,健全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机制。加大对家暴案件依职权调取证据力度,及时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1.3万份,联动各方推动保护令落地执行。

支持老年人精神赡养请求

出台服务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司法措施,加强老年人权益保护,健全适老型诉讼服务机制。审理“空巢”老人、再婚老人赡养案,支持老年人精神赡养请求,让老年人晚年幸福自由受到尊重,让子女常回家看看成为自觉,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

依法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

人民法院依法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审结破坏军事设施、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破坏军婚等涉军犯罪案件2503件。如期完成涉军停偿司法服务保障任务,助力实现军队资产不流失、群众利益不受损。军事法院贯彻依法治军战略,推进军事行政审判试点。

全面推广涉军维权“信阳模式”、“鄂豫皖模式”。河北、安徽、湖南法院妥善解决边防战士家庭涉法问题,让保家卫国的边防官兵减少后顾之忧。

维护港澳台侨同胞合法权益

维护港澳台侨同胞合法权益。审结涉港澳台案件12.1万件,办理涉港澳台司法协助互助案件4.6万件,审结涉侨案件4.4万件。基本实现内地与港澳民商事司法协助全覆盖。出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及前海、横琴合作区建设意见,服务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制定司法惠台36条,平等保护台胞台企合法权益。

推行跨境网上立案和涉侨纠纷在线多元化解,架起维护侨胞权益“连心桥”。举办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司法论坛,发挥中华司法研究会作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共同推动中华法治发展。

建成中国特色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

人民法院紧扣群众所盼所需,迎难而上,持续攻坚,一一破解难题。在全面实行立案登记制、破解长期以来群众解纷立案“门难进”问题后,还要让群众化解矛盾“事好办”。各级法院方便群众高效化解矛盾,贯彻“推进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要求,建成中国特色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提供菜单式、集约式、一站式纠纷解决服务,真正把方便留给群众。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真正实现为群众解忧、帮法官减负、让正义提速。

畅通司法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加强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大力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10050个人民法庭扎根基层,充分发挥处在服务人民群众第一线的优势,积极促进城乡基层治理和平安法治乡村建设。

继承和发扬马锡五审判方式,内蒙古、重庆、西藏、甘肃、宁夏等法院依托马背法庭、车载法庭开展巡回审判,畅通司法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吉林梨树、黑龙江建三江“田间法庭”守护“黑土粮仓”,福建平潭“海岛法庭”服务海岛渔村向海而兴,云南西双版纳“国门法庭”保护边民侨胞合法权益,安徽安庆、新疆福海的人民法庭用“六尺巷调解法”、“冬不拉调解法”化解矛盾,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918万人迫于信用惩戒压力主动履行义务

五年来,人民法院受理执行案件4577.3万件,执结4512.1万件,执行到位金额9.4万亿元,2022年首次突破2万亿元。

巩固拓展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紧紧依靠党委领导,打赢为期三年的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2019年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报告基本解决难目标如期实现。持续巩固攻坚成果,保持执行工作高水平运行,努力兑现群众胜诉权益。

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对被执行人全国范围内16类财产一键查询、线上控制,累计查控案件8535万件次,有效解决查人找物难。网络司法拍卖成交超过2万亿元。为当事人节约佣金621.4亿元,有力破解财产变现难。

联合信用惩戒体系让失信被执行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918万人迫于信用惩戒压力主动履行了义务。在加强失信惩戒的同时,强化守信激励。浙江丽水法院邀请耄耋之年创业还债的守信老人为“诚信履行”代言,带动1260多名被执行人主动履行债务。

牢记公平正义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

人民法院牢记公平正义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始终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严格公正司法,守护社会公平正义。

全面排查1990年以来的1334.5万件“减假暂”案件,对存在问题或瑕疵的5.9万件逐案整改,加强减刑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坚决防止“纸面服刑”、“提钱出狱”。

五年来依法纠正重大刑事冤错案件26件

人民法院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对冤错案件发现一起、查实一起、纠正一起,五年来依法纠正五周案、张玉环案等重大刑事冤错案件26件53人。“依法纠正冤错案件”写入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

支持见义勇为反对和稀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饱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契合时代发展需要,不仅应当融入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而且应该融入每一个案件裁判。人民法院通过司法裁判,持续深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近年来,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朱振彪追赶肇事逃逸者案、医生电梯内劝阻吸烟案、小区保安陪同送医案、救助老人压断肋骨案,旗帜鲜明支持见义勇为,坚持反对“和稀泥”,着力破解长期困扰群众的“扶不扶”、“劝不劝”、“追不追”、“救不救”等法律和道德风险。

消除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城乡差异

修改司法解释,将人身损害赔偿统一按城镇居民标准计算,消除城乡居民赔偿标准差异。会同中国残联等出台加强残疾人司法保护意见,加大对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保障力度。

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文书1.4亿份

五年来审结一审行政案件138.4万件

人民法院监督、支持依法行政。五年来,审结一审行政案件138.4万件,审查行政非诉执行案件107.4万件,强化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服务“放管服”改革和法治政府建设。

加大对房屋土地、社会保障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案件审判力度,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依法审理涉国有土地出让、政府采购、招投标、招商引资等行政案件,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促进诚信政府建设。

探索行政案件集中管辖,破除行政诉讼“主客场”现象。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天津、上海、浙江、山东、宁夏、兵团等法院加强行政争议多元化解中心建设,辽宁、吉林、河南、贵州、新疆等法院推动构建府院联动机制,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实施140项改革举措

人民法院坚决贯彻党中央改革部署,实施140项改革举措,推动司法审判和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实现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深刻重塑。

在线诉讼缩短审理周期22天

全面推进智慧服务、智慧审判、智慧执行、智慧管理,建成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的智慧法院。智慧法院经受住疫情大考,新冠疫情防控以来全国法院网上立案2996万件、开庭504万场、证据交换819万件次、异地执行593万件次、接访15万件次,实现“审判执行不停摆、公平正义不止步”。

95名法官牺牲在工作岗位上

五年来,全国法院涌现出一大批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先进典型,2363个集体、2799名个人受到中央和国家机关表彰奖励。李庆军、胡国运、周春梅、魏晶晶、杨军、滕启刚、鲍卫忠等95名法官牺牲在工作岗位上,他们是共和国审判事业的忠诚卫士,他们用无私奉献乃至生命捍卫了公平正义。

以零容忍态度严惩司法腐败

加强纪律作风建设,确保廉洁司法。坚持刀刃向内、刮骨疗毒,深入开展法院队伍教育整顿,坚决清除沉疴积弊和害群之马,一体推进顽疾整治和建章立制。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强化司法巡查、审务督察。转变司法作风,从最高人民法院到基层人民法院的院长、班子成员深入乡镇人民法庭驻庭蹲点。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以零容忍态度严惩司法腐败,坚持不懈涵养清风正气。

THE END
1.居家办公对工作效率有影响吗?可因得立教育分析其中利与弊居家办公对工作效率有影响吗?可因得立教育分析其中利与弊 近两年居家办公成为了高频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疫情影响,当疫情严重时很多企业都会实行居家办公的政策,居家办公逐渐成为常态。2020年美国硅谷很多科技巨头公司都在实行居家办公,但后期谷歌在提交监管机构的年度报告中,警告居家办公影响工作效率。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53384186970501
2.小公司购买公寓办公的利与弊小公司购买公寓办公的利与弊 随着的到来,大批小型公司相继成立。在圈定办公地点时,这些小公司往往选择了“买公寓”。公寓办公对于小公司来说,确实有着如下优点: 1.开间小。一般写字楼均采取大开间销售,加上售价高昂,小公司往往消受不起。 2.可贷款。虽然几家银行推出了写字楼的10年按揭贷款业务,但审批程序严格,https://tj.loupan.com/html/news/201210/515898.html
3.什么是混合办公?远程办公和面对面办公的混合体混合办公的利与弊 管理混合团队的技巧 混合办公必备工具 利用Splashtop 远程访问支持混合远程团队 混合办公即面对面办公与远程办公的混合体,提高灵活性和工作效率。这种工作模式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劳动力状况,在协作与个人自主性之间取得平衡。 新冠疫情造成的停产停工表明,许多上班族居家办公时可以与在办公室工作时一样高https://www.splashtop.com/cn/what-is-hybrid-work
4.雅思写作真题范文:居家办公利弊分析本题属于科技类话题,要求考生分析在电子设备的帮助下,居家办公的好处与坏处,并给出相应理由和实例。 结构与思路: 本文进行利弊两段论证,并给出相应论据。 首先,思路有如下几点可供参考: Advantages: (1)Social apps revolutionize communication (2)We can keep in touch by email or instant messenger services http://www.runsunedu.com/Ielts2/xiezuo/2235.html
5.远程工作的立法理念与制度建构二、远程工作的利与弊 (一)远程工作的优势和作用 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远程工作的流行。远程工作的广泛使用和流行得益于远程工作本身的特点和优势。相比在雇主场所工作的传统模式,远程工作具有下列优势和作用。 第一,有利于减少雇员通勤以及雇主办公场所等成本。减少雇员通勤时间和金钱成本是远程工作最直接、最明显https://www.shupl.edu.cn/xbbjb/2021/0319/c2265a87347/page.htm
6.2022年5月剑桥IGCSE中文考试定向写作真题讲解讲解:本题要求考生写一封邮件,邮件应当包括自己对员工在家办公的看法,必须要包含的要点有:对员工来说,居家办公有哪些利与弊,以及对雇主来说,该如何应对工作场所多元化的趋势。下面就给大家讲一下如何回答这2个问题,本文只给出讲解不写范文。 1、对员工来说,居家办公有哪些利与弊 https://www.jianshu.com/p/a35285cdec74
7.周一至周四在办公室办公,周五可选择居家办公。这种混合工作模式周一至周四在办公室办公,周五可选择居家办公。这种混合工作模式,能提高效率吗? 可以提高效率 有利有弊 需要个人空间来调节思维的工作很好 很多个人时间分配就需要员工有足够自制力和公司沟通必须有节奏,能互相包容的规则更重要,张弛有度的公司规则对人事和领导要求不低https://zq.zhaopin.com/answer/14020059/
8.如何代理公司内网的数据库,使其在居家办公的时候顺利进行开发我的办公电脑由于存储空间太小,不能顺利安装开发数据库,于是便使用公司内网的测试数据库作为我的开发数据库。可是有些某些原因需要居家办公的时候,如果不能通过公网IP访问数据库,开发过程会便得极为不利,以下纪录我如何通过openResty反向代理公司内网Tcp,实现外网顺利开发得。 https://www.cnblogs.com/xuxuzhaozhao/p/16943923.html
9.利亚德:深圳工厂生产正常上班管理部门部分人员居家办公影响不大利亚德:深圳工厂生产正常上班 管理部门部分人员居家办公 影响不大 炒股第一步,先开个股票账户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深圳工厂约占公司几成的产能,深圳执行停工一周对公司订单影响有多大? 利亚德(300296.SZ)3月28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工厂生产正常上班,管理部门部分人员居家办公,影响不大。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203282324272051.html
10.疫情居家办公的心得体会(精选6篇)当然,在家的工作也并不是没有好处,至少可以省去去公司的这段路程,在吃饭的时候,也能更符合自己的胃口。所以这事对我来说,有利也有弊。相信目前工作的大家都是差不多的感受。 疫情居家办公的心得体会2 全城实行闭环式管理,市民居家不得外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不仅给我们生活按上了暂停键,更打乱了工作的节奏。值得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xdth/20220413092305_4984149.html
11.别急着办公桌“内卷”,工作的尽头可能不需要工位南方plus对于打工人来说,当下该焦虑的不是办公桌要不要内卷,而是自己的办公桌还在不在的问题——共享办公桌,正成为一些大厂的趋势,而这有利有弊。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这届打工人的工位难题。 ▼ (IC photo/ 图) 最近社交平台上流行起一股“工位内卷风”,为了让自己的工位别出心裁,打工人煞费苦心。有的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2/24/c7392493.html
12.居家办公劳动合同范本(精选8篇)居家办公劳动合同范本(精选8篇) 随着人们对法律的了解日益加深,合同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它也是减少和防止发生争议的重要措施。拟定合同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居家办公劳动合同范本(精选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https://3g.yjbys.com/hetongfanben/laodong/3012856.html
13.程序员是否可以在家办公——在家办公的利与弊可以在家做程序员吗对软件技术工作者来说,办公的场所对工作效率似乎并没有大的影响——毕竟,大部分软件工程师给人的印象是埋头于电脑前,似乎只要给他们一台能够连上Internet或是公司VPN的电脑,他们就能产出我们期望的代码。在理想情况下,公司还能通过这样的方式节省不少固定工作场所的开销。听上去十足像是个双赢的选择。 https://blog.csdn.net/tigerdsh/article/details/8885585
14.对政协承德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251号提案的答复(一)疫情特殊时期带来的不利影响 由于今年新冠疫情爆发,学生教育教学采用了线上教学、居家学习的方式,这也导致了学校与家庭在教育和管理方面衔接困难,学生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出现断点,学生面对面监管出现盲点,造成了一部分学生流向了社会,一些学生甚至参与了违法犯罪活动。学生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缺乏自控能力,缺乏法治意https://www.pingquan.gov.cn/art/2023/8/10/art_3185_950109.html
15.拜登政府与数万公务员签署居家办公五年协议,重塑公共服务的未来在全球疫情蔓延的背景下,拜登政府与数万公务员签署居家办公五年协议,旨在应对挑战、保障公务员队伍的稳定性与工作效率,并推动远程办公模式的普及与发展,此举将对公务员队伍、工作效率、远程办公的普及、公共服务创新及技术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我们期待在政府的引导下,更多行业和企业能够探索并适应居家办公模式,共同推动远程办公http://www.victory100.cn/explain/11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