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转载,朱元璋是色目人,也就是朱元璋不是拜火教,而是伊斯兰教吗

关于对明太祖朱八八真实身份的考证,钦察人之说,与《明朝皇家信仰考初稿》的考证基本吻合,但可靠度有待进一步考证。

目前可以根据《明朝皇家信仰考初稿》提及1935年回族学者马明道对安徽凤阳的实地考察,可以断定朱八八全家及明朝大多开国功臣全部是色目人。

至于是不是钦察色目人,还有待进一步考证。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钦察色目人之说是合理的,因为钦察人的信仰是伊斯兰教,这与多份文献描绘明朝皇家伊斯兰信仰相符合。

以下是全文转载:

一九九一年夏天,我被派往当时隶属于四川省的武隆县,在鸭江乡三元村做社会调查。

期间,村里一个余姓老人把我叫到他家里,从衣柜里慎重而小心地捧出一本发黄的线装书交给我,他认真地对我说:你是知识分子,好好研究一下我们余姓的家谱。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接触家谱,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涉猎历史问题,我草草地看了几遍。因为工作繁忙和对历史问题茫然无知,我没有精力和学识来进行深入的探究,也就将其束之高阁了。又过了十余个年头,二零零二年春节刚过,当我再次有幸翻阅更多家谱的时候,我觉得应该花点精力认真研究一下,给子孙一个交待。殊不知越来越多的历史问题和问题历史摆在我面前,越来越多的疑惑始终困绕着我,使我觉得很有必要探个究竟。而通过对西南多个姓氏家谱的研究,越来越多问题历史呈现出来。

现在看来,一个真实的朱元璋或许从未被人认识过。

正如先哲所说,中国家谱处处精实者,百无一二。然而,当历史被当政者为当政需要粉饰时,论真实性和可靠性而言,正史与家谱实在没有多大差别了。而正史往往不及民间传说。经过十年对各种地方志和家谱记载以及民间传说的不断的对比分析,得到了很多惊人的发现。这些新的发现,几乎改写中国的元明历史。

新的发现表明:朱洪武祖上五代不是世代务农,而是元朝位高权重的五代王爷;他生于江西南昌而不是安徽凤阳;他曾在四川的皇觉寺而不是在安徽凤阳的皇觉寺当学童;他父母死葬于贵阳之南而不是安徽凤阳;他曾经当过放牛娃但不是因为贫穷;他是穆斯林而不是佛教徒;他手下有一大批回回将领相助及大量的回回追随,又岂只十回保一朱;甚至,他老人家根本不姓朱……

为了彻底揭开大明朝的历史迷雾,推进我国明史研究,给史学者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特将十年考证家谱所得新发现公布于众,供史学研究和爱好者们共同探讨。

明太祖速修元史为哪般

一般人不太注意元史的编修过程及耗时之多少,而在绝大多数人甚至学者看来,明太祖朱元璋先生十分重视修史工作,表现在他当上大明帝国皇帝的当年,也就是1368年,明太祖便下诏编修《元史》。

明太祖他为什么要这么极速地编修《元史》?难道明太祖皇帝仅仅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说明元朝的灭亡和明朝的兴起都出于天命,把自己粉饰成“奉天承运”的真命天子?仅仅是为了告诉他的子民们:“元朝历史已经结束了,现在看我朱洪武出场表演了”?难道大明朝廷刚建立,蒙元残余势力尚未彻底肃清,西南地区还处于大夏王朝统辖,用现在的话来说建章修典的工作都还没有完成,难道元史就非要在那时速修不可?

历史是胜利者写的家谱,既然是写自己的家谱,就必须把不想让外人知道的不利于家族生存和发展的秘密尽可能地快隐藏起来。而老朱要隐藏的家族秘密属皇家绝密,是直接影响到大明江山和自己皇帝这把交椅稳固的绝密。因此,最好是动用国家机器的能力和效率把这些绝密信息尽可能地抹掉,不能抹掉的采取任何办法和手段封存起来。甚至为了保证绝密永不外泄,用很多人的鲜血来封存这个绝密也是必要的。

借修元史之名,既可以搜罗元大都和路府州县署衙库存的前元历史档案资料,又可以将威胁大明国运安全的资料销毁得一干二净,可收到一石二鸟之功。这就是明太祖仓促修史的真正目的。

其实,早在大明立国之前,洪武帝就十分注重搜索前朝府库档案资料了。有证据表明朱洪武有目的地掩饰元朝历史是早有预谋的。

细读《元史》,应该可以发现,元史严重忽略一些元朝著名将相特别是西域色目人的身世资料,如大元东路蒙古军元帅不花铁木儿,在文宗朝曾官至中书省知枢密事,应当是朝中重臣了,但在元史里却没有传记。这是明太祖他老人家有意作为,不管您怎么认识《元史》了,仓促也罢,草率也罢,缺失也罢,朱洪武的意图和秘密是不可能更让您知道的。

当然,纸包不住火,虚掩不住实。任何虚假的历史只不过是一层薄雾,即便是浓雾也会有消散的时候。从朱洪武仓促修史的迷雾中,我们是否闻到了一种气息呢?

余氏谱揭秘洪武祖籍地

明太祖朱元璋自撰的《明太祖御制朱氏世德碑记》中说,他的五世祖朱仲八迁住句容;四世祖朱百六、三世祖朱四九亦生死句容;二世祖朱初一生死泗州;父亲朱世珍随父住泗州,五十岁后迁盱眙,死葬钟离。在《朱氏族谱》中对他这一支五世始外迁也用藏头文字隐秘说到“宗其继高祖者,五世则迁者也。”在《明太祖御制朱氏世德碑记》中,朱元璋说:“但朱氏世次自朱仲八以上不可复考,今自仲八公为高曾而下,皆起家江左,历世墓在朱巷,惟先祖葬在泗州,先考葬钟离,此我朱氏之源流也。爰自金陵太平,驻节开府,为基本之地,实乡郡也”。从这个碑记中人们根本无法确指朱皇帝的祖籍和世系,因为圈子太大。在这个迷局中,谁也弄不明白他到底是哪里的人,他的祖根扎在何方土地上。

明太祖的家族为保局而在明知其根底的情况下也“不敢记录”。朱家始皇帝血杀灭口,永乐皇帝又圣谕天下,对《明太祖实录》中的文字“惟求于言而不深究其实甚非”,由是大明王朝三百年里,只能“惶恐、遵命”的臣民(族人)是不敢揭明太祖朱元璋祖根的老底的。到了大清王朝,统治者揣着明白装糊涂,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沿用明太祖实录修明史。就这样明太祖自述的历史瞒骗了世人六个半世纪。

在朱洪武亲自撰写的《朱氏世德碑记》中,更详细地说:“本宗朱氏出自金陵之句容,地名朱巷,有通德乡。上世以来,服勤农桑。”根据多方面的分析来判断,明太祖说“本宗朱氏出自金陵之句容”这句话是真话,首次指明了句容县通德乡。其方位大体为:“自句容县西门出行十一里,过二小山……即朱巷故址。”据这一说法,大约实指现在的石狮镇一带。

近几年来发现的元代色目人中之钦察人玉里伯牙吾氏后裔家谱序中,大致都有这样的记载:“始祖铁世义张氏,生二子长子琳舒氏,次子高潘氏,原籍江南府东门外九华山石狮子桂花树(村)玉石栏杆居住。乃由科甲皇恩敕赐都统元帅,升在辽东铁龙山,镇边数载。忠心报国,告老归故,葬于九华山,卯山酉向。蒙恩圣赐牌坊,忠义大夫。”

这个“南京东门外九华山之南石狮子”就是玉里伯牙吾家族的根系所在。

玉里伯牙吾家谱所指南京东门外九华山,的确是位于南京以东句容以西的九华山,一般的江苏省地图上没有标注,只有较详细的南京城区图和句容市行政区划图可以找到,但要费一番眼神,因为这个九华山是一个不算大的小山。

萧太子墓早已变成了水塘,而墓前石狮毅然竖立上千年,老远都可以瞧见。玉里家谱以它作为地标是合适不过了。

依明人笔记《枣林杂俎》之说,洪武爷祖籍朱家巷在句容西门外二十里通德乡。从今天的句容市地图上可以准确地看到,从华阳镇往西行二十里,最终落脚点就是萧绩石刻一带。

明朝句容的地方官也曾对朱洪武的祖居地进行过察勘,描述的地点是从句容西行十一里,再过二小山,也就是说再行八九里路,合起来还是二十里之遥,最终还是落脚到石狮沟村的位置。过去的句容城范围没有现在这么大,城中心就是华阳镇镇政府所在地。

明人描述朱家巷的位置,采用的是句容坐标系。而玉里家谱说根在南京东门外九华山之南石狮子,采用的是南京坐标系。他们在两个不同的坐标系里标注了一个重合的坐标点:石狮子。

这里出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元代钦察人土土哈家族随蒙元军队进入江南,被封句容郡王定居句容石狮,明太祖祖籍也在同一地句容石狮,那么明太祖与土土哈家族有什么关系呢?他们在家谱和祖籍的自述中为什么只字不提两个家族之间的关系呢?

土土哈家族在元时整个江南都有他们的封地,覆盖现在江南地区的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及湖北等数省区,按时下的说法是大大的地主。这个元朝大大的地主家族与其他元朝地主家族有很大的不同,不同之处在于,土土哈家族是元朝为数不多的军功实封户。所谓军功实封户,就是元朝皇帝对作战中立有特大功勋的功臣破例授以实封食邑户,所封民户的租税全由实封户享受。特别是土土哈实封食邑户,还可以“官一子以督赋”,拥有与众不同的直接征税权和直接支配权,并无需上缴中央税。土土哈家族五代都有一人被授以句容郡王折射出一个映象,句容郡王就是该家族类似于实封户的封王。

知道朱洪武的爷爷离开句容真相的人,只有洪武爷的爷爷和洪武爷的父亲以及洪武爷本人,可是他们都死了,没有人能告诉我们真相。

现在如果非要我来揭露真相,那么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句容郡王和朱洪武不是两个家族的人,他们同属于一个家族,同属于钦察部土土哈家族。也就是说,明太祖祖上不是雇农,而是大地主,大大的地主。也就是说,当年明太祖布下了浓浓的迷雾,遮住了历史的真相,把自己大地主出身装扮成了雇农而且是流民的身份。

明太祖为也坐稳大明江山,千秋万代不易主,把自己装扮成汉人,把家族信息密封起来,以号召天下大汉民族拥戴他当皇帝。以至于六百多年过去了,这个家族的机密不再有人知道了,包括皇室家族的后嗣子孙也不知道了,成了真正的绝密——明朝绝密。

土土哈家族荣耀大元朝

家族的荣耀自土土哈始。

在元朝的历史上,长期征战于漠北的土土哈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土土哈(1237—1297)乃钦察人,祖先原为武平北折连川按答罕山部族,伯牙兀惕氏。简单来说就是内蒙辽宁吉林三省区交界地方早期的蒙古人,约在辽末金初时离开故土,万里西迁至位于哈萨克斯坦乌拉尔河的钦察语名称扎牙黑(Jayaq)水的东部或南部之间的玉里伯里山地区,降服了当地部落而居统治地位,自号钦察。玉里伯里纬度高,夏夜极短,日暂没即出。川原平衍,草木盛茂。土地宜马,富人有马至万匹者。土风刚悍,其人勇而善战。

这支早先的东蒙古人很快融入了钦察这个由来已久的伊斯兰教统治的国度,成了忠实的伊斯兰教信徒。

土土哈的五世祖曰曲年,土土哈四世祖曰唆末纳,曾祖曰亦纳思。1237年,亦纳思之子忽鲁速蛮前往蒙古朝见元太宗(后来大概被当着人质),其时拔都所率西征军中蒙哥之师已至其地(钦察),忽鲁速蛮之子班都察举族投降,从军西征。班都察随忽必烈北征阿里不哥有功;土土哈弱冠随行,也跟着立了功。

至元十九年(1282)土土哈因功授昭勇大将军、领群牧司事。又授霸州方安县田,命钦察种人屯田,并增以亡宋新附军八百余名。二十一年(1284)赐金符,划拨河南等路蒙古军弟子四千六百余人及其他财物和田产,至元二十二年(1285)升枢密副使。二十三年,元廷设钦察卫,土土哈以枢密副使摄钦察亲军都指挥使。由此可见忽必烈对土土哈赏赐之丰。

成宗(铁木儿)即位,知土土哈善战,诏镇守北边,无需专程赴朝会往返,并予赏赐。元贞二年(1296),叛王药木忽儿与叛将朵儿朵怀来归,衣食无着,沿停抢劫,边民惊扰,逃匿山谷,土土哈率军至金山玉龙海为备,馈赠资粮,安辑部众,导叛王入朝。成宗亲解御衣赐之(土土哈)。大德元年(1297)迁同知枢密院事,乃兼钦察亲军都指挥使。

也就是在这个大德元年土土哈病故,有子八人,其中有一人为明太祖的爷爷,具体哪一位?失考,明太祖不让人知道。

土土哈死后,床兀儿传承了家族的武功和荣耀。

床兀儿(1260—1322),土土哈第三子,明太祖的叔祖。其子有燕帖木儿、撒敦、答里。

继床兀儿之后,燕铁木儿使家族的荣耀达到最高顶点。燕铁木儿乃床兀儿之子,明太祖叔父。

燕铁木儿之崛起于两都之战。

元泰定帝也孙帖木儿在致和元年(1328年)七月死于上都,争夺皇位之战爆发。在上都的中书左丞相倒刺沙等人推举泰定帝九岁的皇太子阿刺吉八继承帝位。八月,在大都的佥枢密院事燕铁木儿等人将元武宗次子图帖睦尔从湖北迎回大都,意欲另立。于中上都的倒刺沙派兵进攻大都,两都战争爆发。在战争中,图帖睦尔在大都继位,是为文宗,改元天历。十一月,两都战争以上都政权彻底失败而告终。天历二年(1329年),元文宗为保住帝位,将在和林即位、前往上都准备接替他的兄长元明宗和世瓎(音“la,辣”)毒死于旺兀察部(河北张北县20里白城子古城),这里距上都只有几日驿程。

随后,元文宗从大都跑到上都再次举行即位大典。燕铁木儿对文宗有拥戴之功,元文宗皇帝给予燕铁木儿极高的荣誉,封他为中书右丞相,官衔字数高达二百多字。其下大臣向皇帝上书,需先向燕铁木儿报告,否则就算越制,文宗要治罪。由此可见燕铁木儿权位至高。

既然燕铁木儿将家族的荣耀推至最高顶点,自然顶点之后就是下坡路了。

至顺三年(1332年),元文宗病死于上都。文宗皇后出于妇人之仁,将帝位最终传于明宗之子妥欢帖木儿,为文宗和燕铁木儿等利益集团埋下祸根。这个十三岁的小皇帝即位两年后,燕铁木儿溺血而死,翅膀稍硬的小皇帝着手清算燕铁木儿的弑父之仇。1335年夏,燕铁木儿之子唐其势为求自保发动宫廷政变遭到惨败,朱洪武不得不告别安宁的王府生活,走进了元末流民的队伍。

不过,明太祖报仇,三十年也不晚,他最终把这位元朝的末代皇帝赶回了漠北老家。

大元朝赐封钦察分封地

按照元朝制度,地方长官达鲁花赤必须由蒙古人担任。江南地区的行政官员,从行省长官到各路府县的达鲁花赤,主要以蒙古人为主,色目人作为蒙古统治江南的政治助手也在任用之列。

随蒙元大军南下而留居江南的色目人中有一个非常庞大非常重要的家族——钦察玉里伯牙吾氏家族。这个家族注定要在大元历史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注定要在大明历史舞台上扮演主要角色。

从床兀儿(1309年)授封句容郡王后,忽鲁速蛮被追封为溧阳王情况来看,忽鲁速蛮至晚年时已在江南居住。奇怪的是,这个溧阳王在诸王表没有记录。忽鲁速蛮后来还被追封为句容郡王,他是钦察玉里家族入居江南第一代。尽管他的子孙非常之多,但是在现在的中国家谱中却很难见到这个名字,在中国家谱上只有他的化名。

当你翻开元史诸王表,你可以看到玉里伯牙吾家族有五代人在江南被封为句容郡王。他们分别是忽鲁速蛮、班都察、土土哈、床兀儿、答邻答里。既有五代句容郡王,那么句容这个地方便是这个家族的祖居地。

由于朱洪武极力隐饰钦察玉里伯牙吾氏家族的历史,正史上已找不到这个家族在江南居住情况的详细记载。但是我们可以大致判断,这个家族是随蒙元南征军队而驻扎江南的,随后由于这个家族在北漠镇压蒙古诸王叛乱的战争中屡建奇功,被忽必烈封居江南,封地为句容。到土土哈八个儿子身居要职分封各地的时候,整个家族已经非常庞大了,家族成员从句容分散驻扎在安徽、浙江、江苏、江西等地。当然,有很多人被封为王,在元史诸王中还有很多朱洪武家族的人,只是目前已经无法查考或有待新史料的发现。

朱洪武的爷爷朱初一先生正是从句容郡王府走出去的。他走到那里了?朱洪武说他到了安徽凤阳一带,这当然不是真的,朱洪武不想告诉别人他爷爷的去处。

根据朱洪武自供的世系图,对照钦察玉里家族入华五代世系表,忽鲁速蛮即是朱仲八,班都察即是朱百六,土土哈即为朱洪武的曾祖父朱四九。朱洪武自供称之为曾祖的朱四九先生,在西南钦察玉里伯牙吾氏家谱中被冠名为铁子高,寓“垒土为高”之意,暗指土土哈。朱四九之兄朱四五,在西南钦察玉里伯牙吾氏家谱里被称之为铁子林,“仍居江南,未改本姓,裔孙亦是巨族”。也就是被朱洪武说成是曾伯祖朱四五,为土土哈的兄长。但是这个人在元史上找不到对应的事迹和名字,在明史上也没了下文。但西南的家谱说,他的子孙是生活在江南的一个巨族,“未改本姓”。到底姓什么?诸位自己去猜。

土土哈有四妻八子,而朱四九侯氏生初一初二初五初十共四子。这个朱初一到底是土土哈八子中的那一子,目前实在难以判断,或许以后可以得到答案。朱初五是否为土土哈第五子?如果对应关系不出错的话,他就是东路蒙古军元帅铁木儿不花,即西南玉里伯牙吾氏家谱中提及的铁木儿不花元帅,大元东路蒙古军元帅。

1335年朱洪武家族逃亡西南,这个江南最大的地主家族一下子变成了一帮流民。到此,江南大地主的大片土地成了元顺帝封赏新宠的资本。朱洪武当上大明开国皇帝后,不便言说天下原本是我家天下,又实在无法咽下祖上享有土地被他人占有的恶气,只好找了各种理由课以重税,以泄心中之恨。

说道朱洪武祖上居于江南,不得不说祖坟所在。西南钦察玉里伯牙吾氏家谱表明,朱洪武的爷爷的爷爷班都察,葬于南京东门外九华山之南,也就是句容市石狮镇,大概王墓岗这个地名的来由与朱洪武的爷爷的爷爷有关。朱洪武的曾祖父之妻即土土哈四妻之一人的葬地,被西南家谱资料记载为“宁国府太平县西门外凹口金盆塘”,这个地址非常确切独一无二,经反复搜索查找,确定为安徽省黄山区太平湖以东仙桃镇以西的金盆湾,据说现在已经被黄山区列为旅游开发区。大概已经大兴土木,无法找到遗迹了。

元顺帝春夜一梦逐少年

在四川岳池县龙孔镇艾家场村有一个传说,说的是元朝末年的时候,元挞子皇帝(应该是元顺帝妥欢铁木儿)在夜里做了一个怪梦,梦里挞子皇帝跟一个八岁小儿下棋,连下三盘都输了。挞子皇帝很不服气,恼问小儿叫啥姓名,父亲是谁。小儿说自己姓朱,父亲名叫世珍。第二天,皇帝回想昨夜梦境自觉十分惊异,就请大臣们圆梦,有一个大臣惶恐地说:不好了,皇上梦兆不吉。这个小儿将来要取代皇上坐天下,赶紧寻找这个小儿,斩草除根。挞子皇帝听信此言,立即派人四处搜杀朱世珍父子。朱世珍听到凶信,举家西逃避难,于是来到岳池这个地方,在这里当放牛娃。

岳池挂榜岩传说中跟挞子皇帝下棋的小儿为什么当时只有八岁,传说者也没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然而我们细算朱洪武出生年代,从他自己所述的1328年出生到1335年夏季发生燕铁木儿家族遭屠惨案时,朱洪武正好虚年八岁。多么悲凉的传说故事,多么精巧的历史验证。

这个传说是挂榜岩下一个叫万寿良的老人口授的,万寿良的爷爷早年在挂榜岩庙里做掌灯师傅,听庙里人代代相传熟记于心。由于年代久远,古庙早已不存,万寿良和他爷爷也不得不随古庙作古而去。若不是岳池县委干部早年作了采访,这个非常有趣味有价值传说就会淹没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了,最终无人能晓。

关于元末顺帝做梦的事,还有两个大同小异的传说。

在西南钦察余氏家谱序中也记有元顺帝做梦的事:上皇(元文宗)归天,顺帝即位。值春月元,顺帝在宫偶得一梦,梦见九根枪矛立于朝。次日早朝,帝将梦命各大臣圆,朝有奸相庞悲(伯颜)奏到,主人梦得见九枪矛,乃铁也,想是铁氏(钦察玉里伯牙吾氏)弟兄九人在朝官高爵显,恐有谋反之心,顺帝信之。铁氏族人自知有诛九族之祸,遂在凤锦桥边折柳为记,改姓埋名各散一方。

三个关于元顺帝春夜做梦的传说,证明元顺帝做梦的事确实发生过,以至朝野议论纷纷,后来的记事者各自表达对帝梦的看法和解说,形成了内容大同小异的传说。

梦由心生,看来元顺帝早就盘算着,要除掉心目中老仇人燕铁木儿在朝中的势力。

妥欢铁木儿认定了他的父亲明宗是被文宗和燕铁木儿君臣害死的。

燕铁木儿虽然死去,家族势力并未烟消云散。其子唐其势仍受到朝廷重用,任中书左丞相,燕铁木儿之女伯牙吾氏也被册立为顺帝的皇后。

顺帝即位之初,不能把持朝政,乃采取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策略,有意识地激化朝中大臣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坐山观虎斗,从中壮大自己的实力。为了打击报复燕铁木儿家族,削弱唐其势一派的势力,故意重用伯颜,封其为中书右丞相,使其取代了燕铁木儿在朝中的地位。

唐其势看到权臣伯颜替代了其父在朝中的地位,受到皇帝重用,朝廷大事由他独揽,心生怨恨,愤愤地说:“天下本是我家天下,伯颜是什么人?反而位居我的头上!”此言一出,驷马难追,自有伯颜等人报告顺帝,顺帝渐生铲除唐其势的念头。

此时燕铁木儿之弟撒敦也已死去。唐其势后悔自己犯下为臣之大忌,眼看君臣无法调和,在朝廷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也无可奈何。为求自保,唐其势就与上都的叔父答里串通,联络与其关系密切的诸王晃火帖木儿,准备发动武装政变。

顺帝数次召答里进京,答里心惊胆颤,以为顺帝闻到风,要收捕他,遂不敢进京。顺帝对答里的行为诧异不解。

元朝皇室宗王郯王彻彻秃闻风,即向顺帝告密,顺帝大吃一惊,忙召权臣伯颜商议对策。由于唐其势嫉恨伯颜的权势,使伯颜对唐其势等人也非常仇恨。君臣二人商议妥当,由伯颜引兵对付他们。

至元元年(1335年)六月三十日,唐其势与其弟塔剌海从大都东郊起兵,一路顺利到达大都的宫阙,而伯颜率军队正埋伏在暗里。待唐其势与塔剌海赶到,突然从四面杀出大批武士,而唐其势等人毫无准备,立即被冲散自顾逃命。

几乎没有多费周折,叛党被击溃,因为实力对比太悬殊。

唐其势见事败,就向后宫突破,被武士们团团围住。武士上前抓捕,他死死攀折殿槛,被生生拉走饮刀而亡。

塔剌海也跑到后宫,大概他们都以为家妹伯牙吾皇后能够挽救他们的性命。

塔剌海藏到皇后的座下。皇后不忍年少的弟弟被拉去斩杀,坐在座位上,牵扯裙服遮蔽塔剌海。但皇后的举动无济于事,众武士很快发现了塔剌海,把他拉出座下,当场砍死了他。鲜血溅到皇后的衣服上,吓得皇后花容失色。

皇后以衣蔽弟的行为使伯颜借机落井下石,斩草除根。他大声嚷道:“难道有兄弟为逆而皇后包庇的吗?”亲自上前,把皇后拖向宫外。皇后惊魂未定,声嘶力竭地向顺帝呼唤:“陛下救我!”十五岁的顺帝不知所措,望着伯颜气势汹汹的样子,嗫嚅地说:“你兄弟做乱,我怎么能够救你呢。”

仇恨唐其势兄弟的伯颜公报私怨,在没有皇帝谕旨的情况下,把皇后拖出后宫,幽居在开平的民舍。未过几天,伯牙吾皇后被伯颜用毒酒鸩杀。唐其势的家被籍没。

唐其势和塔剌海被诛后,余党北奔,投靠上都的答里和晃火铁木儿。他们作了一番拼死抵抗。最终只有一个结果,力穷势尽,答里等人被擒杀,晃火铁木儿自杀。

顺帝和伯颜并没有就此罢手,派出重兵四面清剿燕铁木儿家族。他们要绞尽杀绝,斩草除根。

十五岁年少无知的元顺帝妥欢铁木儿做了一场春梦,虚年八岁的无忧孩童朱洪武做了一场恶梦。春梦中元顺帝君臣痛快淋漓,恶梦中朱洪武家族鲜血横流。不过元顺帝的痛快需付出代价,朱洪武家族的鲜血也没有白流。父辈和族人的鲜血告诉朱洪武,自己和家族与大元朝的恩仇从此两清,元朝不再是自己的元朝,皇帝不再是自己的皇帝,自己也不再是皇帝的臣民。

朱重八隐姓埋名入西涯

朝廷派出重兵四处搜杀唐其势余党,整个家族都受到牵连。身居江南各地要职的家族成员得到朝中亲信的凶讯,思量难逃杀身之祸,各部互递快马联络,商议隐姓埋名各自分散西逃避难。

朱重八本是玉里家族一员,汉化之后本应姓余。然在当时若以余为姓,自然会引起朝廷的怀疑,故重八一支去“余”右刀片,改为朱姓。这是典型的缺笔少画改姓法。不料这一改,改出了近三百年大明朱氏王朝。

四川和云贵是元朝廷真空地带,是朱洪武及家族逃难避祸的理想之地。

朱洪武跟随整个家族开始了悲惨的流亡生活。朱洪武跟随父母双亲和家族宗人一道,来到巴蜀大地,来到云贵高原。要在这里生根发芽,要在这里修养生息,要在这里等待时机重整旗鼓。

一行数百人,分作三三两两,以免人多影大。爬山涉水,风餐露宿,这都不算苦,千方百计保全性命最劳身心。既要躲避朝庭官兵盘查,也不能在西部土著民面前显露色目人身份,稍有疏忽大意就会招至杀身大祸。就这样,一个享尽荣华富贵、钟鸣鼎食的家族,散处西南数省,开始刀耕火种的农耕活计,或重蹈祖先逐草而居的游牧营生。

朱洪武跟随父母辗转于西蜀及云贵高原,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一边要躲避元朝廷的追杀,一边要与土著世族周旋,四处流离不得安生。据朱洪武自己说,他的父母死于1344年的饥荒,但综合各地有限的传闻和谱记,可以得出一个映象:“朱世珍”先生不是死于饥荒,而是死于战乱。大体上“朱世珍”死于西逃的战乱之中,地点是在贵州的燕楼一带。正因为这一过程,朱洪武后来追赠其父为平西右丞相。

在贵州丧失双亲,随后出家来到四川岳池皇觉寺栖身。

为了世世代代牢记苦难的家族历史,为了子子孙孙相识散居的血脉同宗,西迁避难的先祖留下了世代口传耳授的认祖诗。各分支的认祖诗略有不同,大体描述西迁前所处位置和出发地点。

在西南的玉里伯牙吾氏认祖诗流传最广,各地也略有差异,以巴南地区为例。诗说:

余本元朝宰相家,红巾赶散入西涯。

芦林岸上分携手,凤锦桥头插柳丫。

流泪眼观流泪眼。悲伤思我又思他。

十人失散归何处,如梦云游浪卷沙。

余家并无三两姓,一家分作万万家。

后孙不认宗与祖,身生白癞丧黄沙。

西南众多“本是元朝宰相家”后裔,都是“皇兵赶散入西涯”。为了隐藏真实身份,各支人马的认祖诗在不同朝代不同历史背景下略有修改,已应对时局,避免不测。由于年代久远,很多口传耳授,认祖诗变得很不一致,甚至出现讹传。尤其在清朝,满清对明皇室宗人一概杀戳,很多“本是元朝宰相家”无奈假称与满清亲和的蒙古人后裔,以免杀身之祸。

当然,不管任何时候,大明皇室的朱氏的家谱绝不会有“本是元朝宰相家”的说法,因为他们“本是明朝帝王家”了。

洪武帝考妣死葬黔中南

此墓朝向金凤山,风水较好,墓壁系用上好的巨石砌成,墓室高约1.6米,宽约3米,进深约4米,中部用巨石将整个幕穴隔为两个墓室,很显然是夫妻各葬其一。两边墓室墙有雕刻的菱形花饰,两个墓室前有一一相通的甬道。甬道由可开启的石门相隔,两个墓室又是由两扇可开启合并的石门所封。墓室石均由数十人才能抬得动的巨石砌成。各个墓室正中石壁块堆成,非常不一般。

令人不解的是在被盗墓贼掘开的墓石堆中,翻出两块可拼起来的墓铭石,铭石正中有“明太祖考妣上寿……”几个阴刻字。字体大约8公分左右,从墓室中可寻到破碎的棺木残片,棺木外漆朱红色,质地极好。

目前绝大多数人对此墓为明太祖考妣墓持怀疑态度。但是,此墓极可能是朱世珍夫妇的真身墓。

据朱洪武自称,其父母死时无棺无椁,被衣恶裳裹尸下葬。燕楼这座离奇古墓真是“朱世珍”夫妇之墓,则应当是大明建国后洪武皇帝暗中指派他人为其父其母重修的墓穴,其明太祖老妣上寿之碑不竖不立,深埋于墓前。这也是蒙古色目人在汉化后一度时期的丧葬习俗。

建文皇帝靖难后曾游走于黔中南一带的山寺修行,以及朱洪武祖孙三代在贵阳永乐乡的诸多传说,还是明史纪事本末中有关大明皇室与贵州关联的一些记载,似乎都证明朱洪武之父“朱世珍”当年在贵州平西之战中死葬于燕楼的史实。

朱洪武少年随其父母逃难到贵州并在此寓居,其父六十四岁左右时死葬于金筑土司境内。父母双亡,怀着沉痛的悲伤草草掩埋双亲,少年时期的朱洪武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岳池县洪武栖身皇觉寺

大约在元至正四年,十七岁的朱洪武来到四川岳池县,开始了他自己描述的寺庙生活。口耳相传六百多年,岳池人的记忆至今非常清晰。明太祖的精彩而神奇的帝业是从这里岳池这块土地开始的。

明太祖所说的皇觉寺实际上是四川岳池的皇觉寺,而不是安徽凤阳的皇觉寺。安徽凤阳的皇觉寺是朱洪武亲自布置的唱戏的台子,而四川岳池的皇觉寺是当地流传至今的朱洪武真正的历史舞台。岳池排楼乡的洪恩寺,据说以前就叫皇觉寺,有附近的余氏经禅簿记载为证。

位于岳池县龙孔镇柏林湾村的挂榜岩,传说就是朱元璋当皇帝后准备在此修皇城而挂榜,故挂榜岩的名称沿用至今。在挂榜岩左面约100米处的悬崖上有一岩洞,上刻“太平洞”,并有清朝嘉庆年间莫氏叔侄共修洞府的记载。但在这些字刻的旁边,另有“大人朱”三个字,其字体格式和大小以及字迹走向都不一致,且“朱”为篆文。很明显,“大人朱”和其他字刻不在同一时期。“大人朱”又指谁呢?据当地人说,这“大人朱”是朱洪武亲自刻的。太平洞所处位置是一个山湾,即柏林湾,该村村名就源于此。但在土改前,它叫白莲湾。据说清朝时常有白莲教的人在此聚、集,白莲湾便因此而得名,至今还有不少百姓沿用此称呼。白莲教是一个旨在反清复明的民间组织,在历史上也曾有过非凡的影响。当地白莲教人士选择在太平洞下聚,是否是因为在此祭奠朱元璋、商议反清复明大计呢?

岳池还有一些遗址和传说,比如老母寺民谚:明灯照老母,生得朱洪武;皇姑庵里朱洪武长大成人等等,证明朱元璋在岳池之说并非编造。但是,朱洪武并非出生于岳池。

“夏明汉”争雄元末三兄弟

在元朝末年,除大元朝之外,曾经一度时期同时存在三个国家,即重庆大夏国,明玉珍为皇帝;南京大明国,朱元璋为皇帝;武汉大汉国,陈友谅为皇帝。三国简称“夏明汉”。“夏明汉”三个皇帝在巴蜀和云贵的很多谱记和传说中,他们是三兄弟。

在重庆市涪陵龙潭镇大顺镇,以及相邻的南川地带,都有很多陈友谅及其兄弟的后人,其家谱称祖籍是江西临江府新瑜县桃花村,是明太祖的江西老表。陈氏家谱照样写着:“本是元朝宰相家……”。别看朱洪武与陈大汉在江西鄱阳湖上大打出手,他们却是同族兄弟,朱洪武对陈大汉父老兄弟及世子大封王侯,更加证明朱洪武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族兄陈大汉的无比歉疚。

大汉元年也就是1360年闰五月,陈友谅当上了大汉皇帝,各种史料均记载当年还是陇蜀王的明玉珍固守瞿塘峡,发誓与他大师兄陈友谅绝交,其原因是大师兄杀死了老师傅徐寿辉。陈友谅怎么能通过三峡进入重庆腹地在天宝寨立寨门题字?大汉皇帝到大夏皇帝的地盘上来干什么?疑惑之中可以窥见,大汉皇帝与大夏皇帝之间有着相当多的秘密,有着相当多的默契。

明太祖炮制的实录是不会有陈友谅到过西南,到过老川东的记载的。因为他老人家懒得再去编说一些不必要的故事。

大夏国明玉珍皇帝在三峡谭氏家谱中被称为谭玉珍,1357年自巫峡入川筹集军粮,在重庆被父老迎立为大夏王。谭氏家谱也写着“本是元朝宰相家……”。

在三峡谭氏父老中传言,朱洪武、陈大汉和谭玉珍是三个兄弟伙。当然还有一个著名的|“兄弟伙”——资助朱洪武修南京城墙的那位沈万三,他仍然是“元朝宰相家”的兄弟。当然,他以大财主身份现身于在元末明初的历史舞台上。

明皇室泣血冤魂知多少

大明朱氏,天潢贵胄,历尽亡国之恨,转徙流亡,避难逃生。曾几何时,大明朱氏以天潢贵胄而为世人所尊仰、妒羡。不料李自成、张献忠在国弱多灾之际乘机作乱,大肆屠杀大明宗室,李自成更以汉寇入京,接着满清靼虏挥师南下,昔曰的庞大宗室被流寇与清兵屠杀过半,幸存者也成为“恨不该生在帝王家”的亡国之奴。崇祯皇帝在北京煤山以身殉国后,劫后余生的皇族宗室成员,尚具有祖先勇武不惧血性者相继建立南明政权,继续领导反清斗争,为大明朱氏完成了最后也是最悲壮的一章。更多的大明皇室成员则隐姓埋名,转徙流亡,避难逃生,以保存大明朱氏的香火不绝。

明崇祯八年(公元1637年),张献忠农民军攻陷明中都安徽凤阳,放火烧了明皇陵宫殿,一批明皇族宗室成员即在这次战争中被杀死,这应该是大明朱氏惨劫的开始。

明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春,李自成攻克河南重镇洛阳,将福王家族朱常洵处死,其血和鹿血兑酒,当着福禄酒,其肉和鹿肉共煮,称为福禄宴。同时被杀的还有颍上郡王朱由榘和福藩王其他皇族宗室成员,并放火三日将福王府付之一炬。

同年二月,张献忠部攻下华中重镇襄阳,将襄王家族朱翊铭、贵阳郡王朱常法杀死焚尸,同时被杀的襄王妃妾多达43人。公元1642年九月,李自成决黄河灌开封,城陷时,开封“死者数十万,(周藩)诸宗皆没”,仅周王朱恭枵及宁乡、安乡、永寿、仁和等郡王逃脱,周藩宗室死亡数万人。公元1643年,张献忠攻陷武昌,将楚亲王朱华奎活沉西湖,“湘阴郡王朱俨伊全邸遇害”,楚藩“诸宗无得免者”。同年,李自成攻破兰州,肃王朱识鈜被俘而杀,肃藩“宗人皆死”。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陷平阳,晋王朱术桂被掳,西河郡王朱新甄等晋藩王宗室三百多人被杀。同年三月,李自成攻克大同,“尽残王室”,代藩“阖门遇害”。还是这年,李自成攻克怀庆府,郑藩王消亡,郑世子科学家朱载堉的孙辈五人被杀,庐陵郡王朱载堙一支全族遇难。公元1644年崇祯殉国后不久,张献忠攻陷成都,蜀王朱至澍率妃妾殉国投井自杀,蜀藩一支皇族成员“合宗被害”。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当农民起义的洪水将朱明王朝摧垮,将大明皇族宗室害得奄奄一息之时,满清铁骑又破关而入,向大明皇室猛扑过来。满清假惺惺表示要厚待明皇宗室,但一遇明皇宗室成员就借各种理由加以杀害。崇祯帝三个皇子先后被诬为假冒明皇遗裔,死于满清暴君之手。

南明历经弘光、隆武、绍武、定武以永历几任皇帝,对满清进行了艰难的抵抗,只是延缓了满清铁骑蹂躏的步伐。

除南明政权外,大明皇室宗亲裔孙曾经在川东地区对满清军队进行了惨烈的抵抗,曾在一次战役以死殉国的川东反清勇士就达上万人,血染川东盘石城,尸塞云阳屈马河。

大明帝国的拥护者们绝大多数隐姓埋名逸于山野,直到大清结束,始终没有放弃反清复明大业。

结束语:大明时,朱洪武为坐稳汉龙天子的大位,隐瞒自己的族属身世,血封明朝“与国同济”的绝密,族人及后世都不敢记录家族的真实历史。大清时,李自成、张献忠对明皇室藩王血腥屠杀,满清入关后对明皇室成员残酷加害,使大明皇室子孙恨不该生在帝王家,同宗族人谁敢与皇室自攀宗亲以求速死。六个半世纪以来,凤阳农民的儿子朱洪武从和尚到大明皇帝的传奇让人津津乐道,钦察王族四王子逃难川黔西山再起的真实历史被人无情遗忘。真实的大明朝及其建立者朱洪武,被滔滔的长江冲刷,被漫漫的时空淡化,不再有人记起。

THE END
1.下班后别懒,教你6个副业赚钱的方法,提升你的收入大家好,我是【高省】最大团队,创始人蓓蓓,咱们高省是一个可省钱佣金高,能赚钱有收益的平台,百度有几百万篇报道,也期待你的加入。蓓蓓导师,高省邀请码110000,送2皇冠会员,送万元推广大礼包。 自从踏入自媒体以来,我每天接触的好像不是埋头码字就是总结赚钱的方法,了解有哪些副业可以赚钱。 https://www.jianshu.com/p/86a925cfe11c
2.做知乎小说推文收益怎么样?知乎推文老司机来教你具体实操以上就是简单的一个学员案例分享,当然,这并不代表着每个人都能这么赚钱,但我想表达的是,只要认真,坚持去做,赚钱是迟早的事情。 四、项目如何变现? 寻找优质的知乎盐选文章,申请关键词,做成视频,发到抖音快手上,吸引别人通过你的关键词开通知乎盐选会员,开通一单赚6块。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9935025.html
3.看完知乎上500条答案,我为大家整理了这21个B站学习类UP主这位也在知乎@巫师财经 链接:哔哩哔哩 ( ゜- ゜)つロ 乾杯~ Bilibili 对于金融圈和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巫师的内容确实说不上有多硬核和专业。但是确实是个能讲好故事的人,做好科普的人。金融行业有太多的专业术语,不熟悉的人不会专门感兴趣去主动了解,巫师很好的一点就是简单科普专业术语如做空轧空期货期权远期https://blog.csdn.net/qq_39521554/article/details/103796303
4.我来教大家“微信红包尾数控制器”(真的确实是有挂)知乎微信红包尾数控制器〖葳199990803〗微信红包尾数控制器:这款游戏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其他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款游戏是不是有挂,实际上这款游戏确实是有挂的,2024年2月26日0时5分23秒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32020780/
5.知乎上都是真的吗,知乎上的很多故事都是编的吗?1、知乎上都是真的吗:知乎上的很多故事都是编的吗? 知乎上面真的假的都有,但是有很多,你觉得不可能发生就自然而然的把它当成假的,这是不合理的。这个世界,不可能让你一个人经历所有很多人看起来都不可思议的事情,别人说的也许是他经历过的,而你有可能一辈子也不会遇到。就像有人说他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147505886034567068.html
6.有很多教你在淘宝开网店的,是真的吗?有很多教人在淘宝开网店的,不用压货,要交几百块就可以做一个月入几千,甚至上万的网店,是不是真的,靠谱吗? 关注问题写回答 ?邀请回答 ?好问题 ? ? 12 个回答 网店大叔关注 我本身就是做淘宝网店教学的,实话实话,这一行鱼龙混杂,很多都是假的,坑新手的,就拿我来说吧,很多客户找我了解,问我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8289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