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稍逊(xùn)喑(yīn)哑静谧(mì)B.佝偻(lóu)灵柩(jiù)相契(xiè)
C.枘(nèi)凿涕(tì)泗遏(è)制D.蕴(yùn)涵缟(gǎo)素陟罚臧否(fǒu)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
①中新网北京站2000年12月21日消息称,电子邮件已跃升为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的传播。
②日本自卫军在有关军事用语上玩弄文字游戏,刻意有别于国际上通用的用语,目的是
其军事性、战斗性。
A.媒介掩饰区别B.媒体掩饰分别
C.媒介掩盖分别D.媒体掩饰区别
3.改正下列词语中的4个错字,把正确的字规范、工整地写在方框内(4分)
袖手旁观根深底固不知所措墨守陈规投机取巧崭露头脚不功自破
4.修改下列语段。(3分)
①文中有一处重复累赘,应删去“”一词。
②文中有一句脱离中心,应删去,这一句是。
5.用课文原句填空。(9分)
①.过尽千帆皆不是,。
②.浊酒一杯家万里,。
③.,五十弦翻塞外声。
④.,只有香如故。
⑤.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⑥.《陈涉世家》中陈胜号召戍卒、表现对封建等级制度强烈不满的句子是:。
⑦.在钢铁厂濒临倒闭之际,明健接任厂长,人们说他是:“,
。”
二.阅读题(13+15+18+19=65)
(一)欣赏下面诗歌,回答问题(13分)
[甲]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①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②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乙]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④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6.同为写雪,但两诗呈现出来的雪景却有不同的特点。试作说明。(5分)
7.“诗言志”,“志”指的是思想感情。甲乙两诗中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诗句是什么各自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4分)
甲:诗句情感
乙:诗句情感
8.揣摩品味甲乙两文中加点的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B.惟余莽莽(叠音,读来音响浑厚,富于音乐美,渲染出磅礴的气势。)
C.北风卷地白草折(描绘出雪前狂风肆虐的声势,渲染肃杀的气氛。)
D.散入珠帘湿罗幕(细致形象地写出了雪花点点飘落进来,轻盈飘洒,给人以欣喜和暖意。)
9.对甲乙两文中画线句赏析不当的一句是()(2分)
A.①句赋予雪中的群山高原以动态的美感,显出奔放活动的气势,神采飞扬的英姿。
B.②句形容雪后天晴,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艳丽多姿,充满青春气息。
C.③句“忽如”二字用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也传达出了诗人对边塞奇寒既好奇又难忍的心境。
D.④句展示了边塞冰天雪地、阴云重重的景象,用“愁”、“惨”修饰形容,为下文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
(二)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文后问题(15分)
智者无言
大海的深处是平静的。
花朵的一生是无声的。
巍峨的山峦是缄默的。
大自然中有许多蔚为壮观的生命往往是以沉默示人,而人的生命是否亦当如此
机智和美妙的语言有时只不过是一种一瞬的智慧和淋漓的表达,但智慧和表达这本身并不证明结果。朴实的行动才是开在成功路上的鲜花。
认识一个人,不要光听他怎么说,而要看他怎么去做,因为有的语言言不由衷,就像认识一棵树,不需急于去看它春天开什么花,因为有一种事实叫华而不实。你可以等到秋天,那时侯你去看树上的果实,果实是花的语言,也是树的诠释。
芸芸众生,那个与你仅有一面之交便一览无余的人,你会觉得索然无味,因为他说得太多。而那个一直不吭声以沉默示人的人,你不仅仅对他印象深刻,而且产生了探询他的愿望——因为那沉默带给女性的是典雅矜持,带给男性的是深邃练达。你要记住,生活中有些东西藏在心里便是一种真实,一种深刻;说出来,反而索然无味,比如一生一世的爱情。
我小时候妈妈对我说:你看在街上吵嘴的人,声嘶力竭的人往往理屈词穷。因为真理不在他的那边,他想先声夺人来掩饰自己的心虚。而那个那个沉默者一身正气,于是不动声色,因为沉默是强有力的蔑视。
一个浅显的道理是:乌鸦和知了无疑是最善叫的,但它们都不是人类的宠物。
火山爆发那一声震天的巨响,那力拔山兮的气概,令人叹为观止。但这一奇观不会随时可见,为那一瞬间的壮观,它在地层深处沉寂了千年万年!
智者无言。
第五段讲述了两个厨师应考的故事,其中运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有哪两种(2分)
13.“世界不是用语言描绘得大的,想必人也盖同此理。”这句话中的“此理”说的是什么道理(2分)
14.你是否同意本文作者的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5分)
(三)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文后问题(18分)
成长不可无书——关于读书
这是中央电视台记者在采访中与一个西北放羊娃的对话:
“你每天干什么”
“放羊。”
“放羊为了什么”
“挣钱。”
“挣了钱呢”
“娶媳妇。”
“娶了媳妇呢”
“生娃。”
“生了娃,让他干什么”
……
②看到这里,你一定会觉得这个放羊娃可笑又可悲。然而在世人眼中,你和他一样,都是——“中国人”!
③这样的事情并不奇怪,但当从白纸黑字上实实在在地看到这串记录时,我的心仍然被强烈地震动了。
④穷文富武曾是中国的传统,家贫,只能通过读书出人头地。然而,不能否认的是,在今天的中国,也还有一大批像放羊娃一样的孩子,安贫若素。
⑤这不禁令我想到一句格言:生命的悲哀不在于目标未达成,而在于没有目标可达成。在那没有知识光亮闪耀的地方,生命便永在“放羊——”的循环重复中延续。
⑦“自己再累也要读书,工作再忙也要谈书,收入再少也要买书,住处再挤也要藏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这是几年前台湾知识分子倡导的“新读书主义”。饥之以当食,寒之以当裘,忧患以当安乐,孤寂以当金石琴瑟也。读书,实在是我们今天应该大力弘扬的好传统。
⑧不仅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要读书上进,就是当今世界极成功的商界精英也无时无刻不在以书为伴。电脑业两位巨头比尔·盖茨(微软)和安德鲁·葛鲁夫(英特尔)不久前便公开表示,要保持领先就必须跟上一些令人激动的新事物,而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成长。为此,他们如饥似渴地吸收新知识,每天晚上都在计算机网络上调阅明天出版的大型报刊电子版,力求比别人早一步获悉新的信息。
⑨成长不可无书。成功不能无知。一切渴求成长、成功、成熟的上班一族,请把高品质的书籍报刊请到你的身边,终身相伴,终生受益。
15.开头引放羊娃的事例的作用是:(2分)
16.引用第⑥段事例的作用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4分)
17.联系上文,请你在第⑤段的横线上填上一个词语。当你写下这个词语时,你的内心有怎样的触动请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字数50字左右。(5分)
18.按作者立论的观点,他认为造成西北放羊娃命运重复循环的原因是什么(2分)
(四)文言文阅读(19分)
(甲)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
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临发,上疏曰:“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
20.比较理解(4分)
①甲文中的主要事件可用乙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
②.“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体现了诸葛亮一贯的外交政策,《隆中对》中有一句话可以为证:。
③.甲文中的“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的史实,乙文中是这样表达的。
④.“寄臣以大事”、“必能安国,终定大事”,两文中的所谓“大事”是指
(用乙文原句回答)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6分)
①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②臣敢竭股肱之力③以俟大举
④夙夜忧叹⑤当奖率三军⑥庶竭驽钝
22.下列加点的词用法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
咸决于亮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此臣所以报先帝
咸来问讯悉以咨之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23.翻译句子。(3分)
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译文
25.同学们正处在独立人格形成的时期,都希望受人尊重,也学着尊重别人。尊重很容易做到:得到帮助时道声谢,妨碍别人时道句歉;为演出成功的鼓掌,为同学的进步喝彩;一句问候,一声再见……尊重也容易被人忽视;遭人冷落,被人揭短;恶语触怒他人,讥讽同学弱点……总之,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受人尊重是一种幸福。
请围绕“尊重”这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文体不限,字数600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
一.积累与运用
1.A2.A3.根深蒂固墨守成规崭露头角不攻自破
4.①逐渐或越来越②b句③并非有问题---删“并非”
5.①斜晖脉脉水悠悠②燕然未勒归无计③八百里分麾下炙④零落成泥碾作尘
⑤不尽长江滚滚流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⑦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⑧千载谁堪伯仲间
二.
6.甲诗以“千里”“万里”“长城”“大河”写雪,画面雄伟壮阔,意在写雪景的壮美;乙诗写雪早,雪美,雪寒以及戈壁冰封,意在写边塞雪景的风光奇异。
7.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热爱祖国河山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朋友远别的担忧与惆怅
8.D9.C
10.智者无言。11.以沉默示人引出下文对人生的思考。12.举例论证对比论证。13.人不能靠语言来显示高大。14.略(此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15.吸引读者。引出论题。
16.说明是否受过文化教育(熏陶),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举例论证(摆事实)和对比论证
17.放羊。触动可以是瞬间的震惊、继之难过等,再适当生发,或结合自身对放羊娃的生命形态表示同情,或对不能进化的生命链表示自己的担忧,或谈谈自己对生命递嬗形态的思考。表达要完整,感受合乎情理。
18.“成长无书”——缺少教育。
19.通与否都可以。对现状的估计、描述要切实准确,不可粉饰。作为口号提出,它本身是高出现实的,有继续倡导的必要。主张不继续倡导的同学必须有充分的理由说明该口号的不切实际,存在明显缺陷,否则不给分。
三.
20.临崩寄臣以大事-------外结好孙权------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