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背单词的时候,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
当你算数学的时候,南太平洋的海鸥正掠过海岸;
当你晚自习的时候,地球的极圈正五彩斑斓;
所以少年,请你拼尽全力,只要你为未来付出,踏踏实实努力的时候,那些你觉得看不到的风景和遇不到的人,都终将在你生命里出现。
后来人群散去的时候,一个孩子跑过来,男孩儿个很高,我需要仰望他。然后孩子长着满脸的青春痘痘,应该是很内向自闭的孩子,他就过来捏着我的手捏得生疼。
他说:“老师,你刚才讲的都是真的吗?”
我说:“都是真的。”
他说:“你觉得我能看到吗?”
“绝对能看到。”
他说:“凭什么?骗我的吧,一万多人凭啥就我能看到?”
“一万多人,只有你一个人跑过来向我确认是不是真的,你真的想。如果一个人真的想的时候,事情一定能成功!”
然后这个孩子听到这里就开始毫无征兆流眼泪,边鞠躬边流眼泪,把我的手捏得生疼。
我记得9月新学期操场大概下午两三点的阳光,孩子穿着格子衬衫,扭头上街回头跑去,他跑起来的时候带起了风,风吹起了他的衬衫衣角,少年格子衬衫衣角扬起,消失在了人群当中。后来上课铃声响起,我再也没有见过那个孩子。
我不知道他的人生以后有什么样的变化,我可以预感到,他多年回忆青春,那天下午他会有被点燃的感觉。
我们当老师的,还有很多家长在讲家庭教育,在聊怎么规划孩子的人生,我们其实就是在寻求那样的时刻。我们都曾经是孩子对吗?你曾经是孩子,所以你知道其实成长很多时候是片刻,刚才那句话来自《小王子》的扉页,我们曾经都是孩子,只不过大家都忘了而已。
好的家庭教育是什么样的
这句话说的特别好,因为我当了八年的高中英语老师,我教过的学生连网课加起来至少50万吧,我见过林林总总的孩子,我一直在想是这份职业滋养了我,所以直到现在,我看到任何一种人我觉得都是合理的,见到任何一种观念、任何一种成长背景、任何一种家庭教育方式,我觉得其实也是合理的。
今天请原谅我不能在这里给你一个标准答案,因为我们知道人就是因丰富而有趣,这个世界也是因为不同而可爱。我讲得比较零碎,如果对您有一点点的帮助或者启发,那就够了。
有的时候家长的顿悟也是那么一刻的事情,就像孩子成长一样。
我以前给孩子们讲家长会,或者给家长们开会的时候,总是问一个问题,大家如果当老师需要培训教师资格证,当司机需要考驾照,当律师需要考律师资格证,几乎现在人类社会的一切职业都需要培训才能上岗,唯独家长不是,只需要一次冲动就可以了。
但是各位朋友,我想请大家反思一下,我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很多人其实可能没有做好当一个家长的准备,他没有经验,他无从得知怎么把这个孩子教成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样子。大家可能听过一句话,说得有点粗糙的用词,但是非常的真实,就是“老大看书养,老二当猪养”。听过这句话吧?就是很多人在教第一个孩子的时候特别地费心、特别地用力,但是结果发现,和自己最终的目标完全相反,到第二个孩子的时候就失去耐心了。
所以每一次的新东方家庭教育讲座,我相信不仅是家长如何教好孩子的一次启蒙,更多是教你如何爱孩子的一次提醒。成年人不需要被教育,成年人只需要被提醒。世界上最伟大的职业,为人父母,我们从来没有经过培训,所以多听一听这种讲座,哪怕我们讲的是错的,那也给你起了一个反面典型的作用。所以,对的对你有启发,错的对你有警示。
好的家庭教育是什么样的?
自古以来,两千年的文明其实流传下来很多经典的故事,但其中关于家庭教育有四个故事可以借鉴。
第一故事是孟母三迁。
都读过这个故事对吗?就是我们看一下优秀的人怎么做的,我们照着抄就行了。在工业上,这叫“逆向研发”。
孟母三迁,她为什么要持续地搬家?她在菜市场旁边,孩子跟着学叫卖;她去街道边,孩子学着跟小混混打架。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最大的,我们经常说人不仅是习惯的产物,人也是环境的产物。
第一,孟母三迁,她是要营造一个环境。这个环境,很多时候大家容易比较偏狭地理解为学区房,理解为一个更优雅的居住环境。但其实你要理性的想一想,对一个人影响最大的,你回忆起你小时候,你在意生活在农村还是城市吗?你其实在意身边有没有几个知心的朋友,对吗?你在意身边有没有关心你、聆听你、尊重你意见的长辈,直到现在,要对那几个长辈高看一眼。所以,我这里所表达的营造环境,如果鼓励大家换一所更好的房子确实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我们要营造更重要的人文环境,这是非常容易的。
第二,就是交友的建议。“三迁”的本质是什么?让孩子去接触优秀的同龄人,我们都听过一句话,你就是你周围六个人的平均数。我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一直在体会这句话,因为我自己的性格上有很多的缺陷。我身边的朋友不怎么多,而且我很少主动联系,别说朋友,连女朋友也交不到,我妈也不知道在不在听,我努力着呢。我自己是一个很被动的人,而且经常很多内心的话不给别人讲,需要别人来猜。所以我其实身边的朋友很少,我长这么大现今联系的人只有两三个,其中还包括曾经的女朋友,我的意思是曾经联系。
我想表达的意思,我身边的朋友很少,我如何寻找我身边六个人的平均数,我只能看书了,我看了这么多年仍然在看。
我们喜欢少年一般的李白,他至死都浪漫,浪漫一阵子叫傻,浪漫一辈子就叫做风雅。我们喜欢杜甫,他沉郁顿挫,心系天下,他自己的茅屋都已经漏雨的时候,还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个出身于农村,然后长期经济比较困难,导致自己青春期有一些自卑的孩子,他应该是要物质一些的,但还好的是,这些诗词提醒了我们,数千年的历史中,中国的士人,这些受过教育的精英应该承担一份社会责任,应该要有良心。我也喜欢看苏东坡,所以大家喜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要豁达,年轻时候像李白,中年时候像杜甫,晚年时候像苏东坡。
所以,我给大家所描述的交友建议,其实是很多家长一直在忽略的,很多家长只是非常武断打断说,请你不要再跟他接触了,但是你要告诉他为什么,为什么不能和他接触,其实不是他这个人不行,是他身上的一些行为、观点、理念不行,你得告诉他什么是好的。如果身边找不到优秀的同龄人怎么样,看书,向书里学,圣贤都把自己所思所想写在书里。
大家下午都非常的严肃啊,别这样,我害怕。(笑声)
第二个故事是陶母割发。
截发筵宾的陶侃,这是一个配享武庙的文官。他年幼的时候非常的贫穷,当时是举孝廉制,我们知道举孝廉,陕西汉中出过一个非常知名的孝廉,去过西域,叫做张骞。
陶侃小的时候家境非常贫困,举孝廉一直没有举上。他的家人又很为他操心,30多岁了,去北京打工,村里卖菜,对象也没有,咋办?都很着急,就是这种情况。然后有一次同乡举荐上去的孝廉经过他家,他的母亲知道了,就要招待这个朋友,家里实在太穷了怎么办?床子下面铺的干草取出来,喂了他们骑的马,把自己的头发割掉了,做成假发,和邻居换了钱,换来粮食,做了一顿饭,招待那些人。
我们不是鼓励大家去做这样的牺牲,我们是想通过这样的行为,去看为什么人们一直称赞这种家庭教育,它背后其实有几点。
在很贫穷的时候,陶母仍然在鼓励孩子要“飞黄腾达”。很多家长会因为自己人生经验的匮乏和眼界的狭隘,在孩子小的时候过度地打击孩子,我见过很多这样的家长,家里很普通,有的是非常普通那种工薪阶层,甚至有很多跟我一样的农村家庭。
他说以后想要当一个宇航员,“你还宇航员,你能出门就行了”。
我以后想要考清华,“你知道清华门在哪开吗?”
见过这种家长没?家长可能也不是恶意,他想着的是挫折教育,而且他习惯用挫折教育,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小时候被挫折教育长大的。
第一,穷且益坚。尽管是普通家庭,孩子也要有高的追求,不要因为现在的环境去决定未来。如果说因为现在没有,那你就说他未来也没有。那奋斗的目标,奋斗的意义是什么?大家别忘了,40年前这个国家也一穷二白,那会儿也没有人相信,这个国家能够解决那么多人口的粮食问题。但是我们现在在这么大,装修豪华的楼里面。所以,马云有一句话,“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我的意思是,陶母的这种行为在孩子人生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他顶上了,孩子是记一辈子恩情的。
第三个故事是欧母画荻。
这是欧阳修的母亲,欧阳修小的时候他父亲就去世了。他父亲年龄大,母亲年纪小,他其实在他叔叔家长大,他小时候就是在随州。李白也在随州住过,是非常知名的古城。欧母画荻,就是小的时候没有条件给孩子去读书了,这个母亲自己是大家闺秀,人家拿个棍在地上描字,然后孩子跟着学。大家能够想象吗,一代文豪欧阳修之前是这样长大的。就是说你们乡里有个人考上了北大,他爸妈自己教的,吓一跳,就是这种故事。所以大家想,古代的科举能够选出来一定是人中龙凤,考试淘汰率比现在高太多了。去年应该是超过1200万人高考,至少985大学39所,一个学校按5000人录,18万人,比古代成才率高太多了。所以,欧母画荻,她教孩子的字很重要,但是比那些教孩子字更重要的是主动学习,学习能力很重要。我们非常清楚,过去40年这个社会和国家发生的巨变不是任何人能够预见到的。
你现在的经验和知识能支撑他走多远,真不一定。我以前总是劝家长,我说千万不要给孩子建议了,别耽搁他。很多时候就是这样,人都非常执迷于自己的成功经验,大家都听过一个故事,你现在去看,很多越成功的家长,他越坚定,所以他有可能是越错误的。过去40年,所有取得非常成功的家长,我们去分析一下,要么是互联网的风口,从每个行业改造的互联网的人,每个具体领域,只要是互联网公司就成功了。很多地方可能就是早期市场化改革的时候,他取得了一些资源,然后做了一个具体的行业,然后迅速发家。你去分析,现在地级市上发展特别好的,基本都是这类人。
我想给大家讲的是,乘一个电梯从1楼到6楼,一个人在里面一直蹦,一个人拿头撞墙,一个人倒立。后来别人问他们怎么成功,他说只要倒立就能够成功,你的经验可能都是错的,大家认同这个观点吗?你过去对你的经验有多么自信,在疫情这三年里,你自己对自己就有多怀疑。很多人感觉自己的世界被重塑了一样。
第一,学习能力。我想给大家讲的一个观点,学习能力比学习到的东西更重要,因为世界总是在变化,在自然界中,物种进化是第一要求,不进化就得死亡。但是进化就得痛苦,所以成长都是痛苦的。我想要快乐教育,教育哪有快乐的?快乐的是教育吗?其实我一直在表达一个观点,可以让孩子生活快乐,但是你要理解教育不可能完全做到快乐,很多时候就是反人性。对人来说,比快乐更重要的追求,是意义和成就感,很有可能比快乐带来的作用更大。
第二,生存技能。欧母画荻,教孩子读书写字,长大以后有口饭吃,实在不行当个记账先生也行,这是一种生存能力,这个方面很多家长是能给具体建议的,因为你自己知道怎么样具体做一件事情。
第三,陪伴学习。注意,我所说的陪伴学习是什么啊?孩子在那写作业,家长在背后看着,一会儿进来开个门,一会儿进来开个门,有这样做的,这是毫无意义的。还有的人进来给送杯水,再端盘水果,这种比刚才的也没有好多少。最好的陪伴学习不是监督,你们那种是监督,你都不喜欢被监督,为什么要监督他?好的陪伴学习是孩子学习的时候,你在旁边拿本书,哪怕假装看书。你让他知道,你在跟他做一样的事情,这个才是陪伴感。孩子在书房里写作业,你在客厅里打牌,他一定写不下去。我见过很多这样的孩子,我想给大家表达的陪伴学习,其实本质不是监督他,不是看着他做,而是跟他坐在一起,做类似的事情,当然不可能要求大家每天回到家里听董宇辉的建议,每天啥也不干,就陪孩子看书,偶尔有一些时刻就行了。你告诉他,“妈妈很在意你的学习,而且妈妈知道学习的过程,有时候如果学到自己不喜欢的科目是很无聊的。但是人生早期做无聊的事情,是为了以后做喜欢的事情。我想跟你一起体验这个过程,你写吧,妈妈、爸爸在这看书也行,可以吗?”这就是陪伴学习。
第四个故事是岳母刺字。
一个母亲或者一个父亲给孩子最大的人生的成长动力就是目标。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一个人就能够接受生活所加诸他的一切苦难。这句话是尼采说的。人生目标,精忠报国,这是关于使命,关于奋斗目标,关于意义的。他能够忍受任何一种生活,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怎么活。他完成一个哲学的问题,人生目标、奋斗方向,具体的路径,要为国做出贡献,首先要进入某一个领域,做扎实的事情,然后就是使命驱动。而且从前往后看,家庭教育给孩子的精神支撑越高,所以说家庭是孩子成长最好的后盾,物质后盾不是那么重要,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支撑。
我从家庭中获得的三次关于人生的触动
第一次就是我小时候暴雨后的果园。
我是农村家庭,陕西潼关一个非常小的县城。我印象小时候家里经过一些事情之后,经济情况特别差,差到上学学费都需要我妈出去借。坊间流传过俞老师跟着母亲磕头借学费的故事,我也经历过。而且我在那个年纪就经历过人情冷暖。但这些没有摧毁我,我有时在想,其实人生很多痛苦经历来得足够早的话,可能教会你辨别善恶,不要恨那样的人,只是警惕自己不要成为那样的人。你凝望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望你,屠龙少年不要长出龙鳞就行。
我印象特别深刻,就是有一次小时候下了一场冰雹,我家有个苹果园。折腾一年的收入其实就是果园的收入。苹果当时很便宜,几毛钱一斤。每年收完还要把它们用塑料纸盖起来,防止冻坏,等着客商来收。
所以大家不要小看二道贩子,二道贩子的价值很重要。老师就是二道贩子。老师在生产知识,那就是胡讲,老师是传播知识的,这就是“二道贩子”的价值,丝绸之路就是这么来的。
那次下完暴雨之后,所有的苹果掉在了地上,当时已经有一个是小孩的拳头大了,但是它还很酸,吃不成。那次对于当时的农村家庭来说,几乎是一个灭顶之灾,因为爷爷奶奶一年的收入就是那个果园。当时我们都很难受,我们都很担心,担心奶奶会不会因此受到很大的打击,但是老人显得异常平静。我后来在读海明威写的《老人与海》的时候,就看到了同一种精神,我不知道是钝感力还是她的内心强大,总之她没有起特别大的反应。她跑到果园里,下完冰雹,冰雹化了一层泥地,她跪在泥里面,把苹果捡起来,用抹布把上面的泥擦掉,装到袋子里,装了10几袋子,糟蹋了很多,农村用木架车拉着,拉回去又吃不成,又酸又涩,就把它送给了村里那些养牲口的人,给猪牛羊吃。剩下的塞到罐子里,做了很多罐的苹果醋,那一年夏天,我们家里每一餐每一饭里面都有苹果醋的甘甜和清冽。
人生没有绝境,绝境是心境。那是童年关于我忍耐力和韧性最好的一次教育。直到现在我看到奶奶的时候,我都觉得她身上有一种语言会显得苍白的力量,这是关于我人生在家庭当中得到的第一次特别深刻的教育。成长都是瞬间。
第二次就是我在大学毕业时的谈话。
然后,我又觉得得到的太容易了,得到这么容易,这能是好东西吗?于是又找第二个,是汽车企业,也是国内的汽车企业。这个企业给的报酬比前一个更高,因为起薪一年20万。我想不会干违法的事情吧?这么高。还有驻外的补贴,又是一千多人的简历,最后淘汰下来剩两个,我又成功了。辅导员说今年是史上最难就业年,我说:“辅导员,你别骗我”。我又去面了第三家公司,就是新东方,把人折磨死了,后悔了,我在想当年去那俩企业估计现在已经是商业精英,研发大师。我去面试新东方,10月底开始,先是考试,再是试讲,每次讲10分钟,骂一个小时,出门那一刻,我觉得我有罪,我要忏悔。因为老师骂完之后,我觉得我哪哪都不对,我连呼吸都是错的。
俞敏洪老师说的挫折教育,后来大家觉得这是压力面试。从前一年10月一直骂到第二年2月,但是在那个过程当中,我曾经是有过一些思考的,我在想我应该做哪份工作,前两个都看着那么诱人,那么耀眼,那么唾手可得,我却对人爱答不理。后面一直虐我,不跟我说能不能过,能不能得到工作,得到之后给多少钱。闭口不提,怎么有这么不负责的企业?
我就回了一趟老家,跟我爸说,一个是手表企业,一个是汽车企业,还有就是新东方。我爸像行为艺术家,北方的平原,秋天收完了庄稼,他拿着锄头平整土地,我侧着看他的时候,正好他站在阳光的阴影里,然后手搭在锄头上,像个艺术家一样说:“儿啊,你把很贵的手表和很贵的汽车卖给富人,有什么用?”我当时的沉默和你们现在的沉默差不多,我在想,我爸咋了。但是他说完那句话之后,他就说:“人是万物的尺度,影响人的工作才是有价值的工作。”我大为震撼,我说懂了,后来我真的选择了新东方。我当时也在好奇,我爸为什么能说出那么有深度的话,后来知道他是从书上看来的,那是古希腊的哲学家说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所以要学会借鉴,很多时候别人的话会完全表达你的思想,多阅读,打开你的象限。
所以,那句话真的决定了我后来很多的价值观,我后来所有的决策都会围绕着那句话来看。怎么样对一个个体的发展是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是应该有仁心的,在意每一个孩子成长,不因为他学习好而过度偏爱他,不能因为他学习差而歧视他。不能因为他家庭好,然后就对他多有照顾;不能因为他家庭差,就对他爱答不理。你在意的是每一个个体的发展,你也不知道你现在花的心思,有一天这个孩子走向了社会,成为了优秀的教师、医生、警察、律师,他会改造一个又一个具体行业,他会做全国最优秀的严苛老师。你们去过北大,你学生每年都有考上北大的。所以,这句话影响了我后来所有的决策,这就是毕业时的谈话,直到现在我都以这句话为傲。
那一刻我跟我爸说:“咱回去一趟吧。”我爸很开心,我妈不去。我说:“妈,别犹豫了,再犹豫这车都开不成了,马上就卖了,再跟它最后告个别吧。第一次见它是第一次,第二见它就是告别了,人生就是这样,大起大落。”
我开着车带着我爸妈回了湖北老家,在十堰郧西,大山深处,群山环绕,郁郁葱葱。然后山风袭来,松涛摇滚,鼻子里面全是负氧离子和草木的清香,只剩几户老人家在那,年轻人全都去了大城市工作。那样一个闭塞和看起来已经非常荒芜人烟的小山沟里,我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平静。我回到那之后,族里的一个长辈带着我走向大山深处,已经山穷水尽了,然后又柳暗花明了,没有路,穿过一大片的荆棘和一个小弯之后,前面又有一大片平地,一个老人拿着锄头在整理自己的田地。
这个星球在旋转,城市在飞速发展,钢筋水泥在城市边缘兴起,大道上车水马龙。但是离这些城市数千公里外,小山村里,一个老人在安静的平整着自己的土地,世界变化跟他没有关系,他有定理,他有自己的事情,那一路上的一切仿佛都是别人在提醒我。走到尽头,看到了半山腰上,割开了草木,看到了五口青石板的坟,已经有数百年了。我爸就跟我说:“现在咱所在的地方,几乎就是这个乡镇这个县城姓董的人,不计其数,可能有接近一半了。但是所有这些人最早都是从这五口青坟来的,都是他们的后代。”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种感受,真的是一次精神上的寻根之旅,我们就在坟前磕了几个头之后,回来一路心里若有所思念叨着,我爸妈在前面走,我说人生能够差到什么绝境?他们都可以重新开始。
其实你要说人什么时候会停止成长,人除非离开这个世界,要不然人永远在长大。
你小时候的成长,青春期,你喜欢他,他不喜欢你,你考试考砸了,无非就是这些成长。
你走出大学校门开始工作的时候,你和同事老板之间的相处,更多是关于这些的成长。
有一天你结婚了,你的成长是关于如何经营一个家庭,如何爱一个人。
有一天当了父母,你的成长又是关于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你的成长永远不会停止。
孩子和你一样,成长都是瞬间完成的
我后来写了几个,扣着这个题目,一个家庭是孩子成长最好的后盾。前提是孩子得跟你能聊得开,前提是孩子说话的时候你不要急着发表观点,不要急于批评,不要急于炸毛。
有的家长听孩子说三句话,“你别说了,你说的都是错的!你听我说!”见过没?我当老师见过太多这样的家长,家长现场和孩子打起来了,你可能很难想象。但是我告诉你,很多家庭里面,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可能是畸形,甚至是彻底消失的。
如何应对?
第一,情绪稳定的家长能够教出情绪稳定的孩子。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我们后来把这种东西叫做豁达叫做智慧,苏东坡爸妈能是情绪暴躁的人吗?不太现实。
强大的精神内核是会传承的,这才是高贵的门风。
“报——”
“慌什么慌?多大点事,你就慌?”
大家见过很多电视剧里的这两个角色,这就是两个人精神内核的区别。你发现慌慌张张的人是很难成事的,因为他永远在被外界所干扰,始终没有清晰自己的判断,他太容易摇摆了。强大的精神内核和一个非常稳定的情绪是很重要的,大家也要修炼自己,这就是为什么你要修炼自己,其实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你修炼自己,孩子跟着学就行了。
不过度反应,利他也利己。一个人如果每天都是对着外界有过度反应的话,首先他自己大喜大悲,精神不稳定,容易陷入极度的悲伤。我一会儿难受得不行,一会儿又狂喜,感觉脑子不正常一样。而且我这种人可能给身边人带来伤害,一个丈夫或者妻子整天大喜大悲,家里的人大概率会受他影响,不快乐,不幸福。这个很重要,利他也利己。
第二,善于沟通。很多家长沟通的时候,感觉像讯问,像警官办案一样铁面无私。家长聊了之后,孩子什么都招了,那不叫沟通。沟通就是你不一定每个问题都要给出回应,你也不一定每个困难都要给出建议。因为你没有经历他的人生,你相信他会根据他所有的情况做出最好的判断,你别苛责他,善于沟通的本质就是你理解他,有时候哪怕你只要听就行了。你知道为什么现在互联网上的人都不认识,但是愿意给他发消息吗?我每天在我的抖音后台能够收到无数条消息,有家庭矛盾的,有工作发展困难的,有孩子教育崩溃的……有丈夫感情问题的,这个我一般都不太回答,因为我也没有经验。我能收到无数种反馈,大家只需要有一个人了解他而已。
很多时候就算说完了问题,问题也没有解决和消失,但是心里舒服很多。有过这种情况没有?可能很多时候你和孩子的沟通就是这种,让他觉得你在听他,尊重、心理认同,你要知道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一个解决办法。
有时候和家长、孩子沟通的时候还要适当的示弱,适当的示弱很重要。聊完你说,“这个问题,妈妈和爸爸也没有经验,我觉得你可以怎么怎么样,另外你可以寻求周围人的建议,老师的建议……”你不必把每个问题都给出答案,你怎么能确保给的每个问题答案都是对的?一定不可能。
第四,强大的后盾不是包办一切。很多家长一谈到家庭强大的后盾,物质方面全部给解决,没房买房,没车买车,没媳妇给安排相亲。孩子后来人生遇到所有的问题都来找我,孩子40岁了,后来抱着妈妈能够哭出来。
你真的给他强大的后盾吗?你的孩子终有一天要过自己的人生,你陪不了他了他怎么办?想过这个问题吗?
很多人培养的孩子像“巨婴”。如果把孩子教成这样,这个家庭教育肯定是出现问题的,大家认同这个观点吗?孩子要有他幸福的人生,父母也有他幸福的人生。我一直在倡导,有的时候父母把自己的人生过好,孩子的人生很多问题迎刃而解。不是包办一切。很多女孩相亲的时候,发现这个男孩儿都30岁了,一张嘴就是“我妈”,这就是巨婴,瞬间不感兴趣。既没有自己的知识、远见,也没有产生对自己的判断,容易形成这种现象。
大方向上给建议,小事情上不干预,世界在巨变,旧的经验不一定对,你的成功可能真是偶然。很多人在问“怎么培养出来另一个董宇辉?”我自己都不清楚,你如果研究明白告诉我。我一觉醒来就火了,我怎么知道咋火的。
我有一次和妈妈聊天,我说:“妈妈,我得独立。”我妈说:“对”。我说:“我的生活费我得自己赚。”我妈说:“太好了。”第二个月就没给我打。我说:“妈,我那天给你说着玩。”我妈说:“妈认真了,你自己想办法。”从那以后没有打过生活费。我说:“咱的沟通效率太高了,我就是提个建议。”我妈说:“准了。”
我讲这个的意思是,很多时候你得让你的孩子去体会人是什么样子,得让孩子感受世界是什么样子,你可以是一个建议,甚至都不是一个舵手,你是副舵手,你甚至是前面的观察员,他来掌舵,他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要不然永远长不大。
第五,修炼自己,持续学习。这是真的说给所有的家长听,我以前在家长会一直批评家长,批评到最后,家长说:“老师,对不起,我错了,我以后好好做人。”很多家长是不看书的,他却要求孩子看书。孩子说:“你都不看,凭啥让我看?你不看书都能成功,那说明成功不需要看书。”啊,有的成功还真的不需要看书。
所以,成才率特别高,他们真的给孩子具体的学习建议吗?没有,他们就是把陪伴学习做好了。爸妈在忙爸妈的事情,你也要忙你的事情。我们是为了更好的家庭,更好的生活。我们往大了说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对社会做贡献。
还有一点是经营婚姻,这些话题可能刺痛一些人,但是对不起,现在离婚率逐年上升,我身边很多朋友都是单亲家庭。有那种特别有爱的爸妈,即使分开之后还能够照顾好孩子。但是很多人不会,尤其是两个人分别成立家庭之后,孩子会感觉他被世界抛弃了,哪都不能去,去哪都有异样的眼光。所以,经营好自己的人生,经营好自己的婚姻很重要。
培养爱好,积累智慧,孩子是父母的镜子,一般看孩子怎么样,大概父母就会怎么样,这个话可能有点绝对,但是是有点道理的。
所以,我想给大家讲的就是,很多人按照自己的经验,过去几十年一直在成功,你的人生越来越好,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不是都是这样?因为大的经济形势越来越好,国家高速发展。所以很多人只能接受自己一直变好,就像大家期待房价一直涨一样,有一天掉的时候觉得怎么会掉呢?骗人呢,童话里都是骗人的。不可能一直好的,孩子的进步也有偶尔后退的情况,历史都是曲折的。
所以讲到最后,要让孩子有非常坦然的心态,这个心态首先来自于家长,再来自于孩子。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要从容地应对。比如,这次考试没有考好就没考好呗,小升初没有考好就算了呗,初升高没考好无所谓,高中考大学尽力了就行,就算没有考好又怎么了?你身边发展最好的是当年那些高考状元吗?反正我身边不是,可能我的教育背景比较特殊。
我在小学升初中的时候,我们学校考的第一名到了初一就泯然众人矣,一个彻底伤仲永的故事。初升高的时候考了全校第一名的,在高中也泯然众人矣。在高中考大学,当时学校考的最好的人,现在还挺优秀的。
我想表达的就是人生很多时候可能领先一个阶段,但你不要期待自己全程领先,把弦拉得太紧就断了,孩子应该松紧有度,张弛有度。
第七,家庭教育是关于孩子如何幸福度过一生的教育。最后一句话请所有人记住,幸福的人生就是成功的。
就算医学再发达,我们就是百来年寿命,如果这一生最后消散了,很多年后变成了一株草的叶子,一杯啤酒的泡沫,一阵风吹过的尘埃,什么都不复存在了。那些执念、焦虑、痛苦、挣扎还重要吗?一点都不重要。所以,幸福的人生是成功的。
大家可能听过庄子的故事,妻子去世了,惠子来吊唁,结果发现他叉着腿,坐到院子里敲着锣,唱得很开心。大家说:“你媳妇儿没了,你这么开心!”“本来就没有人,天地之间的气汇聚到一块成了形,最后成了人,她又归于天地了,我应该为他感到开心。”
第一次听这个故事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庄子疯了,但是我相信经过很多事实、很多挫折后逐渐开悟,很多家长会觉得这就是中国文化伟大的部分。该做事的时候做事,该休息的时候休息,所以我跟很多人说,顺境中做事,有机会珍惜住,逆境中读书。努力没用,折腾自己干啥,每天把自己折磨的很惨,没有必要。
所以,短期拼智力,中期拼毅力,长期拼体力。幸福的人生一定是成功的,但是只追求成功的人生,不见得幸福。
大家都见过,父母都是强人,特别强,一个比一个强,一山更更比一山高,孩子在夹缝中生存。见过吧?很多的。
在应试教育中,父母可以做什么
我确实是一个高中英语老师,我之前讲过很多的讲座,都是关于高考的,都是关于学习方法的,都是关于考试成绩的。但是今天因为这是一个关于“家庭是孩子成长最好后盾”的讲座,我不能大篇幅讲那些,所以最后写了几点。
第一点,应试教育是一场大多数人都注定失败的竞赛。2023年的高考人数应该在1270万左右,去年在1100多万,再之前是1078万,再之前是1071万。为啥近两年说不清楚,因为近两年没有上课了。1000多万的高考人数,211全国一共100多所。按照100所算,一个学校大一录5000人,50万,1000万的底数,50万的分子,5%。再分别到省份,陕西、安徽这些地方,连2%的录取率都悬。到天津、北京就高一些。985同样,全国39所学校,一个大一年级按照5000人录,18万人,分子是18万,分母是1000万,这是不是一场注定大多数人都失败的竞赛?
所以,我以前当老师的时候,虽然我是一个补习班的老师,家长对我的期待只有提分。但我几乎给所有的家长讲的是,做好防冲击的准备。如果就是硬性落地的那一刻,能否让自己孩子有一个再次起步的心态。我们都把这个高考看的特别重,但是大多数人其实考不上好大学。从另一个角度看,考不上好大学怎么了?董宇辉当年考的就不是985,也不是211。
所以长期来看,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最重要的。很多人的知识巅峰就是高考那一年的6月7号、8号晚上。那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什么都算得清楚。再后来,到菜市场都要拿计算机了,学的知识都还回去了。所以,是不是相比知识来说,学习的方法和学习习惯更重要?很多成年人到了四五十岁,知识量完全不如十七八岁的样子。互联网上有一个梗,一旦出现感觉无法理解的现象的时候,小学生觉得神奇,中学生告诉你这是什么定理,大学生说闹鬼了。潜台词就是,他已经把学习的知识忘了。
第二,我8年高考教学经历告诉我,很多孩子的问题,不是学不会,而是不想学。我在开家长会或者有时候和学生聊天,下课来问我最多的问题,从来不是老师英语怎么学,而是老师为什么要学。脸上写了两个字,天真、可爱。孩子问:“老师,我为什么学习?”家长说:“学习改变命运。”孩子一想,我们家司机还在楼下等我,这个命运可千万不能被改变。但凡改变了,以后自己怎么办?他不希望命运被改变,对于现在的很多家庭。
孩子内心的愁思是非常多的。今天他没理我,他跟我关系那么好,今天跟另外一个人放学走了,这就会影响他今天一天不听课。听着都想打他,但是不能打他。“我理解你的心情”,握着拳头安慰他。今天老师上课一直瞪我,或者是这个老师前几天骂过我,总之学生会因为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原因,就这一节课不听课甚至一星期不听课。很多家长以为是自己孩子学习环境不好,条件不好,一直想办法做外部的办法,但是最影响他的反而是他的学习动力,孩子从来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有的人学习可以改变自己的家庭命运,像我小时候,我就得学,我很清楚,我如果不学,现在在农村连媳妇儿娶不到。
大家看着我,身高也不到2米,月收入不到1000万,要力气没力气,要长相没长相,我在农村就属于爸妈最头疼的,媒人都不会去我家。盖新房子了吗?没有。县城有房子吗?没有。孩子干啥呢?种地呢。有一身好力气吗?没有。心态好点就行,孩子健康快乐长大就行。
我在农村是没有任何机会的,所以我想给大家表达的是,我以前努力学习真的为了改变家庭命运,必须要改变,我退无可退。大家说寒门出贵子,因为他们学习动机最强,学习条件肯定差,寒门能够出贵子,就是因为退无可退,没有办法了,再不学回去可能连地都没有了。
但是有的孩子学习不一定为了这些东西,得让一个人找到自己丰富的兴趣和爱好,有的人是要找使命感,有的人是要找自己开心的事情,反正孩子学习动机需要你们去挖掘,因为每个人各自有差异,你们需要找到他为什么学习。
当然我所说的学习不等于考试成绩,考试成绩能够体现一方面,但是不能体现所有的。当年学的知识,现在能够用到多少?你会发现持续的有好奇心,持续的研究,持续的总结,持续的迭代,后来不管你进入哪个行业都很灵。
第三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记忆,理解,练习,迁移。这是学习里的问题。很多老师上课是假上课,很多老师上课问孩子:“会了没,懂了没,记住了没,真记住了吗?”很多老师在问的时候,他都知道没记住。孩子在回答的时候,他也知道自己没有听懂,但是还是会回答。见过吧?这些人是最多的,我以前当老师的时候,发现这种特别有意思。所以,我上课很少这么问。
一人拿出一张A4纸默写,写完以后把自己的名字写上,孩子很痛苦,20分钟坐那儿,一笔没有写。来,再请把你的目标大学写在旁边,孩子在想,我就是这样对待我自己的梦想吗?更残酷了。不要问他,他能够记住,是不是就能够默写下来?这是新东方最早的VPS教学法(进步可视化体系)。
你问他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我以前上学的时候,老师问大家懂了没?全班同学都说懂了,只有我一个人说没有懂。我实事求是,没懂就是没懂。当时刚到学校的时候学26个英文字母,我背的是“阿、拜、猜、戴”。我背完一看旁边的人,大家以为我故意捣乱,说我“勇”,然后我就被老师提到外边去了。老师说:“你第一节课就敢捣我的乱”?我真以为就是“阿、拜、猜、戴”,农村的小学没有英语课。听到这个故事其实挺残忍,笑完之后会你感到一股悲凉,这就是我的成长环境。
老师再讲课的时候问懂了没,全班都说懂了,我说没有。我又被提溜出去了,所以到最后我只能撒谎了,老师问懂了没,我懂还是没懂?我看大家都懂了,我也懂吧,要不然我咋办?都懂了,就我一个人没有懂。但是其实很多人也没有懂,有一次我发现我同桌的书写的密密麻麻,笔记做的五颜六色,考试成绩很一般。我说你是怎么做到又努力成绩又差的,努力没啥用,我同桌就生我气。我说:“你上课不是都懂了吗?”他说:“大家都说懂了。”
很多知识的方法是迁移的,本来是这一类题,最后从这一类题讲到那一类题,那就是更高的知识迁移能力。就像很多人读书,读了一辈子,但是一到具体的事情上一塌糊涂,不能把书本知识应用到现实当中,这就是迁移能力,这是下一个阶段要培养的。
第四点,关于考试,很多人最头疼的还是考试。
清楚的规划,提前让他知道他的目标,孩子说以后就是想当飞行员。“爸相信你,你这个身高大概率过不了体检,但是爸还是相信你。既然要规划,以后就要上怎样的学校,这个学校去年在全国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在咱省你得考到全省前600名,你这高中三年应该怎么学。固定到每年,每个学期,每个月,每个周,大概能够定出每一天。爸相信你,来,咱们一块。”
第二,要有方法。我刚刚所说的三点是改善课堂效率好的办法,是很小的办法,但是很有用。这样就不盲目,不浪费。在初中阶段或者高中阶段,对于大家最好的东西,就是整理错题本。最后能考的东西就那些,很多时候出题的思路都是一样的,出题的点也都很相似,往年就几个话题,多整理错题本,这些是非常有意义的。然后是经常复习。真正聊到应试的时候,反而很简单,具体问题就能够具体分析了,但你要说请问怎么样培养一个优秀孩子,就迷糊了,定义里面什么叫优秀?身体好,思想好,还是人生一辈子快乐,还是要做出伟大的事业?很多家长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第三,充分的练习,不焦虑,不投机。
我给大家讲一个案例,以前我当高三老师,离高考一个月了,有一个家长开着车来看,家长把车停到楼下,带着孩子说:“老师,现在离高考还有一个月,我孩子英语30分,我想让他考130,请问能够花多少钱?”我肃然起敬,希望以后我也能成为这样的家长,财力惊人。我说:“对不起,我没有办法,往前面走,那有个大兴善寺,佛教八宗祖可以去拜一拜。这是信仰问题,我帮不了你。”哪有一个月从30分到130分的?别人学三年,你干啥去了?你有“钞”能力就能够行吗?虽然“钞”能力很多时候确实能够行,但是考试面前是不行的。因为高考是你人生最公平的竞赛,没有之一。成年人有经历,后来的考试真不一定考得好。
所以,这就是在学习方面,你要有清楚的规划,高效的方法,最后再充分的练习,不焦虑、不投机。因为你一旦焦虑、一旦投机,所有受过的教育和所有的经验都失灵了,那一刻别人让你咋你就咋,丧失自己的判断了。
几乎所有的职业都是需要培训才能上岗,这是今天开头的观点。老师、教师、律师、司机,最伟大的事业,为人父母却没有经过培训,这看起来是巨大的缺点和遗憾。也因此造成很多人在家庭教育里面的不称心、不满意。但是尽管如此,这些不影响你成为优秀的父母,因为爱会驱使你做一切正确的事情,希望大家用爱去关心照顾一个孩子,而不是因为要求去规训和苛责一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