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在一定程度上,能打通你财富管理的任督二脉。
个体能获得财富,只有两条渠道:出售资源或掌握资本!而这个过程中,就产生了财富的差异,使人与人赚的钱产生了巨大差别。
1
一个普通人的资源
2、脑力
3、技能
技能的重要性突出,是因为前三者的差距正在缩小。尤其是仅凭文凭带来的脑力资源价格差,一个普通的一本学生与二本学生已经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反而是专业、专业熟练度更能决定你的价值。尤其当你所具备的技能有足够多的需求时,比如挖掘机学得好的人在工地上的附加价值更高,这是因为前者数量多,后者数量少,这里面供需关系决定了价格。
所以,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人,要么通过文凭获得高的脑力价值,或者通过善于思考,会做人,会做事,获得自己的脑力附加值。
4、外貌
有的人还有一种资源,就是外貌,如果长得好,突出的可以进入演艺圈,一般的也可以在日常的婚配、工作、生活中获得很多额外的财富。但是外貌只能略微提升,不能本质变化。而且外貌这种资源不一定是越漂亮越好,王宝强和黄渤的外貌特质也是他们成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5、风险
当然还有最后一条没有说,就是出售风险,如果你愿意承担坐牢、死亡的风险,去偷、去抢、去骗,比如混黑社会、开赌场、开黄色网站、进行网络诈骗等,你获取的财富也会增加,但是承担的风险也会增加。
用一句流行的话说“所有赚钱的方法都在刑法里写着呢”。
2
天生拥有资源的人
比如某人住在金矿上,随便拿锹挖一下给别人就可以换取财富;
再比如某人住在市中心的破院子里,其天生获得了位置的资源,只要拆迁就可以获得一大笔财富;
富二代、当年的煤老板、现在的拆迁暴发户都是属于这类。这类财富,可遇而不可求,只能靠运气。这种人的特点就是,其获得财富的多少取决于其拥有的资源的多少。
3
掌握资本的资本家
资本主义社会比如美国,为什么叫“资本主义”呢?为什么不叫“不平等主义”、“自有市场主义”呢?因为在这样的社会,“资本”是度量和决定一切的标准。
在中国的古代,你富甲一方也没用,官员随时能把你家产抄净,你有钱也要去给权力行贿,去买官。而你只要有了权力,哪怕身无分文,一样生活富庶、吃喝不愁,所以那时是官本位。
当今的社会,你有权又如何,还是得想办法把权换成钱,才有作用。一个月收入五千的局长挤公交车都没人给你让地方,而你只要肯出钱,卡宴都会上门接你,司机还要跑下来给你开车门。
某讯公司曾经说过,自己从不做研发,让市场上那些小公司去研发,如果一旦成功,就花钱买过来,如果不卖,就花钱把这个公司的几个核心挖过来。这就是资本主义。
为什么人与人之间所赚到的钱产生了巨大的差别?
第3种人赚的就是比第2种人多,第2种人赚的就是比第1种人多。
但是世界上并没有纯粹的事情,像民工那种纯粹的第1种人和如今的马云那样纯粹的第3种人是比较少的,很多人具有上述的混合特点。
因为中国建国消灭了资本家,所以中国天生具有资本的人是极少的,大部分第3种人都是从第1种人或者第2种人进化过来的,比如马云就是从第1中人进化到第3种人的。虽然目前这种进化已经越来越难了,但还不是没有希望,因为以后会更加的困难。这就是阶级的固化,阶级间流动的减少。
而从第1种人进化到第3种人的方法,就是每个人都在玩命探索的方法,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败了。原因就只有两点:你的头脑有多聪明+你积累的资本有多少。
举个栗子
你想开一个淘宝店铺,你有没有资本去宣传?去压货?如果你在淘宝上卖一件在阿里巴巴上买一件,要么是根本卖不出去,如果你能卖出去,那些更有实力的卖家分分钟用同样的产品把你PK掉。
同时,这也回答了另一个问题:赚钱的方法千百样,为何偏偏选择进厂打工这一种?
答案是:你不打工你能干啥?你以为你出来干别的就能赚钱?几年前网上疯传送快递赚的多,我就嗤之以鼻,这种没有门槛的行业是不可能赚的多的。你愿意赚1万干这个,我分分钟找一个赚九千就干的,我再找一个赚八千的你信不信。最后,无论你是送快递还是摆摊,无论你是卖肉夹馍还是搞IT,你都会被拉到一个门槛平均收入。因为IT需要学习,赚的多一些;快递比较辛苦,赚的比IT少,可是还是比打扫卫生的多一些,就是这样。
那到底怎么样从第1种人进化到第3种人?
第一步:资本原始积累。
你愿意打工也好,愿意自己做产品也好(有的人就自认为在创业了),先完成资本积累。这一步最重要,也是发挥大家的想象力和实力的时候了,摆地摊、开淘宝、做网站、做APP、炒股票、海外代购、开设计工作室、卖肉夹馍、还有给幼儿园摄影的,等等等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一句话,这步就是出卖你的个人资源,就看你卖不卖的上价了,多学习吧,即使不为了文凭;多辛苦吧,只要不是出卖健康。
第二步:善用资本,用资本赚钱。
怎么用资本赚钱?问你们个问题你们就明白了。如果你家开了个小饭店,每个月能赚1万,但是需要个厨师。你自己炒菜水平很高,如果自己当厨师,饭店每月净赚1万;如果雇佣一个厨师,每月花8千,饭店净赚2千。你怎么选择?
答案:雇一个厨师!这样你只要能用每月一千利息的贷款,再盘下一个饭店,那个饭店也能净赚一千了。(这个饭店赚两千,还利息一千,净赚一千)。而你,只需要这样盘下100个饭店,每个月就能净赚10万,而你这时,却在国外旅游,成了第3种人。
很多人一直在打工,他们没有成为第3种人,很好理解。但是改革开放之后做买卖的,也有很多人还是没有钱,就是因为,他们自己做厨师,自己的妹妹做服务员,自己的老妈管收银,仅此而已。
郭敬明自己不写书了,投资拍电影了,从炒菜变成了掌柜的,所以韩寒说:“郭敬明一个月的收入等于我一年的收入”。
所以,以后问自己怎么成为第3种人,就是一句话:“不要自己炒菜,雇一个厨师”。
补充1:如果能用资本去赚1块钱,也比用出售自己的体力赚100块钱更符合金融思维。
补充2:另外,聪明和资本,如果你只具有其中一点,记得,要找只有另一点的人去合作,他们也在等着你!
因为赚钱是一个悖论,因为在经济学里面,除了垄断(注意一般人常识中的垄断跟经济学意义上的垄断是有不同的),所有企业的均衡状态是(经济学意义上的)零利润。
所以,但凡能够赚钱的方法,一定是不均衡态产生的。产生不均衡的重要原因,就是信息不对称。通俗一点,一个路子本来很挣钱,知道的人多了,都挤过去,也就不赚钱了。
八十年代,某知名人物,找不到工作,没有办法,拿着照相机去公园门口给人拍照。没想到第一天,把一麻袋的钱扛回家,竟然有上万块,一夜之间跨进万元户,比百十块工资的父母一年赚的还多。然而,现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