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电影中的有钱人都有专属司机接送,只要坐在车里,就有人帮忙开车门、提行李及关车门。感觉是非现实的遥远画面,现在却有机会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成真!
高速扩散的关键点“让乘客享受到尊贵不凡的出租车体验”
就是Uber能在使用者间散播这么快的关键原因。
体验式成长策略
Uber初期的曝光方式是参与各种硅谷的创业活动,因为创业家或是想创业的人,都勇于尝试新的工具及服务,尤其当这个产品能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的时候,在这些活动里Uber提供赞助或是免费搭乘来增加使用者的使用意愿,并借此来增加在硅谷的知名度。
Uber未来的成长潜质
Kalanick并不把Uber局限在小框架里,他开放API给其他业者使用,让更多有「需求」的服务可以与Uber结合,例如:餐厅、旅游及飞机;除了此之外,Uber也积极的尝试许多新的商业模式,例如:UberIceCream、UberFRESH等,所以当你把车辆看成是Uber服务的载具时,它未来的可能性便无可限量。
除了让用户拥有非凡体验外,重要的是必须建立适合自己的营销策略及管道–产品要如何让人知道、如何让人尝试使用、进而推荐你的产品。Uber用免费乘车,体验式口碑行销及社交媒体作为它主要的营销策略,每个营销策略(Strategy)及战术(Tactic)都需环环相扣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当然Uber也并非在每个城市都可以拓展得这么顺利,因为处在法律的灰色地带,想uber在国内就没有像滴滴发展的那么好,至于具体为什么?你懂的。
看Uber的配算法-快速响应,优良服务,顾客体验的正循环
1,通过算法找到能够最短到达的司机
2,司机看不到目的地,因此也无法拒载。
(潜在问题是,司机如果对目的地那片区域如果不熟悉怎么办?除非算法里自动匹配司机过往的行车记录,有类似行车记录的司机才进行推荐,否则将造成司机找不到路,行车体验很差的结果。Uber目前推出的最短路程游戏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
我们程序员客栈要做的,就是尽量精准快速地匹配用户的开发需求和程序员,类比下来,我们需要解决这么几个问题:
一,开发需求和程序员之间的“最近路径”应该由什么量化指标来确认?
GPS定位+道路地图,是Uber能做到最近路径匹配打车者和合作司机的关键因素。
那么有开发需求和程序员之间的“最近路径”应该由什么量化指标来决定呢?
从目的出发,最近是为了对于司机和乘客双方而言,都能够最快实现需求(司机-接活赚钱,乘客-出发)。
因此平台提供的开发服务也从目的出发:为了让程序员能够尽快上手开发,程序员(司机)离开发需求(乘客打车需求)的距离,应该从:程序员对于需求(技能分类,功能,行业)的了解程度,学习,以及沟通成本越低越“近”;字段:程序员的方向/语言,技能树,作品的功能,行业标签;
二,派单推荐顺序参考因素:
程序员过往接单率:过往派单后半个小时内接单的比率。
程序员过往用户评价:1-5星打分评价。
三,筛选出与用户发布的需求在以下几个方面最吻合的程序员:
方向(iOS、Android、Web)
语言(对于发布方而言是选填)
关键功能(对应程序员过往作品功能)
行业(对应程序员过往作品行业)
四,然后按照以下方式排序:
1,是否接单
2,过往接单率
3,过往用户评价
五,程序员注册客栈签约时需要填写的信息:
1,作品,作品的功能,行业属性
2,个人方向,语言,技能树
六,系统自动计算的程序员属性:
1,接单率
2,用户好评率
七,发布者发布任务的时候需要填写的信息:
1,目前所有发布信息
2,发布需求的关键功能,行业,语言(可选)
八,系统自动计算的发布者属性:
1,发布成功率
2,程序员好评率
目前程序员客栈已经有40000+老司机开发者在平台接单,这中间有产品经理、设计师、前后端工程师、移动端工程师、测试工程师以及大量的武功非凡的开发者。“少侠,看你骨骼惊奇,不妨来程序员客栈试试?”“客官,你正在创业么,那你知道程序员客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