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记者王甲铸报道)在环卫工队伍里,有农民工,也有端着“铁饭碗”的事业编制人员。保洁员作为环卫工之一,则处在“最底层”。在西安市,他们拿着1450元的工资,仅仅是一些具有事业编制的洒水车司机工资的一半,但他们的工作却一点也不轻松。
西安市长安区西部大道与长兴北路十字路口西南角的马路牙上标着这样一个黄底黑字的代码:A01-S05。在保洁员老田眼里,这就是自己所负责的路段代码。从十字路口往西150米,老田每天的工作就是负责这段路的清扫工作,包括马路路面、两边的非机动车道,和道牙之上路面和绿化带的清洁工作。
工作从早上5点半开始,夏天的时候还要更早。这段路整个扫一遍需要大约两个小时,但清洁工作并不是扫完就完了,往往刚扫过的路面,回头过去就又脏了,树叶、杂物、行人随手扔的纸团、烟头、塑料袋都需要反复地清理,来回走上几趟,干着活“不觉意”就到了中午。
十字路口往南100米,是保洁员老李负责的片区。因为马路两侧有门面房,他负责的区域虽然稍短,但要干的活比老田却要更多。记者采访时,他正在用铁锹吃力地清理着绿化带里的淤土,嘴里叼根烟,59岁的额头上浸满细密的汗珠。
同样来自塔坡村的老李之前在浙江一家建筑工地打工,去年8月份才成为一名保洁员。因为儿子出去打工挣不了钱,老李的这份工作对整个家庭来说,依然“算是一个主要劳力”。
但其实,在老李和老田这样全年无休、一天几乎12个小时的工作之后,他们拿到手的工资却只有1450元。其构成包括:基本工资1100元,岗位津贴150元和绩效工资200元。两年之前,他们的工资仅有860元。
据媒体报道,1450元的工资标准,已是我国西部城市中最高的保洁员工资标准。
公开数据显示,西安市共有环卫工人、垃圾收集清运人员2万1千人,其中,41到60岁的员工占到77%,而90%为农民工,其中老李和老田这样的保洁员则几乎全部为社会临时聘用人员。
记者了解到,另外10%的环卫工则由部分企业合同制用工,和少部分有事业编制、端着“铁饭碗”的环卫工构成。
比如在西安市新成立的城市开发区,市容环卫工作则完全实行公司化管理,机构名称也由“市容环境卫生服务站”变为“市容环卫管理公司”,以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管理机构名称则变为市容环保局。一位工作人员向央视网记者介绍,虽然经开区街面上的保洁员全部为临时聘用人员,工资待遇统一按照西安市1450元的标准发放,但是管理方式则为市场化运作,保洁员之外其他工作人员则签订企业用工劳动合同,包括洒水车司机、垃圾清运车司机、园林绿化工作人员等,这部分人员的工资待遇则要高于保洁员1450元的工资标准。
除此之外,还有更大的差距,那就是在90%的环卫工为临时聘用的农民工之外,一少部分环卫工则进入了西安市事业编制之内,端上了铁饭碗。
西安市市容园林局官方网站2012年6月18日公布的一份《关于公示2012年西安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拟录取部分人员名单的通知》显示,该局公开招聘的13个事业编制岗位中,后5个岗位分别为维护建设、园林绿化以及汽车驾驶。长安区环卫站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负责园林绿化和汽车驾驶(洒水车、垃圾清运车)的岗位虽然同样属于环卫工,但是因为属于技术工种,所以和保洁员不同。
据记者初步了解,西安市目前具有事业编制的工作人员,最低一级的工资水平也已经达到3000左右,往上则随着职称不同依次增加。
这也就意味着,同样是环卫工人,一个具有事业编制的洒水车司机,其工资待遇是一名保洁员的两倍。其他待遇上的差别则包括,事业编制人员有“五险一金”,而老李和老田这样的保洁员甚至没有一份劳动合同。
“不签合同,都是找熟人来干着,有好多也是干着干着就走了”,老李告诉记者,工资涨了,环卫站每个季度还发劳保用品,洗洁精、卫生纸等等。“说起来也不错,过年过节还发米面油,你上了年纪,去哪里打工都没人会要。(做环卫工)就是太熬人。”
进入2013年1月下旬,西安在经历了持续多日的阴霾天气之后,天空开始持续放晴,中午,阳光打在身上多了一丝暖意。老田放下手里的簸箕和扫把,说:“这就可以了,发那些个东西虽然不贵,也能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