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部薪酬体系设计: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加班工资设计

(1)月工资制:即按月计发工资的制度。它不论大月、小月一律按工资标准计发工资。

(2)日工资制:即根据工人的日工资标准和实际工资日数来计发工资。

(3)小时工资制:即根据工人的小时工资标准和实际工作小时数来计付工资。

2.计时工资的优点及局限性

计时工资具有简单易行、适应性广等优点,也具有容易分配不公平的局限性,具体优点和局限性如下。

计时工资的优点

◎计时工资制不鼓励职工把注意力集中在提高产品的数量上,更比较注意产品的质量

◎计时工资制易被广大职工所接受,职工的收入较为稳定

计时工资的局限性

◎计时工资制侧重以劳动的外延量计算工资,劳动的内含量劳动强度则不能准确反映

◎就劳动者本人来说,计时工资制难以准确反映其实际提供的劳动数量与质量,工资与劳动量之间往往存在着不相当的矛盾

◎就同等级的各个劳动者来说,付出的劳动量有多有少,劳动质量也有高低之别,而计时工资不能反映这种差别,容易出现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

◎计算单位产品的直接人工成本也不如计件工资制容易

3.计时工资的构成

计时工资由以下3部分构成。

(2)计量劳动量与相应报酬的技术标准。

4.计时工资的设计要求

薪酬设计人员在设计计时工资时,应注意遵循4项要求,具体如下。

4.计时工资的适用条件

计时工资制适用于符合以下条件的企业和人员。

(1)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较高、技术性强、操作复杂,产品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多道操作才能完成,不易单独计算个人的劳动成果的行业和工种。

(2)为生产第一线提供服务和辅助工作,其劳动量不便于用产品产量准确计量的人员。

(3)劳动量不便于统计的生产部行政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等。

(4)产品、经营项目和生产条件多变的企业。

计件工资制,是指是以完成的产品数量作为计算工资标准的薪酬设计制度。

1.计件工资的优缺点

计件工资制的优点在于把员工工资与产量结合起来,能更好的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不足之处在于会相应增加更多的质量管理投入,不宜在品质不稳定的工序使用。

计件工资应该单价合理,否则会挫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计件工资法的分类

计件工资法从直接的计件工资又发展了6类不同形式的计件工资形式没具体的计件工资可以通过以下7种方式实现吗,具体如下。

直接计件工资:按完成合格产品的数量和计件单价来支付工资

间接计件工资:工人所服务的计件工人的工作成绩或所服务单位的工作成绩来计算支付工资

有限计件工资:对实行计件工资的工人,规定其超额工资不得超过本人标准工资总额的一定百分比

无限计件工资:对实行计件工资的工人完全按照生产的产品数进行计件,对其超额工资不加限制

累进计件工资:工人完成定额的部分按照按同一计件单价计算工资,超过定额的部分,则按累进递增的单价计算工资

计件奖励工资:产品数量或质量达到某一水平就给予一定奖励

包工工资:把一定质量要求的产品、预先规定完成的期限和工资额包给个人或集体,按要求完成即支付工资

3.计件工资的优缺点

计件工资将生产数量与报酬挂勾,能够极大地调动员工的劳动积极性,是一种被广为采用的工资形式

(1)工序工资难以公平、准确地分解。

(2)计件工资有时会偏高。

(3)不平衡的计件单价会挫伤员工的积极性。

(4)如果计价单价偏高,会使员工不愿提高效率,以防止产量多了之后企业会下调计件单价。

4.计件工资设计步骤

计件工资设计,可以按照以下4个步骤进行,具体如下。

计件工资设计过程说明表

三、加班工资设计

计算加班工资时,涉及到两个因素:加班工资的基数和加班工资的系数。

1.加班工资的基数确定

加班工资的基数不能低于本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在对其进行确定时有以下几种方法,具体如下。

加班工资基数确定办法

2.确定加班工资的系数

(1)标准工时制下的加班费计算如下表所示。

标准工时下加班费计算方法

(2)不定时工时制加班费计算

(3)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

(3)计件工资制的加班费计算

计件制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完全计件或称直接计件,从零开始;一是有基本的工资奖金,并以一定的产量为基数进行超产计件,又称复合计件制。具体的加班费计算如下表所示。

THE END
1.工资的正确计算方法要治一下老公,工资发了竟然不上交,这饭我看你还能吃几天 见你如初见 2024-12-14 21:38:17 19 跟贴 19 省知名教研员:优质公开课评选有标准,按照标准准备可以少走弯路 专栏资深教师话教育 当公司裁员以为裁掉了无关紧要的人!看得人心急如焚,后悔已晚啊 热闹的河马 2024-12-16 12:05:18 24 跟贴 24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HPIA4L05566SCS.html
2.日工资的计算方法及标准打工族的日工资通常按两种方式计算。其一为依照月工资除以当月法定工作日——即21.75天进行换算。具体公式如下:日工资=月工资÷21.75。另一种则根据实际出勤天数进行核算。其基本算法是:日工资=月工资÷当月应付工作日数。如遇法律纠纷,外加最低工资法规定,日工资不得低于地方法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由于各地区生活水平https://v.66law.cn/wenda/3468659.aspx
3.工资方案范文(精选15篇)4)绩效工资:根据各部门经营指标的完成情况,()将部门超额或未完成部分按比例分配到部门,由部门根据员工日常工作表现进行二次分配。 5、月实际工资计算方法:月工资总额÷30天×实际出勤天数(含有薪假) 6、试用期工资: 1)员工入店须经三个月试用,工资标准在500元/月以上的试用期工资为工资标准的80%,工资标准在50https://www.ruiwen.com/gongwen/fangan/803398.html
4.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发布春节期间加班工资计算方法信春节将至,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春节期间加班工资怎么算”的问题,为广大劳动者发布提示:春节放假期间,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的加班费的核算方法不同,小时工和全日制用工的核算方法也不相同,在核定加班工资基数时,不能就简单等同于月收入。 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加班工资不同 https://www.beijing.gov.cn/fuwu/bmfw/sy/jrts/202201/t20220129_2603554.html
5.国家规定最低工资的日工资计算方法是多少天国家规定的日工资计算方法系数应该是21.75天/月。 1、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 2、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3、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https://m.110ask.com/question/17718492673752480709.html
6.员工加班费计算方法及标准(加班工资计算公式)法律讲堂2、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为劳动者所在岗位相对应的正常出勤月工资,不包括年终奖,上下班交通补贴、工作餐补贴、住房补贴,中夜班津贴、夏季高温津贴、加班工资等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3、加班工资和假期工资的计算基数不得低于工作单位所在城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https://m.fadada.com/notice/detail-22619.html
7.公司员工工资薪酬方案(精选5篇)4)工资调整将以公司级通知下达。 五、薪酬支付 1、员工工资实行月薪制,付薪日期为每月的18日,支付的是员工上月1日至月底的工资。若遇节假日将做适当调整。 2、月工资的计算: 1)月标准工作日为22天,日工资按月标准工资的1/22计算; 2)月标准工资为月度基本工资、标准岗位绩效工资、年限工资、福利、的总和; https://www.unjs.com/fanwenku/432772.html
8.2020年最新工资计算方法分几种?法定工资计算标准是怎样的?日工资=月标准工资÷21.75 20.83天是按全年365天减去104个公休假日,再除以12个月计算求得。 在这种计算方法下,公休日、法定节假日缺勤不计算为缺勤天数。 二、每月按平均日历天数30天计算。 日工资=月标准工资÷30 在这种计算方法下,公休日、法定节假日缺勤计算为缺勤天数。 https://www.maxlaw.cn/n/20200218/971192992108.shtml
9.员工工资薪金制度=工资标准*(A1+A2+A3+A4) 4.5浮动工资计算方法: 浮动工资=考勤工资+绩效工资+效益工资+项目津贴 =工资标准*(B1*C1+B2*C2+B3*C3+B4*C4) 其中,C1为考勤考核系数,C2为绩效考核系数,C3为效益考核系数,C4为项目考核系数。确定方法分别见下表4-2、4-3、4-4、4-5: https://www.yjbys.com/hr/yuangongguanli/3859412.html
10.退休工资的计算方法/企业退休工资如何计算一、退休工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缴费年限累计满10年或15年及其以上者,基本养老金按以下办法计发:月基本养老金等于基础养老金加个人账户养老金。 退休金计算方法: 1、基础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加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除以2乘以本人缴费年限)乘以1%。 https://www.dongrv.com/jizhangbaoshui/16144.html
11.误工费日工资月工资怎么计算?导读:误工费日工资计算方法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而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个月=21、75天,即日平均工资(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12个月÷21、75天。现在我们对误工费的说法并不陌生,出现各种事故受害者可以依法索要赔偿误工费。 https://www.64365.com/zs/966750.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