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很多工薪族来说,发工资这一天基本上是脱贫致富的重要日子,也是很多人的还款日子,交房贷(租),还信用卡、随份子、日常花销……想到接下来的日子又得靠拆东墙补西墙过。
即使发薪日就是还款日,但这个美好的日子还是值得每个职场人期待的!
为什么有的人5号10号就发工资,有的人要到25号才发呢?
10日前发工资的是好企业
规模较大、管理较规范的企业,发薪日多在次月10日之前。
这些公司大部为高科技公司、上市公司、外资公司或是国企,规模比较大,福利待遇也很好,而且制度方面都很完善,不仅仅是高薪,发薪日也一般是在次月的5号到10号之间,如遇到发薪日与节假日、休息日冲突,多数企业会提前发放。
年终奖一般会在次年初发放。
外资企业中,欧美企业是遵守中国法律的典范,法定的节假日都会有,为员工提供的福利、待遇也较好,工资会在次月10日前发放,而且还会有节日礼金、过年红包之类的人文关怀。
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这类企业因为是“国”字号,所以不用太担心发工资的问题,在执行国家政策上不会打折,像双休日、加班费、高温费、带薪年假等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都不会少。
一般来说,他们都是在次月10日之前发上月工资的,也有在当月最后一天就把本月工资发了的。
15日后发工资的多是小企业
15号以后:多为小企业,尤其是社会服务业、劳动密集型公司。他们一般都在次月15-20日发工资。
其目的,主要是为了稳住员工,用工资圈住员工,因为你不管什么时候离职,都会有一部分工资压在他手里。
这类企业员工稳定性差、流动频繁,企业主只好出此下策。
这类企业的工资一般都处于社会偏低水平。有些小企业甚至常年没有节假日和休息日,也不会付加班费和安排调休。
如遇到企业拖欠工资,我们该咋办?
正常情况下,企业需要按月支付工资,不得拖欠。
但是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比如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困难暂时无法按时支付工资的,按照规定,应当向劳动者说明情况,并经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协商一致后,可以延期支付工资,但最长不得超过30日。
作为企业主,不应该拖欠员工工资,许多企业主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员工是靠工资吃饭的,如果不能按时领到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举报或者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发放其工资。
这里又分两种情况:
如果是给用人单位工作,有两个途径可以要求支付工资:
劳动者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投诉;
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
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如果是以拖欠工资提出的解除劳动关系,还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
如果是给个人工作:不算劳动关系,可以直接去法院起诉该个人老板,要求支付劳动报酬。
这些扣工资的行为算违法
●请假扣3倍工资违法
劳动者如果请事假,则工资的计算公式为:(21.75天-请假天数)×日工资
例如:假设甲每月的工资为2175元,则日工资为2175÷21.75=100元,假若10月份甲请事假4天,则10月份甲实际工作了17.75天。因此10月份的工资是17.75×100=1775元。
●孕期女职工产检扣工资违法
●用人单位为捐赠强扣工资违法
根据《公益事业捐赠法》第4条的规定,职工有权自行决定捐款的数额,是否捐款以及如何捐款都必须出于职工的自愿,任何用人单位都不得强行扣除职工的工资。
根据《劳动法》第九十一条的规定,克扣劳动者工资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员工辞职单位扣工资违法
《劳动法》第50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上班迟到单位扣工资合法吗?
上班迟到是很多人都会经历过的事,那么迟到可以扣工资吗?迟到工资是否合法呢?
劳动者肆意迟到等行为应属于违反劳动纪律,用人单位应当有权在规章制度或企业奖惩制度中,对此类行为进行一定的处罚,以实现双方的权利义务平等。
1982年国务院颁布施行的《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了企业的罚款权,然而,该条例已经在2008年1月15日废止。
也就是说,2008年1月15日以后,用人单位已经不能再根据该条例的规定在规章制度中设立罚款条款了。
最后为你解读与工资有关的6大困惑
1.为什么到手工资总比合同上的少?
许多企业强调,目前吸引和激励人才主要还是依靠提高工资待遇。在求职时,职场人最关心的也就是待遇问题,能拿到多少钱关系着最终的职业选择。但工作后,职场人就会发现,自己实际到手的收入可能会比合同上约定的要少一些。为什么会这样?说好的高薪呢?
值得注意的是,招聘启事和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资通常是“税前工资”。但是,实际发到员工工资卡里的,是“税后工资”。
税后工资=税前工资-个人所得税-五险一金。
所以员工实际到手的工资比合同里的工资少是非常正常的。
2.为什么每次加薪,只那么几十元?
在实际操作中,员工的到手工资往往包含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奖金等多种类型。
如果,员工与公司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资仅为基本工资,而拿到手时的工资还包括岗位工资、绩效工资等的话,就会出现加薪只是在基本工资的基数上上调,最终的加薪会比较少。
因此,员工在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时,最好标注清楚工资的类型。
此外,企业依据效益水平、劳动力供求状况、员工能力贡献等自主决定工资。加薪是企业以自身生产经营情况等为依据,综合考虑下提升员工工资水平的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工资指导线并不具有强制约束力,其主要作用是为企业与职工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以及企业自身合理确定工资增长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因此,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合理调整员工工资。
3.为什么我的工资总比平均数据低?
平均工资是指税前工资。实际上,各行业、各地区工资有差距,每个人对平均工资增长的感受也不尽相同。
但是,“平均工资”是个关键数据,它是有关部门制定社会保险征缴基数、计算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制定最低工资标准等的重要依据,将影响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影响公积金缴费基数上限、影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影响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等。
据一项调查显示,2017年专科应届生起薪2800元,本科应届生起薪4300元,硕士研究生起薪5900元,博士研究生起薪7900元。你的工资“达标”了吗?
4.为什么到7月,到手收入会变少?
一到7月,就会有员工发现,到手工资比上个月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是因为,7月是缴费基数调整的月份。
个人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缴费基数是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来确定的,所以当职工上年度的工资有增长的话,今年的社保及公积金缴费基数就会有增长,因此按规定扣缴的个人缴纳社会和公积金部分就会有增长。
所以有职工会发现,实发工资有所减少,而减少的部分已进入了个人养老、医疗保险及公积金的个人账户中。
因此,会在7月调整缴费基数的员工,会发现自己到手的工资会比上一个月要少。
5.节假日加班收入是日工资的3倍还是4倍?
根据规定,法定节日的加班费是3倍工资,大多人都认为当天的收入所得,就是原来日工资的3倍,也有报道称,这是错误理解,应该是原来工资以外的3倍工资,所以应该是4倍工资?那么,哪个理解正确?
因此如果单位安排职工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话,应该是在原工资基础上另外增加300%。
6.公司能扣我的工资吗?
在一些情况下,公司是能够扣员工工资的。
例如,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0%”。
当然,还有一些情况下,公司不能随意扣除员工工资,例如基本工资不能单方面随意更改、加班工资不能随意降低、不能随意降低劳动合同中已约定的工资、试用期工资不能低于最低工资。
因此,当得知自己工资被扣除时,还需要仔细核对是不是可以扣除的款项。那么问题来了,你们公司这月的工资发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