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败诉案例分享——无法确认劳动关系,劳动仲裁认定劳动关系败诉到法院: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被申请人:合肥市XX房地产营销策划有限公司(A公司)

案情:徐某20年1月入职A公司,从事房地产中介员,前3月每月底薪5000元,另加10%业绩提成,3个月后取消底薪,提成50%,未签订任何合同,A公司也未为徐某缴纳社保,但A公司每月以徐某名义按照5100元标准申报个税。申报内容为薪金所得。2022年5月徐某口头通知A公司法人离职。后未去公司。2022年7月徐某以A公司拖欠劳动报酬,未缴纳社保,未签订劳动合同为由向合肥市瑶海区劳动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A公司支付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25万余元,经济补偿金2万余元,拖欠工资4万余元。

徐某提交的证据材料:

个税APP申报记录截图。证明A公司以薪金所得申报个税,双方存在合法有效劳动关系。

离职前十二个月转账流水,证明月工资2万余元

A公司辩解:

A公司是房地产中介服务公司,与徐某系合作关系,无底薪,无工资,无管理,无奖惩,按照房地产销售的行业惯例,徐某无法通过个人名义与开发商,代理商从事合作,必须借助A公司名义,才可以参与开发商合作,才可以签订合同,开具发票,结算佣金,因为徐某借助了A公司的名义,所以每一笔收入双方约定五五分成。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双倍工资,经济补偿金等就没有法律依据,请求驳回徐某全部诉讼请求。

A公司提交的证据

税务局加盖公章的个税申报修改审批单。证明A公司只是为了抵扣成本,所以虚假以徐某名义申报个税,从未给徐某发过工资。

庭审

仲裁员询问双方是否存在规章制度,如何考勤,是否有奖惩。双方均承认不存在规章制度,不存在考勤。没有奖惩举措

仲裁员询问徐某,入职前三月底薪每月5000,是否有证据证明,徐某陈诉,发现金的方式结算的。A公司辩称从未有过发底薪的行为。

裁决结果

不存在劳动关系,驳回徐某全部诉讼请求

分析

劳动纠纷案件中,确认劳动关系是重中之重,劳动者无法有效举证存在劳动关系,必定败诉,那确认劳动关系,最根本的就是人身依附性和经济从属性上去寻找证据。徐某提供的能确定存在劳动关系的唯一证据就是个税申报记录。A公司确是虚假申报,那证明劳动关系证据就不存在了。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对仲裁裁决无异议的,当事人必须履行。

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在法定期间向人民法院起诉。

一、工程老板欠钱不给应该怎么办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二、仲裁解除劳动合同的日期从什么时候起算

仲裁解除劳动合同的日期是以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判决生效日开始计算,劳动双方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三、煤矿外包队拖欠工资怎么办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煤矿外包队无故拖欠工资的劳动者可以以下途径解决:

(一)调解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委员会申请调解。在用人单位内,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工会代表担任。劳动争议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当事人应当履行。

(二)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同级工会代表、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组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担任。

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的60日内作出。对仲裁裁决无异议的,当事人必须履行。

(三)诉讼

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八条,劳动者对本法第四十七条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分析:可以起诉,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1、申请人申请劳动仲裁后,劳动仲裁委5日内未受理的,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2、劳动仲裁不予受理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3、仲裁裁决作出后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向上级法院申请撤销。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THE END
1.口头约定的工资老板不承认怎么办口头约定的工资老板不承认怎么办 导读:若雇主不承认口头约定的薪资,劳动者可收集证据,如录音、短信、邮件等,证明雇主的承诺。之后,劳动者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以维护自身权益。这些途径是劳动者在遭遇薪资纠纷时的合法救济手段。https://www.64365.com/zs/3001863.aspx
2.口头工资不承认如何办口头工资不承认,劳动者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也可以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员申请仲裁,并提供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劳动报酬的约定证据等。关于口头工资不承认如何办的问题,下面华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口头工资不承认如何办 https://www.66law.cn/laws/1718116.aspx
3.西安女子没签劳动合同去上班离职后公司不承认她是员工仲裁劳动合同不过,法院认为,在2018年8月10至2019年3月7日间,该房产中介的法定代表人多次通过微信、支付宝向李女士转账,有的直接备注着“8月工资”等,判定双方在此期间存在劳动关系。 市民:口头约定工资 老板却不按约定支付 “法院的判决稍稍平复了我的委屈,但我在工作期间的被克扣的工资,却因为没有证据,要求公司补发的请求https://news.hsw.cn/system/2019/0727/1102961.shtml
4.你好,老板口头承诺的工资和我实际发的工资不一样劳动合同和口头工资不一样时,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处理:1、如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签订的书面劳动合同与用人担负责任同劳动者口头约定协商许诺的工资数额不一致,以书面的劳动合同为准;2、如果实际发放的工资与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不一致且劳动者没有提出异议的,则以实际发放的工资为准。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https://m.lawtime.cn/wenda/q_32497541.html
5.公司老板承认拖欠工资但不出具欠条员工用微信记录证明欠薪为何败诉“老板明明在微信聊天记录里承认拖欠工资,为何法院不支持我的诉讼请求?”直到法院正式宣判,方女士、赵女士、徐女士还没弄清楚自己讨薪失败的原因。以下案例评析说中了其中的要害,同时告知职工维权时应当如何收集和运用证据。 【案例1】微信作证,应当明确双方身份 https://www.workercn.cn/c/2022-07-13/7010066.shtml
6.解析员工因天气原因迟到次数多不按制度“乐捐”,HR要怎么办?问题,那就是你们公司整体风气的问题,上班迟到虽然是小事,可反应的却是大事,今天上班可以迟到,明天客户的产品就可以延期交付,因为拖延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常态,反正他们已经“乐捐”了,已经把“迟到的权力”买来了,这已经变成我的权力了,老板也管不着,但是,如果进化成拖延客户的产品呢,那你的公司离倒闭可能也不远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602/18/3101757_1034287198.shtml
7.职场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https://www.jy135.com/zhichang/2311106.html
8.打工人职场第一课:和公司打官司还要老板跟我道歉 周岩| 25岁 北京 课程销售 去年9月,我被上一家公司裁员后,匆忙入职了一家课程付费的小公司。这家公司只有几个人,但考虑到老板是一位名人,我在只有口头约定入职薪资和试用期,不签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就去上班了。没想到,这就是现在和公司闹僵、打上官司的隐患。 https://36kr.com/p/1751605117025921